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诗词 七律含义【122句文案】

一、长征七律诗表达的意思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滔滔江水拍击着高耸入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根根铁索,使人寒意阵阵。

2、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3、师:不对。你们仔细看看题目。

4、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5、师:来,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找找原因。

6、颈联是红军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天险,诗人蔑视了这两处困难,只用了“云崖暖”“铁索寒”写出了这两道天险抢渡成功,其他都没有提及。何等轻松!

7、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8、生:“逶迤”就是曲曲折折。

9、师:孩子,你很会读书!这句诗里,有个词语尤其概括写了长征的难,那便是——

10、译文: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

11、师:是啊,两个“走之底”。走啊走,走啊走(一边板画长长的波浪线,以示曲折绵延)。能猜出来吗?

12、生: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

13、生: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无所畏惧……)

14、“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

15、师:是啊,就拿这个“不怕”来说吧。这个词的“声音”就有特点。“不怕”,看上去有些“普通”,像大白话一样。我们可以换成什么词?

16、第一次大革命前夕,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工人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创作的《沁园春·长沙》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强音和“到中流击水”的斗争渴望。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对即将出现的革命危机作出了预言。

17、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8、生:坚强不屈的红军战士。

19、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20、师:是啊,300多天的行程,天天都在赶路,天天还得与敌人周旋、战斗!路程长,时间长,考验长,斗争长……要写下这“长征”,该用多少文字啊!我们一起看!

二、长征诗词 七律含义

1、生:在红军的眼里那不过是翻腾着的小浪花。

2、师:一下就发现了。猜猜这“磅礴”的意思。

3、生: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4、生:把远征看成是平常的事。

5、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6、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

7、“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由于有“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滩多流急,惊涛拍岸,浪花飞溅,水雾蒸腾,势若山崩的金沙江和只剩下十三根铁索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都先后渡过了,在彼岸企图阻挡我红军渡江过河的敌军被击溃了。

8、(诵诗文)体会诗人情怀,熟读成诵

9、生:(齐读,进步明显)

10、师:好一个“概括”的方法!哪里有概括?

11、长征期间,创作了《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作品,反映了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和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12、细读老师们的申报材料,我们都能感受到大家对自身专业成长的强烈愿望——这是宝贵的,也是难得的。

13、生:写出了山的不同样子。

14、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15、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6、的诗词则像浪花一样时时以相切的距离随社会革命的浪涛而跳跃。同时又像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历程。

17、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8、师:“开颜”是什么意思?大家做个动作表演一下。

19、诗词境界和气势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即具有转动乾坤、拨动历史,藐视一切困难和强权的气魄。

20、总是超乎于山水之外,借山水来呈现他丰富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想,来寄托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深情眷恋,来抒发自己跋山涉水的壮怀雅趣,来表达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崇高理想,来展现不惧艰险攻坚克难的雄心壮志和战斗豪情。

三、长征七律诗表达了什么

1、生:“逶迤”是什么意思?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热心网友律诗: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分为四联,第一联(第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8句)称“尾联”(或结联)。

4、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5、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6、“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7、师:逶迤的五岭呀,想象一下,这会是一道道什么样的岭?

8、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9、(生齐读,再指名两位同学读)。

10、师:不仅如此,在泸定桥之战时,就连桥上的木板都被敌人撤掉了。

11、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2、三读:结合注解和预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3、《七律·长征》仅用56个字,便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14、意思: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15、生:(齐读)乌蒙磅礴走泥丸。

16、观看视频(“飞夺泸定桥”)

17、电影《四渡赤水》155分钟;

18、“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19、师: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这首诗的名字。所以在读的时候,中间应略有停顿。谁再来读?

20、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句对仗,压“an”韵。全诗运用了总分的写法,一句总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四句分写了红军不怕困难,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用词精当,气势磅礴。

四、七律长征的诗句意思

1、师:从这一“暖”一“寒”中,你看出这是一群怎样的红军战士?

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长征

3、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气质。

4、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5、师:(板书:不怕)既然是“不怕”,既然是领袖所写,该怎么念这首诗?读一读试试。

6、五岭: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

7、(解诗题)——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全诗共56个字,第8句后一个字押韵。这首诗共八句,律诗每两句是一联,分别为:

8、⒁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9、学生交流了解的资料“巧渡金沙江”——当时红军接到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在金沙江边找到一条敌军送探子的船,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乘两条船渡过岸,敌人一位探子回来了,没有注意。红军突然袭击一举迁灭敌军.......

10、师:一语中的!是的,磅礴的乌蒙山与泥丸,又是一对“反差”。我们一起读。

11、(评析:好的诗,其意脉常常呈现为“起承转合”,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是也;好的课,其课脉(课堂教学的情感走势和认知趋势)也常常有“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的气象格局。一味的“不怕”、一味的“等闲”、一味的“乐观”,乃至一味的“革命英雄主义”,绝非诗的全部真意,更非诗人的全部真情。播放长征途中三次落泪的视频,是课脉的一次大转折,也是课境的一次质的提升。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还原了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也在情感的否定之否定后,呈现出一个更伟大、更豪迈的。)

12、译文: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13、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14、“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七律·长征》境界浩大,气象阔远,意境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构思奇伟。它是浩瀚诗海中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不可多得的歌咏重大历史事件的史诗。

15、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余里。

16、师:不错!前边“万水千山”是“总”,后边就是分。那么,后边分别写了哪些山?哪些水呢?请大家默读诗句,动笔标记出来。

17、三军/过后/尽/开颜。

18、不断研究,坚持努力,根据学情,随时调整,做一名真正的研究型教师。

19、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20、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五、《七律长征》诗句的意思

1、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2、师:真好。(继续呈现歌词: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能从这几句里找出一个词来解释红军的“不怕”吗?

3、师:眼睛真亮。这叫七言!那么,“律”呢?老师告诉大家,我们国家的诗,主要分两种。有一种诗只有四句,例如我们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4、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5、(呈现《过雪山草地》歌词: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这是一句歌词。哎,这一句,好像也运用了——

6、生:把金沙江看成是平常的事。

7、恰逢建党百年,我们风华正茂,我们挥斥方遒,我们走在社会主义的幸福大道上……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革命岁月,了解长征背后的故事,板书课题。

8、生:例如,“五岭逶迤脱腾细浪”这一句,是说在红军眼里,五岭山就像细小的波浪。

9、七个字一句,全诗八句;诗中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且有四韵或五韵,就是诗句中第八句需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因为格律要求较严,所以称为律诗,因为七字一句,称七言律诗,简称为七律。长征一诗中,“难”、“闲”、“丸”、“寒”、“颜”同韵,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对仗。是以为七律。

10、渡:dù(渡口、渡江、渡船)

1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扩展资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12、师:对,他们就是把这万水千山都只当成是平平常常的事情。然而,果真如此平常吗?

1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4、生:反差!(板书:反差)反差如此巨大,怎不给人深刻印象?我们一起读这一句。

15、生:红军岂会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作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16、师:我说他“了不起”,主要是因为这首诗里有些字我们是第一次见啊。比如这个“逶迤”。我们一起看拼音,读。

17、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承接“千山”,先用“逶迤”和“磅礴”极言山势雄险,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言其渺小,表现出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8、发现问题,及时指导:(1)“逶迤”与“磅礴”的理解。(2)“腾细浪”与“走泥丸”的理解。(3)云崖暖”和“铁索寒”意思。(4)“万水千山”虚指,如“万言千语、万险千阻”。

19、生:翻过大雪山太高兴了。

20、(评析:深浅有度,点到为止。与七律相关的知识,对于学生体悟《七律·长征》的意境和情感助益不大,因此,这样拿捏是颇有分寸的。)

六、长征七律诗表达的意思

1、《长征行》,340000字;

2、生:红军不怕长征的辛苦。

3、师:是的,写“万水千山”,诗人只写了三座山,两条河,用它们来代表“万水千山”,代表红军经历的无数艰难险阻,多高明!

4、《地球的红飘带》,482000字……

5、品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6、师:红军战士把什么困难当成是平平常常的事情?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红军遇到的困难画出来。

7、师:相比之下,哪个更不怕?

8、“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9、师:多么强烈的对比呀!那应该怎样读呢?

10、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11、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12、律:lǜ(律诗、纪律、法律)

13、师:尽管是这样,尽管他也曾落泪,他却还是写道——(呈现诗行,“不怕”“等闲”变红),这是为什么呢?

14、作者: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15、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16、《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扩展资料:作者以点带面地描绘了“腾越五座岭”和“疾跨乌蒙山”两幅“长征图”,这两句写出了红军对山的征服。

17、师:其实,红军战士不光要面对这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要随时应对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仅湘江战役一战,红军战士就由原来的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人,可见长征是多么艰难呀。

18、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19、(呈现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20、乌蒙:乌蒙山,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

1、师:此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师:读得不错,读诗就要读出节奏,我们齐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长征诗词 七律含义【122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