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智慧的名言
1、孔子说关于智慧的名言
(1)、他拜圣者为师,向能者学艺,先后向师襄学抚琴,向剡子学为官,向老子学周礼,向苌弘学音乐,在齐国学习古典乐舞《韶》而“三月不知肉味”。
(2)、释义: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释义)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挑选住处,不选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4)、(译文)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5)、译文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8)、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9)、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10)、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11)、(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12)、《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
(1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1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17)、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18)、译文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9)、(释义)孔子说:“至于把我看成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担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从不感到厌烦,仅仅做到这些就是了。”
(20)、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2、孔子名言人生智慧
(1)、国家田径一级裁判员
(2)、你看很多大老板,他们赚钱都从来没有考虑利与弊,有些钱可以赚,有些钱不可以赚,也统统都赚。比如一些游戏公司,天天只知道开发一些玩物丧志的游戏,还找一些大明星来代言,这样的大老板,赚再多钱,再有智慧,也不会被列为贤者。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5)、译文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6)、译文只有女子和小人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7)、(译文)事情已经做了,就不用再提;已成事实,也不必再劝阻;过去的事情,再追问也没有必要。
(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译文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11)、译文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2)、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椽;
(1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14)、(释义)孔子说:“处在上位而不宽宏大量,举行礼仪时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时不悲伤。这种表现,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啊!”
(15)、能专能深,孔子曾跟师襄学琴,一首曲子自己练了十来天,师襄让他换首曲子练练,孔子说只熟悉它的曲调,但没摸到规律。又过一段时间,师襄又让他换首曲子练练,孔子说还没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到后孔子自己就听出了这首曲子是《文王操》。从一个初学者到一个专业人士花了也不过一个月左右,看来学习非专不能快啊。?
(16)、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17)、一个如果能做到取长补短,那么他一直这么保持下去,以后肯定会有一番作为的。一个人如果看到了一些经常犯错误的人,知道反省自己,那么他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个很难犯错误的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会成为别人的榜样。
(18)、(释义)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1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0)、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3、体现孔子智慧的名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对今天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起到奠基性作用和历史性贡献。
(4)、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它的意义:孔子强调“中庸”,是强调人们之间要仁爱、谅解、关怀、宽容。处理事情要有标准,要合情合理合法,对待事物一定要保持平衡,要有标准,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事物的平衡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味强调保持平衡和标准,就很难进步,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要打破平衡。
(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7)、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9)、他主张“有教无类”,像一位勤奋的泥瓦匠,试图用知识的泥浆抹平人世间的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孝逆、雅俗的砖缝。
(10)、译文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11)、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1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子曰:“苗而不秀这忧矣夫!秀而不实者忧矣夫!”——《子罕》
(16)、《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主要记载儒学创始人、“万世师表”孔子的言语行事;同时也载录了孔子的弟子,如曾参、颜渊、子路、子贡、子夏、子张等人的言语行事。
(17)、译文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18)、(释义)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
(1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0)、译文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4、孔子富有哲理的名言
(1)、(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2)、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
(3)、总有些人凭着这股气韵,不忧不惧,从黑暗走向光明。
(4)、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5)、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6)、(译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8)、(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9)、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11)、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12)、(释义)孔子说:“对学得的只是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到,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怒,不是个有修养的君子吗?”
(13)、《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14)、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5)、朱娟娟老师
(16)、译文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17)、(释义)孔子说:“可以同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通向真理;可以一起通向真理的人,未必能共同坚守真理;可以一起坚守真理的人,未必都能做到通权达变。”
(18)、孔子,是那样的富有人格魅力。孔子,是好学之人。
(1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20)、孔子一生命运坎坷,幼年亡父、少年丧母,晚年失妻丧子,生活清贫,颠沛流离。
5、体现中国人智慧的孔子名言
(1)、(释义)孔子说:“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这些品格接近于仁。”
(2)、(译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样,要博学多识,具有可塑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孔子名言人生智慧82句(孔子关于智慧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