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历代皇帝(北朝皇帝简介大全)

1、北朝皇帝简介大全

整个两晋南北朝,宋武帝刘裕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英雄。能拿得出手的皇帝,一个北朝拓跋宏,一个南朝刘裕。但刘裕明显要比拓跋宏厉害得多。刘裕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真的很励志!他出身就是一个卖草鞋和砍柴为生的农民,年轻时经常被欺负更差点被打死,30岁投军后才渐入佳境。遥想当年,刘寄奴浮海渡河灭孙恩、破卢循,一个人挥舞大刀追着几千人狂砍。气吞万里,挥师北伐,斩首鲜卑,砍羌头,兵围广固城,大摆却月阵。 真可谓金戈铁马,英雄盖世,气吞万里如虎。其征战一生从来没输过,而且都是以弱胜强!重要的是,中国历史,只有他和朱元璋二人北伐成功了。南朝初期,整体实力是要强于北朝的,因为刘裕把战线推到了黄河以南,北魏尴尬的只拥有河北算是人口稠密的地方,青州也就是山东也是南朝的,可以这么说,他差一点结束了乱世。在军事领域,他是韩世忠一样的猛人,既能单打独斗还能排兵布阵,当为第一。曾生擒数天子,车战步战水战皆强,因地制宜,强过南朝其他帝王一个档次。可惜在准备灭北魏时病死,如果给再他五年时间,历史将会重写!除此之外,刘裕在世时没能守住关中是个莫大的遗憾!有人说当初如果打下关中后迁都长安或洛阳,或许能成事,迁都到中原,以中原控江南,各方面都有利,能够快速收服中原士族,对河北入侵抗击能力变强,都城在江南,使得中原地带统治薄弱,宋武帝死后,河南丢了一大块,从此再无北顾机会。历史没有如果,当时的形势也不可能迁都。整个朝廷的人马不管是军队还是掌权的官员,均视江淮为大本营,出征北方只是他们升官发财的路罢了。让他们离开大本营迁都至北方,是将他们从富贵乡剥离出去。而且刘裕出身太低,中原士族也不会真心归附。此前刘裕的义熙土断影响士族利益太大,他们没背后捅刀子就不错了。#北朝皇帝简介#

2、北朝历代皇帝

北朝五朝哪五朝南北大分裂,一百五十年;宋齐和梁陈,相继治江南;北方有五朝,今日详细谈。上回说了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归入大隋,今天咱们说一说同时期的北方大地是如何风云变幻的。前边说过北方五胡十六国与东晋同时并行,北方十六国的混乱局面是北魏猛人拓跋焘终结的,他大杀四方,连续灭掉大夏、北燕和北凉,北魏统一了北方,与南宋对峙,成为北朝第一王朝。北魏传了十二个皇帝,其中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利民、发展经济、迁都洛阳、改姓元氏,实施汉化、民族融合,国家鼎盛。可惜后来政治腐败,内乱四起,大权先后被尔朱荣和高欢控制,皇帝成了傀儡,孝武帝元修忍无可忍,逃到长安投奔宇文泰,高欢又立了元善见为孝静帝,并迁都邺(临漳),这就是东魏政权。宇文泰毒死元修,另立新帝,定都长安,就是西魏政权。从此,北魏一分为二,即东魏和西魏。东魏孝静帝禅让皇位给高欢之子高洋,高洋建立北齐,七年后,西魏末帝拓跋廓禅让于皇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宇文觉建立北周,从此北方大地上北齐和北周割据东西,大魏政权彻底结束。宇文泰四子,周武帝宇文邕,富有远见、能谋善断,诛杀权臣宇文护,推进改革,尤其是府兵制使其实力大增,率七路大军攻陷北齐,俘获末帝,统一了北方。可惜36岁病逝。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大丞相杨坚掌握实权,后禅让皇位于杨坚,杨坚建立隋朝,北周灭亡。大隋接着灭掉南陈,一统天下!

3、北朝皇帝一览表

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南朝历经宋、齐、梁、陈(420年—589年),共170年;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386年—581年),共195年;因朝代更迭频繁,再加上各朝代皇室内部、权贵大臣之间权力斗争激烈,导致皇位争夺战一次次上演,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却鲜有善终,大都死于非命,成为那个时期高风险的职位。频繁、激烈的宫廷权谋斗争伴随着人性的道德沦丧,其中南朝宋和北齐王朝最为明显,南朝宋的皇帝个个奇葩,父子兄弟之间以相互残杀为乐,北齐在历史上则被称作“禽兽王朝”,皇帝大部分丧心病狂、荒淫无耻。#微头条日签# #我要上头条# #历史#

4、北朝皇帝的简介

我们国家的朝代由来你知道多少,记住这些,让你一目了然。《第五期》后凉(公元389----403年)1、懿武皇帝吕光:公元386-399公元(在位13年)2、隐王吕绍:公元399-公元399(在位不足一年)3、吕纂:公元399-公元401(在位1年)4、吕隆:公元401-公元406(在位5年)南凉(公元397----414年)1、武王秃发乌孤:公元397-公元399(在位2年)2、康王秃发利鹿孤:公元399-402公元(在位2年)3、景王秃发傉檀:公元402-公元414(在位12年)南燕(公元398----410年)1、献武皇帝慕容德:公元398-公元405(在位7年)2、慕容超:公元405-公元410(在位五年)西凉(公元400----421年)1、武昭王李暠:公元400-公元417(在位17年)2、李歆:公元417-公元420(在位3年)3、李恂:公元420-公元421(在位不足一年)北凉(公元397----439年)1、武宜王沮渠蒙逊:公元401-公元433(在位32年)2、凉哀王沮渠牧犍:公元433-公元447(在位14年)胡夏(公元407----431年)1、德武帝赫连昌:公元425-公元428(在位3年)2、赫连定:公元428-公元432(在位4年)北燕(公元407----436年)1、惠懿皇帝慕容云:公元407-公元409(在位2年)2、文成皇帝冯跋:公元409-公元430(在位21年)3、昭成皇帝冯弘:公元430-公元436(在位6年)南北朝《南朝420—479年,刘宋1、宋武帝刘裕(420—422年在位)2、宋少帝刘义符(422—424年在位)3、宋文帝刘义隆(424—453年在位)4、宋元凶刘劭(453年在位)5、宋孝武帝刘骏(453—464年在位)6、宋前废帝刘子业(464—465年在位)7、宋明帝刘彧(465—472年在位8、宋后废帝刘昱(472—478年在位)9、宋顺帝刘准(478—479年在位)479—502年,南齐1、齐高帝萧道成(479—482年在位)2、齐武帝萧赜(482—493年在位)3、齐郁林王萧昭业(493—494年在位)4、齐海陵王萧昭文(494年在位5、齐明帝萧鸾(494—498年在位)6、齐东昏侯萧宝卷(498—501年在位)7、齐和帝萧宝融(501—502年在位)502—557年,南梁1、梁武帝萧衍(502—549年在位)2、梁简文帝萧纲(549—551年在位)3、梁豫章王萧栋(551年在位4、梁元帝萧绎(552—554年在位)5、梁敬帝萧方智(555—557年在位)555—587年,西梁1、梁宣帝萧察(555—562年在位)2、梁明帝萧岿(562—585年在位)3、梁靖帝萧琮(585—587年在位)557—589年,南陈1、陈武帝陈霸先(557—559年在位)2、陈文帝陈茜(559—566年在位)3、陈废帝陈伯宗(566—568年在位)4、陈宣帝陈顼(568—582年在位)5、陈后主陈叔宝(582—589年在位)北朝385—534年,北魏1、魏道武帝拓跋珪(386—409年在位)2、魏明元帝拓跋嗣(409—423年在位)3、魏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年在位)4、魏文成帝拓跋濬(452—465年在位)5、魏献文帝拓跋弘(465—471年在位)6、魏孝文帝元宏(471—499年在位)7、魏宣武帝元恪(499—515年在位)8、魏孝明帝元诩(515—528年在位)9、魏元姑娘(528年在位)10、魏临洮王元钊(528年在位)11、魏孝庄帝元子攸(528—530年在位)12、魏长广王元晔(530—531年在位)13、魏前废帝元恭(531—532年在位)14、魏后废帝元朗(531—532年在位)15、魏孝武帝元修(532—534年在位)534—550年,东魏,魏孝静帝元善见(534—550年在位)535—557年,西魏1、魏文帝元宝炬(534—551年在位)2、魏废帝元钦(551—554年在位)3、魏恭帝元廓(554—557年在位)550—577年,北齐1、齐文宣帝高洋(550—559年在位)2、齐废帝高殷(559—560年在位)3、齐孝昭帝高演(560—561年在位)4、齐武成帝高湛(561—565年在位)5、齐后主高纬(565—577年在位)6、齐幼主高恒(577年在位)557—581年,北周1、周孝闵帝宇文觉(557年在位)2、周明帝宇文毓(557—560年在位)3、周武帝宇文邕(560—578年在位)4、周宣帝宇文赟(578—579年在位)5、周静帝宇文衍(579—581年位)》第五期结束, 关注我看下期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实或者侵权及时联#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5、北朝皇帝大全列表

北魏孝文帝,堂堂一个皇帝,居然化身影帝,拿御驾亲征这样的大事玩套路。直到大军快到前线了,大臣跪在他的马前哭着求他不要打这一仗,才知道,原来皇帝另有目的……虽然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这的确是史书上记载的真实事件。当时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是萧道成建立的齐国,北朝是拓跋家的北魏。公元前493年,27岁的孝文帝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向群臣宣布:御驾亲征,讨伐南朝!大臣们一听,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好好地在平城里当皇帝做权贵,小日子过得美滋滋,你为什么要跑出去打仗?而且北魏祖上对南朝的战绩可不怎么好看啊,南朝不好打。不愿意,一万个不愿意。本着封建迷信的基本原则,孝文帝在决定出征之后,叫人去算了一个卦。算出来的结果,是封神榜里武王伐纣时候的卦象。这个结果,在孝文帝眼里很好,在大臣们眼里很差。于是大臣的代表,德高望重的皇叔拓跋澄出场了,教育皇帝说:武王伐纣是改朝换代,你可是一个皇帝,算出这样的卦来,怎么能算吉利?孝文帝勃然大怒:国家是我的国家,你为什么要说这样的丧气话!拓跋澄毫不退缩地说:国家的确是陛下的国家,臣却是国家的臣子,不能让你任性妄为!呛得孝文帝哑口无言。这话题,实在讨论不下去了。(《魏书》:高祖勃然作色曰:“社稷我社稷,任城而欲沮众也!”澄曰:“社稷诚知陛下之社稷,然臣是社稷之臣子,豫参顾问,敢尽愚衷。”高祖既锐意必行,恶澄此对。)不想打仗的大臣们首战告捷。但是孝文帝没有放弃。他召来拓跋澄,单独做思想工作。一番密谈之后,拓跋澄的态度突然180度大转弯,坚决地站在了孝文帝这边,支持南征。连最大的反对派,皇叔拓跋澄,都转变成了最大的支持者,其他大臣还能说什么?在秋高气爽的8月,孝文帝祭拜过天地宗庙之后,带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和无数文臣武将,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但是南行的道路,比他们想象中的更艰难。这一路上,雨就没停过。走了一个多月,终于走到了洛阳。此时已经是深秋了,天气寒冷,秋风呼号,雨下不停。还好,在洛阳,他们终于获得了暂时休整的机会。南齐的边界近在眼前,那是他们要打仗的对象。短暂休整之后,孝文帝披上铠甲,骑上马,下令大军继续前进。走不动了,实在走不动了。以皇叔拓跋澄、大司马拓跋休、辅国大将军李冲为代表的群臣跪在孝文帝马前,痛哭流涕地让他收回成命。别人咱不敢说,这个皇叔拓跋澄绝对是个托儿。孝文帝脸色铁青:前线近在眼前,难道你们想退缩么?群臣苦苦哀求:陛下啊,天气不好,并且南方水路多,也不好走,大军已经很疲惫了,粮草也不够。求求你了,回去吧。孝文帝还是不甘心:我这次出征,兴师动众,规模这么大,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了,天下人怎么时候我,后人怎么说我?他给出一个这种的办法:咱们这次出来,总要干点大事。要不这样吧,平城实在不适合继续做都城了,现在的洛阳更有助于我们完成大业。我依然已经走到这里了,就直接迁都吧。群臣都傻眼了,明明说的是南征的事,怎么就变成迁都了?可是孝文帝没有给他们犹豫的时间,下令说,同意迁都的站在左边,不同意迁都的站在右边。大司马拓跋休第一个带头,一下子就站到左边去了。大臣们虽然不太甘心就此迁都,但是他们更害怕孝文帝继续南迁,于是只能含泪同意了。(《魏书》: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其实,孝文帝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南征,而是迁都。之前北魏的都城在平城,平城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地方偏远,天气寒冷,还经常六月飞雪。一开始,北魏之所以定都在平城,是因为那时候北魏的地盘还很小。后来经过几次征战,北魏地盘越来越大,平城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加上孝文帝一心汉化,并一统天下,平城作为都城,难以支撑他的野心。孝文帝想要迁都,可是他知道,北魏的贵族们都扎根在平城,肯定不会同意。如果正式讨论迁都的事,一定要拉扯很久,而孝文帝想要速战速决。于是,孝文帝假装要南征,众人不方便阻止他。等他们千里迢迢走到洛阳,实在是太艰苦了,王公大臣和将士们都不愿意再往前走了,孝文帝才给了他们两个选择:继续往南走,去打仗,还是迁都洛阳?怎么看都是迁都比继续打仗容易接受。于是,孝文帝没有遇到什么阻力,迁都成功。之前说要出征的时候,皇叔拓跋澄本来是反对的,后来摇身一变,变成了孝文帝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因为孝文帝把这个计划告诉了他。鲁迅先生有个开窗理论:“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就是所谓的“志于上者,得其中;志于中者,得其下;志于下者,不得之。”孝文帝迁都,用的也是同样的手段。

6、北朝皇帝顺序

在中国古代,当皇帝是每个男人(甚至还是个别女人)的终极梦想。唯我独尊,生杀予夺,拥有无上的权力、无穷的财富、很多的女人。但有普遍性就要特殊性,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不愿意当皇帝,19岁登基,20岁就退位了。为啥呢?因为他觉得在后宫享乐,比当皇帝有趣多了。这个人,就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宇文赟,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长子。说起宇文邕,绝对是北朝“第一帝”的存在,17岁即位,多年蛰伏后杀了权臣宇文护,独掌大权,然后推行府兵制,伐灭高齐,如果再给他几年时间,统一全国可能也不在话下。因为自己是个英雄,所以宇文邕对儿子宇文赟寄予了很大期望,对宇文赟进行“狼爸式”教育,动不动就一顿棒子;同时,还以“别以为只有你能当太子,我儿子多了去了,大不了废了你换别人”这套说辞来吓唬宇文赟。宇文赟在父皇面前,安守本分,不敢放肆,但心里却越来越叛逆。578年,宇文邕去世,年仅35岁。这下19岁的宇文赟高兴得不得了,没了爸爸的管教,他终于可以撒欢了。按照当时的习惯,皇帝去世后,新君需要守孝一个月,不近酒色。但文赟正值青春期,当初被宇文邕又管得太严了,所以当了皇帝后就成了脱缰野马。他根本不守孝,立即招天下美女入宫,还一口气封了五名皇后,其中一名就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宇文邕的王朝,后来就被杨坚夺走了)。左手美酒,右手美女,宇文赟整天喝得伶仃大醉,玩得没日没夜。同时,宇文赟还特别发扬风格,玩出花样。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想法,多次将大臣们的妻妾召至宫中,一同玩耍,弄得很多大臣都成了自己的“连襟”。如果私德有亏算小事的话,能把国家治理好也行啊,宇文赟再次表现出自己“作死”的功力,找茬杀了宇文邕给他留下的股肱之臣皇叔宇文宪,又把宗室势力得罪了个精光。当了皇帝八个月之后,宇文赟又整出了幺蛾子。在他看来,当皇帝每天得批阅奏折,还得上朝,特别耽误自己玩耍,实在是无聊得紧。怎么能既不耽误自己做“大事儿”,还能使得权力不旁落呢?宇文赟想出一招。579年,他把皇位让给了自己年仅七岁的儿子宇文阐,自己退居幕后,但军国大事还是在他一手掌控之中。自己当了太上皇,当然得庆祝庆祝啦。宇文赟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美女,充实后宫。古语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580年,宇文赟就因太过投入,纵欲过度,身体被掏空,病逝于宫中,年仅22岁。病逝一年后,自己的老丈人杨坚篡周建隋,五个皇后除杨丽华外,全部出家为尼,常伴青灯古佛。北周自宇文泰奠定基业以来,历经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等君王,更有宇文护、苏绰等名臣辅佐,好不容易统一北方,却在宇文赟的折腾下两年而亡。时也?命也?其实就算宇文赟中人之子,按照宇文邕的既定方案,萧规曹随,做好国政方针的执行,隋唐盛世可能就会变成大周治世。可惜,这么好的机会摆在他面前却不珍惜,真的是“给你机会都不中用”的典型。这也是封建社会“明君则强,庸君则弱,昏君则亡”的死结,悲乎。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北朝历代皇帝(北朝皇帝简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