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吴庆恒简介(吴庆恒与海鸥)

1、吴庆恒与海鸥

老少男女沐春光,人鸥共享好气候。与鸥同乐一年年,鸥爱春城人爱鸥。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到昆明翠湖公园游玩,都能看到不少自愿者在昆明翠湖向红嘴鸥喂食,与鸥同乐。进入公园中心小岛,还能看到《老人与海鸥》雕像和为海鸥飞临昆明而制作的雕塑《翔》。昆明的海鸥叫红嘴鸥,每年秋冬时节,“大雪”过后,昆明仍春意盎然,百花盛开。自1985年11日起,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来自蒙古国乌布苏湖,吉尔吉斯湖流域,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我国新疆博斯腾湖的红嘴鸥,即飞临春城过冬,人鸥互动,其乐融融!红嘴鸥深爱昆明,昆明人深爱红嘴鸥!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3月再集体返回。至今已近40年。每到海鸥赴昆越冬时节,那些退休在家的老人们,最欢喜的事情就是三、五相约,带上面包或者自制的点心面食到指定的地方相会,喂海鸥,与鸥同乐。在这些喂鸥老人中,有一位叫吴庆恒的退休工人。早年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建国后受迫,一生孤苦。每月的退休金很微薄,他硬是拿出不多收入的一半做成食品或者买鸥粮喂鸥。他说海鸥是他的孩子,他有责任也喜欢养育它们!从海鸥到昆明的几十年间一直坚持这样做,直到老人离世。他的故事感动了昆明人。后来昆明电视台向市民发起捐赠,在翠湖公园内为这位喂鸥老人立了一尊青铜雕像,也算是对老人的告慰。这是昆明历史上第一座由市民捐钱为一位普通人塑的雕像!由此,还催生了文学作品《老人与海鸥》。该作品作为范文选入教科书。人教版6年级上册语文书21课(课文朗读人为霍然、陆洋) 、鲁教版5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课以及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9课。原文的作者是人类学家邓启耀先生,而课文《老人与海鸥》则是在邓启耀先生的《寂寞鸥灵》一文的基础上改编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被《老人与海鸥》所感动,加入到志愿者行列。期望爱鸥活动,保护生态行动更有时代感、吸引力,做到常态化、长效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才能守护好美丽的春城、云南,也才能保护好人类蓝色地球家园。云南应积极争创生态文明国际典范。充分挖掘“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等生态优势,拓展COP15后续效应,强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等,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加丰富。

2、老人吴庆恒简介

在爱丁堡我每天去吃饭的那家中餐馆斜对面,有一尊狗狗的塑像,每天都有很多人围在那里拍照,还不停地伸手去摸它的鼻子,出于好奇,我问了当地人,他们说这是一只狗狗和主人间感人的故事,在苏格兰家喻户晓。上网去查了一下,原来这个塑像叫“忠犬巴比”,是爱丁堡一个有名的景点。说的是这只名叫巴比的狗狗,在主人去世后的十四年间,一直默默地守护在主人的墓前,不离不弃,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只巴比狗狗于1872年1月14日死亡。当时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妇女委员会的主席安吉拉·伯德特.库次深受这个故事的感动,在她的要求与赞助下,修建了这座立在花岗岩喷泉上的忠犬巴比雕像。雕像由雕像家威廉.布洛迪制作,于1873年11月启用,该雕像在1977年成为英国A级保护建筑。这个故事在英国已被写成书和拍成电影,据说摸了这只狗狗的鼻子能带来好运,所以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去摸,以至狗狗的鼻子被摸得镫亮。我也试着去摸了一下,希望今年能有好运。[捂脸][呲牙]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昆明,也有一个类似的感人故事,说的是一位老人与海殴之间深情厚谊的真实故事。这位叫吴庆恒的老人,为了给每年从西北利亚飞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喂食,每天要徒步二十多里,来到昆明的翠湖边,给他心爱的海鸥送吃的。数年间,老人和海鸥结下了深情厚谊,变得亲密无间。老人一来,海鸥就会纷纷飞来找他,围拢在他的周围,这成了翠湖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后来老人去世了,有人拿着他的照片来到翠湖边,奇迹发生了!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像他身前一样,纷纷飞落下来,围在他照片前哀鸣,久久不肯离去。后来好心的人们为老人做了一尊雕像,安放在翠湖边,好让老人永远守望着他心爱的海鸥,这尊雕像叫“海鸥与老人”。后来这个故事也被拍成了电影,听说现在已入选小学教科书。无论何时何地,每次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故事,总觉得内心暖意融融。。。??#我的海外日记# #海外达人团# #英国# @头条国际#吴庆恒简介#

3、吴庆恒的事迹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电影《牧马人》中,牛犇老师扮演的热心人郭谝子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因此斩获了金鸡奖和百花奖两个大奖。可这样一位获奖无数的老戏骨,晚年却住进了养老院。牛犇老师能够凭借一个角色斩获两个大奖,这同他对演技的打磨和对拍戏的认真劲是分不开的。早在1961年,牛犇参演《红色娘子军》时,剧组一条没有被驯化好的狼狗突然扑向牛犇,疯狂撕咬,拍摄现场顿时乱作一团,有的女演员甚至哭了起来。当胆子大的工作人员把狼狗拉开后,大家才看到牛犇被咬伤的地方,骨头都露出来了。但是牛犇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就接着拍摄,他说怕影响拍摄进度。还有一次,2010年冬天,牛犇参演《吴承恩与西游记》时已经66岁了,当时温度相当低,演员们都冻得瑟瑟发抖。牛犇的戏演完后,导演沉浸在良好的拍摄效果中,忘了喊停。牛犇以为没有拍好,还要继续拍,便继续等,但是过了一会儿便掉进了两米深的水池摔成骨折,当场休克。正因为有这样的敬业精神,牛犇老师多次捧回百花奖、金凤凰奖和金鸡奖等大奖,但是演的几乎都是配角。作为一名演员,谁又没有一个饰演主角的梦想呢?牛犇老师也是如此,他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演一回主角,也算是不留下遗憾了。转眼到了2014年,这一年是牛犇进入演艺圈以来最高兴的一年。这一年杨真导演筹拍《海鸥老人》,让牛犇饰演男一号,这是根据云南吴庆恒老人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充满正能量,十分感人,彼时的牛犇已经80高龄了,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坏了,没想到自己当主角的梦想在古稀之年实现了。剧中有很多诸如跳海之类的危险动作,但是80高龄的牛犇坚持不用替身,亲自完成。两年后,他把金鸡奖和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收入囊中,但是这并没有让老人家高兴多久。2018年,牛犇老师的夫人王惠玲生病住院,一家人把她送到医院以后,牛犇独自一人回到了他们住了十多年的老房子。看着有些破败的老房子,牛犇黯然神伤。跑到医院同老婆商量,把房子装修一下。开始王惠玲不同意,直到牛犇说,等她出院了,新房子可以给她冲冲邪。这样她可以多活几年,也好多做一些她心中的好事情,王惠玲这才同意。然而,房子还没有装修,王惠玲却与世长辞了。当牛犇的儿媳妇在收拾婆婆遗物时,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原来老人家的衣物全部是补了一个又一个的补丁,而他们这些晚辈给她买的新衣服,她一直没有舍得穿。后来牛犇告诉儿子媳妇,其实王惠玲一直连好一点的东西都舍不得吃。她总是让老公和孩子们先吃,问她吃没有吃时,她总是说吃过了,其实她根本就连尝都没有尝过。当孩子们问到为什么母亲如此节约时,牛犇才对孩子们吐露了实情。他们把节约下来的钱,用来资助贫穷孩子读书了,到她去世时,夫妻俩已经帮助了一百多名孩子读书。说到这里,老人家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啪嗒啪嗒地牵线似的流了下来。两位老人相濡以沫60年,牛犇觉得他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老婆。不久之后,牛犇老师便离开了这个令他伤心的老房子,搬进了老年公寓。因为他不敢住在那里,住在那里就会睹物伤情,那里还放着他离世的朋友的照片,他去翻看的时候就会老泪纵横。儿子儿媳也十分理解父亲,高高兴兴地把他送到了老年公寓。今年88岁高龄的牛犇老师,精神矍铄,不用拄拐杖,不用人搀扶,气色非常好。相比起他在影坛上的贡献,他的人品更是无比高尚。牛犇老师无愧于“影坛常青树”这个美誉!#我在头条搞创作# #老演员#

4、吴庆恒的故事

红嘴蓝鹊,又见你飞舞灵动。记得去年年初,我将一张叼着红果的红嘴蓝鹊的图片发给了杭州某报的网站,编辑马上发来了询问:是诱拍的吗?我回答:是喂食葡萄时拍下的。于是她“科普”了诱拍怎样的不好,怎样的伤害鸟类,等等。我哑然失笑。我告诉她,人工投食喂鸟乃世界通行之道。在国外,许多家庭都装有鸟食器,为需要食物的鸟类提供各类谷物,许多摄影佳作就是在自家户外拍摄的。作为媒体人应该知道云南昆明的红嘴鸥吧?每年飞来几百万只,翠湖公园已成为红嘴鸥的天堂。但在1985年之前,昆明只有为数不多的这种迁徙过境鸟儿,是一位叫吴庆恒的昆明市普通的退休工人,坚持十一年用自己的微薄的退休金买来鸟食投喂,带动了千万爱鸟人士的投喂,才形成现在的规模。1995年吴师傅病逝后,昆明人为他在翠湖公园修建了青铜雕像。还有,黑颈鹤,一种珍稀鸟类,每年到云南北部一个叫“大山包”的地方越冬。当地政府每天按实测鸟数每只供应0.6公斤玉米,我曾问当地投喂人,不投喂行吗?他们明确告诉我,不行!它们每天需2公斤才能吃饱,如不投喂,会饿死的。这两种鸟我都去拍摄过。鸟儿在哺育雏鸟、或是食物溃缺时非常需要人类的帮助,摄影人只是记录了鸟与人类的互动过程,何罪之有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老人吴庆恒简介(吴庆恒与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