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范仲淹写《岳阳楼记》【99句文案】

一、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原因

1、第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力。

2、▲惟真:的确,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很出名。人从穷苦日子过到富裕日子,再想回头就很难了,“成由勤俭败由奢”,同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范仲淹能抵制住诱惑,说明他有极强的道德信念和自控力。任何一位伟大的人都要坚持自我、抵制诱惑。

3、范仲淹徐徐展开图卷,思绪万千,联想到自己和老友的政治抱负以及被贬经历,他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

4、静影沉璧: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这里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沉璧,像沉入水中的璧玉。

5、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良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说出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道出了古代士大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7、也就在此时,滕子京也被贬谪到岳州巴陵。在巴陵,滕子京重新修葺了岳阳楼。

8、《岳阳楼记》的音乐美——正声雅乐

9、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10、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极尽笔墨描写了岳阳楼和洞庭湖奇丽的风景:

11、于是就有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个凭借滕子京一副《洞庭秋晚图》就做出借景喻情的文章,并且把他的治国抱负,他的思忧天下的心情于其中,可谓是古代文人典范。

12、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13、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4、第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没有意思。范仲淹就是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他的一套。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让人佩服。

15、至于《岳阳楼记》,读的倒不是很多,因为我阅读多的还是现代文,很少读古文。但即便如此,《岳阳楼记》中还是有两句话我印象深刻,一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极大地影响了我。有人问我,为什么退休后选择在明德书院?我说,我要做一个义工,为我们大丰的文化传承和道德风尚贡献一份力量。我想,无形中也是范仲淹这句话激励了我。

16、范仲淹用兵西夏就是吕夷简推荐的,这是吕想把范仲淹置于险地和死地,结果,范用自己的才华化险为夷,反而获得了仁宗皇帝的赞赏和信任。

17、总之,文质兼美是《岳阳楼记》流芳千古的两个重要原因。

18、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19、常自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做宰相,就做良医,一心为民造福。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作者才能创作出格局宏大的千古绝唱。

20、宋朝当时边境动荡,西夏崛起,范仲淹被贬任命戍边西北,在五年边境生活中把军队训练的十分有素,期间西夏并未掀起什么风浪,后向宋朝称臣。

二、为什么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1、当时的北宋,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下,范仲淹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三冗”问题,即冗员、冗兵和冗费。自古以来凡是改革,“裁员”和“减钱”都是得罪人的,“庆历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了守旧势力的顽固阻挠,以至于刚刚推行一年零四个月就宣告失败。与此同时,作为新政主角的范仲淹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旋即被贬出京,落职邠州,不久后迁邓州。这一年是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范仲淹57岁,这已经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四次被贬。

2、岳阳楼本身就是一座布局精妙、美轮美奂的古典建筑。而中国古典建筑讲究的就是布局要精妙,衔接要紧密,过渡要自然,错落要有致,点缀要得体。就《岳阳楼记》来说,是符合建筑学意义上的审美原则的,这主要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上。文章的叙述、描写、议论如同岳阳楼的三层结构一样,内容清晰,层级分明。

3、话不多说,我们从题目读起。

4、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5、范仲淹被邀请写岳阳楼记之前的经历可谓是丰富多彩。范仲淹在守卫宋朝边境数年,号令严明,爱护士卒,西夏人不敢犯边,后和宋讲和,范仲淹还朝。

6、庆历六年八月,藤子京将岳阳楼的图纸和一幅《洞庭晚秋图》寄给范仲淹,请求为岳阳楼作记。9月15日,范仲淹经过精心构思,泼墨挥毫,一气呵成,《岳阳楼记》面世。

7、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8、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

9、他戍卫边疆是为了保家卫国,他筑堤是为了保护百姓不受灾害,他上书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大计。他的官职虽然越做越高,但是那只是他用来为国家发展和百姓幸福的权利,他的家中也不因为他高官而充满奢侈,他依旧节俭。

10、这篇文章诞生之后,立即成为广为传诵的经典。

11、这样看来《岳阳楼记》有其特有的文学价值,也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还能教会孩子努力探索,明辨是非,可以保留在课本。

12、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有的是因为典型的人物,有的是因为曲折的情节,有的则是因为传世的名言而广为人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因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而独领风骚。千年后的今天,再次重温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依然能够感受到他跳动的脉搏、沸腾的热血、火热的忠君爱国情怀,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才华、他的胸襟和他的赤诚。欣赏这篇名文,既能领略到文章之美,也能感受到作者的人格之美。

13、《岳阳楼记》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佳作,为历代所传诵,一直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并且是高考要求的必须背诵的篇章之一。

14、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15、书法原创/释普品(赵国钧)

16、回顾范仲淹的仕途,可谓是文武并举、喜忧参半、是改革派与顽固派的斗争的牺牲。初范仲淹只是个九品的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一些案件审理。后来他由于为官公正,治狱得当,被提拔为文林郎、集庆军节度推官。

17、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

18、滕子京耗用民脂民膏粉饰太平,修建了宏伟壮丽的岳阳楼,一方面掩盖了自己贪墨部分钱财的事实,一方面为自己树立了巨大的道德丰碑。岳阳楼建成后,为了千古留名,并在舆论宣传上为自己的合法性造势,滕子京极力邀请天下名士为岳阳楼舞文弄墨,增添光彩。范仲淹只是他邀请名单上重要的一个,范仲淹不管不顾岳阳楼为何而建,又是怎样建成的?甚至不闻当时反对者的物议,洋洋洒洒挥毫而就《岳阳楼记》,而且开篇就不吝溢美之词,“政通人和,百废待兴”,枉顾岳阳当时民生多艰、穷困潦倒的现状,无视滕子京一年毫无政绩的事实,范仲淹是揣着明白当糊涂呢,还是违心粉饰,抑或是为滕子京的私交所累?或者以文所堵天下谤口?是矣?非矣?皆因《岳阳楼记》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而掩盖。

19、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20、第二年,在他的主持下,「增其旧制」,重修了岳阳楼。为了记述这一盛事,滕子京便请他的好友范仲淹为重修后的岳阳楼写一篇岳阳楼记。显而易见,滕子京是想让大手笔范仲淹用他的生花妙笔,记下重修后的岳阳楼空前壮观的规模形制,以显示自己的政绩。

三、范仲淹为什么写下岳阳楼记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已经50多岁了,饱经人世间沧桑,即使他没有到过洞庭湖,没有到过岳阳楼也见过不少山川大河,见过不少名胜建筑,加上作为当时的文学家、思想家心中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负,借此文章表达了心中的想法。

3、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4、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斯人,这种人(指前文的“古仁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5、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扩展资料: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

6、他把八百里洞庭风光描绘得惟妙惟肖,绘声绘色,把洞庭湖的风光与岳阳楼周围的景色进行融合,借景抒情。完全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7、我们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中就可以看出他对于国家的关心,对于黎民百姓的思考,对于国家政治前途的思考。

8、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

9、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10、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11、行:走,此指前行。

12、范仲淹一直想重新获得仁宗在政治上的信任,机会终于来了。

13、这个时候突然想起来了一个成语,俭以养德。范仲淹也是这样的代表人物,拥有高尚的德行。

14、他的好友滕子京也是和他一样拥有抱负的人,因受到排挤,被贬到岳州。仅仅一年就能够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可见滕子京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当他重修岳阳楼之时,就希望自己的好友做一篇记。

15、范仲淹,唐朝良相范履冰之后,祖辈世代居于邠州(今陕西省境内)。唐末,由于战火侵扰,一家人又迁居于吴县(今江苏苏州)。此后范家人都在吴越为官,直到宋将吴越纳入自己的版图才开始侍宋。

16、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良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17、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18、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19、大丰区“中国梦”明德研习班

20、开:(天气)放晴。

四、范仲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的岳阳楼记

1、查阅大量金元以前的历史材料,说法大致和上述情况一致:延安从古至今并未有过“邓州”的名称。

2、换言之,蔡襄记载的斗茶,比的是盏面汤花的色泽匀度以及汤花持续时间长短。

3、这位朋友问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楼,为何会写出岳阳楼记?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本人在创作《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教育人生》这本书的时候,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说实话,范仲淹到底到没到过岳阳楼,已经是一个历史疑案,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我就根据自己掌握的一些历史文献,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范仲淹成年后没有去过岳阳楼)范文正公幼年坎坷,青年跎蹉,中年发迹,老年成名,他这一生波澜壮阔,主导庆历新政,抗击西夏,出将入相,达到人生巅峰。但是范公一生清贫,艰苦朴素,助人为乐,急人所难,是改革领袖和宋学先锋。

4、1039年,西夏军队进犯宋之边境,次年正月,元昊大军进逼延州(今陕北延安)。将他召入朝,恢复了天章阁待制之职,让他出任陕西路永兴军的知军州事(今陕西西安一带),后来,任命范仲淹和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分别负责鄜延路(西北军事区划之治所在今延安)和泾原路(西北军事区划之治所在今甘肃平凉)。

5、天圣七年(1028)至景祐四年(1037年)范仲淹都以直言劝谏的形象活跃在朝野。他曾反对太后临朝,也曾肯定太后的贡献,为其维护声誉。他曾主张裁撤冗官,也曾反对权臣,卷入党争。虽然这十年他起起伏伏,时常被贬谪,但他的忠心打动了皇帝,也得到了正义之士的支持。

6、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7、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良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8、吕夷简家世十分显赫,属于官三代,他在仁宗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几乎无人能够取代,正因为这个原因,史学界认为他是范仲淹的“灾星”。

9、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国,国都,指京城。忧,担忧。谗,谗言。畏,害怕,惧怕。讥,嘲讽。

10、但岳阳楼毕竟是名胜古迹,滕子京毕竟是他的好友,他范仲淹毕竟是一代文章大师,为人之道,为文之道,都是不可以这样做的。

11、 简而言之,范仲淹不记岳阳楼,是因为他当时正在邓州的任所,没有见过重修后的岳阳楼,而且不仅当时未见,就是此前此后,他都没有到过岳阳楼,更不用说见过洞庭湖了。

1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3、可是好友的一片盛情美意,这么远地托人来请他作记,他又不能拒绝,于是,就有了这篇题为岳阳楼记,却并不记岳阳楼而直抒胸臆的文题不符的散文名作了。

14、实际上,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在他的老年,在杭州当官的时候,那时候他的好友滕子京因为莫须有的“贪污案”被贬到岳阳,心怀愤恨,抱怨不已。范公写信开导他,让他重新振作精神。滕子京不负众望,很短时间就将岳阳治理的井井有条,在岳阳历代长官的业绩中,滕子京。

15、《岳阳楼记》名动天下,改变了滕子京命运

16、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17、《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18、而这样的思想,显然要比单纯地记物写景更为打动人心,更能引起那些仁人志士、文人骚客的激赏和共鸣了。

19、“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20、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五、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

1、▲惟真:我觉得为了我们大丰的道德风尚建设,应该首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母亲。有了优秀的母亲,才能有优秀的小孩,终改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2、《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贬之后抒发自己的心情和怀抱,也是对于自己的好友被贬的勉励,其中也表达着他的思想境界。

3、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4、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汤汤,水流大而急。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楼记之精华所在。

6、滕子京到了岳阳后,并非百废待业、夙夜忧心而勤政爱民,当时的岳阳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滕子京不知体恤民情,轻徭薄赋,相反,他并未吸取当初的教训,而是变本加厉的搜刮民财,重修岳阳楼,是为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除了故技重施,征收赋税以外,还以官府的名义清理历年民间欠债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几部门联合重拳打击“老赖”,政府发威了,谁敢欠债不还?不长时间,滕子京就所得欠债近万缗,他把这些钱牢牢掌握自己手中,不设帐本,不许别人过问,一部分用来修建岳阳楼,另一部分,自然落入了自己腰包(见《涑水纪闻》)。不过滕子京这个人比较豪爽仗义,对待朋友挥金如土,所以《宋史》上才会说他“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7、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

8、范仲淹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战功显赫,又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1052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颍州,终年63岁。

9、范仲淹年少时曾随继父朱文翰(安乡县令)在位于洞庭湖一角的湖南安乡生活过一段时间,洞庭湖的“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在他脑海中都有着极深的印象,所以他写起洞庭湖的湖光山色时信手拈来,出口成章,而对于从未亲眼见过的岳阳楼则只能闭口不谈。

10、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己丑秋八月丁丑,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

11、提起范仲淹,总会给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士大夫印象。似乎悠哉乐哉的饮茶生活,怎么也与他沾不上边。

12、新浪微博:@杨多杰@多聊茶

13、首先看延安的历史沿革状况:椐史料记载,夏,今延安市属雍州。商,属鬼方。西周,为犬戎与猃狁领土。春秋时,本境为白翟部族所居。战国初期,中部和北部属魏,南部属秦,后全部为秦。秦统一六国(前221)后,本境属上郡。汉仍为上郡。

14、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15、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16、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当初母亲改嫁之时范仲淹还过于年幼,因而对这些事毫不知情。但当他渐渐长大,有了对未来的追求之后,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一时间百感交集。

18、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想要范仲淹写一篇记,他就把自己所画的《洞庭晚秋图》和一封信给了范仲淹,范仲淹看到信之后,也仔细地观摩了这幅图结合自己的经验,后创作出了《岳阳楼记》。

19、明德书院是大丰首家公益书院,大丰区“中国梦”明德研习班则是依托明德书院举行的读书沙龙活动,旨在为爱好读书的书友就读书话题进行讨论交流提供平台,力求迸溅出思想的火花,达到弘扬传统文化、改变道德风尚的目的。2018年5月27日,“中国梦”明德研习班在明德书院举行第二次读书沙龙活动,围绕“范仲淹和《岳阳楼记》”展开讨论。现将本次活动中书友的看法整理如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为什么范仲淹写《岳阳楼记》【99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