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地动仪简介资料(张衡事迹简介50字)

1、张衡事迹简介50字

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4)文物云集,馆院林立,是流光溢彩的璀璨明珠一一国宝,国之瑰宝。在南阳这块文化底蕴丰厚的沃土上,古迹触手可及,文化的芳香沁人肺腑。南阳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这些从中华大地灿若星辰的不可移动文物中严格遴选出的重点文物,有的或全国第一,有的或绝无仅有!西峡恐龙遗迹园是一大型恐龙主题公园,主要由地质科普广场、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恐龙蛋遗址组成。该园出土的10万多枚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保存之好,堪称“世界之最”,被誉为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张仲景墓址,经历代多次修葺,明崇祯年间再次修复墓冢,又在墓地修建医圣祠,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武侯祠位于南阳故城西郊卧龙岗上,是诸葛亮青年时期“躬耕于南阳”的旧址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草庐对策”就发生在这里。南阳汉画馆是目前我国建馆最早、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座汉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其收藏汉画像石总量已达2000余件,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东方艺术宝库”之称。张衡墓园(张衡博物馆),由汉阙、山门、门房、拜殿、角楼、石像生、浑天仪、地动仪雕塑等景点组成,内设《张衡生平成就展》,翔实生动地介绍了张衡卓越的一生及其发明创造。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知邓州时创建的花洲书院,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便诞生于此。近千年间,孕育出了文状元贾黯、贤相李贤、帝师彭始抟及当代著名作家姚雪垠、二月河等大批名人才俊,明代称“花洲相迹”,清代称“花洲霖雨”。社旗山陕会馆是全国会馆中唯一得到慈禧御笔之宝的民间商会建筑。因“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无石不雕、无石不刻”,被誉为“中国第一会馆”,在会馆中首家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的宗教历史久远。据记载,道教在东汉时期就开始在南阳传播,建立的玄妙观,与北京白云观、山西长清观和西安八仙庵一起并称为全国道教四大十方丛林。有七处宗教建筑被批准为国保单位:香严寺、菩提寺、鄂城寺、泗洲寺塔、福胜寺塔、丹霞寺塔林、阳安寺大殿,可见宗教之兴盛。#张衡简介50字#

2、张衡地动仪简介资料

正准备入睡了,5个好消息传来,个个令人振奋,都跟中国息息相关。第一个好消息:中国科学家正从太空寻找地震预测之法。我国古代最先探讨地震预测的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种对“地震”持续探索的精神一直传承下来,历经1800多年时光依然不变。近日,申旭辉老师通过“张衡一号”所得到的5年阶段性数据分析,结合地震次数及级别提出了“卫星监测地震”的新研究思路。预测地震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实现,尽管当代有无数的顶尖科技,但仍然没有一个仪器能准确预测到。申旭辉老师提出的新方法值得借鉴,希望终有一日完全实现地震预测,减少地震对人类生命的危害。消息二:中国科学家发现银河系的结构据《新华网》报道,中国科学家发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银河系薄盘恒星,其年龄约为95亿年。银河系是一个涡旋结构的棒旋星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有4条主旋臂和一些次级旋臂。银河系最初是由椭圆或椭球星系演化而来,目前被认为主要由暗物质构成。人们通过肉眼观星最早认识了银河系结构,而现在则借助现代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和研究。消息三:天上多了“侯祥麟星”据《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2007年9月11日发现了一颗小行星,现已正式被命名为“侯祥麟星”,以纪念两院院士侯祥麟。侯祥麟院士是我国石油石化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和世界著名的石油化工科学家,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侯祥麟院士诞辰111周年,命名仪式旨在纪念其杰出贡献和崇高精神,激励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前行。小行星的位置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消息四: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发现月球“水库”据《新华网》报道,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发表的研究论文介绍了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中发现的重要信息。研究团队发现,撞击玻璃珠是月表水的重要储存库,并且具备维持月表水循环的能力和潜质。这些撞击玻璃珠来源于天体撞击月球时形成的熔融液滴,在冷却后形成了玻璃珠。月球土壤中可能储存着多达2700亿吨水,其中撞击玻璃珠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储存库,可以维持月球表面的水循环。此外,撞击玻璃珠中保存的来自太阳风产生的水可能成为未来月球探索中可以就地利用的重要水源。消息五:埃安“弹匣电池2.0”发布要说在新能源电车领域,关注最多的不是价格和实用性,而是安全。其中,影响安全最主要是车本身因素,例如电池。前段时间特斯拉“自燃事件”频频发生,许多是电池的缘故,电池算得上是新能源车最重要的部分了。埃安凭借“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成为了“零自燃”记录保持者,其“弹匣电池1.0”版本自发布以来备受好评,获央视首个动力电池科技大奖。近日,“弹匣电池2.0”升级版又来了,据埃安官方发布会称,#埃安弹匣电池2.0枪击不起火#。在1.0版本中针刺热失控试验结果——不冒烟且温度仅为51.1℃,已经刷新了安全新记录,现在2.0版本使用更严苛的枪击测试,试验结果——枪击不起火,又再一次刷新电池安全新标准。弹匣电池2.0相比于上一代,安全性能进一步加强。在本征安全上,有“超稳电极界面”三重安全防护,升温速率被严格控制;在被动安全上,首创添加了阻热相变材料,借鉴的是火箭冷却技术,隔热冷却有保障;电芯自带首创的灭火系统,实现精准喷淋灭火。总之,我国好消息不断,科技正飞速发展,鼓舞人心。新能源电车各方面技术也正不断刷新记录,表明了我国制造业正全面崛起。

3、张衡感人简短小故事50字

1951年,“张衡地动仪”展出,轰动了全世界,并写入了我们的历史教材。但地震学的一位院士毫不客气地说:“房梁下吊块肉都比这个强!”张衡地动仪被称为世界上最早预测地震的仪器,它一经出世就轰动了世界,被拉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总部展览,和它同台展示的是美国宇航员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中国地震局也将此物作为标志,它还被写入全国中小学的教科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我们一直以为,在书上看到的张衡地动仪就是东汉张衡当年发明的原件,是文物。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它只是后人制作的仿制品,是假的。因为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地动仪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只能从史书中简要地看到关于它的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要求博物馆复制一批古代的器物,身为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王振铎,就想复制地动仪。他从史书的描述中大致勾画出地动仪的样子,但是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史书中并没有记载,那就是地动仪的工作原理。1951年,王振铎经过自己的研究,制作出了地动仪模型,然后《人民画报》对这个复制品进行了报道,并且还加了这么一段文字加以说明:“可惜张衡这一重要发明早就失传了,......这里介绍的这个模型,是我们在1951年设计完成的,主要是根据《后汉书.张衡传》的记载,及考古材料而复制的。”很快复制品“张衡地动仪”写入教科书,但是却省去了上面那段话。所以,不明真相的一代又一代学生们,就真的误以为他们看到的复制品就是文物原件。地动仪这么有名,自然也招来了很多科学家对它研究。一较真不要急,他们就发现这个地动仪工作原理不成立。美国地震学家博尔特说,这个模型的工作原理不具备说服力,而且特别粗糙,对于地震的感知,还不如人的直观感受呢。至于通过铜丸掉落的方向来判断震中更是不可能。国内的地震学专家院士也说,还不如在房梁下吊一块肉直观呢。更为尴尬的是,1988年,这个地动仪在日本展出,没法证明它的灵敏性,只能用木棍把铜丸捅出来,掉落到下面的蟾蜍口中。这不搞笑吗?外国学者甚至对整个中国古代科学产生了怀疑,认为我们过分迷恋自己的东西,导致了科学停滞。这个问题就大了,别人开始质疑你过去的成果了。必须为地动仪正名了。科学院的教授冯锐重新开始研究地动仪。他发现,东汉的张衡应该是真的发明了地动仪,但我们制作的复制品为什么会遭到科学界的质疑?那不是张衡设计的问题,而是王振铎的复制品设计错了。2004年,河南博物院牵头,国家地震局支持,由冯锐团队为主导的课题研究小组成立。他们通过“悬摆锤”原理,设计出了新的“张衡地动仪”。2005年,这个新地动仪经过7天的干扰测试,数据准确,没有一次错误触发。这个模型,终于得到了考古界和科学界的认同。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后,这个新的地动仪模型也和大伙见面了,大家可以通过按钮来模拟不同波形,地动仪可以准确地识别,并且做出吐丸动作。后来,关于张衡地动仪的章节部分,也从教材中移除了。最后,令人感慨的是,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可惜的是当年的仪器可能在战火中损坏,没有流传下来。更可惜的是,居然没有留下更为详细的技术资料,尤其是原理。也许,他们也无法用更为精准的语言来描述吧。更令人敬佩的是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一代又一代地去探索、还原地动仪的原貌。他们执着、严谨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代科学成就,更是向世界传达了我们的科学精神。向张衡、冯锐等从古到今的科技工作者们致敬吧!有你们,祖国会更强大。#头条中国史##张衡简介50字#

4、张衡生平简介

突然间发现,初一历史书删除了张衡地球仪内容了,原因在于美国科学家骂它是假的,就连中科院院士傅承义也表示:“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模型强。”难道我们真的被骗了这么多年吗?1984年,美国地震学家博尔特院士很傲慢地指出:“张衡地球仪简陋粗糙,对地震的灵敏度甚至还不如居民,其实用性和真实性有待考证!”世界上竟然能够精准预测出地震的仪器?相信大家都在通编本的教材中学习过有关张衡地动仪的相关知识,地动仪中所蕴含精深奥妙的知识,以及其中所蕴含令人费解的科学道理至今都仍然让我们对古人的智慧充满崇敬之心。但是为什么在新版的教材中,充满古人智慧的文章会被删除?让我们先从张衡和他的地动仪说起。东汉时期,地震频繁,而地震所引起的河水泛滥、房屋坍塌、泥石滑坡,都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农业生产、商业往来等方面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张衡亲眼见过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害,因此他暗自下定决定,通过自己的智慧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减少损失。为了了解地震的特点,他亲自游历各地,掌握了关于全国地震特点的一手资料。经过了不懈努力,他终于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候风地动仪。有关这台地动仪的具体情况都记载在我国的传世文献当中,如晋朝袁宏《后汉纪》等。在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这台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所吐出的铜球掉进了蟾蜍的口中。但是在铜球发出之后,人们并没有感觉到有地震的迹象,故此,人们纷纷认为张衡所制造的地动仪只是虚有其表,毫无用处。但是没过几天,陇西地区有人汇报此处的确发生了地震,可知张衡的发明确实是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至此以后,人们都对地动仪预测地震的能力深信不疑,张衡的发明也成为人们争相称颂的发明创造。但是遗憾的是,张衡的发明除了留在文献中的一些资料,并没有其他关于这个机器的制作细节、图纸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那么为什么如此富有古人智慧的地动仪的相关课文却被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当中呢?为什么教科书要将有关地动仪的部分移除呢?此事曾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狂潮,迅速引发诸多网友的探讨和热议。并有一位中科院院士傅承义放出豪言:就是房梁上吊一块肉,也比它强。到底是谁,竟然和流传千百年来的“真理”公开叫板?此人就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研究专家王振铎。王振铎曾经根据我国古代的历史资料来复刻古代的地动仪,并在期刊上通过大量的资料来介绍复制的地动仪。在行文中,他通过构图来帮助人们理解这台地动仪的工作原理以及机制等诸多问题。虽然是根据传世材料以及考古材料来复刻地动仪,但是也未必能够真正复刻出与历史上完全相同的地动仪。王振铎的复刻模型被编入教科书中,并受到了诸多科学家的质疑。甚至在后来的地震中,这个复制品也没有任何反应。以至于有人批判地动仪“就是房梁上吊一块肉,也比它强”。从历史的发展潮流上看,人类的科学技术是逐渐发展的,数千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可以说是从无到有,逐渐走向成熟和繁荣。虽然从此次的事件当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将目光聚集到复刻地动仪的无用上,从而否认古人的发明创造甚至是其中所蕴藏的智慧。在研究古代文献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是要力避“以古论今”的这种想法。这种想法主要是将现在的思想来考释甚至是解读古时候的科技和古人的智慧。我们想说的是,由于时代和科技的局限,我们是很难去迅速了解某地所发生的地震,并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的。若是由于不及时的通知,人和财产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甚至造成难以挽救的损失。但是早在东汉时期的张衡就已经有这种意识,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帮助人们规避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若是先不提,他们创造出来的仪器是否真正有用。但是古人的这种通过自己知识和智慧来实际运用到生活当中,这种启蒙性的科学思想是非常具有先进性的。对我们如今的科学发展乃至我们的科学思维都是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的。正是通过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尝试,科学才能不断的发展,不断突破,而古人思想中所蕴含的不断创新的思想和精神正是我们今人需要继承的,这也终将会影响我们以更加严谨的态度从事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

5、张衡发明地动仪的资料50字

1984年,美国地质学家毫不客气地评论道:“中国的地动仪造型简单,原理错误,对地震的反应还没居民敏感!”一时间,连国人都开始怀疑张衡的地动仪。公元138年,洛阳城内,一个奇怪的巨型机器忽然发出“叮”的一声,机身上对着西北方向的龙头,吐出一颗龙珠,掉落在与之联动的蟾蜍嘴里。张衡皱着眉拿起这颗珠子,对旁人说:“西北有地震发生了!”这话引起了众人的哄笑,“这都没有感觉,哪里来的地震!”“就凭这一个小珠子你就说地震,也未免太过草率了。”张衡不语。三天后,信使来报:陇西发生地震,二郡山崩!大家听后,纷纷赞叹张衡的这块铜疙瘩神奇。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能够感知地震的仪器,然而随着朝代的更迭,地动仪仅仅存在70年,就遭到毁坏,地动仪的制造方法只有简单的几句记录,从此,地动仪就失传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国家倡导博物馆复原一批能够代表华夏文明的古代器物,进行展览和宣传。燕京大学历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的王振铎借此研究起地动仪的相关知识,经过多方钻研,他终于有了突破,1951年,他根据“倒立直杆原理”,成功复原出了一台1:10的地动仪模型,引起世界轰动。甚至,这台复原地动仪还被联合国安排和太空展物一起展览。然而,人红是非多,随着复原地动仪的名气越来越大,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各国学者纷纷指出,利用“倒立直杆原理”是错误的,根本无法判断地震。再多的理论也经不住实践的考验。1988年,地动仪在日本奈良参展时,观众询问解说员,这台地动仪如何测试敏感度,解说员手足无措,只能用棍子捅了一下,龙头的珠子才掉落在蟾蜍嘴里。不仅如此,就连王振铎的朋友傅承义院士也毫不客气地说:“你这个原理根本就是错的!就算是在房梁上吊块肉来检测,也比你这个地动仪强!”随之,铺天盖地的质疑声涌之而来,逐渐延伸到了张衡和我国古代科技身上,奥地利学者雷立柏曾发表观点:“中国学者对地动仪如此痴迷,这是华夏科学停滞不前的表现。”这一切都在刺痛着中国人的心,我们引以为傲的地动仪,怎么可能只是个摆设?!可1800多年过去了,谁又能证明张衡的地动仪真如史料记载?2002年,中科院教授冯锐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监测地震的两个原理(“倒立直杆原理”和“悬垂摆原理”)哪个是对的?“悬垂摆原理”是英国地震学家米尔恩提出的,它是通过悬吊在空中的物品,比如吊灯等,看这些东西是否摇晃,来判断是否地震。受到记者启发,冯锐突然意识到如果“倒立直杆原理”是错误的,那有没有可能,地动仪是按照“悬垂摆原理”工作的?有了这个想法,冯锐激动不已,他反复推算得出,如果是按照“倒立直杆原理”工作,那根据史书记载,地动仪里面的那根立杆需要高达2米,但直径只能有1.5毫米,这样的话,杆子是根本立不起来的。这就说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真的搞错了!2004年,河南博物院经人介绍找到冯锐,合作复原张衡的地动仪,这一课题也得到了国家地震局的鼎力支持。在文史专家、地震学家、测绘专家等多方专业人员的合作下,冯锐有了足够的信心。考虑到东汉时期的地质情况,冯锐还前往当年汉代放置地动仪的灵台密室进行研究。在多方配合下,冯锐很快就取得了成果,2005年,冯锐小组终于成功复原了新的地动仪,这台复原地动仪和之前王振铎的那一台略有不同,龙头下方的蟾蜍是和主体相连的,虽然造型不如之前的美观,但是经过严密的测算实验,这台地动仪数据准确,没有一次误触发,达到了史书中关于张衡地动仪所描述的水平。这个结果,让冯锐课题组的所有成员激动不已,他们终于把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地动仪复原了出来!新的地动仪经过原理汇报、展览演示,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有人问冯锐,他的复原地动仪是不是完美复原了张衡的那一台,冯锐笑笑说:“只能说这是目前最接近那一台的。”在冯锐的心中,张衡的那台地动仪比这台复原的更加精妙神奇,只是目前无法验证,而他能做的,就是消除质疑的声音,为张衡和中国古代科技正名!不论是王振铎还是冯锐,都在尽自己的力量守护我们古代的灿烂文化,我们如今能做的,就是努力的守护它,“继往圣之绝学”,让华夏文明能够传承下去!文:嗖嗖嗖#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6、张衡的简介100字左右

领先西方1700多年的中国黑科技到底是什么?原来竟与古代洛阳有关联!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地动仪。张衡处于我国古代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为了掌握全国的地震动态,经过长期研究终于在东汉阳嘉元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东汉阳嘉元年农历十一月十一日,原来是平平无奇的一天,位于都城洛阳的一件奇怪的机器突然发出异动,只见机器朝西北方向的铜球落了下来,正好掉入下面用铜打造的蟾蜍的口中。当时身处洛阳人们并没有感觉到丝毫异样,便纷纷责怪这台机器无用。但是没过几天,龙溪(现甘肃地区)使者快马加鞭来到洛阳呈报龙溪地震二郡山崩。龙溪正好处于洛阳西北方向,此言一出一时之间洛阳城中无不震动,人们奔走相告称那台机器验之若神,这个故事就是张衡和他发明的地动仪。相较于西方,意大利人路吉帕米里在1856年制造的地震仪,张衡的地动仪足足早了1700多年。范晔公元432年开始撰写《后汉书》,书中记载《张衡传》中196个字介绍地动仪的经典依据,张衡地动仪位于京师洛阳城南二里处灵台进行观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于1975年在洛阳对灵台进行考古发掘,得出结论地动仪位于灵台西侧第二层平台,两间观测室的北间,室内面积10米×2.2米,高处地面2米。张衡不但是发明家还是天文学家,著有《灵宪》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天文学理论著作。在书中全面阐述了天的生成和结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日月星辰的本质等问题,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古代天文学水平,使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7、张衡的故事50字

东汉时期的张衡,从小就喜欢写文章、做研究,特别是对天文和数学感兴趣。他这么爱学习并不是为了长大以后去做官,而是要去游览走遍山水;游览也不是为了玩乐,他想要做的就是去探寻古迹,一路上收集历史资料。汉安帝当时专门派人把张衡请过去,一开始任命他为郎中,后来又提升他做太史令,主要职责是负责观察天象、研究历法和数学。张衡很喜欢这个工作,他每天在太史 院里潜心钻研,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实地观察天象。为了弄清天上究竟有多少星星,张衡整夜整夜仰着头一颗一颗地数。经过长时间仔细的观察,张衡绘出了一张又一张的的星图。根据他的观察和统计,在中原地区肉眼可见的星星共有二千五百多颗;他认为,这些星星都是有规律地按一定的轨道运行。他还认为,天空是无边无际的。根据自己一年多以来的观察和研究,张衡绘制了一张浑天仪的设计图,用来制作一个天体模型。张衡先用薄 竹片做成一个模型,刻上刻度,用来表示天空中各种星球的运行轨道。接着他请来了工匠铸成了铜制的浑天仪。公元117年,距今1800多年的东汉,世界上首台接近于现代的天文仪器的科学模型-浑天仪诞生。由于当时各地经常发生地震,仅仅是洛阳以及甘肃那一带,50年间发生地震30 余次,造成大量的人 员和财产损失。人们对地震整日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官员和百姓们都在日日拜佛求神,以祈求保佑。张衡则是仔细地记录每次地震的方位、强度、破坏程度等等,收集这些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努力制造出一种可以预报地震的仪器。有一次,张衡乘坐马车外出,一路都沉浸思考中。突然,马车突然一个急刹车,张衡差点儿摔出车外。惊吓之余的张衡,脑子里冲出一个闪光:“对啊!地震也是突然发生的,就和刚才急刹车一样。”他立刻吩咐车夫掉转车头,赶回家去。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绘了无数张草图后,张衡绘制完成了地动仪的正式设计图。他请来了工匠先用木头做模型,经试验准确以后,再用铜铸造完成。公元132年,世界上首台能够测报地震的地动仪也在东汉诞生。张衡给它取名为候风地动仪。地动仪按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和东北八个方向排列八条龙;每条龙的嘴里衔着一颗闪亮的铜球;在每条龙嘴下方的地上,放了一只张着嘴的铜蛤蟆。有地震发生的时候,那个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下来,正好掉进蛤蟆的嘴里。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掌管地动仪的小吏听到 “当”的一声响,他看到西北方向龙嘴里的铜球掉进蛤蟆嘴里。小吏赶紧跑去报告,一边跑一边喊:“地动仪报地震了,在西北方向。”果然在几天后,一匹快马从西北方向飞驰而来,报告甘肃金城、陇西发生了大地震。这也人类历史上首次用测震仪器测到的地震消息。#发明# #历史发明#

8、张衡个人简历50字

西晋文学家左思虽然才华出众,但是相貌却有点儿不尽人意。他参考了大量的古籍,写下了名震天下的《三都赋》,一时之间还造就了“洛阳纸贵”的盛况。然而,儿时的他却资质平庸,甚至还遭到亲生父亲的嫌弃。左思从小相貌就生得其貌不扬,身材也十分矮小,再加上他学习能力很差,父亲对他这个儿子很不满意。小的时候,父亲专程请了先生,到家里教左思弹琴写字,然而他却总是比别人,学得慢学得差;后来又因为相貌丑陋而自卑,连讲话都结结巴巴的,看起来就一副不大聪明的样子。据说有一次,年幼的左思在院子里面玩耍,听到父亲跟别人吐槽说,自己的儿子实在是太差劲了,左思听完顿时伤心不已。左思万万没想到,父亲竟然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丝毫不顾及自己的感受。后来,左思立志发奋读书、奋起直追。别人花5倍的精力能学好的知识,他就花10倍,甚至20倍的努力去学习。后来经过他的努力拼搏、发愤图强,果然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子!当左思读到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时,虽然对文中的恢宏气势和华丽文风钦佩不已,却也发现了其中虚而不实的隐患。于是,左思决心依据史实,效仿前人,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赋。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相关资料。收集好了之后,他就闭门谢客,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开始日以继夜的疯狂输出。历时十载,终于写成了洋洋洒洒的《三都赋》。可是当左思把自己辛苦写的文章,拿给别人看时,这个苦命的才子,却遭到了众人的无情嘲讽!别人一听写《三都赋》的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人,都连连摇头、不屑一顾。左思不甘心自己千辛万苦写的文章被埋没,后来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当时颇有声望的名臣张华。张华先是略读了一遍左思的文章,然后又细问了左思,关于创作的灵感和艰辛。当张华听完之后,他又对文章重新认真品读了一番,当他再次读完之后,不禁对书卷爱不释手、拍手叫绝,于是他大笑着说:“世人只重名气不而重文章,却不知道英雄出少年啊!我要赶紧把这篇文章,给我的好朋友皇普谧读一下,小伙子放心吧,我们一定会让你名扬四海!”果然,皇普谧先生读完《三都赋》之后,不禁赞叹不已,于是欣然提笔为《三都赋》写了序言。后来,皇普谧又请了另外两位文学大咖,为文章做注。在众多文人大咖的推荐下,左思的《三都赋》立时就风靡了京城,凡是懂学问的人都要抄写过来,仔细研读。一时之间,竟然因为抄写的人太多,连洛阳的纸张都供不应求了,最后还涨价了!除了《三都赋》,左思还写了著名的《咏史诗》、《娇女诗》。左思的诗文语言质朴、言之有物,极具积极的浪漫主义特色!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左思从小天资不佳,又相貌平平,却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青史留名的文学大家!简直是勤能补拙的不二代言人!好了,话不多说,我要去读书了!在此,先谢过大家的支持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1生机大会##情感点评大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张衡地动仪简介资料(张衡事迹简介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