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万能作文素材200字(苏轼中秋月赏析200字)

1、苏轼中秋月赏析200字

[下雨]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有天路上忽然下雪,被困荒野,只得暂避破庙。半夜里,外头传来人声马嘶,苏轼只听男声:走不了了,在这里凑合一宿!忽然就进来两个年轻女人,又进来一个男人,苏轼一见这人惊得直跳起来,不等开口,那人已经叫道:子瞻?你怎么在这儿!北宋因为“重文轻武”,文化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传颂至今。[沙尘暴]只要提起北宋的文人,你一定会想起苏家三父子,而这三父子之中,最有才华的就是苏轼,但是他又是仕途最坎坷的一个。苏轼二十岁即中进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像后来被视为天才的纪晓岚、刘墉都是三十一岁才及第进士。苏轼饱读诗书文采百斐然,性格里自然有着文人的那份清高与孤傲,这是给他带来坎坷命运的最大原因 。文字狱当王安石变法之际,苏轼看到许多变法带来的弊端,却又深知王安石在朝中的地位,于是干脆眼不见为净,向宋神宗申请外调去了湖州。到了地方上的苏轼,似乎有点山高皇帝远的心理,将对变法的某些想法写进了《湖州谢上表》,表达自己不想与变法新贵一条战线的态度。谁知道当时王安石已被免除宰相职务,变法的工作已经由宋神宗亲自上阵。于是,苏轼的《湖州谢上表》被有心人抓住,于是上奏说苏轼反对朝廷反对变法。这让宋神宗很生气,于是一气之下将苏轼抓捕入狱。经过多方人士的斡旋,苏轼才免了死罪,而贬至黄州。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原本无心仕途,与哥哥一起中举后,当了学官,一心只想好好做学问。谁知苏轼出事,苏辙为了救哥哥,也被牵连,一同被贬。在之后的岁月里,苏辙专心仕途,几乎都是为了捞屡次被贬的苏轼,结果最后官居中大夫,也算是无心插柳了。在泥泞生活,在云端写诗苏轼被贬黄州,他这个团练副使,不但没有实权,连个像样的住的地方都没有,寄身于一座破庙之中。他有诗人的清高更有诗人的豪迈,怀着既来之则安之的胸境,他在东边的山坡上开垦了近十亩地,自给自足,自得其乐。也正因为此,他多了个名号:东坡先生。在黄州的苏轼,干得更多的是体力活, 身体上的历练,反倒让他对人生的态度转变了,很多从前觉得得重要的事情都变得无关紧要,思想开始变得豁达。有诗为证:“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虽然住的是破庙,但是来找苏轼对酒当歌的人依旧不减,其中陈季常就是常客。这个陈季常就是我们看的电影《河东狮吼》的男主角原型。原本朝廷里的有心人把苏轼贬到黄州来,就是想让陈季常除掉苏轼,因为陈季常当年的死与苏轼有点牵连。[沙尘暴]谁知苏轼到了黄州后,陈季常为苏轼的才情与人格魅力所折服,两人成了好朋友。苏轼与陈季常在一起的时候写了大量的诗词,甚至还为他写了传记《陈公弼传》。苏轼在黄州前后呆了差不多四年时间,写诗两百多首,词六十多首,文章一百多篇,实属他文字创作的颠峰了。美食家苏东坡世人都知道苏轼爱美食,走到哪里都是先找好吃的。到了黄州,虽然是被贬,虽然住的是破庙,也不能阻止他寻找美食的心。“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黄州依山傍水,河鱼与山笋是当地的两大特色。找到了好吃的,苏大文人哪里还有功夫为被贬之事患得患失,先吃了再说。后来他被贬海南那种谁都不愿意去的穷山恶水,他也是先找好吃的,还写诗嘲笑那些人没有神气,吃不到这么好的水果,而他其实是个有福之人。有诗为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结语对于苏轼来说,只要有美食与诗词,他在哪里都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他在黄州写的《定风波》里有一句诗,似乎预示了他一生的际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大雨里,同行的人狼狈躲雨,唯独他,即使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参考资料:[1]梅大圣. 苏轼黄州时期的生活方式及社会意义[J]. 江汉论坛, 1996(7):5.作者:如愿编辑:林妍#苏轼200字简介#

2、苏轼万能作文素材200字

【散文】观雨.随想文/闲者夏天,雨落成诗行。夏雨,是苏轼笔下的洒脱,是陆游笔下的清爽;是杜牧笔下的宁静,是文天祥笔下的忧伤。夏天,雨落多则殇。夏天的雨,给人们带来过喜悦与希望,可也给人们带来过不少灾害与忧伤。夏天,雨落的坦荡。夏雨,落在心里,是需求,是渴望。溶进怀里,是温柔,是坦荡。淋在头上,是清凉,是爽朗。夏天,雨喜怒无常。老天爷有呼风唤雨的大权,啥时候下雨全在自己的心情,而且随心所欲,不和咱们商量。夏天的雨,己经过量。雨,落在麦子生长期间,人们感到风调雨顺,丰收在望。可是,麦子成熟收割的时候,雨却下个不停,农民的收成将要泡汤。西安多雨,己经成殇。淅淅沥沥,没有停的迹象。据天气预报,这场雨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天气的晴朗。西安雨量,快成了南方。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一5月,西安降雨量已超200毫米,空气湿度已超过90%。在北方省会城市堪称第一,已赶上了南方。伫立窗前,向外眺望。窗外的雨,不断的敲打在窗户的玻璃上。看着细细雨滴,串起雨线,像水的帷幕,遮挡远眺的目光。观雨随想,心情不爽。今年的雨,让人失望。快到嘴边的粮食,生芽发霉,丰收将会泡汤。当前,要争分夺秒,抓住雨歇,抢收抢种,颗粒归仓。必须采取措施,想方设法,把农民的损失弥补上。夏雨,是一种心语,是一种倾诉,更是一种情怀。用心听,如风轻抚心坎,有心事更有清爽;用心听,如花静默绽放,有花语更有过往;用心听,如诗轻捻时光,有沉默也有悲伤。夏雨,只为有心的人飘洒,只为用心的人释然,只为唯心的人忧伤。夏雨,是自然的精彩,是岁月的涤荡,是生命的美丽,也是人生的希望。(2023.6.3)#苏轼200字简介#

3、苏轼的一生评价200字

苏轼死后,没有葬在病逝的江苏常州,没有葬回家乡四川眉山,也没有和发妻王弗合葬,却落冢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北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结束贬谪生涯,从儋州返回中原。走到江苏常州时,他已身患重病,遂写信给弟弟苏辙:“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当年7月,64岁的苏轼病逝于常州,他的儿子苏过遵其遗愿,将其灵柩运到汝州郏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安葬。许多人认为,苏轼和汝州郏城并没有什么交集,汝州又没有他游历过的名山大川,生性豪放又趣味十足的苏轼,为什么会选择长眠于这个小地方呢?当年,苏轼可是拒绝过汝州的!在苏轼离开贬谪地黄州后,被调去汝州,但他认为汝州离京城开封太近,不想再卷入官场的是是非非,就一路游览山水17个月,始终没有上任。没想到数年后,弟弟苏辙却出任汝州知州。期间,苏轼再次被贬,从定州(今河北省保定)调至英州(今广东省英德),途经河南境内,便绕道汝州与苏辙小聚。抵达汝州后,兄弟俩结伴来到郏城。郏城自古就有龙凤宝地的美称,还有著名的黄帝钧天台,是世传轩辕黄帝奏乐问道的地方,令很多文人学士向往。兄弟二人登上钧天台,居高远望,顿觉心旷神怡,仿佛听到钧天神乐飘然而至。在钧天台北面,有一座莲花山,山上奇峰叠翠,余脉绵延起伏,兄弟俩觉得和家乡的峨眉山非常相似,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当年,父亲苏洵死后,是他们俩一起护送灵柩回到四川,安葬在眉山苏家祖坟的。他们也想百年之后,追随父亲,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但此次苏轼被贬到英州,相距汝州数千里,而他已年近六旬,不知此生兄弟能否再相见,更别说回到眉山了。于是,兄弟俩就把莲花山唤作“小峨眉”,商定百年后,就把这片“土厚水深”之地,做为归宿地。苏轼葬于郏城10年后,苏辙也在颖昌(今河南省许昌)去世。他的儿子将他和苏轼葬在一起,人称“二苏坟”。200多年后,郏县县尹杨允感慨眉山和郏县虽相隔数千里,但他们父子三人情意相通,猜测老先生肯定经常神游于此,便在苏轼苏辙墓中间,修建了苏洵的衣冠冢,就有了现今的“三苏坟”。那么,除了苏轼、苏辙和苏洵外,大家也非常关心,苏轼的哪位妻子陪伴他长眠于郏县呢?苏轼一生共有3个女人,每个女人都对他情真意切,苏轼也为她们寄情诗赋。他的发妻王弗,从小饱读诗书,聪慧可人,“唤鱼姻缘”成就一段佳话。两人琴瑟相和、情趣相投,相伴相守11年,渡过了苏轼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可惜好景不长,王弗27岁时病逝,留下6岁的幼子苏迈。王弗离世后,葬在了四川眉山苏家祖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苏轼对王弗的思念。王闰之是苏轼的第二任妻子,也是王弗的表妹。她陪伴苏轼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将王弗的孩子苏迈视同几出,跟随苏轼起起伏伏,辗转多地,历尽生活的磨难。但王闰之也是苏轼的女人里,最没有存在感的,她不懂诗词歌赋,只是一位擅长炊茶采桑的村姑。他们之间没有风花雪月,只是柴米油盐,在苏轼的诗词中很少看到她的影子。但正是王闰之,成就了“东坡居士”,陪伴他走过宦海沉浮的中年时期。她一生辛苦操劳,终究在46岁时先于苏轼离世。对于这位老妻,苏轼心中有太多亏欠,唯有死后同穴,才能表达他的感激和不舍。于是,苏辙应苏轼之托,将王闰之的灵柩运至郏城,与其合葬。而王朝云则是苏轼最后的女人,这位钱塘江畔的歌伎,从小没了父母,也是可怜人。她12岁即气质脱俗,容貌惊人,苏轼一眼为之动容,把她买入苏府作侍女。聪慧的王朝云,喜欢跟着苏轼学习,深得苏轼喜欢,因而在她18岁时,终被苏轼纳为妾室。在苏轼落魄失意的晚年,身边只有朝云陪伴。在颠沛流离中,朝云不满周岁的孩子夭折,深受打击的她,再染瘟疫,熬到34岁时,她也离苏轼而去,成为惠州市西湖孤山东麓的一缕孤魂。“惟有朝云能识我”,有人说,朝云是最懂苏轼的灵魂伴侣,王弗是苏轼的情感伴侣,而和他同穴合葬的王闰之,则是苏轼的生活伴侣。昔日种种,皆如云烟。而今,苏轼与父亲、弟弟、妻子王闰之,长眠于郏县。千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苏轼父子都倍受敬重,他们的墓园也被一代代人精心呵护。而刻着苏轼“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诗句的石柱,风雨无阻地守护着他们的坟冢。坟冢边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柏,默契地倾斜向西南方向,那里是苏轼故乡眉山的方向。自古以来,叶落归根,是很多人的期望,苏轼终老,没有安葬在魂牵梦绕的故乡,是迫于无奈?还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洒脱,我们不得而知,但苏轼留给我们的,却不只有诗词。作者:源键编辑:红袖添香参考资料:1.2017年9月13日平顶山日报 《历史疑团之苏东坡拒绝“仕汝”》。1994年04期《中州统战》之《青山玉瘗眠三苏—苏东坡葬于郏县之谜》。#头条创作挑战赛#

4、我眼中的苏轼200字

看疾病如何翻转历史结局《疾病丹药与动荡》作者: 唐山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书中讲述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元最后是拾遗。第一篇则讲述了秦始皇,对于秦始皇的离世的真凶更多可能是由于慢性疾病。在古代,秦朝的医疗还是很强大的。秦朝设有太医令。太医丞,,并有太医左府,太医右腹等医疗机构。在一些书中也有记载。关于秦朝去派遣医师给一些其他国家君主看病,在秦朝特别重视环境卫生。严禁乱扔垃圾。而且政府设有多处的垃圾坑。相对于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环境较好,身体也不差,这些因素有助于秦国持续对东方用兵张仓活的久也是本事他自有一套自己的养生法。以“仁者寿”为核心,“曲肱而枕”,即侧身睡,别像尸体那样躺着。其二是重视体育锻炼。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钓鱼、打猎不为收获,只为健身。其三是注意心理健康。《礼记·乐记》中提出了“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的理论,要求人们注意陶冶性情。其四是终身学习。这既能使头脑保持活跃的状态,又契合“养生之道儒家认为静能养生,于是创造出独特的打坐方法,代代传承,孔子活到了73岁,孟子活到了84岁,荀子活到了75岁。张仲景他受着建安大疫的影响开始学医。中国历史上有三次疫病高峰,分别在汉末,魏晋金元之交,明清之交。建安大疫是首次高峰的顶点。据史料记载,当时157年,汉朝人口为5648万。但是等到了217年,只剩了1500万杜甫杜甫曾在有自己的诗作中提及到自己的病因,而杜甫和孟浩然都因体瘦闻名,活到了40多岁左右便得了糖尿病,糖尿病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加上古代的读书人为求仕进,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而且唐人们好饮酒也是一个关系,容易导致疾病。白居易白居易仕途受挫后,白居易转向追求内心、勤于著述,在唐朝创作量最大的诗人。这些诗非常生活化、美食、养生、种花、交友等无所不包,拓展了唐诗的趣味。晚年时,白居易的名望、创作、官位、财富等均“丰收”,被宋人推为“人生赢家”,成了科举出身的士人们的人格模板。晚年的他少食,也常斋戒。所以是促进他长寿的原因。苏东坡苏东坡做了几门功课,对健康可能会有益处。一个是忌口,他主动断肉百日。第二个是磨脚心法,每天早晚盘腿坐在床上,用力按摩脚心,各200次,活血化瘀。第三是吃软饭。软蒸饭,烂煮肉,温美汤,少饮酒。第四是常用茶漱口从古代大人物中学习养生之道,了解更多的智慧,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他们的风云变化,也让自己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保持健康的体魄,健康成长,了解历史,学习知识,体会每个人的不同魅力。#读《资治通鉴》# #一看就懂的史记# #无字的史书# #共读史记# #通鉴录# #看书说历史# #王攀说通鉴# #文史哲手术刀# #资治通鉴少年版# #人文史说#

5、苏轼的名人故事200字

我们都知道苏轼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被很多伟人尊为最佩服的文人!苏东坡icon进可以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苏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屡遭迫害,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但他始终微笑面对人生的逆境!这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值得后世人学习。林语堂icon先生的著名作品《苏东坡传》这本书一经上市就成为超级畅销书,两年已经累计超过200万册。创业教父、当当创始人李国庆icon多次向广大网友隆重推荐,下面链接就他推荐的同款。苏东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学成就不足以概括他。他还是书法家、画家、美食家,还是养生家,在各个领域的造诣都登峰造极。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吸取苏东坡对生活的态度,充实我们的智慧和能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苏轼万能作文素材200字(苏轼中秋月赏析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