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龙屋,南方百越人的一种建筑!
2、围龙屋详细介绍东江本地话根本不是客家话东江本地人普遍不认同,跟客家话沟通困难,并且东江本地人的祠堂跟粤语白话区的建筑风格是一样的,并不是客家的传统建筑围龙屋和土楼。惠城区官方数据,把惠州话(本地话)单独列出客家话之外。龙门县官方数据,把本地话单独列出客家话之外,有人认为这种方言属于早期粤语。惠东县官方数据,把本地话单独列出客家话之外。博罗县人民直接去博罗县官网投诉“我们不是客家人”,对客家人的认同感可想而知。就连梅县人语言学教授的学术报告中写明:本地话与客家话通话困难。惠州客家人历史才四百多年,而惠州东江本地人的祠堂历史很多都超过四百年,也只有客家人非说东江本地话是客家话。现在只有网上的部分客家人认不清事实,非要攀亲戚,筹人数,结果热脸贴冷屁股,给其他民系的人当笑料。
3、围龙屋视频介绍海外富豪张弼士投巨资在老家梅州大埔营建光禄第没住过一天图得是光宗耀祖留芳百世光禄第是一座三堂四横一围的围龙屋,屋内有18个厅、13个天井、99个房间,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加上前后花园、码头等附属建筑,总占地近千亩。踩着布满岁月磨痕的青石板,走入“荫远流长”横匾下的外墙门,就进入了这座百年老宅。门板斑驳的大门上方石匾上,“光禄第”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光禄第”其名取自张弼士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觐见光绪皇帝时获授的正一品官衔“光禄大夫”。
4、围龙屋历史详细介绍梅州桥溪古村,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村子坐落在阴那山五指峰西麓,这里四面环山,入目皆是翠绿,漫步其中,仿佛来到了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桥溪古村特别之处在于,这里有着十几座客家古民居建筑,并非常见的围龙屋和土楼,而是合杠楼!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当属继善楼,七栋建筑依次排开,当地人称之“七杠楼”!继善楼里故事多多,一砖一瓦,一根柱子,一块牌匾,甚至一块彩色玻璃,一面镜子,都是解锁客家历史文化的密钥……顺便问问,你了解客家文化吗?你还了解哪些客家建筑?欢迎来文末评论区交流分享哦!hi,我是爱旅行爱摄影的小妖精,关注我@漫悠旅行A ,陪你去看更多诗和远方!#头条创作挑战赛# #梅州头条# #梅州# @梅县发布 @梅州日报
5、新式围龙屋藏于广东韶关深山的岭南第一围屋,200年老宅不受潮无蛀虫,工艺奥妙令人叫绝中国客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精髓所在,这种独具特色的民居融合客家古朴遗风和南方地域文化,是我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在广东韶关有座岭南地区最大的围屋,名为“满堂客家大围”,始建于1833年,耗时28年建成,已有近200年历史。满堂客家大围位于广东北部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围龙屋占地近1.5万平方米,共有777间房,享有“岭南第一围”之美誉。从航拍照片上看,中心为回字形,共有三回,第一回是外围一层楼建筑,属于杂物间。第二回和第三回皆为四层楼建筑,是主围。如今的满堂客家大围虽是一座古朴的普通民居,但其蕴藏着许多奥妙令人拍案叫绝,在民俗学、建筑学、军事学、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当面有研究价值。1996年,被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经过两个世纪风吹雨打,满堂客家大围仍无一处裂缝或下陷迹象,令人称奇。究其原因,据说是大围屋打地基使用罕见的松木,中国文化中有“水浸千年松”的说法,松木深埋地下被水浸泡,不但不会腐烂,反而会愈发坚硬,对于固定地基防止塌陷起到的重要作用。满堂客家大围的门面、地面和柱子是采用花岗岩建造,墙体是青砖结构。据说在当时修建时候,搭建了十多个砖窑用于烧制青砖,青砖工序繁复,一个工人一天只能打磨三块,以保证每块砖厚度一致。围屋还有一大奇特之处,就是蚊虫甚少,这要归功于旧时建筑师傅的精湛技艺,在砌砖时会在砖块间放置特制的蛋清糯米石灰浆,这种用蛋清、糯米、黄糖、纸筋、石灰,还加入砒孀、倕干两种毒药,可起到驱蚊防虫的作用,有效保证建筑的坚固耐用。满堂客家大围的墙壁非常厚实,都在60厘米或米以上,最厚的是中心围四角炮楼底层的墙基,厚达8.2米,是当年为了抵御盗贼。墙体还采用“金包银”砌就,外墙用砖和石条,内里混杂沙和碎石,即便外墙被挖开洞口,内里的沙石会流泻出来堵住洞口,尽显客家人的智慧。要进去大围须穿过五道门,第一道是铁皮厚木板门,第二道是十一根横木栏栅,第三道门七块厚木板。因为都是木制门,在第一道门门面上留出三个注水孔,可从二楼往下注水,以防止火攻。在大围二楼还有枪眼,内宽外窄的设计,便于观察外面的情况。中心围墙壁皆是夹心墙,填充泥沙石和木碳,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中心围巨大且坚固,但采光和通风不太好。满堂客家大围历经200年的风雨洗礼,无论是滂沱大雨还是山洪暴发,从未被水淹过,因为围屋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地面建造了明沟,明沟下面又有暗沟,每条暗沟里都养着一只乌龟,充当“清道夫”疏通淤泥,有效防止堵塞。满堂客家大围修建非常讲究,除了建筑布局和用料颇为讲究,还非常讲究风水。在四楼可看到房顶密集的房樑排,据说一可分担瓦片重量,二为了预防“樑上君子”,即便上到房顶掀了瓦,这么密的樑贼也下不来。有趣的是,中间有条粗樑,是子孙樑,也是主樑,中间大两边小,还是弯曲的,中间的盒子叫乾坤襄,里面装有象征金银财宝的麦穗、稻谷、金丝、银丝等,由于形状形似一双筷子,也有快生贵子的寓意,盒子两旁还刻有万代兴隆四个字。大围房顶呈龙头形状,寓意水涨船高、家业永不衰败。那这间豪屋的主人是谁呢?它的主人是官乾荣,做木材生意发家,53岁时耗资50多万两银子修建大围。官老爷只娶1位夫人,生育3个儿子和1个女儿,孙子20个,曾孙93个,现有十多代人,1000多口人。如今,有三户人家居住在中心围,三十多户居住在上、下两围,超过180个官老爷直系后裔在住在大围。有趣的是,大围门面有“奠基”两字,因为中心围最先建,属于奠基围,“奠基”两字旁边很多小字,是官老爷亲笔所写,意在希望子孙后代要铭记建围的艰辛,人人都要勤俭持家,光大家族。 #头条创作挑战赛# #弹指间行摄##围龙屋简介#
6、围龙屋的历史简介梅州,寻访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惊叹于客家古老神奇的围龙屋建筑,围不住的围龙屋,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建筑一绝。我今天看似很忙,其实很闲,慢慢转悠。朝拜千佛塔寺、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拜访东山书院、逛客都人家客乡老街、漫步在仁厚温公祠的客家围龙屋……千佛塔寺,是为保护南汉文物千佛铁塔而发展起来的女众道场。千佛铁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塔体铸有千尊佛像故名,现置于千佛塔寺石塔首层,逐成为“塔中塔”。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叶剑英元帅当年在此读书。仁厚温公祠,是梅州乃至客家地区现在现在所知的,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客家围龙屋,始建于明朝弘冶三年(1490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它“四进三堂八横三围”,有390间正房,宏伟宽阔的祠堂、庭院、长长的天街、巷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围龙屋详细介绍(广东围龙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