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黄鹤楼诗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
2、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时,便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七律名作《黄鹤楼》:
3、望黄鹤楼 李白
4、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5、清代癫狂的一首《沁园春》,千古无二
6、据野史笔记所传,李白初次登临黄鹤楼时豪情万丈,正欲作诗以赋,恰好看到壁上崔颢所题的《黄鹤楼》。李白诗情顿收,为之折服,随口叹吟四句打油诗:
7、李白仿写喜欢的诗作,是想与偶像平视。
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此外,这首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10、táng dài:lǐ bái
11、李白写完,搁下笔后怅然而去。
12、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该走的,还是走了。你就这样走了,把我的思念和牵挂都带走了。我的泪水掉落在江水里,随着江水的波浪,去追寻你的踪影。唯见长江天际流,终于看不到你的一丝一毫了。帆也好,影也罢,没有了,全都没有了。从此以后,每当看到江水,我就想到,曾经在江边送你走,我就想到你,我就想到和你相处的一点一滴。想到这些,我的泪水掉进了江水里。我是多么希望,现在就去追你。但是,我没有去。就让江水带着我的泪水,陪伴着你前行。
1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书阅吧”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我们的新内容了,每天都会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14、答案:只需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古诗名句》关注即可!
15、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16、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17、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18、还有晚年时,他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途径江夏,登上黄鹤楼,写下了一首极其悲凉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19、话说,郁郁不得志的李白,依旧是在游山玩水,有一次就和一票文人朋友来到了黄鹤楼。按说,文人骚客所到之处没有不做诗歌的,那时候在景区留诗就跟现在的“到此一游”一样普通,李白站在黄鹤楼从上往下看,脚下风光无限,正诗兴大发,这时候就看到了崔颢的诗: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李白黄鹤楼诗千年预言
1、由于崔颢的《登黄鹤楼》使得黄鹤楼,在唐朝时就名声大噪。更有传说李白初登黄鹤楼,感慨良多欲题诗于此。但提笔便见崔颢的诗作,于是戏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后人在黄鹤楼附近建造了“搁笔亭”,传说诗仙李白就搁笔于此。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我们留下了三月去扬州的理由。更在贬谪途中,再登黄鹤楼写下《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让我们看到诗仙的落寞之情。
2、我们细看李白的这首诗。
3、诗的第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4、《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人谓此必又拟《黄鹤楼》,似也。圣叹云:一蟹不如一蟹。以予观之,则殊未肯让崔独步也。前半亦是顺叙法,而却以凤凰台之二句展作三句,可见伸缩变化,皆随乎人,岂当为格律所拘耶?“芳洲之树何青青”,较“白云千载空悠悠”更具情趣。
5、纠错:武皇开边意未已一句出自杜甫的《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李白关于黄鹤楼的诗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听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从诗意中可以看出,这是李白被贬谪时所做,有学者考证,此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经江夏时所作。当时老朋友史郎中在江夏特意陪他游览了当地名胜黄鹤楼。
7、江南的太守将黄鹤楼又重新装饰了一番,新近粉刷的图壁还散发着清香。
8、译文:多少大河流贯中国,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
9、李白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意思直白具体,老朋友在美丽的三月去了扬州,怎么美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崔颢的第二句“此地空余黄鹤楼”,只说空荡荡的黄鹤楼孤寂地耸立在那里,昔人早已杳无音信。当然比明知朋友去了扬州,而且可以去看望,朋友也可以回来,要渺茫朦胧,深远丰富。
10、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11、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
12、在这座亭子的入口正门上,挂着一块写有“搁笔亭”字样的匾额。在入口处的亭柱上,还写有一副对联:
13、李白呵呵一笑说:“大诗人亦非圣人、非完人。我若写黄鹤楼绝不会出于崔诗之右,何必再画蛇添足呢?”满坐之人见这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傲诗人竟能有如此自知之明,不禁交口称赞。
14、同时,唐代可以说是黄鹤楼从军事楼向观赏楼转换的一个重要时期。为此,可以肯定地说,唐代的黄鹤楼应该也是一座巍峨壮观的建筑。
15、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16、国庆假期,在老家散心。有一天,正要午睡,在酝酿睡意时,脑海里浮现出“故人已乘黄鹤去”这句诗。这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的句子。反复默念这首诗,老李不禁潸然泪下。
17、《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芳洲之树何青青”,只得七个字,一何使人心杳目迷,更不审其起尽也。
18、在晴天的时候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19、译文: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20、虽然李白的诗句确实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确属唐诗上乘之作,但若非要跟崔颢的《黄鹤楼》相比,应该还是差得不少!我们逐句比较一下:
三、古诗,黄鹤楼
1、是“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一句。《黄鹤楼闻笛》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2、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比那所谓的黄鹤来头更大,嚣张狂妄之态溢于言表。
3、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4、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5、也正因为李白,让崔颢的这首诗无形中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6、李白另一首黄鹤楼佳作,就是下面这首《黄鹤楼闻笛》。
7、《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唐代:李白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 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8、崔颢是唐代开元时期的进士,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曾经有入道的念头。他早年诗多写闺情,后赴边塞,诗风转为慷慨豪迈,他这首诗,由神话传说写到现实感受,文词流畅,景色明丽,虽有乡愁却不颓唐,被后世公认为题咏黄鹤楼的第一名篇。
9、越看越觉得好,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10、“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相传是李白登黄鹤楼,见到崔颢的题诗后大为感慨而写下的诗句,并且自愧不如,表示决不再写黄鹤楼的题诗。至于李白关于黄鹤楼的诗,大概就只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3、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14、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本想赋诗,因看见崔颢诗《黄鹤楼》在上,随后停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5、因为崔颢《黄鹤楼》的全诗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李白上边的《登金陵凤凰台》,与之多么相似!
16、这首诗不仅让黄鹤楼更加出名,更是为武汉“江城”的美誉奠定了基础。
17、译文: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18、鹦鹉洲是江夏名胜,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
19、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20、就这样走了—赏析李白黄鹤楼送别诗
四、李白黄鹤楼诗全文
1、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2、黄鹤楼头,那悠悠笛声给凭栏远眺的诗人李白平添了无限思绪,兴会之余,他写下了这首诗。
3、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4、根据这首诗文的描写,以及古人留下的书籍,后来,人们又在重建的黄鹤楼中,制作了一个唐代黄鹤楼的模型。
5、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6、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7、至于这首《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不见于李白诗集,仅记载于宋代以后的文人笔记之中。是否确为李白所作,至今都众说纷纭,成为一个千古谜团!
8、整首诗充满了浪漫又大胆的想象,符合李白一贯嚣张狂傲的本色,读完直呼过瘾。
9、而在李白的虚构中,他将这充满仙气的黄鹤楼捶碎了,但是他如此胆大的作为,却没有受到玉帝的惩罚。
10、李白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好友孟浩然离开黄鹤楼与我辞别,乘船东去。崔颢的第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昔人应该是传说中的仙人,因为我们俗人是不可能骑黄鹤的。意思是仙人已骑黄鹤而去,哪路神圣、向何方飞去,都没说,也不用说。天马行空,无边无际。
11、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12、黄鹤楼中听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3、江洲两岸的树树桃花临水盛开,将晶莹明澈的江水染得像一匹绚烂夺目的锦缎,随着江波的起伏,一浪一浪地涌向岸边。
14、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15、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眼前的美景与心中惆怅形成对比,他不禁问道:如今,祢衡长眠地下,而长洲之上那一轮徘徊的孤月,又将清辉投射给谁呢?
16、杜甫有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7、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18、《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19、隐娘想起白居易的一句诗:此时无声胜有声。所有的不舍都在李白的这一眼之中了。
20、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五、李白黄鹤楼诗有几首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
3、隐娘每每读李白的诗,诗意简单,词句简洁,可每每读完,总是感到意犹未尽,有无限的情意在诗外。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5、自认为写不过崔颢,李白登临黄鹤楼,没有写诗。
6、从诗题可以看出,当时有个丁姓男子嘲讽李白,而李白本身就是个狂傲之人,连当时闻名天下的李邕都敢反讽,“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何况是丁十八这样一个无名小卒?
7、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8、李白想:孟浩然是我钦佩的朋友,希望他在扬州能有个好心情,让祖国的美景消去他不得志的惆怅。孟浩然想:李白是个重情义的人,即使我走远了他还在原地望着我。如果有时间我们要多相聚,一同游览祖国的名胜古迹。
9、传闻当时李白登上黄鹤楼,逸兴遄飞,正欲提笔赋诗,然而当他看到崔颢的题诗后,甚为惊叹,便写了这样两句充满遗憾和赞美的诗句。
10、译文:在鄂州城的西南角,有一座楼叫黄鹤楼。《图经》上说:“费祎成仙,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在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11、李白的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只见这长江水形成一条天际线,永远川流不息。崔颢的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天空白云在这里从没变过。用天空白云和千年光阴,比说长江流到天尽头,更显世事茫茫,时空无限。
12、《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据说是李白题黄鹤楼的一首诗。《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李白(唐)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注释:据野史,李白初次登临黄鹤楼时豪情万丈,正欲作诗以赋,恰好看到壁上崔颢所题的《黄鹤楼》。李白为之折服,随口叹吟四句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3、千年之后,依然能够打动人,而这应该就是李白诗的魅力吧!
14、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15、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16、作为一个曾流放的人,李白以曾被贬官到长沙的贾谊自居,充满了愤懑与不平。
17、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18、诗意大约是捶碎黄鹤楼,黄鹤仙人无处可依,跑到玉帝面前告状,玉帝却把黄鹤流放江南。而此地太守在重建黄鹤楼。整州人都笑话李白为口出狂言“一拳捶碎黄鹤楼”的狂客,连丁十八也作诗讥讽,班门弄斧,扰人酒兴。并自称笔下生花,妙笔绕云自飞,待明日酒醒,佳诗自成,再与好友去游览胜地,领略春晖!
19、日暮乡光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不见黄鹤楼,含沙雪相似。
六、李白黄鹤楼诗
1、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唐李白《江夏送友人》
2、由于这首诗句中饱含了李白对好友的真挚情感,又写出长江浩浩荡荡的气势,所以后来,人们认为,崔颢和李白在为黄鹤楼作诗的过程中,两人“打”了个平手,于是,这两首诗都成为了我国唐诗中的著名诗篇。不仅如此,后来,李白还为这一著名建筑写下了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3、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4、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5、在唐代,除了崔颢和李白为黄鹤楼写过诗,还有杜牧、白居易、王维和刘禹锡等人,也为这座著名的建筑写过诗。
6、明·郎瑛《七修类稿》:古人不以饾饤为工,如“鹦鹉洲”对“汉阳树”,“白鹭洲”对“青天外”,超然不为律缚,此气昌而有余意也。
7、其实,在《全唐诗》就有李白一首黄鹤楼诗——《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这首诗读来逸兴遄飞,豪情狂放,酣畅无比,但却如此冷门,着实令人费解。且欣赏李白的这首黄鹤楼之作:
8、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9、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
10、李白兴冲冲地走过去,刚提笔,突然看到了此门上还留着崔颢写下的《黄鹤楼》。
11、“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12、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13、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14、黄鹤楼本就带有神异的色彩,传闻曾有人在此乘黄鹤飞升成仙。
15、译文: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李白黄鹤楼诗千年预言【115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