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李清照改写180字【105句文案】

一、武陵春李清照

1、这就是李清照,被上天宠爱过,也遗弃过;享受过美的相聚,也经历过心酸的别离;她酣畅淋漓地爱过,也恨过,在残酷的现实中孤独地漂泊过,挣扎过,抗争过。但无论发生什么,她始终是一朵铿锵的红玫瑰,不畏世俗眼光,不惧万世之讥,以她过人的才情、见识和勇气,捍卫了她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女子正是我所敬重的!

2、李清照擅长写“愁”,从“怎一个愁字了得”,到“载不动许多愁”,她不断推陈出新,将“愁”写到了。千古易安的才情又岂是流言蜚语所能掩埋!不论沧海桑田,穿过尘世的浮华,穿越千年的岁月,她仍当之无愧为第一才女!

3、●李清照《渔家傲》——九风鹏正举

4、拟:准备、打算。轻舟:一作“扁舟”。

5、一直以来,人们对李清照的改嫁问题都是抱着“不终晚节,流落以死”的偏见。的确,“天独厚其才而吝其遇”,家破、国亡、财失、受骗、无依无靠、贫困忧苦、流徙漂泊,后凄凄惨惨戚戚地死在江南,千古才女李清照,承受了太多的凄苦和戕害。

6、很多年前,也是这样的春日,镜子前的她“云鬓斜插,徒要教郎比并看”,那时的她,多么幸福,多么热爱生活啊!可如今完全是另外一种心境了。丈夫赵明诚早已离世,自己只身流落在金华,景非昔同,万事皆休,欲语终究无人可语,只有无穷的落寞陪伴着她,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无声的眼泪才是沉痛的情感。一个女人,一个孤独的女人,当她经历了一切常人难以忍受的灾难后,她对命运的残酷,对物是人非的痛,才会有如此的切肤之感。

7、zhǐkǒnɡshuānɡxīzéměnɡzhōu,zǎibùdònɡxǔduōchóu。

8、在《金石录》后序里面,李清照怎么说?她说“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这个意思是什么,你赵明诚玩收藏,我是要赔出我的精力跟财富,因为收藏是烧钱的一个事情。食去重肉。就是我们吃饭,别人家吃的很丰盛,我们家荤菜多是一个,连第二道荤菜都没有。别的女人有很多漂漂亮亮的衣服,我李清照只有一套出去见人好看的衣服,因为其它没钱了,或者有了好看的衣服也要去当掉。别的女人头上又是明珠翡翠,这些装饰品,明丽照人。我李清照头上啥也没有,李清照说这话意思是什么?你的收藏我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9、zhǐ kǒnɡ shuānɡ xī zé měnɡ zhōu,zǎi bù dònɡ xǔ duō chóu。

10、⑺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唐张志和《渔父》词:“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11、武陵春(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简析)此词写于作者晚年避难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因而词情极为悲苦。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

12、赵明诚死后,孤苦无依的李清照再无安身立命之所。金军渡江,偏又逢战乱。为了躲避金兵的杀戮,也为了把多年珍藏之物,全部上交给朝廷,李清照就追随高宗逃跑的路线辗转于东南沿海,后随至临安。

13、“闻说双溪春尚好”什么叫闻说?“闻说”一定是她去问了,她去问这里春天没有了,哪里还有春天?有的人就告诉她说有个地方叫双溪,那里的春色,因为在山里面还不错。

14、浙江金华县东南。《武陵春》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15、倘若她活在现今社会,但愿她再不会被人辜负。

1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番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7、所以你如果用收藏来剥夺我的快乐的话,那么我就要反思,这个收藏它的意义到底在哪里。这就是我觉得李清照跟赵明诚在收藏上的矛盾。其实是无法克服的。这是第一个事情。

18、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19、那么这个故事是谁说的,是引用的李清照的话。李清照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叫《词论》曹元谦念奴唱完了以后,李清照她的原话叫“咨嗟称赏”。什么叫“咨嗟称赏”,也就是对曹元谦、念奴的演唱技巧佩服得不得了。那么李八郎唱完了以后,李清照怎么说李清照说“众皆泣下”。大家都泪流满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李八郎当然是有高超的演唱的技巧。但是大家欣赏的不是他的技巧,他把这个歌就唱到了现场每一个人的心里去了,哪个境界高?这当然是李八郎的演唱的境界高。因为以情动人,总是比以技巧来让别人佩服,显得更高一筹。

20、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兵荒马乱中人们共有的离恨别绪。李清照将时代的悲哀用巧妙的手法融进了自己有限的艺术境界里,从而使本词具有了典型性。因此这首词不仅获得了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也赢得了社会审美意义。

二、武陵春李清照改写180字

1、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长达两三年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文物丧失殆尽的沉痛打击,走投无路的凄苦绝境,使李清照陷入极大的痛苦和忧愁中。疲惫不堪的她大病了一场,绝望中几乎死去。正是在这个时候,时任右奉承郎监诸军审计司的张汝舟,走进了李清照的生活。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李清照《卖花担上》——奴面不如花面好

5、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亲子时间,陪伴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体验学习的枯燥,让孩子从中找到学习的成就感,找到学习的乐趣.

6、当这仓皇狼狈的逃难终于结束时,她与赵明诚前半生的所有心血,仅剩“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金兵攻陷洪州时,李清照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被金兵焚掠一空;接着,她寄存在剡县的书籍尽被官军收去;到越州时,随身所带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至于当初留在青州的十余间藏品,也早就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7、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以上两词都是由表及里,从外到内,通过描写闺中女子镜前梳妆、窗前凝思的外部动作与神态,去表达其内心苦闷、忧郁、思念、伤怀等情绪的。

8、如果赵明诚和李清照,果然像传说中那么琴瑟相合的话,李清照恐怕真的不一定会改嫁。那么从李清照愿意改嫁这一点来看,李清照跟赵明诚之间原来的婚姻,也未必没有问题。这个问题仔细分析,可能有好多的原因。我想至少有两个原因,使得赵明诚和李清照两个人之间,在许多问题上会显示出矛盾,有的时候甚至很尖锐的矛盾。

9、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1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风终于停下来了,可枝头的花却已经被风吹落,凋零殆尽。暮春时节,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美好,但词人却兴致不高,她甚至连梳洗打扮的心情都没有。

11、这首词是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李清照《打马图》序云:“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浙江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不失所。易安居士自临安泝江,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邸。”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心极其悲痛。

12、在唐代的天宝年间,在西安的东南方向有一个地方叫曲江。每年进士揭榜以后,来招待新及第进士的宴会都在这个地方举办。那些新考中的进士个个是衣着光鲜,神采奕奕鱼贯而入。那么在新及第的进士当中有一个人他认识李八郎。李八郎是什么人?

13、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14、fēnɡzhùchénxiānɡhuāyǐjìn,rìwǎnjuànshūtóu。

15、那么,李清照为什么再嫁?又为什么离婚?再嫁风波是否就意味着晚节不保呢?这一期,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李清照再嫁的前尘往事。

16、“也拟泛轻舟”。一听说这个地方春色还不错,马上就想去泛轻舟,也就是坐了船去漂流一回。所以我们说心动不如行动,李清照真的是既心动也行动。所以,上片的情感写得的悲凉,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她的情感就突然上扬了。而且要走出这种悲凉的这个动作,都已经出来了。但是李清照又把感情,又转了一转,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双溪是条溪流,它这个船肯定是小船。“舴艋舟”第一个是说它的小,第二说这个小船的两头尖尖,所以也像蚱蜢。

17、这是一首小令,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当时李清照避乱南逃,居于浙江金华。武陵春:词牌名。又名《武林春》、《花想容》。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武陵春,词牌名。源自陶潜《桃花源记》载武陵渔人入桃花源故事。双调小令,正体49字,上下各4句3平韵。

18、人教版九年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19、李八郎那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一点也不慌张,他从容地走上了舞台,喉咙一转然后就唱出了让大家惊为天人的一个声音,一下子就让现场就安静了下来。那么等到李八郎把这些歌回肠荡气的唱完了以后,这个整个的现场居然是一片叹息,有的甚至留下了许多的眼泪。

20、第二点是丈夫去世,李清照悲情难抑。她的丈夫赵明诚真是个收藏家。在北宋的时候,收藏已经是有名的了。那么北宋灭亡以后,他们也只能南下了,1129年的五月份他们到达了池州,这个池州是现在安徽。到达池州的时候,赵明诚又受到了朝廷的任命通知,南宋让赵明诚去浙江的湖州担任知府。那么这一下,赵明诚跟李清照就没有办法继续往前走了,因为赵明诚接到这个通知以后,第一他要赶紧去建康,也就是这个宋高宗所在的地方,要去报到,然后要到浙江的湖州去上任。那么这就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赵明诚跟李清照要暂时分别了。

三、武陵春李清照拼音译文

1、词的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上片主要描述了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

2、fēnɡ zhù chén xiānɡ huā yǐ jìn,rì wǎn juàn shū tóu。

3、(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郦波、杨雨)

4、舴艋(zéměng)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

5、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6、第二如果再婚这个张汝舟合不合适。“呻吟未定,强以同归”。这里提到的意思就是说在我把这个问题其实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张汝舟基本上是半哄半强迫地把她娶回去了。如果张汝舟把李清照娶回去善待李清照,那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结果这个张汝舟,不仅仅他不是一个怜香惜玉之人,而且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张汝舟对她是“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就完全无视她的尊严,而且每天要动手打她。你说家暴已经不能容忍,而且每天都家暴。那这是一个怎样的男人?李清照能忍受这样的一个男人吗?她当然是没有办法忍受。所以,后这段婚姻,中间经过那些曲折,后终于把它解除掉了。那么讲李清照改嫁这个事情以后,我们可以接着来讨论下面一个问题。

7、这首词作于宋高宗的绍兴五年,也就是公元的1135年。这一年李清照多51岁。51岁的李清照这时候正流落在浙江的金华一带。这首词写了什么?写了什么景象?我们从第一句就已经知道,她是写的暮春的景象。

8、她说我这满怀的愁情,坐在那小小的船上,那个小小的船,能不能承载住我满怀的愁情。我想,这个比方本身就很好。因为,愁情我们说再多的愁情,它其实不具有一种重量,但是李清照她就觉得,把这种抽象的感情,她觉得好像有一种具体的重量,这个压抑的内心。所以她觉得既然压抑自己的内心,会不会也把这个小船给它压沉掉了。所以,我们读完这首词以后,我们觉得李清照是不是写得一波三折呢?先是满怀的绝望,然后慢慢的“闻说双溪春尚好”,又来了一点希望,而且“也拟泛轻舟”,要把这个希望那样放大,但是很快这个感情又下沉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种一波三折的感情,在这个词里,可以说表现得淋漓尽致。

9、这是一首小令,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 ),当时李清照避乱南逃,居于浙江金华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1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11、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12、这话什么意思?就是李清照有的时候,不小心把这个收藏品弄脏了,赵明诚就大发脾气,一定要让它恢复到原样。所以李清照就觉得困惑了,我本来就玩这个收藏品,是为了适意,适意就是为了开心,为了自己舒服,现在我弄这个收藏品,我一接触这个收藏品,我反而感到很紧张,你说我们本来是要从收藏里得到快乐的,现在变成了紧张,这完全不是我所想要的。那么这样的小小的矛盾可能会经常发生。发生多了以后,那就成为李清照心中的一个结,而显然这个结,也包含了对赵明诚的怨。因为赵明诚的收藏,那他不是一个人收藏,里面也有很多李清照的贡献。

13、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1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5、●李清照《念奴娇》——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16、⑸先:一作“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17、仄仄仄,仄平平(韵)。

18、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19、每天学一点,一天一天的进步,逐步积累,积沙成海.让孩子慢慢的喜欢上学习,慢慢的爱上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20、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綦崇礼的帮助下,李清照被关押九天后便获释。出狱后,李清照在给綦崇礼的信中,除了表达感激之情,还倾诉了她再嫁的辛酸和悔恨,同时她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名誉将“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四、武陵春李清照改写150字

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但是李清照的生活并不都是由这些美好来组成的,还有一些他想象不到的一些变化。比如说北宋灭亡她是没法想象的。比如说丈夫去世,这个她也是想象不到的。所以在这么一种种种的时代的风云跟个人生活变化的情况,李清照的一生真的是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叫“跌荡起伏”我们说每个人都喜欢春天,那么李清照晚年,她对春天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我想我们还是先看一首词:

3、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的《武陵春》全文及注音如下:

4、双本精装,双色印刷,天作之合。

5、下片第一句,作者的语气陡然一转,变得轻快,描绘的景致也变得明丽,给人一种轻松和美好的感觉。是不是错觉或者不合理?当然不是,而是词人悲伤过度,想借游玩、泛舟排遣心中的情绪。正在读者期盼好的结局之时,后两句却又把词的基调拉回到上片的节奏:词人的愁绪太多、太重,害怕双溪上的小舟载不动啊。后两句历来被人传颂,因为创造性地赋予了抽象的“愁”以重量感。化虚为实,想象力着实惊人。而且“蚱蜢般的小舟”又与“载不动的离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者也反衬出后者的“多”。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8、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自然妥帖,不着痕迹。读者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9、“风住尘香花已尽”。我们从“花已尽”这三个字就知道,这第一句就已经把春天给她写完掉了“风住沉香”风停了。风为什么停了?因为原来风吹花落,现在忽然没有了花,这个风吹的恐怕动力也没有了。花落到地上以后,跟泥土结合在一起的香味也入尘。所以我说第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那已经把这个整个的春天,都给它写没了。

10、她先是说赵明诚一接到朝廷任命以后,兴奋得不得了,说“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也就是说穿着得整整齐齐,精神很亢奋,双目炯炯。她说这意思其实就是说明了,赵明诚内心里面满是激动、兴奋。李清照写这个肯定是有想法的,因为她写自己用那四个字叫”余意甚恶“。我的情绪糟糕透了,你说她写一场分别,说自己情绪糟糕透了,也就写糟糕透了就可以了,你为什么写自己糟糕透了的同时,要说赵明诚兴奋极了呢?这不就是在说他们对同一个事情,这夫妻俩个人看法其实是各怀心思,各持立场。换句话来说,他们的婚姻也是貌和神离呀。

11、我们通过赵明诚这个序就知道,赵明诚编著的《金石录》,他确实是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李清照对于收藏她就不是这样想,赵明诚是要从收藏中来承担责任。李清照只要从收藏中来获得快乐。这两个人对于收藏的意义不同,必然导致了一些矛盾。这个矛盾李清照自己也记录下来了,她说“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慄。”

12、wén shuō shuānɡ xī chūn shànɡ hǎo,yě nǐ fàn qīnɡ zhōu。

13、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14、这两句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15、然而,命运弄人,这成了她一生中大的劫数和伤痛。

16、白话文意思是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17、“日晚倦梳头”她看到这个花儿一片片地落下,可能也引发了李清照内心的一个愁情。到了傍晚的时候把自己的头发梳理一下这个心情也没有。我们想,一个女子情绪好的时候,那肯定是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即使情绪不好,无心去化妆。那至少头发是要梳一梳的。

18、fēngzhùchénxiānghuāyǐjìn,rìwǎnjuànshūtóu。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wùshìrénfēishìshìxiū,yùyǔlèixiānli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wénshuōshuāngxīchūnshànghǎo,yěnǐfànqīngzhōu。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zhǐkǒngshuāngxīzéměngzhōu,zǎibúdòngxǔduōchóu。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9、武陵春:词牌名,又作“武林春”、“花想容”,双调小令。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这首词为变格。

20、说:一作“道”。“尚好”:一作“向好”。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

五、武陵春李清照赏析

1、“物是人非”。眼前的景物、眼前的东西那都跟以前是一样的,但是人已经不一样。所以在这个春天、这个暮春,李清照的情绪是特别的强烈。所以物是人非。那哪些物是人非呢?这个“物是人非”的地方太多了。

2、《武陵春》一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兵荒马乱中人们共有的离恨别绪。李清照将时代的悲哀用巧妙的手法融进了自己有限的艺术境界里,从而使本词具有了典型性。因此这首词不仅获得了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也赢得了社会审美意义。

3、⑼载:清万树《词律》:“《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词之前后结,多寡一字者颇多,何以见其为衬乎?查坦庵作,尾句亦云‘流不尽许多愁’可证。沈选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从酒畔生”者,奇绝!案:‘流不尽’句,见赵师侠《武陵春·信丰揖翠阁》词。赵师侠,又名师使,有《坦庵长短句》。”“载不动”句,宋郑文宝《杨柳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5、望着窗外明媚的春光,李清照想起“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生活还得继续,双溪是个春游的好去处,是否可以借着泛舟拂去积压在心头的忧愁呢?要是能重拾少女时期“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那种轻快的心情与欢乐那该多好!只是逝去的时光终究是回不来了,一个“拟”字令去双溪“泛轻舟”仅停留在想象中。因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心中的“愁”那么重,这窄小的舴艋舟,怎能载得动呢?一个“愁”字,写尽了李清照一生无尽的凄凉和孤独,道出了她内心所无法承受的愁苦与沉痛。

6、⑻舴艋(zéměng):小舟也,见《玉篇》及《广韵》。“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艺文类聚》卷七南朝宋《元嘉起居注》:“余姚令何玢之造作平牀,乘船舴艋一艘,精丽过常。”唐张志和《渔夫》词:“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又“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宋《金奁集·黄钟宫·渔夫词(十五首)》:“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青。”元吴镇《渔夫》词:“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云雨半相和。”

7、或许是感动于他在自己病重时的嘘寒问暖,或许是为了在往后余生给自己寻个依靠,也或许是为了忘却对赵明诚的爱和痛,找一处港湾为自己疗伤,49岁的李清照选择了再嫁张汝舟。

8、双溪在金华的城南边,有一个东港和南港,这两条溪流汇集在这个地方。所以它叫双溪。那么双溪当然是蜿蜒曲折,风景优美,是当时的这么一个游览的胜地。李清照听这么一说马上就动心了。

9、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10、“物是”比如说眼前的风景跟以前一样。当年她跟丈夫赵明诚收藏的这些收藏品,有部分也还在眼前,但是“人非”,人已经不是以前的人了。比如说你经常说自己也不是以前的自己,至少精神状态和情绪跟以前不一样。再说国家也不一样,从原来一个空前强盛的北宋,现在到了一个偏安在江南的这么一个南宋。这种变化确实是一想起来,国家、家庭、个人这些变化都综合在一起了。所以“欲语泪先流”我觉得这句话,她把她的感情写到了低点,她有满腹的话想说,但是话还没有出口眼泪已经流下来了。所以这种悲哀的这么一个场景,如果没有一个很深的一个情感的一个体验,它是写不出来的。

11、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出自《词谱》卷二十五引《列仙传拾遗》:“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宋词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通常以《漱玉词》为标准。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九句五平韵。

12、这是一首小令,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当时李清照避乱南逃,居于浙江金华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1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14、●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我们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16、如果我们这样一问的话,赵明诚这个回话就太冰了吧。而且告诉她要“与身俱存亡”。就是让李清照跟这个东西要共存亡。换句话来说,如果这个东西丢掉了,你李清照也就别活了。你李清照如果还活着,那么这个东西就必须在。你说李清照可是一个诗人,诗人是重感情的,赵明诚条理分明的回答,后把李清照的生命跟一个冰冷的宗器放在一起,这一定不是李清照想听到的。

17、⑺拟:准备、打算。也拟:也想、也打算。宋姜夔《点绛唇》:“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轻舟”,《汇选历代名贤词府》、清陆昶《历朝名媛诗词》作“扁舟”。

18、原文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19、等酒过数巡音乐响起,下面就是演唱的环节,那么先演唱的谁?先演唱的就是曹元谦、念奴。那么曹元谦跟念奴两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巨星呢?现在我们对他们的具体身份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们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在唐代的天宝年间,知名度高的这么一个流行歌坛的巨星。那么曹元谦、念奴一唱,大家觉得佩服的不得了,因为曹元谦、念奴的这个歌唱的技术高。

20、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赏析: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六、武陵春李清照

1、那么这个张汝舟是什么人?张汝舟,李清照认识他的时候应该就在池州,也就是在建炎三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的五月份。赵明诚跟李清照坐了船到达池州,然后这个时候赵明诚收到了朝廷的任命,要去浙江的湖州去任职,因为不能把李清照带着一起去,主要是受伤病太多了。所以,赵明诚就把李清照安顿在池州。张汝舟这个人,当时在池州所在的一个军队里面,来掌管财务工作是个“审计师”。

2、wùshìrénfēishìshìxiū,yùyǔlèixiānliú。

3、wénshuōshuānɡxīchūnshànɡhǎo,yěnǐfànqīnɡzhōu。

4、在如此沉重的名誉负荷下,李清照独自面对着一个又一个不幸,她的晚年,笼罩着哀愁暗恨、离怀凄苦,非议谤身。带着残碎的心,她曾客居金华。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读懂她晚年的代表作《武陵春》。

5、第一点,金人进逼,李清照流离失所。其实在写这首词之前的四个月,李清照就写过另外一篇文章。在这个文章里面,特别提到了北方的金人不断地南下。对浙江的影响怎么样了呢?浙江的人,西边的人要往东边去,东边的人要往西边去。北方的人要南下,南方的人要北上。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种完全没有规则的这么一个现象?就是金人进逼的形势严重,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往哪里跑。所以,李清照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了金华。所以在这个春天,想到自己连一个安定的住处也没有,这个情绪肯定是比较糟糕的,这是第一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武陵春李清照改写180字【105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