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友死因(王顺友妻子)

1、王顺友妻子

2022年的五·一,疫情依然存在,外面大雨滂沱,乖乖在家,看看不同时代的人对节日的理解吧:“10后”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20后”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30后”钟南山“我为祖国健康事业服务了60多年,还想再干一会儿”“40后”苏俊栓“只要是对d对人民有益的事,再苦再累我都愿意干”“50后”石光银“这辈子,我只干一件事,就是治沙”“60后”王顺友“只要自己在岗位上一天,就要一直把信送下去”“70后”孙泽洲“越是难走的路越要走一走”“80后”方文墨“精度决定高度”“90后”裴先峰“当工人,就当最优秀的工人”明年00后应该有更精彩的解读。我就不说什么了,我是平凡的人,做好自己就行了。#王顺友简介#

2、王顺友死因

变成星星的人一位真正不知名的逝者是56岁的中国邮递员王顺友,他每年有330天骑着一匹马独自行走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的马班邮路。他平均每月投递700份报纸、28份杂志、45封信、25件印刷品和5件包裹,没有延误过一期邮班,也没有丢失过一件邮件。今年5月,他因病离世,不知道哪位同事将继续牵起他的马。青年考古学者刘拓生前最出名的新闻是在伊拉克旅游时被政府军误抓。他的工作常围绕危险存在,他的相机里,有芦山地震后的歪斜的铁索桥,有石碑经幢孤零零地立在农田里。他从2013年开始踏足中东,去过除以色列外的所有中东国家,包括刚打过仗的和正在打仗的。今年10月,刘拓在四川马尔康市甲扎尔甲山考察洞窟壁画过程中坠崖去世,只有31岁。另一位与他同龄的年轻逝者储昌安,是一位医生,死后,他为医学贡献自己最后的余温,将遗体捐献给母校。和他选择同一种方式“回归”的刘雨檀,是成都医学院一名普通的大四学生。她在一场车祸中意外身亡,以“大体老师”的身份回到学校,院系的师生手握鲜花默哀,音乐里播放着西城男孩的《You Raise Me Up》。出事的前两个月,她刚度过了21岁的生日,发了一条QQ动态:“一岁一礼,一寸欢喜,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普通人的离开同样令人悲痛,逐渐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正在一个个远去。9月去世的黄刘氏曾说:“那时候我们跑反,我打扮得不像个人样,脸上抹着黑灰。我们亲眼目睹一个撑船的女船家被日军打死了。”第二天走的傅兆增生前说:“从历史走来,所以我更珍惜如今丰衣足食、孙儿承欢膝下的幸福。”

3、王顺友图片

“委员通道”上,他提到二十多年前的一篇新闻通讯……“您刚才提到我曾经采写的新闻通讯《寻找时传祥》,很感谢您二十多年后还记得这个报道。”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听到本报记者再次提起新闻名篇《寻找时传祥》,隔“屏”相望的全国政协委员,六届中国新闻奖得主孙德宏颇有感慨。时传祥是谁?年轻人中鲜有人知。他不是明星大腕也不是业界精英,相反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名淘粪工人,但他又是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是敬业踏实劳动者中的杰出代表。提及时传祥,孙德宏有些激动:“我觉得,如果说二十多年后这个报道还值得关注,倒不是这篇报道写作技巧上有多么好,而是它确认并弘扬了任何一个伟大时代的人们都应该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做一个像时传祥那样诚实、敬业、奋斗的人是光荣的。”前几天才履新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的孙德宏,刚刚从工人日报社社长的岗位离开,这个角色的转变丝毫没有影响这位“老记者”怀揣了一辈子的新闻情怀。“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普通劳动者做了大量的报道,如郭明义、王顺友、张桂梅等。”孙德宏说出的这些名字,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创造和劳动,尤其是他们对各自职业的自豪与热爱,打动了很多人。“他们都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贡献者和推动者,以各自的朴实、正直、诚恳、敬业、奋斗,塑造着新时代的优秀品质,他们都是国之大者。”作为一个新闻人,职业习惯使得孙德宏经常关注各类新闻的读者感受。当他发现很多读者、网友留下“很感动”“很亲切”“很给力”,甚至“那就是我”等等评论时,孙德宏深刻体会到,“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以及他们的贡献与自豪,其实原本也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是我们自己的贡献和自豪。在这个新时代里,每个人都不渺小,每个人的劳动都不是可有可无,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个伟大新时代的贡献者。”借助提问的机会,本报记者希望孙德宏给今天的新闻同行们一点建议,孙德宏语重心长地说:“新闻人应更多关注报道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本身就可以成为新闻热点,因为他们的劳动和创造都闪烁着生命的光芒。同时,新闻人本身也是这些普通劳动者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们新闻人也不妨暗暗鼓励一下自己,像他们一样正直、勤恳,扎扎实实地工作,做好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贡献社会。”60年前,时传祥为普通劳动者作出了榜样,60年后,孙德宏为普通新闻人做出了榜样,一个如何书写职业责任与担当的榜样。来源:《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08日   第 06 版)记者:包松娅版面编辑:王泳新媒体编辑:莫愁审核:周佳佳

4、王顺友女儿

1998年,被泥石流围困多日的海旭燕家,忽然响起一阵敲门声。门外,站着头上撞了大包、腿上淌血,满身泥水的邮差王顺友。王顺友见到海旭燕,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塑料袋包裹齐整的信封,微笑地递给海旭燕:“燕子,大学录取通知书到啦。”海旭燕接过通知书,哇地一声哭了。也许是贫困山区的女孩考上大学不容易,等通知书等急了;也许是因为王顺友,这位乡里唯一的邮差大哥,竟然在这百年一遇的泥石流之后,道路全被冲毁的情况下,给她送来了录取通知书,心里太感动了,这一路他是怎么过来的呀!海旭燕的父母闻声出来。“呀,顺友兄弟,你也不知道过几天再来,你不要命啦,赶快进来喝口热茶!”海旭燕的父亲一把拉住王顺友,王顺友却说:“还要送信哩,这还有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娃该等急了。”说完就牵着骡子一步一滑朝另外一个藏族女孩家走去。是的,这位被木里县乡亲视为“福音天使”的王顺友,为了送信,真的可以“不要命”!1995年冬的一天,和往常一样,王顺友牵着驮邮包的骡马,到倮波乡送信,路过一个当地乡民称为“九十九道拐”的地方。这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呀,一条由马帮踩出的弯弯绕绕的羊肠小道,贴在悬崖峭壁之间,悬崖下就是波涛汹涌的雅砻江。王顺友牵着骡马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快要走出“九十九道拐”时,“呼”的一声,一只山鸡突然飞出,骡马受了惊,乱踢乱蹬。王顺友向前想拉住缰绳,哪知骡马抬起后蹄往后一蹬,重重地踹在了王顺友肚子上。王顺友当即摔倒在地,痛得差点背过气去。休息一会后,还是没有人路过,王顺友忍着疼慢慢站起来,每走一步就钻心地疼,豆大的汗珠一颗一颗地往下掉,他走走停停。有时,他疼得实在忍不住了,倒在地上,蜷成一团,滚来滚去,大声哭叫,始终没有一个人来,只听见悬崖下江涛呼啦呼啦的怒吼声。就这样,王顺友走走歇歇,痛着、哭着、忍着,硬是把这班邮件一一送完。9天后,他回到木里县就医,当医生打开他的腹腔后惊呆了:里面全是脓血,肠子破裂了3公分,因耽了9天导致了肠漏。“王顺友的意志简直太惊人了!”医生护士们无不唏嘘感叹,立即给他动了手术。妻子流着泪对王顺友说:“不干了啊,咱不能把命搭上了。”王顺友握着妻子的手说:“乡亲们需要我呢。”不仅如此,这也是王顺友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一个承诺。父亲也在木里县当了一辈子的邮差,小时候,父亲在送信的路上突遇大雪,连续多日在雪原行走,父亲得了雪盲,最后是骡子领着,一路摸着,跌跌撞撞回了家。可几日之后,父亲便上路送信了,母亲哭着阻拦,父亲也是说:“乡亲需要我!”王顺友19岁那年,父亲郑重地对他说:“走邮路和我当年剿匪一样,都是为d为人民做事,有四条你要永远记住:不准丢失、打湿邮件;不准贪污;不准私拆信件、冒领汇款;不准误班误点。”说罢,把骡马的缰绳交到了王顺友手里,从此他踏上了父亲走过的邮路,负责木里县—白碉乡—三角桠乡—倮波乡—卡拉乡的马班乡邮投递,往返584公里。一年365年,他有330天在路上,这一路上要翻越雪山,穿越原始森林,爬过悬崖峭壁,他一个人、一匹马,一干就是20多年,没误过一次班,没丢过一次邮件。2005年王顺友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王顺友身上,我们真正读懂了忠诚执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凡人英雄”!#知识辞海计划#

5、王顺友逝世

有人问:中国邮政是不是凉了?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中国被入侵了,人们就会发现战区范围内顺丰、四通一达等民营公司都躲避战火去了。而中国邮政的投递员会骑着摩托车、自行车、骑马、赶着骡子、甚至身背肩扛,在战区一边躲避敌情,一边传递邮件…再想一想,98洪水、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再猜一猜,是哪家快递公司在灾区支着帐篷确保通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邮政不会凉!年轻人多了解下历史,对展望未来有帮助,先了解下延安时期的红色军邮,再来说中国邮政会不会凉。其实,不了解中国邮政的人,可以上网搜搜王顺友。这位令人敬佩的乡邮员一趟邮路是在大山深处牵着马走一个月,给大山深处各山村的老百姓送去信件、包裹、报刊甚至汇款单。有一次,半路上,王顺友阑尾炎犯了,硬是挺了十来天自己走回来的。2002年,有一个日本记者曾经跟王顺友走过一趟邮路,谁知半路上太辛苦了,日本记者跑了。王顺友说:“乡邮员是我的本职工作,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给d丢脸。”事实证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邮政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担负起物流、配送和快递任务了。尤其,是向湖北及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紧急运送急缺的医疗物资。其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就是中国邮政。不管哪个地区的中国邮政驾驶员开往武汉去运送各种物资,回到所在城市后都不敢直接回家,都要住宿舍集中管理,等待再次出班。很多员工20多天,甚至一个月没有见到家人了。这就是战时方显国家队本色,当之无愧的国企担当。优秀共产d员、中国邮政“马班邮路”的忠诚信使王顺友,因病于2021年5月30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逝世,享年56岁。沉痛哀悼!传邮万里不忘初心,马班邮路忠诚信使!一路走好!#大有学问#

6、王顺友山歌

每日优美文段欣赏,今日人物:王顺友,张培震,朱如归凉山木里独行者,穿林打叶道不孤。“马班邮寄”王顺友翻山越沟,驾马寄邮,于木里大山探求生命的价值,诠释为民造福的使命担当。踽踽独行,无畏前路,无愧青年之时。“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对科学研究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张培震,于地质学的汪洋遨游徜徉,披星戴月,终成国际知名地震动力学家。唯有以勤未经,敢闯敢拼,披坚执锐,方可实现自我蜕变。“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意气风发的逐梦少年朱如归步行百里,辗转半国。战疫,他冲锋在前;抗洪,他毫不犹豫。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他在逐梦的路途中找到自身生命的价值。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我是夜雨非霏,关注我,下期内容更精彩#王顺友简介#

7、王顺友个人资料

组工干部的争先精神“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组织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杂,组工干部作为加强和改进d的建设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更应成为“三种精神”的表率,向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学习看齐,努力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以组工干部该有的“样子”,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以高质量的组织之力,打造高水平的“中国之治”。以“劳模精神”踔厉奋发创一流,砺戈秣马行致远。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劳动模范是亿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从“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到“铁人”王进喜,从“马班邮路”王顺友,到今年的孙泽洲、徐荣华等劳模代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他们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是共和国的功臣。组工干部要争当标兵队伍和模范部门,就必须以“劳模精神”展现讲d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组织形象,在涉深水、破坚冰中淬炼“金刚钻”,在能吃苦、肯吃苦中耕好“责任田”,以王继才“一生守好一座岛”的坚定信念和艰苦奋斗,扎实抓好组织、干部、人才、d建等政治性极强的工作,真正把组织部门打造成为d性强、作风正,工作最出色的“劳模部门”。以“劳动精神”干霄凌云敢担当,朝乾夕惕耕不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只有干在实处,方能走在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劳动精神”。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等工作容不得半点虚功,弘扬出一身汗、踩两脚泥的“劳动精神”,是组工干部的职责所系、使命所需。要带着组织关怀,经常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实地调查研究、进村入户走访,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优良组工传统,于“劳动”中强化基层实践,推动更多组织条线的劳动模范竞相涌现。

8、王顺友父亲

2001年8月下旬,大凉山深处的木里县,连续的秋雨导致山洪暴涨,隔断了白碉乡通往县城的道路,海旭燕站在村口,焦虑地看着远方的山道。海旭燕从小就学习成绩优秀,参加完高考后,她掐着指头算着录取通知书送达的日子。作为世代居住在凉山深处的山里娃,这张通知书是改变她命运的唯一机会。然而,等了一天又一天,始终没有通知书的消息。三天前,一场大雨导致的山体滑坡,阻断了白碉乡和县城的道路。等到道路修通,至少是几天后的事情了……海旭燕没敢往深里想,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等待着。此时,已经是傍晚了,暮色渐沉,失望的海旭燕失望地转身准备回家。就在这里,她瞥见山路上似乎有个移动的小黑点,远远传来了清脆的马铃声……当满身是泥、身上几处伤口还渗着血迹的王顺友,把保护地好好的通知书递给海旭燕时,她泣不成声地“感谢王叔”。从县城到白碉乡有100多公里的山路,碰到山体滑坡,可以等路通后再送邮件,但王顺友整理邮件时发现了海旭燕的通知书,他决定马上出发。木里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接合部,交通极为不便,属于极度贫困县,许多地方还没通车,再加上滑坡和大雨,王顺友牵着马在泥水和石块中跌跌撞撞前进,很多地方只能手脚并用爬过去。到了晚上,王顺友找了一个放羊人留下的岩洞,就着又干又硬的腊肉啃了几口糌粑面,然后裹着一块塑料而,靠着山壁沉沉睡去,怀里还抱着一把长刀,大山深处,碰到野兽是寻常事。睡到半夜,王顺友被冻醒了,他掏出酒壶喝了几口,滚烫的酒意让浑身变得热乎乎的,他拍了拍站在一边的马:老伙计,让我再睡一会咱们就出发。100多公里的山路,往常需要10个小时,王顺友为了这份录取通知书,走了整整30多个小时……王顺友当邮递员是子承父业,父亲在大山里送了一辈子邮件,老了,走不动了,1984年,他把马缰绳交到19岁的王顺友手中。邮递员是”铁饭碗“,可这碗饭并不好吃。王顺友负责从木里县城到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卡拉乡的邮路,平均海拔达到4000米,交通工具除了双脚就是一匹马,被称为“马班邮路”。从县城到投递点,乡镇处在群山环抱中,没有电话、不通公路,与外界的联系就靠这些邮递员。王顺友一人、一马、两个邮包,穿行在大山深处,这儿野兽出没、气温一天数变,早上还是四十多度的雅砻江河谷,傍晚就是零下十几度的察尔瓦山,送一趟信,棉袄和短袖都要带上。送邮件除了体力消耗巨大,最难受的是寂寞。王顺友一年有20多天是在送信的路上,在绵延数百公里的雪域高原上,王顺友栖息在窝棚、山洞或者树林中,漆黑的夜里,陪着他的只有一匹马。村庄与村庄间隔几十公里,为了排遣寂寞,他一边赶路,一边跟马说话,还学会了吹笛子。为了防止山林火灾,王顺友不敢生火做饭,出发前就准备好几天的腊肉、糌粑面,渴了就喝山泉,或者是雪水,睡觉就裹着一块塑料布,找个避风的地方就能睡下。王顺友在这条路上走了20多年,碰到过泥石流、大雪、野猪、野狼,好几次和死亡擦肩而过。还有一次,他碰到两个持械的歹徒,他抽出长刀大吼:我是个送信的,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歹徒被他吓住了……1995年秋天,王顺友牵着马穿行在雅龙砻边的悬崖道路上时,受惊的马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一阵剧痛让王顺友脸色煞白蹲在地上,好半天才回过劲来,他强忍着疼痛把邮件送完,9天后才赶到县城检查,医生说,再晚一点就没命了。当邮递员的收入并不高,王顺友这样的青壮年如果出去打工,收入比邮递员高多了。可王顺友实在不忍心离开,闭塞贫穷的大凉山,乡亲们与外界唯一的“通道”就是邮差,每当看到乡亲们拿到邮件时的欣喜,王顺友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4000多米的高原雪山,王顺友孤单地走了26多年,相当于走了21个“万里长征”。王顺友不仅送信,还帮老乡们带萝卜、西红柿等蔬菜种子,茶叶、食盐和药品,从来没有丢过一份邮件、更没有延误过邮件,乡亲们看着日历就能知道王顺友到了哪里。王顺友一直记得父亲交班时的四个忠告:不能丢失邮件,不能打湿邮件,不准贪污冒领汇款私拆信件、必须准班准点。每到一个乡镇,乡亲们都热情地拉着他去家里吃饭,王顺友走的时候,乡亲们朝他的邮袋里装几个土豆、一把板栗、几个热乎乎的鸡蛋,叮嘱他一路小心。2005年,王顺友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5年10月19日,万国邮联行政理事会讲台上,出现了一个普通的邮递员,王顺友向41个理事会成员国、45个观察员国、300名代表讲述了自己坚守“马班邮路”的故事。万国邮联131年的历史上,他是第一个走上万国邮联讲台的乡邮递员。2017年底,木里县所有的村子都通了公路,王顺友高兴地转岗从事d务管理工作去了。2021年5月30日,王顺友在他坚守了一辈子的木里藏族自治县逝世,享年56岁。他那匹叫“金龙”的马,制作成了标本保存在邮政博物馆。#王顺友##感动中国##历史冷知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王顺友死因(王顺友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