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清科举制度(明清科举监考制度)

1、明清科举监考制度

#每日国学常识##大有学问#昨天发了唐朝的科举制度有关内容,很多人感兴趣阅读了,感谢。喜欢国学内容的朋友可以加下关注,基本每天都会编写一点有关内容。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下下面几个朝代的科举。宋代的科举跟唐代最大的不同有两个地方。第一,就是宋代开始对试卷进行严格密封,防止舞弊。唐朝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了,不仅不密封反而要行卷,要让主考官知道考生是谁,有多少实力。宋朝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密封,誉抄等等,就是怕主考官知道考生的身份。很难说这两种制度哪种更好,我个人的话更倾向于唐代,毕竟一考定终身太残酷了。第二,废除明经科仅保留进士科(王安石建议的),同时不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策论(唐朝也考)。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等授予官职(终于不用再考制科了)。到了元代,科举考试可谓是一波三折,折了又折。蒙古的勇士们都是靠烈马长弓夺得的天下,所以诗词歌赋儒学什么的对他们来说都是没用的,儒生在他们统治下的地位甚至不如跳大神的,更是远远比不上工匠什么的手艺人。在这种情况,开什么科举?反正有世袭的蒙古贵族,还有被征服国家的色目官员可以管理整个国家。所以一直到蒙太宗(窝阔台)十年,才在耶律楚材的再三奏请下,开了所谓的戊戌选试。说来也可怜,儒生们以前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都是当官,而这次考试,考生们大部分都是以希望脱离奴籍或者提升社会地位为主。这次选试一共有四千三十人通过,而这四千多人中就有四分之一都是驱口(奴婢、俘虏)身份。也就是说,“戊戌选试”让最少一千名儒士摆脱了奴婢的身份,重见天日,恢复往日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蒙元政府也通过这次选试,正式确立“儒户”这个体制,儒生的社会地位总算进了一步,挤进了匠户制里。然而戊戌选试也只是昙花一现,始终没有形成常例。直到元仁宗年间,和戊戌选试隔了将近八十年才开了常例的科举,历史称之为延祐复科。你们看看,一个已经搞了几百年的科举制度,到这会儿都又重载史册一次了。元朝每三年进行了一次科举考试,也就是成为了定制。然而,和宋朝相比,元朝的科举录取人数严重不足。南宋每次录取都是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而元朝的汉人和南人加起来不过五十人。就算是这样,元朝后期科举也停过两次,所以元朝不短命都没天理。到了明朝,最被后人诟病的八股取士正式登上考场。八股文是从宋朝的经义论里衍生出来的,只不过宋朝还是散文没那么变态死板,到了明清,极致的形式化了。明代另一大改变就是生源有硬性规定,“科举必由学校”所出,此处的学校是指的官办学校,而非启蒙的私塾。教材必须是朱注,文章必须是八股,出身必须是官办学校,老朱家还真会养猪。

2、唐宋明清科举制度

有一个常识性错误,清北每年招生8000人,明清每科1200人左右。但是明清的科举考试是三年一考,相当于每年400-500名举人。所以,明清考举人的难度是现在都清北难度的15~20倍江言读书会的视频

3、明清科举制度衰落原因

明朝的科举制度明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选拔官员的方式之一。它是由唐朝开始的科举制度演变而来,到明朝达到了高峰,并延续至清朝结束。明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三级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在各个地方的县城举行,每三年一届,是选拔才子的首要关卡,通过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参加人数比乡试少,通过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殿试是在北京举行,只有少数精英可以参加,是选拔官员的最后一道关口。科举制度在明朝早期比较公平,选才标准主要是以文化才能为主,考查的内容有《四书五经》、史传、诗赋、经史、数算等,通过考试的人可以获得官职,成为官僚精英。后来,由于官员贪污腐败、世袭门阀等各种问题,科举制度逐渐失去了公正性,成为了不少人们不满的对象。

4、明清科举制度公开课

一张表读懂明清科举考试!

5、什么是明清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是先县试(县城,知县主考)再府试(府城,知府主持),以上一年一次,再院试(通常是府城,学政主持,三年两次),以上考中是秀才,后乡试(省城,朝廷派主考官,三年一次),考中是举人,后会试(首都,考上了就等于中进士),再殿试(皇城,皇帝主考,只拍名次,不落人),本人意愿可以参加翰林考试,考中进翰苑(一甲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进,不需要考试,二甲三甲需要考试)

6、科举制度在明清实行

清朝科举考试全流程#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唐宋明清科举制度(明清科举监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