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张海迪的成名作)

1、张海迪的成名作

张海迪,山东省文登人,1955年出生。小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没有沉沦,而是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战胜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多门外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墨菲定律》

2、张海迪

1982年7月23日,在安徽巢湖油泵油嘴厂工作的计量工王佐良与时代楷模张海迪结婚了。1981年,王佐良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张海迪的报道,抑制不住内心的仰慕之情,下决心提笔给千里之外的张海迪写下第一封信,其间王佐良数度千里迢迢赴山东莘县看望张海迪。书信来往多次后,王佐良向偶像张海迪表达了爱意,经人撮合,两人于1982年7月23日成婚。在王佐良决定娶张海迪为妻时,很多人对这一结合充满质疑:有人怀疑是炒作的噱头;有人怀疑他心怀不轨,另有想头;有人说兔子尾巴长不了,和一个残疾人结婚,过一段时间他就忍受不了了。然而,王佐良用事实粉碎了人们的猜忌,用真情粉碎了流传的谎言。1991年1月,不幸再次降临到张海迪身上——她被诊断出患了基底细胞癌,王佐良二话不说陪着张海迪远赴上海求医。本就身有残疾如今又罹患绝症,张海迪绝望地说:“如果我活下来,当然非常幸运,我希望还能和你在一起生活,但如果我死去,也是时候了。这么多年拖累你,你为我做了许多的事情。我跟朋友们讲了,如果我死了,让他们给你找一个健康的、比我更好的女人。”堪称奇迹的是,坚强的张海迪勇敢地战胜了病魔。如今四十年过去了,王佐良张海迪两人相濡以沫,低调而幸福地生活着。#历史##人物#

3、张海迪作品精选

张海迪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是1984年的那场个人事迹报告会让她名扬四海,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榜样!永远的张海迪,希望她晚年幸福?

4、南京张海迪

提起身残志坚的模范,我们可能首先想到张海迪。上世纪80年代,张海迪开始文学创作,写了《轮椅上的梦》等作品,通过文字,让上亿中国人认识了这位不断学习的残疾姑娘。张海迪是文学热中涌现出的楷模。今年,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一位脑瘫淘宝店主,他依靠网店,不仅自身经济独立,还带着35个残疾兄弟一起电商创业。可以说,陆鸿这个典型人物身上,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因为脑瘫,陆鸿小时候受过不少歧视,甚至自己的父亲都认为他将来没法独立生活。但是陆鸿偏不信邪,自己虽然走路说话不是那么利索,但是思维能力没问题,靠脑子和手,他不信养不活自己。他给人修理自行车,捞鱼卖鱼,还开网吧,生活逼着他不断转型。当陆鸿在苏州折腾生意时,另外一个虚拟的商业世界正在打开大门。2003年,淘宝网上线,2009年,淘宝商城上线,当年,淘宝网注册会员接近2亿,淘宝全年交易额超过2000亿。陆鸿就是在那时,扒上了淘宝号列车。他和残疾兄弟们在淘宝上卖相册,也打印照片。在这个生意场上,人们见不着面,靠着淘宝旺旺用文字交流。只要你诚实守信,商品靠谱,就会得到“亲”们的好评。这是个没有歧视的平等世界。陆鸿的工厂规模越来越大,现在,他的工厂已经有48位员工,其中,35人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他们抱团取暖,不断开发新品,去年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1400万。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陆鸿的成功,是个人和团队努力获得的,也带着互联网时代的典型印迹。当陆鸿的事迹“感动中国”后,他的淘宝店涌入了全国各地的致敬者。节目播出当晚,淘宝店里就有上千条私信,都是祝贺和鼓励的话语。店内营业额,也达到了平时的十几倍。销量上去了,但他却不断提醒大家“理性消费”,真正需要相册再买,不需要的不用买,哪怕给我们写几句鼓励的话,对我们也是动力。他说,他一般不过生日,但是他希望能在工厂干到60岁,到时候和团队兄弟们过个大大的生日。

5、张海迪名言警句

心里酸酸的,眼泪不争气的流下来。没有人惹我,只是因为我看到了头条上的一张照片!本来,这是一篇介绍张海迪的文章,从她生病,学习,恋爱,一直到结婚。年轻时的张海迪,有一大帮好朋友,她们一起唱歌,学习,单纯而阳光。那时候的县文化馆是她们活动的基地。在这篇文章中,就有一张照片,是一大帮年轻人快乐的在一起。而我的舅舅,就在这张照片中。他的琵琶被一个女孩子拿着,他自己手里拿的应该是大提琴的弓子。可是,我最爱的舅舅,去世已经14年了!本来可以考大学,但是,他却选择了当兵。本来,他当的是文艺兵,但是,他却要求去了前线。本来,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但是,危难时刻,他却挺身而出,承担起了牺牲的班长的责任!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他荣立了三等功,一只耳朵也永远失去了听力。他和他心爱的琵琶说再见,他封存起了心爱的大提琴和黑管。转而继续研究他的摄影,他的相机。他不愿意住在学校,男人的自尊,接受不了别人说他是某某教授的家属。他自己住在县城,经营着自己小小的摄影服务部,直到某个晚上突发脑溢血,自己痛苦的挣扎,没有人知道!那年,他才55岁!现在,我也已是耳顺之年了。我懂得了舅舅当年的一腔热血,懂得了他退伍后的困顿,也读懂了他那努力保持的最后的自尊!当然,我更明白了什么是命运的安排!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张海迪(张海迪的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