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臧克家收到一封家信。得知前妻的两个儿子要来上海生活,臧克家本想拒绝,但妻子郑曼却心系两个孩子,决定将他们接到家中。臧克家的妻子郑曼出身大户人家,与臧克家一同投身战地宣传,聚少离多,让这段婚姻走到了尽头,生育的两个儿子则托付给了臧克家的妹妹抚养。当时妹妹已无力抚养两个孩子,臧克家却不想太辛苦妻子,但郑曼始终坚持要将他们接回家中。她以细心的关爱和教育,培养两个孩子成长为有出息的人。
2、闻一多和臧克家生平1990年,15岁的胡海泉与父亲(左二)、著名作家臧克家(中)、“铁榔头”郎平(右二)的一张合影。胡海泉的父亲是一位军旅诗人,从小就与各式文艺名人打交道。胡海泉10岁时就发表过文章,大学念的是工商管理,毕业后也没成为商人而是成为了一位歌手。当歌手成名后的他,摇身一变又成为了一名商人,开明星经纪公司、开医疗公司都做的很好,他是名副其实的“披荆斩棘”的哥哥。
3、臧克家生平简介和事迹昆明医科大学的生命科学馆门口,两具森森白骨架相依而立,过往行人却从没有惊恐之意。甚至很多人慕名前来,献上鲜花、鞠躬致敬。他们就是同学们心中最尊敬的“大体老师”“无语良师”李秉权胡素秋夫妇。在那个内忧外患,山河飘摇的年代,李秉权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父母病了因为没钱看病而离世。童年时期的苦难,让李秉权在心中埋下了学医救人的信念。没钱买书,李秉权就设法去借;为凑学费,他就利用闲暇时间去给人打工攒钱。就这样,一个失去了父母的穷小子,在哥哥嫂嫂的帮助下,一点点努力考上了云南大学医学院。1939年,李秉权步行两个多月到大学报道。在大学期间,李秉权深知求学的艰难,他几乎没有娱乐时间,每天除了上课学习以外,其他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图书馆十点关门,他就蹲在楼道里继续看书学习。正是他的这种刻苦精神,吸引了未来陪伴他走过一生的妻子---胡素秋。开始胡素秋只是觉得这个男孩很特殊,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可随着两人慢慢熟悉起来,胡素秋在李秉权的身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闪光点,她那颗少女的内心也随之悸动。相比李秉权自幼家庭贫困,胡素秋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胡素秋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胡瑛,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也当过38军军长和云南省主席。从小到大都没吃过苦的胡素秋,上了大学以后自然会对李秉权这样的穷小子感到好奇。大学毕业后,胡素秋不顾家里反对,执意嫁给了穷小子李秉权。1949年12月,两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与此同时,云南大学医学院独立为医科大学,并响应政府号召,开办附属医院。由于缺乏主治医生,医院领导便向学校毕业生们发出邀请,李秉权和胡素秋立即响应母校的号召,回到了母校的附属医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他们在各自的医学领域打拼奋斗,李秉权主攻神经外科,胡素秋主攻妇产科,他们为新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李秉权,更是被誉为云南省神经外科学的创始人,完成了国内第一例颅内手术,开创了云南省首个脑外科门诊。胡素秋撰写的《妇女更年期卫生》,为我国妇女健康提供了保障。此外,他们在生活方面一直保持着简朴的作风。在医生岗位上,他们从青丝耕耘到白发。时间来到1993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的李秉权,向妻子和孩子说出了一个思虑再三的决定:“我做了⼀辈⼦的医⽣,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臭⽪囊’为医学做⼀些贡献,学⽣在我⾝上练熟后,病⼈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过脑腔梗、⾼⾎压、⾎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完之后,再做成⼀副⾻架,供教学使⽤。”听闻父亲的决定,李秉权的子女们纷纷反对:“我们中国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入土为安,怎么能让您捐献自己的遗体呢?”这时候,胡素秋主动开口道:“你们父亲的做法是对的,别说他要捐献遗体,等我以后死了也要把遗体捐出去,我们夫妻俩以后还要把骨架摆在一起。”李秉权的几个孩子同样是医学生,他们明白这里面的艰辛,只是想不忍让自己的父母死后不能入土为安。看着父母坚定的态度,子女们最终只能含泪答应了这个请求。在签订捐赠书之后,李秉权成为昆明医学院第一位捐赠遗体的教授。2005年,李老因病离世。2015年,胡素秋教授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按照她的遗嘱,把自己身上有用的器官全部捐赠,之后做成标本。按照他们生前遗嘱,两人的白骨被一同摆放在生命科学馆的大厅内,以这样一种令人落泪的方式实现了死后的“重逢”。生前两人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死后捐赠自己的遗体发挥最后一丝余热。用自己一生的生命谱写了“医者仁心”这四个字的含义。来到生命科学馆的人,见到这对骸骨,再看完旁边注写的二人生平,内心都会被深深震撼。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秉权与胡素秋以这样的方式重现在世人面前,他们高尚的精神将会永存。
4、臧克家与郎平1930年高考,他数学零分,语文只写了20个字,却考入了青岛大学。这里的他指得就是著名诗人臧克家。据记载,臧老参加高考时,各大学还都是分别出试卷测试考生。臧老报考的国立青岛大学,当年一共考两门,一门是语文,一门是数学。臧老的数学没怎么学过,所以考了个零分,语文也只写了作文,他的作文还写的是现代诗,总共也就28个字。就是这样的成绩,主持考试的闻一多还特许他考上了大学。这个故事估计有人已经看过,不过大多数人可能都以为,这是闻一多慧眼识人而已,其实当年的事并没有那么简单。臧老早年学识就不浅,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作品,并获得了很多好评。在考国立青岛大学之前,他曾经就读于黄埔军校,并且还参与过被罚,在考大学之前,他还曾在青岛的刊物上发表过著作。因此我们可以说,早在臧老考入大学之前,他就已经是“名人”,而且还是那种具有革命精神的新青年。所以当年闻一多之所以录取臧老,并不仅仅是因为一次考试,而是早就知道了臧老的过人之处。#头条文章养成计划##臧克家生平简介#
5、臧克家生平简介100字山东诸城的文化名人特别多。作家王统照、王愿坚、王希坚、李新民,诗人臧克家,电影导演崔嵬、电影演员李仁堂,是诸城人。臧克家是闻一多的学生,数学零分被山东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他的纪念鲁迅的诗歌《有的人》,家喻户晓,警句传世。他对老家的长工“老哥哥”的感情,堪为古今经典。他是《诗刊》的创始者,他还曾为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改过一个字,原驰蜡象的蜡。王愿坚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编剧。崔嵬是电影《小兵张嘎》的导演,又是与赵丹同时代的著名演员,世称南赵北崔。李仁堂塑造的电影《青松岭》的形象,生动传神。宋代词人李清照是诸城的媳妇,她老公赵明诚是诸城人。《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是诸城出身的著名画家。清朝宰相刘统勋、刘墉父子俩是诸城人,现属高密。江青、康生是诸城人。山东第一个共产d员王尽美,是诸城人。前些年红极一时的《小苹果》歌曲,作者王太利也是诸城人。苏东坡被贬时,在诸城做过密州的知州。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密州出猎》等名篇,就创作于诸城。他主持修建的超然台,是诸城著名的文化古迹。诸城人杰地灵,但现在网络介绍名人时,都笼统的把诸城人写作潍坊人,这让诸城的知名度有点吃亏。
6、军人臧克家生平简介1945年冬,诗人臧克家曾写过一首《人民是什么》,这首诗在当时的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发表,今天读来,仍然饶有兴味:人民是什么?人民是面旗子吗?用到,把它高高举着,用不到了,便把它卷起来。人民是什么?人民是一顶破毡帽吗?需要了,把它顶在头顶上,不需要的时候,把它踏在脚底下。人民是什么?人民是木偶吗?你挑着它,牵着它,叫它动它才动,叫它说话它才说话。人民是什么?人民是一个抽象名词吗?拿它做装潢“宣言”、“文告”的字眼,拿它做攻击敌人的矛和维护自己的盾牌。人民是什么?人民是什么?这用不到我来告诉,他们在用行动作着回答!
7、臧克家黄埔六期【臧克家报考大学作文题出彩的三句话】诗人臧克家1905年出生于山东诸城农村,从小爷爷教他古诗,他背得滚瓜烂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穷孩子和贫苦农民中间长大的。1919年,考入县城“第一高等小学”。15岁起受到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影响,眼界和心智都得到了开阔。18岁起开始写诗,在当时著名的刊物《语丝》上陆续发表。1930年,26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当时的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写一篇《生活杂感》,两题任选,而臧克家却把两题都做了。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独具异彩的三句话“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理,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咏诵再三,兴奋地拍案叫绝,破例给了他98分的高分。而臧克家的数学考试却吃了“零蛋”。最后凭借臧克家出彩的三句话,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臧克家因此成为闻一多的得意学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闻一多和臧克家生平(作家臧克家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