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二句关于牧童的古诗【115句文案】

一、写出两句关于牧童的古诗

1、村行 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

2、预设2:“稚子”指的是幼小的孩子,“稚”还可以组词为“幼稚”、“稚嫩”。

3、篱落:蛱蝶:惟有:

4、(1)山雨欲来风满楼。()

5、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6、“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7、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8、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9、解:jiě解释jiè押解xiè浑身解数

10、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1、①前两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的清新与宁静。路旁,树叶刚刚长出,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12、深入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13、总结:一幅牧童指路图又印在了我们脑海里。

14、C.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晴天景色的喜爱和对雨天景色的讨厌之情

15、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6、我喜欢春节。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人们做好各种好吃的,准备辞旧迎新。

17、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水中,闪动着粼粼的波光。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1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风

19、篱: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

20、杏花村在哪里呢?在遥远的地方,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二、写二句关于牧童的古诗

1、⑤馨(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2、兄(xiōnɡ)魂(hún)屠(tú)苏(sū)异(yì)欲(yù)

3、为什么要抓意象?孙绍振先生在他的《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说:“在简单、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为深邃奥秘的情意。因此,还原意象、突出其文化意蕴是作为古诗教学必须要触及的点。”

4、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5、雷震,南宋,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6、途中春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7、结合诗句,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8、“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蜒飞蝶舞,以动衬静。

9、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

10、读诗句,品味不同的秋天。

11、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古人这一天也会去祭扫先人

12、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13、教师引导:同学们,可以尝试为大家朗读这三首诗,读的时候注意结合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4、白天在田里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村里的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

15、预设: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16、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1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8、课外积累(描写儿童的古诗句):

19、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20、遥望动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清螺。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三、关于牧童的古诗有哪些写两句

1、A.诗的前两句通过写湖光和月光互相映衬,突出了洞庭湖的宁静、柔和之美

2、背诵《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

3、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4、诗意: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5、莲塘霁望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6、⑥供(gòng):从事。

7、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①前两句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脱”字形象传神,写出了孩子取冰的样子。

9、板块三:聚焦意象,体会心情

10、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1、教师提问:幼小的孩子是怎样玩冰的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12、答案:《元日》写的是春节;《清明》写的是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

13、异yì(异乡、异地、奇异)

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怡然自得

15、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16、口头表达:通过向大人提问,学习根据需要列“问题清单”的方法。能够抓住关键点记录别人的回答,并能梳理问题,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17、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杨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18、《元日》描写的是春节时,人们燃放爆竹、畅饮屠苏酒、换上新桃符的欢快情景。

19、出自:宋代·黄庭坚《牧童诗》

20、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四、描写牧童的诗句

1、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春雨 老农私与牧童论,纷纷便是仓箱本。

4、昼:昼夜白昼极昼昼夜不息

5、“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6、杨柳阴初合,村童睡正迷。一牛贪草嫩,喫过断桥西。——《牧童》白玉蟾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清明

7、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大雁

8、提出要求:请你结合书上的插图,尝试理解这三首诗的题目,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首诗描述的画面。

9、A.这首诗的总体基调是清新明快的B.“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10、荷尽菊残已无犹有

11、②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12、倚瑟行 泉宫一闭秦国丧,牧童弄火骊山上。

13、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14、《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15、前两句写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两个“满”字,写出了仲夏时节的景物特点,描绘了景色的生机勃勃;“衔”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来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将山写活了;一个“漫”字,写出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生动形象。

1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17、预设: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串起,当做银钲。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18、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

19、每逢佳节倍思亲。()

2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五、关于牧童的两句古诗有什么

1、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2、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3、解析:本题考查对两句诗的整体理解。由第(1)题和(2)题可知,这两句诗既写了楚江水的巨大生命力,又写出了天门山的险峻,所以C项是错误的。

4、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景物实际上抒写的是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和凄凉。因此C中说“激动和欣慰的心情”是不正确的。

5、(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6、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7、B.这句诗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8、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9、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10、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11、背诵这首诗,说说这首诗写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

12、唐杜牧秋天寒山霜叶

13、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1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愁、苦闷

15、《元日》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高昂情绪,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16、教师提问: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发现三首诗所描写的儿童生活和儿童形象各不相同,但不同之外,是否也有共同之处呢?

17、(预设: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借助某种事物抒发感情,我们把这些寄予诗人情感的事物,称为意象。)

18、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9、教师追问:在玩的过程中,小孩子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0、我们在勉励友人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常常引用《赠刘景文》中的诗句

六、写出两句关于牧童的古诗

1、展开全部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意: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赏析:《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2、出自:清代·袁枚《所见》

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5、《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6、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7、预设1:“供”是一个多音字。“供奉”、“供养”、“供职”等词语中的“供”读四声。“供给”、“提供”、“供应”等词语中的“供”读一声。在古诗中,“供”的意思是“从事”,应该读四声。

8、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9、(赏析)前两句写诗人在他乡的孤独感,在重阳佳节,加倍地思念亲人。后两句把目光投向了远方,想象着家乡的亲人们都佩戴着茱萸登高,却发现少了一个人,他们该有多遗憾呀!

10、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1、课程标准对四年级的古诗教学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12、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13、《元日》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朗读时,语气欢快,语调昂扬向上。

14、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15、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写二句关于牧童的古诗【115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