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惠陵简介(惠陵讲解)

1、惠陵讲解

光绪五年闰三月初五这一天,清廷为已经去世长达五年之久的同治皇帝载淳和孝哲皇后阿鲁特氏举行了隆重的奉安仪式,在一系列繁杂的礼仪过后,满脸泪痕的慈安太后拉着9岁的光绪皇帝先行走出了同治帝的惠陵地宫,慈禧太后一个人则呆呆地站在儿子的棺椁前,一言不发。据在场的大臣们回忆说,当时的慈禧太后面色铁青,看不出悲伤,但是表情很冷峻,最终,她朝着同治帝棺椁鞠了一躬后,便在众臣的簇拥下走出了冰冷的地宫。之后两宫太后与朝臣宗室们的车驾依次离开了惠陵。人群散去后,却有一个人没有跟随队伍回京,而是失魂落魄地来到蓟州东马伸桥乡庙中。在这里,他留下上奏清廷的奏折一件,即《奏为泣请懿旨将来大统仍归承继大行皇帝嗣子事》,在这封可谓绝笔的折子中,他公然指责两宫皇太后在立嗣问题上“一误再误”,并请为同治帝立嗣。为求必死,他决心在服毒后自缢,但因房梁既高且朽、无法系绳,因此最终服毒自尽。后来他的遗体和折子被当地官员发现。这封折子被送到了军机处,恭亲王看后不敢定夺,因此交由两宫皇太后处理,慈禧认为他是以死妄议朝政,逼迫太后,主张不予理会。但是慈安太后认为他孤忠可悯,对大行皇帝一片忠贞。主张加以表彰。最终,清廷向天下臣民公开承诺,将来光绪皇帝的继承者将被作为同治皇帝的嗣子。这位以死进谏,以尸谏的激烈方式迫使慈禧太后为同治皇帝立嗣的大臣叫吴可读。让人安慰的是,吴可读死后,清廷按照五品官的待遇对其加以抚恤,根据他的遗愿,一生以敢于进谏而著称的他被安葬在同治皇帝的惠陵之侧。这位同治皇帝的忠臣终于可以在死后永远陪伴在这位没有子嗣的皇帝身边。

2、四川惠陵简介

清皇陵简介 世界文化遗产清朝的皇陵: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关外三陵:祖先的永陵、努尔哈赤的福陵(东陵,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皇太极的昭陵(北陵),合称盛京三陵,位于关外,又称关外三陵。清永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寓意“江山永固”之意,埋葬有努尔哈赤六世祖猛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称“三陵之首”,是清王朝的关外第一陵。清福陵位于沈阳城东北二十华里,俗称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清昭陵建立在平地上,周围有围墙,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清太宗孝庄文皇后未埋于此,而是葬在清东陵的东陵墙外,名为昭西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以西23公里的昌瑞山,有五位皇帝埋葬在此,分别是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另有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以及清文宗孝贞显皇后(慈安)、清文宗孝钦显皇后(慈禧)的定东陵两座四座皇后陵在此,还有一些妃子和公主陵在此。清西陵位于保定市易县以西15公里的永宁山,有四位皇帝埋葬在此,分别是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和光绪帝的崇陵,另有孝圣宪皇后的泰东陵、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孝静成皇后的慕东陵三座皇后陵在此,还有一些妃子和公主陵在此。末代皇帝溥仪的陵墓没有建完。清东陵与清西陵基本被盗。尤其是1924-1928年间,是清陵损失最为惨重的四年。不仅内有守陵大臣监守自盗,倒卖陵墓内的奇珍异宝。更有军阀孙殿英率使用暴力手段,强行进入陵墓,并带着走了不计其数的金银珠宝。#惠陵简介#

3、惠陵事件

如果你是三国爱好者,一定要来成都武侯祠。这里是中国现存唯一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先有陵,后有庙,最后有祠。蜀汉皇帝刘备去世后葬于成都“惠陵”,后修建了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公元4世纪左右,又出现了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三国圣地由此而生[心][心]如今武侯祠大都是清康熙至道光年间 重建,祠内共有清代塑像47尊。文臣武将廊左右各14尊人物塑像,文臣以为庞统为首,武将为赵云为首。进门右手边的唐代“三绝碑”值得看看。游览路线:大门—唐碑、明碑—文臣武将廊—汉昭烈庙—过厅—孔明殿—三义庙—惠陵—三国文化陈列室推荐去参观明良千古展厅,里面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合展,我在里面看了一两个小时[可爱][赞]刘备病逝于重庆奉节,后灵柩运回成都安葬,多年前去过奉节白帝城,知识点串起了。不知从何时开始,武侯祠的红墙夹道成了网红打卡点,好多女生在这拍照。光影交错,的确很美~游玩贴士门票:50元交通:没有地铁,公交导航“武侯祠博物馆”。附近有工事不好停车,建议坐大众交通工具哟!刘备塑像旁不是其子刘禅,而是他的孙子刘谌,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走进博物馆##云游风物之旅#

4、历史真实的惠陵

历史上的宁王李宪好色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有绝色宠妓数十人,但他仍不满足,把旁边一家卖烧饼的妻子给抢了。一年后宁王问她:“你难道还在想念你那个那个卖烧饼的?”女方默然不语,于是宁王把卖烧饼的叫了来,让夫妻二人见面,女子一见到丈夫,忍不住潸然泪下。这个宁王就是被清代诗人何亮基,写诗称颂的唐代“让皇—李宪”,他不仅让了皇位,还把这个抢来的美人,让了回去。宁王愤愤不平,让夫妻二人见面,大诗人王维,为此写下了一首《息夫人》来讽刺宁王,莫以今时宠,宁望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据说宁王下不来台,让烧饼哥把媳妇又领了回去。李宪是李隆基的哥哥,武则天的嫡孙,睿宗李旦的第一继承人。但凡对唐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从武则天到李隆基,大唐盛世经历了不止一次血雨腥风的政变 。“大周朝”就是武则天自立为女皇,改“唐”为“周”的一次唐朝重要转折点。李宪亲眼看着父辈们与命运抗争,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太子李宏于23岁薨逝;之后是继太子李贤,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后流放巴州抑郁而终;后来流放的李显、被幽禁的父亲李旦,均不同程度的遭到皇权反噬。若不是太平公主顶中宗李显上位,以及自己弟弟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让父亲睿宗李旦复位,自己怎么可能登上太子之位?因此时刻保持清醒的李宪知道,李唐王朝个个都是人中龙凤、玄鸟青龙,他不想趟这个浑水。更何况废太子李贤曾写下著名的《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李宪原名李成器,生于高宗朝代。公元684年,睿宗为太子之时,李成器被立为皇太子。然而很快他的父亲被降为皇嗣,李成器与他的5个弟弟一起离开了朝廷,在属地做了藩王。如果远离朝廷,做一辈子的藩王,对于文艺发烧友李成器来说,是件好。他生性淡泊,没有野心,奈何生在皇家,一切身不由己。武则天晚年,太平公主等李唐宗族,联合众大臣,发动了神龙政变,武则天借机把皇权又还给了自己的儿子,恢复了李唐王朝。唐中宗李显登基后,大唐并没有完全稳步发展,女皇武则天的励志人生,影响了她的儿媳韦氏,韦氏与李显在被流放之初,伉俪情深、不离不弃,并且在李显精神崩溃之时,给了他生存的勇气。为此,李显上位后无条件地满足韦氏的所有要求,因而不久又爆发了史上著名的“韦后之乱”,韦氏曾试图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但经验与资历,均不足以与婆婆武则天比美的韦太后,最终还是被侄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的“唐隆政变”惨烈诛杀,并与她疯狂的女儿,被不体面的记载在历史大事件中。这时李宪的父亲李旦,被政变架上皇位,复位为唐睿宗。这么明显的政治时局,李宪岂能看不清楚?因此当睿宗按顺序立太子时,李宪恳切的退贤让位,并诚恳地说:“储君,是国家的职位,太平时节就以嫡长子为先,国难之时就应归于有功的。若处理不当,就海内失望,这不是国家吉祥事。臣斗胆以死请求不要立我为储君。”李隆基心里听了很受用,但还是以成器是长兄为由,又一次上表固让,睿宗审时度势,以“三子李隆基有社稷大功,人神共睹,由此,我以其诚心让位,言在必行。天下大公,诚不可夺。从天人之愿,立隆基为储君......”。李隆基非常感念兄长李宪让贤之举,这让身为皇家子嗣的他,免去了一场夺位之争。上位后的李隆基封李宪为宁王,经常与其同吃同睡,续兄弟之情。李宪也更为谦恭小心,从不干政。兄弟二人就这样一起从“开元”走到了“天宝”。公元742年冬,京城出现了“霜封树”现象,也叫“雨水冰”。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谚语说:‘树稼,达官怕。’也就是预示着必定有大臣离世。果然,同年的十一月份,宁王李宪薨逝,享年63岁。李隆基非常悲恸,感念长兄的贤让之恩,追封他为“让皇帝”,坟冢封为“惠陵”。这就是李宪之陵“让皇帝”的由来。1999年考古研究所派出专家前往惠陵勘察。进入惠陵,首先要走过18米的斜坡墓道,墓道两侧的壁画上分别绘制着:云头履飞人、出行仪仗图、以及皇帝生前所享受的雕梁画栋,珠帘帷幔的生活场景。由于李宪之墓多次被盗,因此墓中珍贵文物不多,除了保存完好的壁画外,就是860多件陶俑和陶器。其中有两件陶器格外与众不同,一件陶俑是唐朝四品文官,以五体投地的姿态跪拜,全长一米有余,高42CM。另一件是一对陶鼓,@非朱非墨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唐玄宗击鼓、李宪吹笛为翩翩起舞的玉环伴奏的故事,这对鼓应该就是那对“羯鼓”。可见唐玄宗与宁王的手足之情,是深厚不虚的。李宪之墓后来经核实是夫妻合葬墓,里面还葬有被追封为“恭皇后”的宁王妃。李宪的让贤行为,在皇权争霸的时代,实属难得。体现了他不慕高位,高风亮节品质,终是值得世人称颂的。#历史##发现考古#

5、真实的惠陵照片

成都探馆:三国魏蜀吴最高领导人唯一留存的墓地惠陵武侯祠博物馆是游览成都的必到之处,武侯祠中的惠陵也是必观之地。因为这是三国魏蜀吴最高领导人唯一留存的陵园。有学者曾言刘备葬于奉节永安宫附近,但一般认为这座位于武侯祠西侧的封土就是刘备惠陵。惠陵中,除了刘备,与其合葬的还有甘皇后和穆皇后吴氏。惠陵为夯土垒筑而成,成圆形。砖砌成的垣墙环绕陵冢,周长一百八十多米。惠陵陵墓建筑由照壁、山门、神道、寝殿等组成,依次排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照壁立于墓前,之后为山门,上悬“汉昭烈陵”匾,后接神道,直通享堂。殿内高悬“千秋凛然”四字匾额。其后为阙坊,正中嵌墓碑,上刻楷书“汉昭烈皇帝之陵”七字。在寝殿西侧写有“惠陵”二字,惠陵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墓冢周围有灰色砖墙环绕,砖墙外为红墙夹道,可由此至诸葛亮殿。惠陵位于成都南郊,在蜀汉宫城最南面。据史书记载,惠陵为夫妻三人合葬墓,墓中还葬有刘备先后去世的甘夫人和吴夫人。惠陵西侧原来建有"昭烈庙"和"武侯祠"。据记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四世纪,盛唐诗人李商隐游惠陵时,曾写下"武侯祠古柏"一诗。杜甫也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淼淼"的诗句,可见当时惠陵周围古柏苍郁,气势宏伟。惠陵苍松环抱,庄典肃穆;武侯祠绿瓦飞檐,雕梁画栋,交相辉映,气象万千,是成都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成都因你更新# #天府公园未来城# #头条#

6、清惠陵简介

1875年1月12日,清王朝入关以后的,第八位皇帝同治,在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离开了人世,年仅19岁,他成为清王朝历史上,最为短寿的一位皇帝,同治的惠陵为什么没有修建石像生和神道呢?同治皇帝被安葬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陵区内,他的惠陵成为这片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帝王陵寝群中的一员,惠陵静静地在这里矗立了100多年后,却由于一个奇特的现象,而从新受到世人的关注。在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内,位于整个陵区中心的是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的孝陵,这座陵寝最引人注目的是长达5600多米的神道。皇帝生前走的道路叫做御道,而死后走的道路叫神道。在整个清东陵陵区内,神道相互连接,以顺治皇帝孝陵的神道为主干,其后历代皇帝陵和皇后陵为神道的分支,形成了法度严谨的树状格局。在这些神道两侧,无不伫立着成对的石像,这些石雕的人兽就叫做石像生,它们象征着皇帝生前的威仪,也表示皇帝死后仍可主宰一切。对于任何一个大清的皇陵来说,神道和石像生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们被视为陵寝的命脉,但是有一座陵寝,却没有神道和石像生,这就是同治皇帝的惠陵,在本该是神道和石像生的地方,如今却只是两根望柱和一片荒草。为什么同治皇帝的陵寝,竟会缺少如此重要的东西呢?李寅在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工作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一些近年来,从海外回流至国内的清朝陵寝图纸,图纸中设计的建筑正是惠陵。清王朝200多年间,一直有一个雷姓家族,在为皇室主持设计各种建筑,这个家族被誉为样式雷,李寅发现的正是样式雷为惠陵设计的图纸,在这些惠陵的图纸上,李寅发现,其中一些建筑设计,和如今惠陵中已有的建筑可一一对应。然而李寅惊讶地发现,在这些图纸上,赫然设计了5对石像生,由南向北依次为狮子、大象、骏马、武士和文臣,如今的惠陵却没有这些石像生。石像生的形象,出现在样式雷的设计图纸上,这说明惠陵在设计时,是准备修建石像生的,那么最终为什么没有修建呢?在《清实录》中,李寅找到了这样的记载,光绪元年四月初七日,慈禧、慈安两位皇太后下懿旨,惠陵现在择吉兴工,除神路及石像生勿庸修建外,其余均照定陵规制。定陵是统治皇帝的父亲,咸丰皇帝的陵寝。《清实录》中的这段话,透露出一个令人费解的信息,慈禧下令给修建惠陵的官员,让他们按照咸丰皇帝的陵寝样式去修建同治的陵寝,但是不要修建神道和石像生。为什么同治皇帝的亲生母亲,慈禧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呢?在光绪元年四月初七日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慈禧下定决心裁掉了石像生和神道呢!同治帝,清王朝第10任皇帝,1875年死时年仅19岁,同治突然驾崩,他的亲生母亲慈禧临时下令为他修建陵寝,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同治皇帝的突然离世,让惠陵在修建时过于仓促,为了及时下葬,慈禧才下令不要修建石像生和神道,这种说法是否是事情的真相呢?按照清朝祖制,历代皇帝都是登基以后,即选陵址建陵寝,但奇怪的是,同治当了十几年皇帝,却一直没有进行修建陵寝的举措,惠陵的修建是在他的突然离世之后才开始的,这样看来,时间仓促来不及修建的说法,似乎有些道理。不过同治的陵寝,并不是唯一一皇帝本人死后才修建的帝陵。清王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的孝陵,是清朝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陵寝,规模浩大,气势恢弘。顺治皇帝在世时,由于清王朝刚入主中原不久,局势不稳加上当时战事不断,国库空虚,因此生前并未急于兴建陵寝。根据《清实录》记载,1661年2月5日,年仅24的顺治皇帝驾崩,此后孝陵才开始动工兴建,可是顺治的孝陵不仅拥有整个清东陵最长的神道,而是在神道两侧还伫立着18对威严的石像生,这又是为什么呢?顺治皇帝死后,先停棺于景山寿皇殿,进行了火化,一年半之后孝陵的地宫等主体建筑建成,这才在康熙二年六月六日葬入孝陵地宫,在地面上的这些建筑一直在修建。还有一种说法,慈禧和同治虽然是亲母子,但是关系却非常冷淡,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同治死后,慈禧故意缩小惠陵的建筑规模,删减了神道和石像生,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四川惠陵简介(惠陵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