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
1、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和造句
(1)、其第一高徒——后来被称为“亚圣”的孟子,采取了“偷换概念”的方法试图为孔子“开脱”。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干脆“置之不理”,仍然坚守“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说。
(2)、孔子把诚信看成是人的立身之道,但孔子却反对“言必信,行必果”,还把这样的人看成是小人,这难道不矛盾吗?
(3)、第孟子这里所说的“大人”,是不是与“小人”相对称的大人。如果是,为什么孟子要在孔子“君子与小人”对举的概念语境中节外生枝而搞出一个“大人”与“小人”的对举呢?这有什么意义吗?换言之,大人、君子与小人三者是什么关系,尤其是大人与君子是什么关系?
(4)、另一方面,由于本期内容是与上期相衔接的,所以,还必须围绕孟子进行。
(5)、其实,那个浅尝辄止的家伙解释的也是错的。他浅尝辄止,专骗那些从不读书的人。
(6)、孟子所犯的一个低级错误,就是没有精确地确认谈话的对象和范围(孔子这里的“士”的含义,类似于今“公务员”群体)问题,所以终才稀里糊涂地扯上了毫不相干的“大人”和“义”的问题。简单来说,“做人”和“人际交往”中的“信(诚实无欺)”与履行政策和完成使命时的“信(墨守陈规)”是“两码事”。
(7)、显然,这里的“学”并不是学习某项知识或技能,而是指人生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修炼(学习)”。这是与孔子“学而时习之”之说一脉相承的(详见往期《被误读两千多年的“学而时习之”原来不是说“学习”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不能做“快乐”来理解》和《“学而时习之”为什么不能做“学习”解的释义》)。
(8)、孔子认为,即便是普通人,你也得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他说的很明白:第三等的“士”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普通人,其内含的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是对普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一点只是基础而已,勉强算为“士”。之所以只能算是第三等“士”,是因为他的境界还不够高,如何才叫境界高?就是第一等所谓的“行己有耻,不辱使命”,即所谓的有自己的信仰,而且会办事;然后是第二等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且“人们认可他夸赞他”,即有道德;到后才是第三等的“说到做到,做就做到底”,即只知道硬拼死干而已,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过,第三等“士”起码坚持了“信”和“果”,“信”就是有信用,既表示在一件事上信守承诺,又表示在经常做事中别人能信任你的话,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认为“信”是做人的基础;“果”即有结果,不能做着做着没消息了,必须得有个结果,而且是你初承诺的效果。孔子认为,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还是比那些“斗筲之人”强得多。
(9)、也许有一天,我们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强大到可以战胜美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可是今天的我们,或者那一天的我们,还是中国人吗?一群完全不懂中国文化、不按中华传统做事的人所统治的、构成的国家,可以叫做中国吗?如果我们的祖国都已经不是中国,那么到时候实现了统一的到底是什么国家呢?「强国」?
(10)、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诚信的品质,看成是车之两轮与鸟之两翼,人生道路是否顺遂,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有诚信的品质。
(11)、就是我们要能够判断是非黑白,要具备清晰的分辨能力,谨言慎行,你要说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话,然后才能说我做的,做我说的。
(12)、逻辑6层次,是NLP发展过程中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提出者,迪尔茨认为,在任何系统中,人的生活——包括系统本身的活动,都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层次进行描述和理解,它们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与价值观、身份、精神。
(13)、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5)、看完上段译文,大家可能会有疑惑,信是儒家推崇的五常之孔子怎么会说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这种话呢?
(1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7)、“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8)、子贡问:“敢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称他孝,乡党称他弟(悌)。”
(19)、这时,那个带来五辆车马的公良孺,带人同蒲人打了起来。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不下,后决定谈判,蒲人要求孔子承诺不回卫国,孔子答应不回卫国,终得以脱身。
(20)、显然,把「言必信行必果」写进各种新《三字经》是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伟大的人从来都从一件事是否符合「义」来思考(在别的文段中,孔子、孟子也强调从「仁」去思考),而不要去关注是不是符合自己以前说过的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没有说错话过?虽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可以督促我们说话更加谨慎,只说我们能做到的话(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人们放弃对于想象、对于可能性的讨论),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不可能避免说错话,因此孔子孟子都更重视改正的可能性,而不是强求从一开始就完全没有错误。
2、言必信 行必果 什么意思
(1)、我们认为,在孟子、董子、朱子和王子几个儒家“重量级”人物中,对孔子思想体系和精髓理解得为“偏离”的,应该首推孟子。所以,我们的讨论就自然会围绕孟子进行。
(2)、所以,“信”在我们以上所引的孔子言论中,指的是进入“人的层次”所引发的各种性质的“诺言”,因此,才存在“能不能守信”的问题,进而引发“该不该守信”的问题。
(3)、问题来了,孔子一方面说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又讽刺那些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小人,到底原因何在?
(4)、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
(5)、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怎么能称得上啊?”
(6)、我们揣测,孟子可能对“五行学说”不明就里,又觉得“仁义礼智信”的说法挺“高大上”的,就一头栽了进去。但是,由于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孟子一时又难以弄清其真伪,所以,在构筑他的“性善论”时,则避开了五常中的一常“信”,只把“仁义礼智”四常对应出个“四心(端)”来。
(7)、释义: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8)、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要怎样度过这一生)
(9)、但是对孟子来说,当齐国伐燕并迅速获胜,宣王问孟子要不要吞并燕的时候,孟子只给出了一个判断标准:
(10)、整个逻辑下来,“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基础,做人的基本,但绝不是做人的高境界,要想成为一等“士”,还必须再提高自己的层次,要在坚持做事、把事做实的基础上再提升下道德水平,然后在获得了做事本领和道德素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多用脑袋思考,不仅能做事,而且明白为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终树立起自己的信仰。反过来讲,高层次的“士”其实都建立在“言必信,行必果”的基础上,如果连“言必信,行必果”都做不到,那你连普通人都不是,就是一个混蛋。有信仰的一等“士”一方面吸纳了“言必信,行必果”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在某些事情上也可以“不信”、“不果”,二者逻辑不同,因此也并不矛盾。所以,放在小范围小思维里看,这句话是褒义,但放在大范围高层次里看,这句话就是贬义的了。
(11)、至于「言必信」中的言,指的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也包括自己说过的任何话(莽撞的气话、吹牛的大话、违心的假话也属于「言」)。总之,只要我说过我要做,我就会做。这里要指出的是,发言人也是在同样的意义上用「言必信」这个说法的:我国要制裁相关美国企业,这件事不需要别国配合,也不是向别国做的任何承诺,纯粹是我们自己对自己未来行动的宣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必」字。「必」使得「言」成为了对于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只要说过的,都要做;去做的,要做成。显然,这已经不再关乎是否讲信用的问题,而变成了「人的行动取决于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而不是取决于别的原则」。
(12)、·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3)、对于不真正熟悉孔子与《论语》的大多数人而言,这实实在在是一个颠覆“三观”的论点,难道“信守诺言而且做事要有结果”这样的做人做事原则反而是小人行径吗?反过来讲,难道做人做事可以不讲信用不管结果吗?
(14)、正确理解孔子这个命题的意义,涉及到孔子关于君子小人的判别逻辑,以及之所以做出这种结论的道德观念依据。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在内在联系上加以贯通,才能准确理解孔子的真实意图。
(1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6)、儒家的处世哲学,追求的高境界是中庸,而它的方法论是过犹不及。儒家哲学提倡,为人做事要有理性主义的精神,要不偏不倚正好,不到是不对的,而过了头也是不对的。
(17)、《墨子·兼爱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18)、在孔子那里,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不过是个犟种,是一头不懂转圜的倔驴,不值得推崇;不能全盘否定犟种,他们有他们的价值,也算一种小小的美德吧,所以可以列在孝悌之后。
(19)、《墨子·兼爱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20)、行为:在环境中我们的运作。(做什么,有没有做)
3、<<三字经>>
(1)、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那么是不是说“言必信,行必果”就不重要了呢?其实不然,孔子还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可以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品德,但是做到这些还不够,还要懂得变通,“唯义所在”。
(3)、“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4)、拼音: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5)、能力:我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掌握了什么技能?(如何做,懂不懂)
(6)、当时,我自己在想,言必信,行必果,还只小人哉!那我很多时候,言也没有信,行也没有果,那不是小人不如,禽兽不如,猪狗不如了吗?所以对孔子这句话是不理解的,甚至是误解的。
(7)、这种译法是一种接近于“公认”的大众化的通行译文,不同的《论语》释经者仅仅在部分词语的遣词用字方面略有差异,因而并不影响我们的问题讨论。
(8)、如果“大人”不是与“小人” 相对称的大人,那么,孟子所说的“大人”是不是孔子在《易传》中所说的“大人”?如果是指《易传》中的大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文言》传),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要把这么高层次的人拿到这里来去对照孔子“谈士”的“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行径呢?这种对比有什么“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吗?
(9)、言必信”讲的是诚信待人。这是一种做人的准则和美德。向别人说出的话或许下的诺言,必须字字千金、掷地有声、一一兑现、句句负责,绝不可言而无信。这是一份责任、一份真诚。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行必果”讲的是行动必须有成效。这是检验人的恒心和决心的试金石。一个人如果确定要做成一件事,不论会遇有何种困难和阻力,不论需要付出何种努力和代价,都必须要一心一意、全力以赴、持之以恒,要做的事高效成功,决不可半途而废,草率收场。这样说话办事的人,必然是一个成功者。
(10)、孔子为什么不太看重“说到做到”呢?孟子对此有进一步的解释。他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一个够格的人,应该义字当先,有时候因为某种原因说了某句话做了某件事,不符大义原则,就不一定将其坚持到底。只有小人才固执于圆满,说出的话板上钉钉,貌似要怎样怎样,其实是走入死胡同了。
(11)、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所以,我们先让大家细心体会和咀嚼一下这两段话的含义,然后再开始我们的评述。
(13)、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4)、这个“者……也”句式是古人标准化的“定义式”语句,可以理解成是对大人这一概念作出的定义,即“大人就是不失却赤子之心的人”。
(15)、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士?”孔子说:“行为知耻,出使四方而不辱君命,就是士了。”
(16)、由此可见,孔子是个相当灵活的人,他身上既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又有“无可无不可”的灵活,他绝不会死守诚信的教条,而让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17)、我们先来看孟子的第二段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8)、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都直接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有孟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涉及”,并力图进行一下“修正补偏”。
(19)、什么意思?这段对话其实是子贡向老师孔子请教的问题,子贡想知道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士”,孔子把它分为三等,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就是第三等。翻译如下:
(20)、无论从任何角度还是任何意义上讲,回到孔子自身去探究孔子要表达的“意义”,才是正确的途径与方法。
4、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和感受
(1)、于是有一天,我真的翻开《论语》《孟子》这些我们装帧得十分精美摆在书店里、显示我们还是中国人的书籍时,我才读到了一些当时很难理解的段落。
(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3)、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在看似一些“小问题”上心口不反映的是党章意识薄弱、纪律和规矩意识不强,本质上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如果不给予重视、不及时改正,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为“两面人”、背离党章要求,丧失作为一名党员的条件。
(4)、这些对比,应该说,让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的是:所谓“小人”,一方面,他们只是一些对“义利”关系进行判断和取舍时的“重利轻义”之人;另一方面,孔子强调的只是其胸怀的狭隘和品性的低俗。所以,这种“小人”还谈不到普通意义上所说的“坏人”的程度。
(5)、指,出言必不让人怀疑,行为必定不弄虚作假,言行一致的,就如古代兵符相合一样。没有出言而不实行的。
(6)、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7)、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在《论语》中,此语的上一句话就是“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若将两句话;联系起来读,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子贡问,有没有说了一句话便终身行之的人呢?孔子答,对待这件事要以“恕”对之。即使他做不到,也要宽恕。自己做不到,别要求别人做到。
(8)、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9)、孔子并非鼓励鼓励言行不一。他看到了问题所在:有些坏人在某些时候说的话,也是真诚的,也有可取之处,不可能都坏;有些好人,某些时候说的也不一定对。再进一步,即使是君子之道,完全真理,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它需要特定环境,特定时空,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和纠偏。为避免名人名言被别有用心者拿来当作攻击他人的武器。因此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一个有权力的人,不能专因一个人说过什么话就去举荐他,也不能因为一个人行事有缺陷就连他说的话也不理。
(10)、这种学术上的“不明就里”和“东拉西扯”,一直延续并“传染”给了朱子。朱子在解释《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后说:
(11)、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12)、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之举,这种强拉硬扯,不仅没有真正维护孔子的“形象”,反而使孔子因此而“蒙羞”。
(13)、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14)、——经典名句你是这样理解的,其实人家是那么说的。你理解得不对。比如“言必信行必果”,后面还有六个字,“硁硁然小人也”,孔子的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不是什么好的行为。那是小人做的事。
(15)、这是孔子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儒家的一贯思想呢?我们可以到他的继承者孟子那里看看。
(16)、在《论语》中,我们知道,孔子只谈了“学(及‘好学’)”和“怎么学”和“学的意义与作用”,但从来不谈“什么是学”。我们在往期多篇文章中反复指出过,这是孔子谨守哲学上“不能言说”者就不言说原则的“智慧”,但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不言说就不懂,也不明白。所以,在《学而》篇中,就有了关于子夏的一段话:
(17)、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8)、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只说不做是不讲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质的表现。
(19)、所谓“逻辑”问题,其核心含义就是“概念”问题。
(20)、显然,在孔子眼里,“公务员”队伍中的“第一等”是“德才兼备”的士,第二等是品德好但能力不强的士,第三等则是不懂权变的墨守陈规的士。
5、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
(1)、关于“言必信行必果”,《论语》中的原话是:
(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3)、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就有一个实例(《孔子家语·困誓》中也有记载,不过更加详细而已):
(4)、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5)、但是,由于这种理解毕竟只是“理解”而不是孔子“亲口所说”的原话,所以就如实地记录下来,“以资(后人,读《论语》者)参考”。
(6)、当然,以上例子发生的可能性很低,但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可能都做过或做着这样类似的事,信口开河,轻易许下承诺,事后才醒悟是不对的,但又纠结于自己应该做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不想落得一个背信弃义的评价,所以就勉强自己去做了,结果当然是害人害己。
(7)、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8)、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9)、白话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10)、我们可以从儒家的思想实质为这种抑信崇义寻找原因。
(11)、ConfuciusbyPatrick,Dribbble
(12)、举个极端点的例子,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脱口而出道他要去打劫,因为自己是说到做到的人,所以就去打劫了,是不是觉得他很傻?
(13)、如果仅仅是为了“言必信,行必果”,这只是属于,在比较低的等级上,他们的信念是相对较为薄弱较为模糊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执着的是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的,甚至是一个胡里胡涂的偏执狂。
(14)、所以,在孔子那里,做为人所做出的各种诺言(包括政治上的和朋友间的等所有方面),都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问题——义。
(15)、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16)、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17)、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朱子对五常的理解,是与孟子在“同一档次”的。也就是说,朱子对究竟应该取“五常”还是“四常”也没有“明确”的看法与主张。换言之,朱子也根本就没有理解孔子思想体系之核心观念的能力,于是,就沿用了孟子的说法,舍掉了“信”而保留了“仁义礼智”。
(18)、注意,这里孟子是不管齐国的民悦不悦的,只看燕民悦不悦。如果你问,怎样能让别人「悦」呢?每当君王问孟子自己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总是告诉他:先发挥「仁」的精神,把自己已经统治的人照顾好。若你已经统治的地方本身就矛盾重重,还想着要统治更多人,犹如缘木而求鱼。当自己已经统治的人有很高的幸福感时,别人自然也想被你统治。这就是所谓的「仁者」。「统一」,说到底不是国家有多强大的问题,而是内部政治是否清明的问题。
(19)、这是一个涉及到孔子思想体系结构与层次的系统化和逻辑化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20)、所谓大人,是依照原则而活,信念和价值观决定了,他如何为事情赋予意义。
(1)、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2)、环境: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时、地,其它人,其它事物)
(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普通人也应该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5)、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记录孔子语录的《论语·子路》,此句全段是:
(6)、总之,赤子之心是一种充满德性的纯粹善良之心,所以,大人“不失却他的(不失其)”赤子之心,则必然是受人尊敬(尊崇和敬仰)的人。
(7)、那么与小人相反的「大人」该怎样做呢?孟子说得很明白:
(8)、如果“大人”的含义已经涵盖了惟义所在的内容要求,那么,惟义所在四个字就不需要再体现了,直接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就行了。但因此会引出的问题是:大人为什么可以不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思行准则呢?换言之,是不是除了大人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君子、小人和除君子小人之外的“大众”)都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呢?
(9)、出处:唐·李延寿《北史·周本纪》:“背惠怨邻;弃信忘义。”
(10)、《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扩展资料:《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11)、·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2)、可见,不仅普通的“诺言”,即便是“盟誓”,由于这是一种受到胁迫的“信”,所以,是完全可以不遵守的,因为“神不听”。
(13)、子贡说:“敢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14)、用另外一位圣人孟子,他说的更加直接,《孟子离娄章句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5)、可见,“小人信”与“君子信”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小人士”的“言必信行必果”也是有其逻辑必然性的。
(1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
(17)、《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18)、我们揣测,《论语》中之所以收入了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是语录体文献,而孔子又没有完整地就某一个命题展开论述,所以,孔子的一些“高徒”就根据自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巧妙而不失分寸”地进行了“补充式”阐释,以使阅读《论语》的人不至于产生太大的无解式疑问和永久性疑惑。
(1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20)、《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这里所说的“孟子为什么走上了歧途”中的“孟子”,实际上包含了像孟子一样没能真正理解孔子思想体系和精髓的“所有人”。这个“所有人”,包括大众和所谓的“学者(古代称为大儒)”在内。
(2)、孔子、儒家的确是将信放在了高的位置。子贡曾经跟孔子讨论一个国家的治理什么重要,孔子认为是粮食、军队和信用。如果只能留下一样,孔子宁可不要粮食和军队,而只留下信。因为民无信不立。《大学》也认为,信是止于至善的其中一个高境界:与国人交止于信。
(3)、另外,「言必信、行必果」还出现在《墨子·兼爱下》。在那里,墨子假想了一个信奉「别」主义(只爱自己家、自己人)的士,和一个信奉「兼」主义(互利互爱,把朋友的家人当作自己的家人)的士。若他们两人同样都「言必信、行必果」,当我们要远行异乡、生死未卜时,会把自己的家人子女托付给那一位朋友呢?显然是托付给那个会把你的家人当自己家人的朋友。同样,有一位信奉「别」主义的君王,另一位是奉行「兼」主义的君王,当你成了难民的时候,你会投奔哪一位的国家呢?显然会去找后者。
(4)、但是当我看到局里的墙上贴着“有诺必践,有践必实”这么一句话时,就觉得意思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当我读到这么一句别扭的话时,马上就想到这分明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白话表达嘛,何必大费周折说成这样呢?但仔细一想,贴在墙上肯定是经过他们反复讨论才确定的,怎么会想不到“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呢,但是为何不用?难道这句话是贬义?
(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言必信 行必果 什么意思125句(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