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简介资料(詹天佑课文完整版)

1、詹天佑课文完整版

1910年,一个名叫朱子勉的广东人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留学生考试。当时的考官是詹天佑先生,他因修建京张铁路而闻名。在会见詹天佑时,詹天佑是这样告诉他的:“我们通过留学获得了一些知识和技能,我们想做一些事情为国家做贡献。想当官,不能做事;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你绝对不能当官。而且,当官惯了的人,如果没有官做,会很痛苦。但官方必须做,不可或缺。”现在在中国,没有朝廷的官职你就没有地位,也没有人给你重要的事情做。"这段引文在北京詹天佑纪念馆的展览中被专门列为一个单元。这段引文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了解詹天佑生平的一把钥匙。詹天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还在清政府和民国政府担任过各种官职。从副使到京张铁路总办,到监管汉越川铁路,从刘频州到正品台,从参与邮政部门到交通部技术监督,詹天佑一路顺风顺水,地位很高。但作为一个十一岁就赴美留学,系统接受西方教育的留学生,他的为官之道是不一样的。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铁路要经过满族贵族住宅的坟头院子。广斋是甄国公在泽的亲戚,很厉害。他千方百计阻挠,坚决不让铁路穿过他的坟墓。他还贿赂了铁路主管部门邮政部门,要求铁路改变路线。邮政部门怕其影响,收受贿赂,甚至同意改变路线。詹天佑看到,郑王的墓在北边,太监的墓在南边,纳兰西的父亲桂宫的墓在西边。分流会浪费很多钱和时间,但他坚持认为这是不允许的。此事几经波折,最后因为五大臣出国时被炸,载泽吓得不敢再听外事,广斋因为失去靠山,同意穿过它的坟墙。这种的故事还有很多。詹天佑见证了这些故事,也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他逐渐明白,在晚清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下,要实现自己“通过创造性建设谋求社会进步”的梦想,必须有一定的官位,否则连做事的机会都得不到,更谈不上成就一件事。于是,面对同为留学生的老乡朱自勉,詹天佑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一位阿清政府官员曾称赞说:“做官和做事从来都是两条路,只有詹天佑能合二为一。”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做官对詹天佑来说只是他的手段,不是他的目标。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做官只是詹天佑为了谋求社会进步而引进西学做实事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说是别无选择。在政治面前,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要么故作清高,与掌权者无关,要么完全受政治影响,而詹天佑则可以通过这种妥协,从现实主义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既保持了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性,又不与统治者完全对立。这种妥协正是他立足现实自强不息的表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历史# #人物#

2、詹天佑简介资料

? 在北戴河火车站的一列火车上,我见到了秦始皇、梅兰芳和张学良。? 过去数次来北戴河基本都是自驾而来,所以从未与北戴河火车站有过交集,这一次是来接站,乍一到达就被一列“老旧火车”所吸引,这列火车的“火车头”刻有“北戴河1917”的字样,我赶紧查阅资料才知道它记录了一段非凡的历史。1917年,北戴河火车站至海滨旅游铁路北戴河支线开通,也就意味着中国第一条旅游专用铁路支线在北戴河诞生。? 我瞬间就对这列“火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登上火车头,马上见到两位人物雕塑,资料介绍中显示他们可都是世界铁路史和中国铁路史上的重要角色。火车“司机”是詹天佑,手里还拿着工程图纸,目光凝视着西北方的燕山山脉,似乎在构思着津榆铁路的未来。 “司炉”竟然是瓦特,手里握着铁锹,在给蒸汽机车加煤。? 我再往后面走,竟然率先看到了秦始皇雕像,这就有些奇怪了,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寓意又是什么?原来距离这里不远处的鸽子窝,就是秦始皇当年求仙入海之处,那里位于秦皇岛市区东南侧的海边,相传是历史上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等人出海的地方。这幅雕塑展现了秦始皇面向南方,雄心勃勃的气概。据说当年秦始皇东巡时的行宫遗址也在北戴河附近,秦皇岛的名字也因此而来。综上所述,秦始皇出现在这里也极为恰当。? 刚刚弄明白秦始皇身处此处的原因,他身后的又一位古人竟然是曹操,这回我就已经非常清楚曹操在此的理由了。曹操的雕像好似正在奋笔疾书写下《观沧海》,曹操曾北征乌桓,乌桓山在大兴安岭南端,北戴河是必经之地,传说当时曹操在北戴河附近的万家海边,书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火车头后面拖挂的车厢,依次挂着“秦汉”、“大清”、“民国”的铭牌,据记载1893年驶入北戴河站的第一列火车,火车头为“龙号”机车。1898年,清政府划定北戴河以东至金山嘴沿海,向内三里,及往东北至秦王岛对面,为各国人士避暑地,允许中外人士杂居,因此北戴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政府宣布建立的旅游避暑圣地。? 严格地讲先有的北戴河火车站,后有的北戴河旅游区。据史料记载, 清光绪年间(1893年)开始修建的唐(山)-胥(各庄)铁路就已经修至北戴河。到了1917年,北洋政府重修此线,北戴河火车站至海滨旅游铁路北戴河支线开通,全长约10公里,专门用于北戴河旅游避暑度假区,像辛柏森这些洋人都是在这之后才来到中国、来到北戴河定居。? 大名鼎鼎的大诗人徐志摩,于1923年夏天来到北戴河度假,后来在《晨报》上发表了散文《北戴河海滨的幻想》。有人说历史上关于北戴河的诗篇,最为多情的当属徐志摩。? 我已经如痴如醉的在车厢里游走,完全沉浸在关于北戴河以及这条铁路的历史记忆中。我走下车来,见到车厢下的雕塑更为生动,像这一组所表现的就是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到火车站为梅兰芳送行的场景,梅兰芳于1929年夏天来北戴河避暑度假,恰好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也在,这不禁引发人们许多猜想,民国最著名的美男子、风流半生的少帅张学良以及风情万种的梅兰芳,他们与北戴河之间到底还有多少故事啊?? 郁达夫与夫人王映霞于1934年夏天来北戴河游览,这组雕塑的场景是郁达夫步行、王映霞骑骡子来到火车站。郁达夫的表情极为生动,王映霞望着夫君的表情也充满了恩爱。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这幅雕塑再现了郁达夫大义凛然的气质,真不错。? 这列“老火车”的后端,是手持信号灯的列车长,他身后列车上题写有“共和国”的字样,这个场景画龙点睛的诠释了这辆列车的主题:告别与启程。我们挥手与一百多年的历史话别,展望未来,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祖国的铁路越来越发达,早已在国际上首屈一指,看到这里,作为中国人由衷的自豪。? 如今,徜徉在避暑胜地北戴河的游人,可曾想过能够与历史上如此之多的“名人雅士”一同寄情山水,着实是一件荣幸的事情。我再放眼望去,北戴河火车站雄伟的建筑,处处彰显着人性化和现代化的气息,再感受北戴河的发展和巨大的潜力,感慨这里是历史的宠儿,更是时代的强者,打心眼里为北戴河高兴,也由衷的祝福它。#云游风物之旅#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头条旅游 @头条生活

3、詹天佑的资料简介100字

#广州头条#詹天佑,大名鼎鼎的“中国铁路之父”,他的故居坐落在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这是詹天佑出生及成长之地。各位街坊,你参观过吗?几年前我曾经参观过詹天佑故居,那时的感觉是故居空间很小,陈列简单,珍贵历史图片和资料不多。今天再次去故居参观,发现故居变得有些落寞。参观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广州有许多博物馆、纪念馆,修缮维护工作确实要花费不少财力。像詹天佑故居纪念馆,规模原因,每年投入的维修经费应该有限,我觉得纪念馆的经费要增加的。像广州最近的回南天,故居里没有抽湿机等设施,闷湿的感觉真的不舒服。这样潮湿的环境,那些历史资料保存起来就会出问题。詹天佑广州故居纪念馆,是詹天佑出生及成长的旧居。而武汉的詹天佑故居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詹天佑主持修建汉粤川铁路期间工作生活直至去世的故居。作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广州故居纪念馆,如果移交给广州铁路部门负责管理,经费方面应该会得到有力保障,也更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头条创作挑战赛##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4、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资料

从弹琴峡返回水关长城,景区冷冷清清,停车场里只有三五台车。登城入口的工作人员也走了,估计是去吃午饭了。长城上也不见人影。我记得,几年前来此游览,虽然不及八达岭和居庸关的游人如织,但也是络绎不绝。长城旁边有一处院落,这是詹天佑旧居,可以免费参观。当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在此居住三年时间。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生于1861年,广东南海县人,即现在的广州市荔湾区。20岁(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44岁(1905年)任京张铁路总局工程师,仅用四年的时间建成201公里的京张铁路。他发明了人字形道岔,解决了火车在一千米内爬升33米高程的难题。1919年,詹天佑去世,终年58岁。从长城下的门洞穿过,就到了石佛寺。我到达时这里大门紧闭,也不见工作人员。不远处有一片规模不小的民宿区,这里是石佛寺村精品民宿聚集地。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民宿,饭店,小院,别院,小栈,等等。继续向山里走,就是石佛寺村,因寺而得名的一个村落。石佛寺,元朝末年修建并兴盛,因有石凿大悲佛像而得名。石佛寺曾经香火鼎盛,据传说,明朝,戚继光在石佛寺颂念《金刚经》,祈求长城屹立不倒。清朝,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准葛尔丹,特意绕道来石佛寺烧香祈愿。近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期间,每日来石佛寺烧香祈愿。原来的石佛寺已于1901年被八国联军焚毁。80年代修建八达岭高速公路时,将发掘出土的神像供奉在佛爷台,后来又异地重建了石佛寺。所以,现在看到的“石佛寺”分为两个部分:“寺院”和“佛爷台”。石佛寺大门口有售票处,其实,现在不用买票,可以免费参观。只可惜,大门上了锁。不过,这个寺是异地重建,缺少历史传承,吸引力不大。最后,对昨天写的内容补充一下。查询弹琴峡的资料时,找到一张老照片。虽然照片有点模糊,但观音阁和魁星阁依稀可见。现在,观音阁原址复建了,而魁星阁所在的那座小山已经不见踪影。

5、詹天佑死时多少岁

他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至死不忘保家卫国,临终遗言:“此次越南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恨生平,不能瞑目。”他就是左宗棠。左宗棠“学问优长,经济闳远,秉性廉正,莅事忠诚”。面对侵略者,他永远都是主战派。1860年,左宗棠携“楚军”由长沙出发,仅以数千兵马,就打得10万太平军节节败退,因此深得朝廷重用。但是左宗棠知道,想要彻底走出困境,光靠拳头是肯定行不通的。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有硬家伙,必须得坚定地搞洋务运动,要向西方学习。于是,他和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一起开始造船造炮。他首先瞄准的是海军建设,上书慈禧痛陈利弊,再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让慈禧太后明白:买了船,有了海军,沿海才能保下来。可官场如战场,即便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和首肯,给了点儿资金和税收作为创业支持,那一群保守派老臣可就不乐意了,他们合起伙来攻击左宗棠。一看这架势,左宗棠怒了:你们不让是吧?好,那我自己造船。不得不说,左宗棠确实厉害,又会种菜,又会打仗,还会造船,名副其实的学富五车。在福州的马尾港,他兴办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船政局——福州船政局,更在福州全城的发布招生广告,号召广大青年男子进入学堂。不拘泥于出身,致力培养海军人才。举办开学仪式那天,许多有志青年聚集在了福州西湖荷花池边的草地上。聆听着校长左宗棠的训话,而台下听着的毛头小子们,有未来中国第一个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有未来翻译了《天演论》的严复,还有有“致远舰”的舰长邓世昌。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牛人左宗棠就是牛!培养了一本历史书的人物出来呀!很快,正当左宗棠把船政局搞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英国和俄国争起了我国的新疆。左宗棠一听就愤怒了:当我是摆设吗?当时李鸿章等人力主海防,以日本为主要假想敌,主张放弃塞防。但左宗棠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绝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此时的左宗棠已经年过花甲了,为了收复新疆,他筹措粮款。在他的多番努力之下,清廷终于下诏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择机出塞平叛新疆!已经六十多岁又身患多病的左宗棠,为表示自己讨伐平定新疆叛乱的决心,他在行军中命人抬着棺材,“身后是他的‘归宿’,然而前方却是中国的‘归宿’”。敌人呢,也被这老将吓破了胆,就算是战斗民族遇上了他,也仿佛是看见了阎王。就这样,在这位老将不要命的抗争下,新疆保住了。谁曾想,就在英雄为平定南洋的战事而四处奔波的时候,被活活给气死了。1885年正月,左宗棠率领的部队在“镇南关之战”中取得了陆地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李鸿章却在此时罕见地在世界外交史上搞出一个特例,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最后签订了一个有利于法国的《中法新约》。大清最后一根“硬骨头”左宗棠,对李鸿章签订该条约完全不能理解。进而对李鸿章批评道:“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李鸿章恼羞成怒,决定拿左宗棠的下属开刀,指使亲信潘鼎新、刘铭传等诬告攻击“恪靖定边军”首领王德榜、台湾兵备道刘璈,使他们失去兵权,并将他们流放,最终丧命。左宗棠多次上书为属下鸣冤,但在权势强大的李鸿章和主和派的阻挠之下,实在无力回天。不想因为年事已高,盛怒之下犯下疾病,之后活活被气死,时年73岁。73岁的左宗棠告别了这个世界。从此,“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成为了永恒。左宗棠一生正气凛然,为后世景仰。百年后的今日,我们还吟诵着“大江征西久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事实证明,凡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以及祖国领土、主权完整努力奋斗,并做出过贡献的人物,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不会忘记他们!#詹天佑的资料简介#

6、1907年詹天佑

中国的铁路自清末修建,修建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从1867年开始,清廷上下就为该不该修铁路争执不休。很多大臣认为,铁路是“惊民扰众,变乱风俗”的有害之物,修建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会惊动山神、龙王等神灵,招来巨大灾难,也有人提出“以中国之贸迁驿传”,根本不需要铁路。除了迷信派和保守派,还有一种维稳派,典型代表是曾国藩。一向支持洋务运动的曾国藩反对修铁路,他的理由就完全出于制度性的考量。在曾国藩看来,铁路网络一旦修成,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势必大大加快,那么,运行数百年,基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结构将被彻底打破,新的贫富悬殊和社会动荡将可能发生。因而,无论是外国商人还是中国商人,只要修铁路都将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结果都是“以豪强而夺贫民之利”。曾氏之虑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不是繁荣商贸,而是维持均衡,稳定政权,稳定永远被置于发展之上。1880年底,修建铁路之议又起。刘铭传、李鸿章分别上书力陈修路之必要,李氏“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警语便出现在这份《妥议铁路事宜折》中。可是,修路一事还是被顽强挡住,有人甚至上奏指责刘、李二人看上去很像是一对“卖国贼”。朝廷发上谕,驳回刘、李二人的建议。李鸿章仍然不甘心,他悄悄动工修建了开平煤矿至胥各庄段的运煤铁路,1881年底,这条约11公里的铁路修成后,他才正式奏报清廷,并有意将其说成是“马路”。更有意思的是,铁路修成后遭到了地方官吏和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度只好弃用声响很大的蒸汽机车头,而用牲畜来拉运煤车,真的成了一条不伦不类的“马路”。到1891年,疆域辽阔的大清帝国铁路零落建设,总共才只有360余公里而已。1896年,开平铁路、津沽铁路相继建成,其他线路也开始酝酿,修建铁路逐渐不再为人所抵触,带来的便利也人所共睹。1905年8月,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历时四年,至1909年9月,京张铁路全线通车。京张铁路创造性地使用了“人字形”设计和“竖井开凿法”,这是中国铁路建设的里程碑。至1912年,全国建成铁路九千多公里,实现了铁路的民用化,有些铁路一直沿用至今。参考资料:1、吴晓波《历代中国经济变革得失》2、【今日乱侃】《李鸿章与中国铁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詹天佑简介资料(詹天佑课文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