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是什么意思
1、舆情怎么解释
(1)、该新闻事件第一次引发关注,是网络媒体、营销号利用大众对“医生”的敏感性吸引关注。民众因为对医生一直存在刻板认知,“打孩子”这样的行为与其医者身份存在明显反差,造成受众的非理性网络攻击。
(2)、对社会公正影响力十分强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会降低社会公信度、公正性,并影响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社会特殊目的的不实或诱惑性传播信息,经过公众的猜测和特殊目的者的加工将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3)、舆论第一战:争夺命名权。没有名字的事件是不会被记住的。
(4)、现代法治国家的原理,是以一元化的法律体系来支撑多元化的权力结构,使得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通过统一的法律规则而运转自如、协调相洽。
(5)、人物命名法,要么沉默无闻,要么轰动全国。人物命名法更容易成为故事,故事容易引起共鸣,不容易被理性说服。
(6)、由于具备提供信息、建言献策等作用,广义上的舆情报告也包括内参、领导决策信息等。具体而言,舆情报告需具备以下两大特点:
(7)、舆情信息是事件对公众的思想产生的影响,在宣传报道中舆情信息是报“目标”对人们产生的启迪和宣传“目标”公众有什么样的思想反应。
(8)、舆情信息是事件对公众的思想产生的影响,在宣传报道中舆情信息是报“目标”对人们产生的启迪和宣传“目标”公众有什么样的思想反应。
(9)、认识论很难形成风暴。价值论却因为立场、角度、身份和出发点的不同,争议不断。
(10)、同时,若宣传动员工作引入舆情机制,即从国内媒体、普通网民、意见人士(也称“意见领袖”)等维度搜集反馈,进行传播热度、舆论拐点和意见倾向性等内容的分析,则可形成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的报告,助力议程设置的优化、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增强等。
(11)、引用:冰心《寄小读者》十八:“可敬的是他们很关心于船上别国人对于中国学生的舆论。”
(12)、公论 (gōnglùn)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13)、舆情是由于社会影响因素(社会因变事项)而引发的公众社会态度,是一种随时存在且跟随影响因素而变化的客观存在。而舆情信息是经过人们有组织、有目的对舆情进行针对性采集,并经过加工形成的专门对特定舆情状态及其变化情况的描述和表现,是舆情的一个部分或一个侧面。所以,舆情是客观完整的且普遍存在的,舆情信息是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14)、與论引导,又称为與论导向,是运用與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15)、社会学关于集体行动理论的感染理论中提到,集体行动是情绪感染的结果。在群体的号召下,个体主观意识被压制,群体强调的情绪观念和暗示会使个体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快速转变为行动的倾向。
(16)、NO.09丨新闻真实性丨新闻客观性丨新闻价值丨新闻游戏丨新闻线索丨软新闻丨硬新闻丨新闻来源丨新闻本源丨新闻指导性
(17)、“由于制度不配套……如果没有舆论监督,当事人便没有办法来改变自己不利的谈判地位”,在季卫东看来,司法既要独立于其它机构的干预,也要独立于舆论,但现在所看到的舆论,起着监督作用,不过舆论“所掌握的信息不是完整的,常常受情绪左右”,本该不是好的选择。建立完善的现代立法和司法体系是未来的方向,对所有人的合法权利保护,“才能形成社会的大公约数,形成大的社会支持。”
(18)、例句: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扩展资料近义词:
(19)、舆情因变事项是舆情产生的基础,研究、分析舆情,首先要深入研究、分析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20)、简单来说,分析和建议要“治标且治本”。“去粗方能存精”,舆情报告不再仅仅满足于第一个角色定位——个案舆情参考决策,而是向舆情分析的纵深化发展,借力大数据分析和融媒体传播评估,对社会治理现代化、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不仅谋势,更要谋策。
2、网络舆论是什么意思
(1)、方法论工具:舆论的分析工具,舆论的解释工具,舆论的实战工具。
(2)、从时间律的角度看,没有连续不断不会死亡的舆论,从这个角度看舆论没有过不去的坎。
(3)、翻译:假若孙登傲慢狠毒,一点都没有入侍於孙权,给孙权做事的意向,害怕舆人的消息不畅通,只看表象的东西,而且喜欢乱说话的人。
(4)、简而言之,“民意”一词在各类词典中出现频率极低,定义较为笼统。“舆情”一词只用于学术讨论,没有被作为词条。“舆论”一词在新闻传播学中已有较广泛的定义和使用,但是其定义也有不同侧重和表述。
(5)、特征命名法,容易增加参与性,容易造成分裂、对立和歧视。
(6)、舆论的生命周期,关注的开始是舆论的诞生,关注的结束是舆论的死亡,沉寂之后再一次关注是舆论的复活。
(7)、舆情本身的概念也比较抽象,在实践中需要对舆情概念涵义的理解包括。第一个是,舆情是公众意愿和诉求的反映,公众的舆论是形成舆情的始源,没有公众的参与就没有舆情;第二个是,舆情所表现出的意愿和诉求,是对涉事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而并非公众意愿的全部;第三个是,影响事件的发展和变化的因素是产生舆情的基础,舆情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第四个是,舆情影响的空间范围对舆情传播及其涉事方行为的影响有十分重要作用。
(8)、NO.07丨钻石式新闻丨解困式新闻丨蜂巢新闻丨个性化新闻
(9)、网友们对女司机进行舆论暴力的同时,宣扬了主观情感,释放失衡压抑的心理情绪,满足泄愤心态。
(10)、认识论只有一个真相,但是价值论却有无数个选择。关注的多少,跟引发的链接点有关。
(11)、引证: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
(12)、在舆论场中人们的意见经过交流、组合、调整、选择,会相较于普通环境中更强的加速舆论的蔓延趋势。
(13)、从这个事例可见,每次的错误舆论被推翻,群众就会产生归责意识。
(14)、舆论场是由若干的刺激因素相互作用,使部分公众形成相同意见的“时空环境”,影响舆论场需要三个要素,“同一空间的人群数量密度和人群交往频率”、“舆论场的开放度”、“舆论场的渲染事物和气氛”。在舆论场中人们的意见经过交流、组合、调整、选择,会相较于普通环境中更强的加速舆论的蔓延趋势。
(15)、在舆论的世界里,一切关系终都会转换为强弱关系。
(16)、知乎上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在做同一种事情,让某某某出列。
(17)、金融舆情是各类与金融相关的信息发布主体,基于自身的观点以某主题为中心以信息传播渠道为依托进行信息发布,并随之引起广泛的、不同的主体间信息评论与互动。其中金融舆情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组织,其传播或接收舆情传播信息的目的也因其自身需求而各有不同,具有明确目的性的传播会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或失真情况,而相反没有目的性的传播则会保持真实性,但也会具有一定个体特点的影响存在。
(18)、现代法治的制度设计显示了另外一种路径,即鼓励受到侵害的个人利用诉讼制度动员法律来维护权益,因为他们有动机维护法律规范、也愿意承担法律制度运行的成本。在通过个人落实法治的机制中,特别是在通过程序保障权利方面,律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19)、第二次在知道真相后,网络舆论声讨男孩与其家长的同时,选择道德占位,言论透露出对女医生的同情和惋惜。两次舆论的焦点都是网友情绪层面的发泄,忽视了法律层面的审视。
(20)、舆论监督的主体既是公众也是媒体,公众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
3、社会舆论是什么意思
(1)、在法律的教育和考试中贯彻人文精神、职业道德,意味着,如果“开放的、竞争的法律服务市场”和“超然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两方面都具备的话,律师的职业素质就会提高。
(2)、如何综合全网范围舆情信息进行完整全面的分析?
(3)、《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体系》
(4)、定义:公众和媒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对国家及公职人员履行公共职责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等权力滥用行为和失德言论进行披露、批评和建议,进而形成舆论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回应和纠正,从而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5)、为公众的言论。意思是人在某时间与地点,对某行为公开表达的内容,是不同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
(6)、第二阶段舆论焦点:网友一边倒谴责13岁男孩与其家长。
(7)、复制能力:争议会产生站队效应,立场、身份、态度和认同不一样,但是关注却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越有争议的东西传播力越大。
(8)、NO.01丨把关人丨赛博人丨单向度的人丨容器人丨电视人丨泛化的他人
(9)、(APP营销)轻松看懂此文,门外汉也能做APP营销
(10)、新闻舆论监督只是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也是常见的一种方式。
(11)、8月25日女医生因为网络暴力,压力过大选择自杀。随后,男孩在泳池做侮辱性动作、吐口水,男孩家长打了安医生的视频在网络上流出。
(12)、传播力从来不是取决于传播内容,而是取决于传播的方式。
(13)、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 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
(14)、涉税舆情主要指与税务部门、税收工作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舆情信息,以及参与到税务相关工作的社会组织,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新媒体和社会公众人际传播。
(15)、例如应对危机个案时,舆情报告对舆情处置的得失进行阶段性的点评总结,在给涉事主体造成压力的同时,也可以改变其认为舆论可控的错误认识,走出眼高手低的实务困境,以端正的态度、得当的措施和灵活的方法,迅速调整策略,沉着冷静地应对舆情。
(16)、舆论世界永远存在竞争,如果这一秒有人关注,那么舆论它就活着,如果下一秒没人关注,舆论它就死了。
(17)、新京报:法律的本身不完备,可以依靠司法来调节吗?怎样来理解你提到的“制度不配套”?
(18)、新闻事件的反转一般针对有话题性,有争议能够引起普遍受众注意的内容,事件发展开端至结果有较大差异,在真相还未确定之前阶段就演变出了不同版本的“事实”,期间会引发民众舆论一次次热议:
(19)、季卫东:当存在明显的司法不公时,如果没有舆论监督,当事人便没有办法来改变自己不利的谈判地位。如果律师的作用受到限制,当事人的声音也不能充分反映到审判过程以及司法判决中。这时候,如果一概反对围绕个案审理的舆论,就会存在问题。
(20)、舆论事件中三个字的组合为常见,尤其是喜欢叠字。
4、舆论是什么意思
(1)、新京报:你多处都提到了职业化律师在司法实践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平等、公开的庭辩能帮助克服审判中的腐败,但他们有时也受到争议。你是否有担忧?
(2)、近几年,舆情、舆论研究再度升温,相关讨论成果显著。多数研究者认为港台使用的“民意”一词更为流行和普遍,不少港台学者坚持把“PublicOpinion”译作“民意”而非其他语词。在大陆学者看来,“民意”“舆论”或“舆情”一词的使用较为混淆。从整体而言,更多人喜欢使用“舆论”“公众舆论”这样的表达,而把“民意”多对应于民意调査、民意测验。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更喜欢用“舆论”“公众舆论”。“舆情”一词虽然古已有之,但是随着近几年网络舆情监测开始流行,一般的词典中还未有将其作为词条进行规范的定义和详细解释。
(3)、第三个是,影响事件的发展和变化的因素是产生舆情的基础,舆情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第四个是,舆情影响的空间范围对舆情传播及其涉事方行为的影响有十分重要作用。
(4)、网络舆情传播集合了各类舆情信息传播特点,如微博的热门议程(话题)及各类媒体、记者发布的相关信息,经过意见领袖的引导能够使舆情信息获得二次传播和多次传播的“赋能”,在更多的网络公众不断的参与、评论十分容易形成“群体极化”和“规模效应”等状态。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往往都会存在有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比如简单的利用新媒体与意见领袖(舆论领袖)资源开展实施“议题设置”、“协同过滤”、“首因效应”、“刻板印象”等策略,进一步形成如“沉默螺旋”、“规模效应”、“群体极化”等效果。这些利益者还会根据涉事方的应对策略使用“舆论波”运动,将舆论形成波浪式的传播趋势,使涉事方难以应对或疲于应对。
(5)、舆论运动的速度、规律和传播半径都和舆论本体的传播因子有关,传播因子的传播能力不是由内部传播信息决定的,而是由外部的舆论突刺决定的。
(6)、在现场可能有人落泪,可是一出现场就没转发。
(7)、新京报: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法律与社会”,后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上,请你谈谈怎样从社会看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但现在更强调法律是一种社会契约。两者有何差异?
(8)、广义上来看舆情信息也被称作“社会舆情信息”属于社会信息范畴之内,是经过公众意识而产生,能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消息、情报、讯息等形式的总和。是对舆情的一种描述和表现,是指在公众对社会态度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利用、报送和反馈的信息运作过程,其间用客观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作情况的资讯、数据、音信、情报、信号和指令等。
(9)、舆论的多次反转,显示出当今网络时代普遍的存在的问题:传者迎合受众而对新闻信息的把关失职,网友们善于在舆论事件中不明真相的进行情绪激愤的道德批判,还有传授者对舆论理性思考的缺失以及跟风从众的心理,总结下来就是媒体和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
(10)、新媒体时代,网络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重要言论表达渠道,各类社会问题在网络语境中更加突出。人声鼎沸的情况下,舆论一旦走偏,也经常给社会治理和企业品牌管理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1)、3)舆情分析劳动强。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依靠人工去进行归类,对劳动强度的要求太大。
(12)、第三阶段舆论焦点:11月2日,公交车黑匣子视频内容公开,坠江原因为司机和乘客互殴致车辆失控。网络上,大部分网友开始舆论批判司机和女乘客、部分网友质疑公交车上的其他乘客。
(13)、舆情”的概念还不明确,用法更为多样。王来华等在研究了“舆情”“舆论”“民意”三者的概念差异后,认为“舆情”的政治指向性更为明确,更关注意见背后的社会学、政治学变化的过程,而“舆论”则更关注传播过程和传播学变化的构造和后果;“舆情”更多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舆论”不仅包括公众的“声音”,而且包含了国家或政府的“声音”以及媒体自身的“声音”。他对于“舆情”的概念曾做过如下定义: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对这一定义的客体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限定,即“国家管理者”,而其他定义对舆情的客体定义没有确切地界定,泛指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等,即“公众议论的对象”。
(14)、特点:①公共性——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②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④广泛性——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⑤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15)、而当前“舆情”一词不仅是社会流行语,而且在研究领域也被广泛使用。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为例,2005年至2013年立项有关舆情项目80项,其中48项为网络舆情项目。“舆情”“社会舆情”“网络舆情”“微博舆情”等等都直接出现在研究项目的题目中。同时,“舆论”“网络舆论”“微博舆论”这些词汇也广泛出现在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题目名称中,有关舆论的研究题目从1992年持续到2014年。2005年开始,尤其是2008年以后,随着“舆情”“网络舆情”等以舆情为组词的相关词汇在中国的普及和广泛使用,引发了学界关于“舆情”“舆论”“民意”词义的重新辨析和思考。
(16)、舆论搭车由来已久,作为一个概念提出与黑龙江庆安火车站枪击案有关。2015年5月,庆安枪击案发生后,出现十余起针对当地政府、公安、人社、教育、纪检等多个部门的举报事件。对于这种现象,喻国明教授将之称为“新闻搭车”,即某一重大舆情聚集了大量公众注意力,举报人借机寻求自身问题的解决,因而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不被关注的隐性问题集中爆发在公众视野。
(17)、舆论传播的过程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单方面的。在这里明显的副作用是网络暴力、道德审判,对当事人造成身心伤害,事件发酵过程中传播出的某种社会偏见给社会大众带来消极影响;正面作用就在于,网友思想多元性发生交互碰撞也引导从个人问题的讨论,上升到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引起社会对理性思维的诉求和对公共意识的反思。
(18)、新京报:然而,“舆论”可能会引起更高职能部门关注和重视,基层也通常以维稳的方式应对,包括给予超出当事人权益损失范畴外的物质补偿,以稳定民意。但事情一过,常常也就过了。
(19)、舆论是人类社会的生命现象,它有生命周期。冷处理就是等舆论自然死亡。
(20)、评价:舆论由于受到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它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质量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
5、舆情事件是什么意思
(1)、季卫东:是的,现在有关当局往往习惯于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摆平一个事件,注重的只是具体的招数,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意愿,没有明确的理念,没有制度整体上的合理安排。
(2)、网络舆情监测是指通过软件采集网络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检索、分析,形成图形化的数据分析报告,并得出初步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网络舆情监测是挖掘民意、了解民情、辅助决策的重要举措,为企业或组织的舆论引导提供了数据支持。
(3)、舆论监督的特点是监督主体和客体的广泛性、监督方式的公开性、监督手段的评价性、监督效果的及时性。
(4)、舆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对执政者决策行为能够产生影响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
(5)、引用:郭孝成《山东独立状况》:“始议组织临时政府,以顺舆情,而维大局。”
(6)、一般我们理解为,舆论即社会生活中公众对某一事态所持的看法和意见。它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其实,简单点理解就是公众对某件事的意见。
(7)、NO.16丨自媒体丨新媒体丨社交媒体丨智媒体丨智能媒体丨聚合类媒体丨平台型媒体丨复合媒体
(8)、一地鸡毛容易上天,这个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就这个现象而言全世界都一样。全球畅销的报纸《世界新闻报》里面并没有世界新闻,全是花边桃色,流言蜚语,《世界新闻报》又称《性事新闻》。
(9)、网络舆论监督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有效发挥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因为真伪信息鱼龙混杂、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审核通道简单失范,而凸显出诸多以讹传讹、诽谤造谣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和效力。
(10)、季卫东: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当然具有民主问责的含义。因为舆论可以发现问题、放大诉求、引起社会以及政府的重视,促使上级来调查、处理,这就会产生民主问责的效应。例如我们知道的一些热点案件,如果没有舆论的压力,检察院或者其他联合工作组可能就不会进入调查,更高层的监督也不会采取行动。这些都表明围绕审判的舆论的确能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11)、从相互的本质直观、人类道德、社会正义等视角来观察现象,不断思索和讨论法学理论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发展出一种以沟通、相互理解以及重叠性共识为基础的新的程序民主主义的制度安排。
(12)、从现代法治的理念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司法制度改革的取向上,我认为不妨提倡一种“新型的司法群众路线”,即在审判工作专业化的基础上,把司法各种具体程序的启动按钮从职能部门手里转交到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的手里,通过公民个人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积极动机来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制裁,使法律规范落到实处。这样一来法律适用的动力就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民主问责也会以一种制度化来实现。
(13)、舆情不等同于舆论,舆情指的是潜在的或者显性的舆论的情势,通常可分为酝酿期、发展期、爆发期和衰退期。舆论是公开的公众意见,而舆情既包括了公开的公众意见,也包括了尚未公开的潜在的公众意见。
(14)、通常关注的事件是日常生活中的世俗事件,不会像精英文化那般追根溯源发掘背后的社会历史根源。网民常常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感性围观,呈现一片哗然的景象。
(15)、舆论场中标签化的舆情事件会刺激公众对事件的关注、扩散、讨论等行为,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事件的热度,尤其表现为越具备社会高敏感性的标签越能刺激并引起公众的围观和讨论,比如贫富差距、弱势群体相关的各类社会利益与情感的社会性标签。
(16)、翻译:假若孙登傲慢狠毒,一点都没有入侍於孙权,给孙权做事的意向,害怕舆人的消息不畅通,只看表象的东西,而且喜欢乱说话的人。
(17)、舆论两大功能:①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②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18)、首先,网络舆情不等于民意。虽然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6亿,但是并不是所有网民都热衷于在网上交流和发表意见,而且在网上交流和讨论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公共事务,因此,将网络舆情等同于民意,存在较大偏差。其次,舆论不等于媒体意见。在我国舆论学研究的传统中,虽然有将舆论狭义地等同于媒体意见的定义,但是,更多地是将舆论视为一种满足一些特殊条件后的公众意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舆论七要素”判别法,就是通常所用的判断何种公众意见可以成为舆论的基本条件。但是在这“七要素”中是否大众传播媒体意见并不包括在七要素中,将媒体视为舆论的载体更合适。关于媒体意见与舆论的关系,在英文“PublicOpinion”的解释和定义中,也有较为明确的表述。自年起开始出版的《媒介与传播研究词典》(DictionaryofMediaandCommunicationStudies)已经出版到第八版,在第五版中对于“PublicOpinion”有一个500多字的解释,直接就追溯到了古希腊,其词条的作者指出对于媒体而言,主要是如何更好地表达和传播公众意见,如何更好的塑造公众,只是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报纸成为了公众意见的主导。可见,媒体更多是舆论的载体,在报纸发展鼎盛时期,报纸是公众意见的主导,随着媒体形态的发展,广播、电视等也可能在某时期成为公众意见的主导,现在互联网一定程度上可以主导公众意见,但是任何一种媒体都不是舆论。后,舆论不等于民意。在“舆论七要素”中对于何种公众意见能够成为舆论有详细的限定,所以舆论和公众意见不能简单划等号。一些学者对民意与舆论的关系进行了表述,“当民意由小到大,发展到比较自觉、比较系统、比较定型时,就会成为公众舆论”,民意是社会舆论这一意识现象的主导部分。可见,网络舆情不等于民意,网络舆情也不等于舆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网络舆论是什么意思98句(舆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