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坡肉打油诗
1、总结,哪儿真有什么不好吃的菜呢?或者是不吃的肉呢?特别是像这种流传了这么多年的名菜,是烧的不到位呀,烧的到位,自然都好吃!
2、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
3、比如有一次,苏轼在吃到一位老夫人做的环饼,即兴吟诗一首:“织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用了了二十八字,勾画出环饼色鲜酥脆的特点——我中华美食家果然名不虚传。
4、哪句美食诗词,曾触动你的心弦?
5、这只新菜一出,那家菜馆的生意就兴隆极了,从早到晚顾客不断,每天杀十头猪还不够卖呢,别的菜馆老板看得眼红,也学着做起来,一时间,不论大小菜馆,家家都有“东坡肉”了。后来,经过同行公认,就把“东坡肉“定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
6、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7、历史上写“打油诗”多且出彩的,当属解缙,他从小聪颖过人,8岁时就能文能诗,18岁那年,解缙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解元,当时天下小雨,解缙喜极不慎滑倒,村人笑他。于是他出口成章作了这首打油诗。听到解缙随口吟出的打油诗,大家笑得更欢了。
8、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9、他吃过“东坡肉”,觉得味道倒真是不错,向堂倌一打听,知道“东坡肉”是同行公认的第一道名菜,于是,他就把杭州所有的菜馆的菜单都收集起来,兴冲冲地回京去了。
10、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11、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12、净洗锅,少注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13、由于“苏东坡”这篇“食猪肉”诗歌的传播,他的这套独特的炖肉方法也被人们看好,老百姓使用他的名字命名,“东坡肉”也就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仍然受到食客们的喜爱。
14、他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婉约,更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超脱。
15、材料ingredient五花肉500克,西兰花100克调味料seasoning白糖适量,料酒适量,酱油适量,姜块适量,葱段适量做法recipeI将五花肉洗净,入锅煮至八成熟;西兰花洗净,掰成小朵,焯熟;葱洗净切段;姜洗净拍烂。大砂锅中垫上一个小竹架,铺上葱段块,摆上五花肉,加料酒、酱油、白糖和适量水。盖上盖,焖2小时,至皮酥肉熟时盛盘,摆上西兰花即可。
16、“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17、一事无成立不起,三十年来如一梦。
18、还一本正经的写信告诉儿子:“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19、撒子: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粔籹读jù nǚ音,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撒子,由中原传到东莞后,为莞人喜爱并成为东莞传统贺年食品之一。其中陆游所说“簇青红”,说明人们还把部分糖环还加上花米红染成好看的红色以示喜庆。
20、苏东坡被调职充军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处,仍然象过去一样赞扬他。就这样,“东坡肉”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直到今天,还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二、苏东坡关于猪肉的打油诗
1、“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一蓑烟雨仍平生”。在诗词中,在美食中,苏东坡早已看破人生苦乐,没有什么再能阻挡他勇往直前的脚步。流言蜚语早已如过眼云烟,在这人世间捧着一颗真心是重要的。
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3、七言诗.东坡肉智者风云剑
4、其实,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厚积薄发,
5、然而,世界之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活成世人所期待的那个样子,有些人二十就能做到不惑,开公司当ceo,成为千万富翁。而有些人三十岁仍然一无所有,没有人生方向,也没成家立业。
6、1101年三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抵达真州(今江苏仪征),六月经润州拟到常州居住。《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在真州游金山龙游寺时所作。
7、一个“惊”字,一个怯”字,把吃橘子时喷薄而出的芬芳,清凉沁齿的味道描绘得淋漓尽致。
8、苏东坡的一生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虽然他有着很高的政治理想,奈何时运不济,数次被贬谪,而他人生的转折点就出现在著名的“乌台诗案”,当时王安石主张变法,苏轼持中立态度,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但是他的这种态度经过不断传话,传到主张变法的人的让人的耳朵里,就变了味了,他也因此被贬黜到了黄州。在这段岁月中,苏东坡发现当地的百姓对于猪肉十分不喜,使得猪肉的价格颇低。但是苏东坡又是一个喜欢吃的人,他觉得猪肉也甚是美味,于是便打算亲自烹饪。他买来了一刀肉,然后在肉中加入了七八种调味料,之后用文火慢炖,终创造出了著名的“东坡肉”。
9、决定用我那日臻成熟的厨艺来挑战这道名菜。
10、这是《红楼梦》里面林黛玉所作写螃蟹的诗句。我本人是极爱吃蟹的,就着姜醋回味无穷。这句诗形象地描述出打开蟹壳后的画面,让我顿时口舌生津。
11、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12、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
13、苏轼也不例外,他宁愿不吃肉,也要求住所旁边必须有竹子,
14、但这些还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他生于蜀地,年少聪颖,他的一生将自己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直到“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开启了他的吃货生涯。
15、千亩君封,新移就、美泉天禄。形制古,椰樽嫌窄,瓠壶嫌俗。爱酒步兵缘业重,平生所愿何时足。再来生、竟堕此林中,充其腹。秋入洞,鉴金筑。春出户,跳珠玉。想宜城九酝,叶光凝绿。驴背夕阳同倒载,醉乡只在篔筜谷。问东坡、何独饮松醪,还思肉。
16、价贱如粪土一口吞肚壮精骨
17、释义:带着三分瘦肉的红烧肉,用黄豆芽烹出了半碗的油水。
18、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诗人杨不光对绚烂的荷花有生动的描写,早餐也成为他描述的对象。源于他每日坚持晨读,十分刻苦,不许人去打扰,每每忘记了早餐。所以,写了这首打油诗作为自嘲。(诗中“半山”代指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20、五花绽放玉玲珑,糖色偎依赤璧红。
三、苏东坡笋烧肉打油诗
1、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透过关键词看东坡系列
3、跌倒解学士,笑死一群牛。
4、这些四川名菜你是不是都吃过?
5、haochi@lifeweek.com.cn
6、县里的父老乡亲们看到个子小的文人身上沾满了泥,狼狈不堪的样子,竟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如同春雷般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7、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8、就像平淡静穆是陶渊明的标签一样,洒脱旷达也是苏东坡的招牌。陶渊明已有鲁迅为他翻了案,而苏东坡好像还没有,或者说有但影响不大。孙犁曾说:“东坡诗多凄苦内涵,然又强作洒脱。处寂寞之境,而寻觅慰藉之情。”可谓一针见血,恰中肯綮。
9、原定于20日24点截止的冷吃兔大赛报名,因参与人数未到200+,为了比赛的公平性与广泛性,报名时间将延后至9月25日24时,希望大家相互宣传,扩散,期待自贡市首届冷吃兔大赛圆满成功。
10、后来,苏轼又遭人排挤,被贬到了惠州,这下连猪肉都吃不上了,好在集市上每天都会杀一只羊,他便差人去买些没人要的羊脊骨。
11、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
12、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不敢与官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骨间亦有微肉,煮熟热酒漉,随意用酒薄点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摘剔牙綮……
13、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宋·苏轼《猪肉颂》
14、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15、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
16、九天开出一成都,先上一份成华猪。
17、一群牛就是指那些围观他摔倒还哄堂大笑的路人,
18、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19、《咏田家 / 伤田家》唐代:聂夷中
20、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四、苏轼的打油诗
1、这句诗出自徐勃的《咏荔枝膜》。第一次读到这个句子时好生感叹,古人不但咏诵甜美多汁的荔枝,居然为剥下的壳子和膜也写诗,还写的这么美,这是何等的热爱生活啊,或者说这是怎样的吃货精神啊!
2、苏东坡因为东坡肉这道美食发现了猪肉的好处,然而当地人却不懂,这不禁让苏东坡感到惋惜。生活中其实处处藏着美,但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3、公元1061年,苏轼两兄弟参加制科考试。在这次考试中,有一道题是《礼义兴,足以成德论》。这一次,轮到苏辙搞不清题目出处了。苏轼两兄弟真是心有灵犀,苏辙一陷入困境,哥哥苏轼立马察觉,并且援手。苏轼毫无预兆地拍着桌子,找监考官要砚台。他不但拍桌子,还一个劲地骂着:“小人哉,小人哉!”监考官被骂的一头雾水,苏辙却茅塞顿开。苏辙一听“小人哉”,就知道了《礼义兴,足以成德论》的出处:孔子曾骂樊迟“小人哉,樊须也!”。于是,苏澈立刻知道此题出自《樊迟学稼》。
4、苏轼写东坡肉的诗:
5、虽然厨房里开着排气扇,渐渐地,在客厅里也能够闻到一种似有若无的肉香。东坡肉已经要大功告成啦!
6、御史回到京城,马上就去见皇帝。他说:“皇上呀,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贪赃枉法,把恶事都做绝啦!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
7、众所周知,苏东坡是一个十足的吃货,且他无肉不欢,流传千年的名菜“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厨房的烟火气太重,一般来说,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多都是远离厨房的,他们认为当厨子做菜太过俗气,与自己所追求的“雅”相背离,
8、凌波不过横塘路,烧烤韭菜需添醋。
9、它早起源于唐代民间,历久弥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在以诗词歌赋取士的唐朝,张打油的诗独树一帜,格外引入注目。
10、得到喜讯的他欣喜万分,迫不及待地要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他的亲朋好友,可没想到地板因为下雨而变得特别滑,
11、*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12、腩肉治,切丁,用水草扎成十字形备用。用沸油将腩肉炸透,取出沥去油分,放入煲内,猪皮向上。起油锅爆香蒜肉后加调味料,待糖、盐溶解后,转注入煲内,文火煲2个多小时。食用时再将腩肉翻热,用剪刀将水草剪掉弃去。
13、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
14、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15、绑形定立壶中,
16、路上,碰到相熟的人,夸这块肉好,看起来很嫩。
17、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
18、译文: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家境贫寒,生活艰苦,有时出现饮食不给的情况。但他心胸旷达,超然物外,用老庄“齐生死”、“一物我”的思想,力图摆脱政治失意造成的精神苦闷和物质匮乏带来的内心困扰。
19、诗人笔下的聚散离合是能拨动人们的心弦的,情感是互通的,那些让你难忘的诗句,当再一次读起时,是否还有着情感的波动和心灵的律动呢?
20、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
五、有关东坡肉的诗
1、七绝·东坡肉错解诗云当煮肉,珍珠禾草透香心。苏堤醉柳何须酒,小巷微风送酱熏。
2、“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3、然而,这也没能让他满足,转头盯上了猪肉。在宋朝,猪肉泛滥,是连底层平民都看不上的低贱食材,却被苏轼吃出了新花样。
4、苏轼一生在各种身份至今切换自如,他虽然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人生大的豁达,但他可以像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摔倒后,再爬起来。
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6、煎焦任油盈冲,
7、你的家乡有什么美食呢?
8、“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9、放盐老抽花雕酒加入清水保驾护航
10、北宋元丰年间,他因得罪朝廷,贬官谪居黄州。黄州地方偏远,物价极低,“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鱼稻薪炭颇贱,甚为贫者相宜。”特产丰富,而且价格便宜。苏轼这才在被贬谪黄州之后,有了一个安慰。他亲自下厨烹煮美食,并且还做了一首打油诗,这首诗名字叫做《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11、大火烧开切块铺垫葱与姜
12、楚楚露嫣红,脉脉含香馥。灿灿浓醇细细烹,几点疏疏绿。
13、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14、杜甫和卫八虽然没吃山珍海味,但是二三十年不见的老友意外相见到卫八家里,就算是粗茶淡饭也格外可口,况且春韭和新饭也是人间美味是清欢。这份感情格外让人感动。
15、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留香。
16、一经投稿,即默认由《三联美食》编辑修改及发送。20日之内未收到回复者,可另投他处。
17、他来到黄州,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18、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19、御史就把那一大迭油腻的菜单呈了上去。皇帝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他一看菜单,就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圣旨,将苏东坡革职,远远地发配到海南去充军。
20、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喜爱称他为苏东坡。
六、东坡肉打油诗
1、苏轼请你吃东坡肉
2、他被贬岭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在营业员推荐下,买了一块五花肉,三斤多。
4、就这样,这首诗被口口相传,村里人都对张打油百般赞扬,而张打油的名号也被传开了。
5、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满江红》宋代:黎廷瑞
7、小时候不知道细乳是什么,也不知如何戏分茶,但就是着迷的觉得是握着一杯奶茶还带着纷繁规整的拉花……虽然是误解,但是读到这里,如今唇舌之间仍有细腻咸香的错觉。
8、在黄州时,为东坡肉,苏东坡就写下了一首打油诗《猪肉颂》:
9、这首诗一出,老百姓开始争相仿制,品尝美味,并且为了纪念苏东坡,给这道菜命名为“东坡肉”。这道菜从此得以闻名天下,就算到了后世,也经久不衰。了解了苏轼爱吃肉的背景,咱们再来看看苏轼的这个故事,也很好玩多。
10、细品人生观百态,留芳千古万家崇。
11、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
12、像“东坡肉”的由来,就源于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当时,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东坡指挥疏浚西湖,筑苏堤,工程闲时,东坡先生便命人制作“东坡肉”招待工人。工程完毕后,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东坡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此后,苏杭一带过年过节,招待客人便爱做一盘“东坡肉”。
13、太平的年头,家家户户过得好快活,这辰光又见苏东坡差人送肉来,大家更高兴:老的笑,小的跳,人人都有夸苏东坡是个贤明的父母官,把他送来的猪肉叫做“东坡肉”。
14、对于东坡肉,其实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苏东坡在杭州任职之时,元祐五年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濬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
15、种菜烹调:宋人有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读jī音,指酸菜)。肥葱细点,香油慢煼(同炒),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这是描写在自家菜园自得其乐的画面,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16、好家伙,苏东坡吃东坡肉一吃就吃两碗。即使人生遭遇挫折,但胃口还是照样得好。无论何时,吃饱肚子都是一件重要的事。短短两句,不仅透露着苏东坡豁达的胸襟,更展现出他根深在骨子里的开朗乐观。
17、后来大家就以张打油的名字来命名一些通俗易懂的俚语诗,称之为“打油诗”。
18、苏轼喜欢吃肉,但是诵经时,是应当戒荤腥的。无奈,他难忍口腹之欲,于是就一边吃肉一边诵经。他的好朋友佛印说:“你这样是不可以的。”于是,苏轼充满痴念地看着自己的猪肉,依依不舍地去漱口之后,又回来接着诵经。
19、再来看几首比较有意思的打油诗
20、他确实这么做了,将竹笋和猪肉一起炒制,做成了一道竹笋焖猪肉,竹笋的鲜美与肉的嫩滑融合在一起,让两种普通的食材也拥有了独特的风味,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两种食材依然是佳拍档。
1、解缙是明朝著名才子,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饱读诗书,甚至还被周围人称之为“神童”。他为何会写下这首打油诗呢?
2、苏轼评价自己的诗:
3、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真的特别有竞争力!
4、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因生活困顿不堪,到了除夕年货还没置办齐全,一首打油诗生动地体现出一种别样的“除夕”味道。
5、对于肉食动物来说,文火慢炖的东坡肉必是他们心头好之一。
6、吃了东坡肉,来游西子湖。——《携毓女及外孙一洪至天香楼吃东坡肉,复同游西湖》近现代·洪传经
7、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8、不知道哪个吃货那么有才,写了两首以川菜为主题的打油诗。
9、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10、苏轼在穷山恶水的黄州,不仅没叫苦连天,顿顿有肉吃,还特别的便宜,估计得意得不行。
11、四川乡试的时候,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被安排在对角的两个座位上。苏轼接题一看,傻眼了:考题出自哪部书,完全记不起来了!那时的科考,如果不知道考题的出处,就别想写出半个字儿来,可不像如今的考试,有这么多的选择题,填空题。
12、头两句的意思是下雪了,江山都变成了统一的白色,而院里的水井就像一个深邃的黑窟窿。
13、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14、除了羊蝎子,荔枝也是他的爱:
15、苏东坡觉得自己做出的东坡肉十分好吃,甚至做出了一首打油诗《猪肉赋》:“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净洗铛,少着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16、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17、盘点“东坡系”菜肴,有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羹……其中负盛名的,要数东坡肉了。
18、打油诗的前两句仿佛是解缙在为自己的跌倒找理由,因为雨就像油一样,落下来搞得满街都变得滑滑的,容易摔跤。
19、成菜后,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苏东坡关于猪肉的打油诗【139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