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溍故居(朱家溍家世)

1、朱家溍家世

1994年7月22日,印度前陆军参谋长乔希上将应邀来中国访问,将一件鎏金铜编钟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张万年上将。那么这件鎏金编钟是什么来历呢?且听乔希上将讲述的故事:那是清光绪二十六年的8月16日,入侵北京的八国联军占领了皇家圣洁禁地天坛,在大清皇帝祭天祈谷前的斋戒之所斋宫成立了八国联军总司令部,演习乐舞的神乐署成为总兵站,举行祭天大典的圜丘坛则变成炮台,不仅架起多门大炮且炮口都指向紫禁城。由于总司令部设在天坛斋宫,故各国侵略军进出天坛如入无人之境,导致昔日神圣的皇家祭坛建筑及诸多祭器、乐器等物品,均遭到列强们的肆意践踏和蹂躏。光绪二十七年9月7日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以5.5亿两赔银并认可各国驻军驻留北京为代价,才使联军总兵站撤出天坛。但清政府天坛管理人员回到天坛清理,地斋宫内的古玩陈设巳玻抢劫一空。据《百年国耻纪要》中统计,这个期间被抢掠的金、银、铜、瓷、锦等总计达1148件,陈设和设施毁坏不计其数巳数不胜数。在这场空前劫掠中,一件铸造于明代的鎏金铜编钟被英军少校道格拉斯劫掠到当时的英属殖民地印度,作为战利品陈列在一个骑兵团的俱乐部里。对于当时刚服役的普通士兵乔希来说,他并不知上述历史,只是对这铸造精美的鎏金铜编钟产生了新奇和好感。后来当他知道了这件铜编钟的来历后,就在心中产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有朝一日我要将它送还中国!光阴荏苒时光似箭,辽位由普通士兵逐渐晋升为陆军上将的乔希先生,终于在1994年实现了他的这一夙愿。中国国防部外事局遵照张万年上将指示,对这件承载着传奇故事的礼物请求派遣专家进行鉴定。1994年8月19日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邀请知名专家史树青、王世襄、朱家溍等来到国防部外事局。这件状如倒置的大金罐鎏金铜编钟巳摆放在桌上,静静的等待专家们的到来。专家们面对这件周身鎏金、腔体呈椭圆的铜编钟,均被它的优美造型和精湛的铸造工艺吸引并折服,特别的是器身上那精美的纹饰无不交口称赞并惊羡不已。只见这浑身金光灿灿的鎏金铜编钟,上方是一个海水云气纹的山形钮,纽上浮雕着江崖和海水,以纽为界的两边各浮雕一对凤凰,中间还衬托着朵朵祥云;编钟的两面钲部各装饰一块浮雕须弥座无字牌额,牌额顶部铸有飞凤和行龟;在钟身的两侧,一侧铸有表示春分升天的浮雕升龙,另一侧则铸有秋分潜渊的浮雕降龙,两条龙双角似鹿、眉骨突出、眼似虾目、口方扁平、龙发后披、鳞甲细密、四肢健壮、姿态威猛,再衬以布满四周的海水云气纹,更是衬托得两条龙格外威武雄壮气势非凡。经鉴定后专家们一致认定:“此器制作精美、鎏金均厚,为国家大典礼器之一。根据形制、纹饰,此钟为明代制作。器身除鎏金略有磨损外,整体保存完好,实为罕见,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价值,定为国家馆藏一级文物。”因此,当乔希上将将这件鎏金铜编钟送还中国时,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所以在1995年4月21日由外交部、文化部、国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及文物局与印度驻华大使馆,在天坛公园祈年殿前举行了隆重的交接仪式,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这样评价:“明代鎏金铜编钟的回归,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印度人民和印度军队像金子一样闪光的品质与高贵的文化涵养。”后来有关人员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史料中,历时11年整理出中和韶乐30多章祭天古乐谱,让世人终于可以在天坛聆听到这消失了近一个世纪的天籁之音。令人惋惜的是乔希上将将鎏金铜编钟送还中国后,回国仅4个月就不幸病故。这让梁光烈上将率代表团访问印度时动情地说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的一位伟大朋友乔希上将,是他亲手把天坛公园的一件国家级馆藏文物鎏金铜编钟交还了中国,在访问印度的时候我们怀念他,我们崇敬他。”我巍巍中华礼乐之邦,中华雅乐源远流长。当今天有幸再聆听到这使用明代鎏金铜编钟等古乐器演奏出那铿锵有力而又悠扬绵长的“中和韶乐”之时,怎能不让人想起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那段悲痛史,又怎能不让人想起乔希上将那“像金子一样闪光的品质与高贵的文化涵养”呢?#微头条日签# #文物里的故事##朱家溍简介#

2、朱家溍故居

1949年的年初,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任职的朱家溍,在一次整理故宫库房时,发现了一个箱子,外面贴着封条,想到此前发生的“盗宝案”,朱家溍准备开箱验看。不料,当尘封的箱子被打开的一瞬间,突然发现,其中的一件藏品,竟是沉寂多年不知所踪的宋代名画《听琴图》。《听琴图》是北宋时期的一幅宫廷画,画的右上角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赵喆用瘦金体写的“听琴图”三个字,左下角则是赵佶“天下一人”的签名。有传此画就是赵喆本人所作,也有认为此画出自彼时翰林画院的画师之手,众说纷纭。总之,这幅《听琴图》历代以来,都是美术史上的稀罕之作,被奉为国宝级名画。到上个世纪30年代,故宫启动“国宝南迁”工程,彼时,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易培基因为得罪了一些人,被诬陷利用职务之便偷换宝物。随后,一批字画、青铜器等藏品被查封。而在这个过程中,《听琴图》真迹被误当作赝品装箱并贴上封条,弃置在无人问津的库房角落。自此,一代名画《听琴图》一时沉寂无踪。直到49年初被朱家溍发现,后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听琴图》色彩古雅,气韵独特,从整体构图,到细节的刻画都突出了一个“静”字。画面正中一枝苍松,枝叶繁茂,松下有四人,一人抚琴,三人聆听,人物生态细致传神,悠扬的琴韵似在画中流动……《听琴图》是以无声的绘画去呈现有声的音乐意境,是一幅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今天,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国宝藏品中,像《听琴图》这样的名画还有很多,其中不乏像《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传世佳作。由故宫博物院推出的2023年书画版《故宫日历》,正是以一幅幅匠心独具的传世名画作为文化主题,带我们揭开国宝背后的历史。《故宫日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日历,它是由故宫博物院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一套功能丰富、设计精巧,可带来立体化阅读体验的文创产品。它支持AR功能,支持同步音频,以国宝日读理念,每天推出一幅名画,每天聆听由专业的故宫讲解员带来的国宝背后的故事。这套2023书画版《故宫日历》还有一个巧妙的设计,就是内页纸张根据不同主题内容融入了不同的花果香味,读者翻阅到不同页面,可闻到不一样的应景的淡淡花香……置于居家或办公场合,既赏心悦目,又有文化气息,送给孩子,更能成为365天日读夜伴的丰富知识积累。喜欢的,点下面的标题即可订购,还额外赠送2023兔年“玉兔徽章”一枚。

3、朱家溍介绍

一次,著名收藏家、史学家朱家溍与启功逛故宫。朱家溍对启功说:“启兄(启年长朱两岁),到君家故宅了。”朱老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是正儿八经的清室后裔,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看看启老的谱系:雍正帝胤禛——五子和亲王弘昼——一子永璧——二子绵循——三子奕亨——五子载崇——二子溥良——长子毓隆——独长子恒同——独长子启功。这就是说,启功是雍正后裔,和亲王弘昼的八世孙。关于弘昼,看过《雍正王朝》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他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喜好活出丧,吃祭品。其实,他才是高人,是为避免卷入弘时(雍正三子)和弘历(乾隆皇帝)对皇位的争夺,而以“荒唐”为名韬光养晦而已!到了启功的曾祖父溥良这代,跟弘昼的性格颇为相似。溥良年轻时,就请求革去封号、俸禄,不想靠祖宗的恩荫生活。他以布衣身份参加科举,并考中光绪六年(1880年)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清帝逊位后,溥良绝意政治,甚至连京城都不想呆,以示不再过问国事。他的一个门生为河北易县首富,广有资财,听说恩师想离京居住,就出资在易县城中购买房舍。于是,溥良携带家人迁居易县居住,启功当时才三岁。后来,全家又返回了京城。所以说,朱老称故宫为启老“故宅”!可启功却早已不把自己视为皇室贵胄了,他不认为自己姓爱新觉罗,对于给自己的来信上题为“爱新觉罗-启功”一概不理,并多次对人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于是,启老对朱老以牙还牙:“不,是到‘君’家故宅了!”启老的回击,可谓高明至极!大家知道,清朝是在明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并完整的继承了明朝皇宫——紫禁城。而朱家溍先生偏巧姓朱(其实跟朱元璋毫无瓜葛),所以启老就跟朱老调侃,说紫禁城是老朱家的。事实上,朱老先生虽说不是朱元璋后裔,却也是出身仕宦之家,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孙。朱家溍祖籍浙江,按照“三代入籍”的惯例,他应该是地道的北京人——朱家溍的高祖朱凤标是清代道光年间的进士,曾任户部尚书、官居一品,并被皇帝“赐第”(今北京医院所在地即朱凤标宅第旧址),死后谥“文端”。从朱凤标到朱家溍,朱家在北京居住了五代。应该说,朱先生也算是地道的北京人了!到了民国时期,故宅毁于八国联军入侵,朱家迁居到东城区板厂胡同43号。这座府邸,原是“僧王府”(僧格林沁府)中所的后院,坐南朝北,原有房屋16.5间,建筑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房屋均为带廊檐的卷棚式筒瓦房。僧格林沁王府由东、中、西三所四进院组成;大门开在东所,为五脊六兽三开间亲王府门;正殿建在中所正院,台阶五层,举架高大,饰有脊兽。中所为“僧王府”的主体建筑。大名鼎鼎的僧王府,怎么会成为朱家宅院了呢?民国时期,僧格林沁的曾孙阿穆尔灵圭死后,因欠族中之人赡养费而被控告。北平地方法院受理了此案,调查属实后,便公开拍卖“僧王府”。既然拍卖,当然就是谁出价最高归谁所有。最后,僧王府的中所51间房屋,被朱家以出最高价购得。最高价是多少呢?现大洋10500元!当时,几十块现大洋,就可以在北京城区买间不错的房子可见朱家确实有钱。建国后不久,朱家将大部分房屋卖给了煤炭部,自家只留了16间半房屋的一个院落,即后来的板厂胡同34号。1934年,刚过20岁的朱先生住进“僧王府”后,直到2003年辞世,除去抗日战争时期住在四川,在此生活了60多年。所以,朱家溍在忆旧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僧王府”。搬进僧王府后,朱家溍顿生雅性,自个儿饶在院内选了“八景”,即:太平双瑞(上房阶前两棵太平花);玉芝呈祥(花下多白菌,即俗称狗尿苔);壶中天地(葫芦棚);香雪春风(两棵老丁香);紫云绕径(甬路两侧植紫色牵牛花);映日金轮(葵花);槐窗月色、红杏朝晖。朱先生自嘲道:我这是穷开心,跟燕京八景相对应。燕京八景即:琼岛春阴、太液秋风、玉泉趵突,西山晴雪、蓟门烟树、卢沟晓月、居庸叠翠、金台夕照。综上所述,朱家溍说:“到君家故宅了”,是因为启功是雍正皇帝第九代孙。启功回应:“到君家故宅了”,是因为清代的皇宫是爱新觉继承老朱家的。两位大师,戏谑中见学识!

4、朱家溍个人简历

1983年,湖北武当山,一位文物专家深入民间搞文物普查,途径武当山下的一个村庄时,进去讨水喝,之后文物专家要求拆下一扇柜子的木门,却遭到了农民的拒绝。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开展了一项全国性的文物普查运动,而就在武当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发现了一扇与众不同的“木门”。究竟是什么样的“木门”引起了专家的注意,而这扇“木门”的真实来历又是什么?让我们接着往下看这天一位文物专家在武当山周围探查,转悠了半晌一番搜寻下来徒劳无功。也是为难了这专家本以为来一处偏僻地方能有所收获,没成想差点迷了路。看了看手里仅剩的一口水,思索片刻一饮而尽。虽说山里空气凉爽,奈不住这已入三伏的晌午烈日当头,没走一会便口渴难耐此刻的文物专家也没了寻找文物的心情,只想找到一户人家讨碗水喝。在不知走了多久路程终于碰到一户人家,专家看到一个老汉背着筐子进了家门,急忙上前讨水,这老汉看到有外人进山也是异常高兴,连忙放下东西将文物专家迎进屋里。一碗清水下肚,犹如琼浆甘露浑身的热气都被驱散。老汉看这人衣着不凡,便问道“你是城里人吧,来这深山老林是为了寻宝?”文物专家一听倒是惊讶,自己确实是为此事而来。只不过跟文物贩子不同,自己是为了寻找文物加以保护。道明来意后向老汉询问家里有没有老物件兴许是文物呢,老汉笑了笑“你看我这家徒四壁能有啥好东西?”专家闻言叹了口气,今天怕是无功而返了。这时老汉又说:“到是几年前下山干活的时候,捡到一块木板,想到家里柜子缺扇门就拿回来用了,现在还结实着呢,要不你看看是不是文物?”说完老汉就笑了起来。专家听出了老汉的玩笑话,也是无奈地笑了笑,转念一想都来了看一下也无妨。屋角放着的一个木柜子进来时未注意,走近一看却发现了端倪。这扇木门通体红漆,边框四周隐约能看见云纹图案,将木门上的灰尘擦去后,“圣旨”两个大字映入专家眼里,看到这两个字专家顿时喜上眉梢,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急忙用衣服将木门里外擦的干干净净,上面的字也清晰起来。老汉对于专家的奇怪举动疑惑不已,难不成自己真捡回来个宝贝,可这就是个木头门子怎么也变不成金子吧。将自己的疑问抛出后,专家这才回过神来,一时竟语无伦次。大概意思是问老汉能不能把这木门拆下来带走,这木门极大可能是一件文物!老汉一听要拆自己柜子,也想不通这木门有啥稀罕顿时犯了难,专家语重心长地向老汉解释起来,说着又掏出二十块钱塞到了老汉手里,这下老汉怎么也说不过去便同意专家将木门带走。拿到木门的专家一刻也不停息地赶回城里,召集人手对这块“木门”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这块木板距今已经六百余年,长129.5厘米,宽113.2厘米,板面用百年银杏树制成,边框为杉木。朱砂红底烫金大字,用楷书刻着“永乐皇帝禁令”,正面边框四周雕刻有龙纹图案,背面边框上则是雕刻有四合如意云纹图案。而这块木板的真实身份就是圣旨,据国家级文物大师朱家溍教授考证,制作这道圣旨竟需要83道工序,制作工艺及其考究。以往我们知道的圣旨都是用缂丝工艺织就,用木头制成的属实罕见,那这块圣旨为何选用木头?又是向谁传旨?经过对圣旨的解析,这道圣旨是向武当山的道教颁布,其中“轻则即时谴责,逐出下山,重则具奏来闻,治以重罪”等字可以看出,是要求道教遵守戒律,否则会被治罪。选用木头制作是为了让武当山道众能够长久留存,铭记于心。这块漆木雕金圣旨牌现保存在武当博物馆,作为现存圣旨中仅有的三块之一,显得弥足珍贵也看出永乐大帝对武当山的尊重以及夺位后采取文治的重要证据,为研究历史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5、朱家溍简历

江西上饶市民朱先生写道:1972年6月5日,伦敦佳士得,一只中国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以22万英镑(1亿8千万日元)天价成交,创下了当时除绘画、宝石之外的艺术品拍卖的世界最高记录。这件青花釉里红大罐最初以3万英镑起拍,后在一位英国买家与一位日本买家之间追逐,最终被日本买家竞得,这位日本买家就是坂本五郎。——透过创中国古瓷成交世界纪录的天价成交的旷世之宝,看清中国最顶级国宝的真相:板本当时认为是孤品,其实此罐有四只,图三上此世纪三十年代大维德在中国购得,存大英博物馆,另二只更大更好的64年保定窖藏出,带盖,但调拔故宫的盖损后修,留河北博物馆的四只中最好。​四五六图分别为35年赴英大展介绍元镂空笔筒及33年故宫日历介绍,看图较粗厚,其时镂空杯尚未现世。​综上,可知由三大文博巨擘朱家溍、王世襄、曹者祉主编的《中国古代工艺珍品》元代双骄在中国古瓷中的超然皇者地位,图七中法元首在扬博观赏元代双骄,而作为全书扉页器的镂空杯则可封神!——其实宝物寻主只是藏家的谦逊之辞,每一件绝世奇珍都浸润着藏家的无穷心血和几十年如一日在瓷路中的苦苦研究和探索。扬博的半只残杯就封神,这本就是奇迹,而上饶市朱先生收藏的同款是目前仅知的各个方面均为最佳的藏品。#朱家溍简介#

6、朱家溍采访

选秀女和选宫女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系!不是电视上演的参加选秀落选了就去当宫女。说实话,我曾经一度以为图1这张照片并不是传说的选秀照片。没想到在故宫日历上看到,那看来是真的了。我要是皇帝,我也不想选秀,一眼都不想看[捂脸][捂脸][捂脸]关于选秀,谁瞎说的都别信。来看看朱家溍先生写得就好了。朱家溍的《故宫退食录》里写过清代选秀的事,说得很详尽了。来,摘录一下。这个问题根据我所看到的书籍、档案综合介绍一下。选秀女,有两个途径。选宫女子我们平时叫宫女,选进来为的是侍候主位,选的对象是上三旗包衣下的家属,奴隶身份,每年选,也有停选的时候,由上三旗包衣各佐领呈报,各佐领都有统计、户籍,不是像电视剧、电影那样“拉郎配”。天津有个画家溥佐,是溥雪斋的弟弟,在香港《大公报》上撰文连载,把选后妃和选宫女子都混淆起来,都是胡说,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他也不知道秀女来源有两种,以为能躲就躲过去了,能逃出去就逃出去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先说内务府选秀女。在户籍上有名字的,到了年龄,就得入选,一般是13岁到17岁,也有大一点或是小一点的,挑不上是另一回事,不能隐匿不报,而且挑进去并不是一辈子出不来,到25岁就放出来择配。这个途径选进去就是作使令的,当然不能排除皇帝看上,一句话可以封为常在、答应,这是一类。后妃从编制上讲,皇后1人,皇贵妃2人,贵妃2人,妃4人,嫔6—8人,贵人、常在、答应均无定额,会典中还加一句“不备员”,就是编制不一定满,但是不能超过。其实无所谓超过不超过,从贵人起就无定额了,康熙的妃嫔就有五十多个。另外的一类选秀女,目的就是选后、选妃,或是选中之后,指给某些宗室王公,这个叫指婚。选的对象是八旗四品以上官员的家属,如像大家熟悉的西太后,她的父亲就只是个道员,合乎四品以上。选这类秀女的时候,一次也有30人、20人或是十余人,由礼部和内务府共同办理,选宫女子是由内务府单独去办。这两类在选的时候,有个共同的特殊情况,比如说挑选时不下跪、不行礼,就是把被选者叫过来,桌上搁着绿头签,写着家长的名字,什么某旗某佐领下某人之女、年龄,有的绿头签后面还有小名,但不是都有小名。我记得隆裕太后入选时写的是三等承恩公桂祥之女,还写个小名喜子。选的时候有人叫名,头排、二排的顺序,不下跪不行礼,看完了一个一个下去等候通知,当时没有什么表示。这是选宫女子。选妃也是不下跪不行礼,都在那里站好,排单上有名字和家里的履历,和皇室有关系的如XX妃的侄女、XX贵妃之妹也得写上。这类挑选当面就有所表示,选妃选后选中的给个荷包,不给的就是没选上。#沅汰博物馆# #学问分享官#

7、朱家溍

中华书局的“典雅文存”总共有7 本,书做相当精致漂亮,布面精装,有精美的插图,封底都有本册书的编号。这7 本书的作者都是在各自领域里顶尖的大师级的人物,只不过有些不为人们所熟悉。他们是:沈从文、齐如山、张伯驹、单士元、朱家溍、罗哲文、段文杰。沈从文就不说了。就说齐如山,谈起梅兰芳,齐如山就不会陌生,他们合作过20年之久,为梅兰芳编戏20多出,交情有50年。张伯驹乃奇人一个,他一个人向故宫博物馆就捐赠了8件国宝级的文物,其中有晋陆机的《平复帖》、宋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等。朱家溍系朱熹的第25代世孙,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有《故宫退食录》(上下)。单士元是文物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馆副院长。罗哲文是中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弟子,曾任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段文杰是敦煌学家,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这7 本文存我只收藏了4种,有:张伯驹的《烟云过眼》,单士元的《故宫营造》,罗哲文的《古迹》,齐如山的《氍毹留痕》。朱家溍的因为有了《故宫退食录》故没有收,沈从文的我也有相关文集,也没有收。段文杰的是怕敦煌学太高深,也就没有收。

8、朱家溍后人

【螭凤纹四方桌】来源:朱家溍《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清家具》上P97页 故宫博物院藏工艺:3000目打磨/生漆工艺材质:交趾黄檀规格:桌子 80*80*78cm (长*宽*高)椅子 56*43*91cm 坐高45cm桌带束腰,四腿内安霸王彬,与面心底部穿带结合,将桌面承重均匀地传递到四足,结构科学。牙条与腿相交处安镂空螭纹挖角牙,勾首卷尾,雕工极精腿足外角做出委角线,较为少见。此方桌色泽沉稳,束腰以抱肩榫与腿足及桌面结合,牙条与腿相交处安镂空螭凤纹挖角牙,勾首卷尾,螭凤纹姿态飘逸,雕工细致,方腿下展兜转为巧致的马蹄足,此方桌细节考究陈设与实用功能面面具到,整体风格尽显秀丽温婉之态。 #苏作工厂# #苏作家具# #红木家具#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朱家溍故居(朱家溍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