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三部曲
1、
(1)、《灭亡》《小说月报》第20卷第1期,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初版
(2)、巴金“爱情三部曲”的主题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包括《雾》、《雨》、《电》。
(3)、《雨》是《雾》的续篇。《雾》中的主要人物周如水终因爱情的再次失败而自杀。另一重要人物陈真不幸被汽车轧死。《雨》的主人公吴仁民是一个热情,又略带粗暴、浮躁的青年。妻子瑶珠病死,使他莫名悲哀。好友陈真惨死,更激起他对旧社会的仇恨。他知道被压迫者联合起来,可以砸碎旧世界,却又脱离群众,陷入孤立。他瞧不起躲进书斋著书立说的革命家李剑虹,憎恶高唱“教育救国”的洋绅士张小川,自己却没有参加实际斗争的行动。在苦闷矛盾中,他又陷进三角恋爱漩涡。后,吴仁民从爱情纠葛中清醒过来,决心摆脱烦恼,“轰轰烈烈地做一番事情”,“去追求那光明的将来”。
(4)、《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10) (11)
(5)、短篇小说集:《复仇集》、《光明集》、《电椅集》、《抹布集》、《将军集》、《沉默集》、《神·鬼·人》等。
(6)、巴金还写了《激流三部曲》,分别是《家》、《春》、《秋》,其中《家》的艺术成就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鲜明的一面旗帜。
(7)、《狱中与逃狱》广州革新书局1927年5月初版
(8)、爱情三部曲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之包括《雾》、《雨》、《电》,其主题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
(9)、《英雄的故事》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明珠与玉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4月版
(10)、《火》,反映了“八一三”淞沪抗战后,爱国青年冯文淑、刘波和朝鲜流亡青年的抗日热情和锄奸活动。
(11)、《春》,只写了一些生活中的小事,闺阁内的小事。如果说,记忆深刻的话,那应该是慧的死亡和淑英的出走。怀春少女的憧憬和怦然心动,当然这个“春”不是“春心”,是对“春天”的向往,对社会变革的“春天”到来的一种期盼。一语双关,意义深刻。
(12)、《断头台上》上海自由书店1929年1月初版
(13)、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语言在热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
(14)、《秋天里的春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过客之花》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6月初版
(15)、大哥觉新的醒悟、淑华开始读书、觉慧淑英参加革命、觉民和琴订婚,总之愿意尝试新思想走向新时代的两家人,越来越有奔头,这就是秋的收获。
(16)、《马克思主义卖淫妇》《时事新报·学灯)1926年1月19日
(17)、《复仇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1年8月初版、《光明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12月版
(18)、散文合集:《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滴》、《生之忏悔》、《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
(19)、《电椅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初版、《抹布集》北京星云堂书店1933年4月初版
(20)、《再思录》、《随想录》(10) (11)
2、
(1)、《春天里的秋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
(2)、《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滴》
(3)、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
(4)、《门槛》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5月初版、《叛逆者之歌》平社出版部初版本
(5)、《俄国虚无主义运动史话》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8月初版
(6)、《蒲鲁东底人生哲学》上海自由书店1929年初版
(7)、《人间》三部曲,这三部小说,被后人称为“人间三部曲”,是中国现代文学泰斗巴金后期小说的扛鼎之作,长篇绝唱。本套书可以说是巴金创作艺术的高峰,整体创作风格陡然一变,由早期的热情奔放的抒情咏叹,转向冷静深刻的人生世相的揭示,其艺术水准远在成名作《家》之上。
(8)、当然,在《家》的结尾,瑞珏的死终于使觉新有所醒悟,他痛苦地感到“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并表示支持觉慧出走,而在《春》和《秋》中觉新思想上产生明显的转变,逐渐抛弃了他的“作揖主义”。
(9)、《发的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2月版、《长生塔》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3月初版
(10)、《面包与自由》上海平民书店1940年8月初版
(11)、巴金的《抗战》三部曲:《火》《冯文淑》《田惠世》
(12)、《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
(13)、《西班牙的曙光》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3月初版
(14)、第《家》在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情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15)、《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海自由书店1928-1929年初版
(16)、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
(17)、《雾》讲述了旧社会时期一个留学归来学子在旅馆的一段遭遇,反应了旧社会时期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相互抗争,凸显了当时的社会特性。
(18)、巴金说:“这三本小书是为我自己写的。”小说意图借助恋爱关系,描写青年人的性格、活动与死亡。《雾》写的是一种模糊的、优柔寡断的性格;《雨》写的是一种热情却又粗暴、浮躁的性格。《电》描写一种近乎健全的性格。《爱情三部曲》在大革命的背景上,形象地描写了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反抗新老军阀,在现实斗争的漩涡中寻找光明出路的历程。既肯定他们追求光明、勇敢斗争、献身信仰的精神,也批判他们软弱、犹疑、浮躁、脱离实际和恋爱至上的弱点,对当时尚未觉醒或已经觉醒的青年都具有启迪和诱导的意义。《爱情三部曲》以波浪式的结构,起伏跌宕向前推进。热情洋溢,文笔酣畅。以“雾”、“雨”、“电”命名,象征3部小说意境氛围和人物性格,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审美意蕴。
(19)、《电》是《三部曲》后一部。写一群知识青年以工会、妇女协会、报馆、学校为阵地同反动统治者展开英勇斗争并且惨遭杀害的故事。在《电》里,吴仁民热情中增强了理智,把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转变为对革命理想的追求,获得了青年们的拥戴。而李佩珠则成长为革命活动的指导者。后,活动地点被查封,一部分同志不幸牺牲。大部分人撤向农村,去开始新的斗争。
(20)、作品结合抗战期间的社会现状,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控诉日寇的血腥暴行,赞扬了军民奋勇抗战的精神品质。
3、
(1)、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2)、《秋》描写的是大家庭的破败,众多人的衰落故事,更加悲情,没有生机。一片萧瑟,处处悲凉,也许这正是秋天吧,但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前期的耕耘,后期的收获。
(3)、该小说主要是描写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及分化,描绘了封建社会衰退。它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4)、《丹东之死》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7月版、《草原故事》上海马来亚书店1931年4月初版
(5)、《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贤良桥畔》、《大寨行》
(6)、《狱中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年4月初版
(7)、《将军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8月初版、《沉默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10月初版
(8)、高觉慧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杂志,对家中在道德礼法掩盖下的种种腐败现象十分厌恶,他的祖父高老太爷是家中的专制魔王,一手包办儿孙的婚姻,造成了梅芬、鸣凤、瑞珏、觉新等人的悲剧,觉慧不满大哥觉新的“作揖主义”,积极支持二哥觉民抗婚。
(9)、《激流三部曲》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扩展资料:创作特点:
(10)、《六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9月初版、《红花》上海出版公司1950年11月初版
(11)、《激流三部曲》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年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记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分化与衰落,以及青年一代冲破封建宗法束缚,走向新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此外,《憩园》是《激流三部曲》尾场,主要讲述了一座以“憩园”命名的花园的先后两代主人的命运。
(12)、使他把艺术的视点集中在对封建家族制的解剖上,解剖它的种种矛盾,毫不可惜他的溃败,并且以热切的感情展现出生活中的“激流”在破败的家庭中生长起来,充满了爱和恨、自信和勇气。
(13)、题材的熟悉,感受的深切,爱憎的鲜明,为巴金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14)、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
(15)、巴金的主要作品除“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外还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6)、《西班牙的血》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7月初版
(17)、《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
(18)、《我的自传》上海启明书店1930年4月初版
(19)、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繁复,但作品能始终围绕基本线索展开描写,有条不紊,紧凑周密,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显示了作者精于构思的能力。
(20)、《家》,以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背景,作为写作的素材景,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用自己笔下的小事反映出时代大势,这种框架的设置大气。
4、
(1)、这部巨著的成就,标志着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高度。
(2)、《雨》主要讲述了《雾》中主人公周如水的朋友吴仁民的经历,描写了旧社会时期各种不同人的思想动态。
(3)、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
(4)、题材的熟悉,感受的深切,爱憎的鲜明,为巴金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5)、《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
(6)、框架结构更加完善,时代气息更浓。尤其把时代变革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的心理不同的状态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展示的淋漓尽致。小说取名为《家》特别经典,写的就是家事小事,反衬出大环境就是国事,以小见大。
(7)、《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因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
(8)、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
(9)、《万人的安乐》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5月初版
(10)、《文季丛书》(1939年一1951年)、《文学小丛刊》(1939年一1948年1
(11)、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
(12)、《文化生活丛刊》(1935年一1952年)、《文学丛刊》(1935年一1949年)
(13)、《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
(14)、《雾》的主人公周如水是一个性格软弱,优柔寡断的童话作家。从日本留学归来,在海滨避暑,邂逅并热烈地爱上了温柔娇美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女大学生张若兰,渴望与她“共同创造”一种新的事业,却怯于向她表露真情。原因是家里有一个父母包办不被他爱的妻子和“一个他所不认识的儿子”。一年后,当他成了鳏夫,旧地重游,寻觅失去的爱情时,张若兰已是别人的妻子了。
(15)、《狱中十二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l2月初版
(16)、在作品主题上,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续顺着《家》的路子写旧家庭没落的,除了《春》和《秋》外,还有《憩园》;另一类是反应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主要有《火》三部曲、《第四病室》。
(17)、《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1921年4月《半月》17号
(18)、《薇娜》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6月初月初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巴金三部曲【文案7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