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红太阳你吃过吗?2012年冬去旬邑县下乡检查时,在去旬邑的路上,司机饶有兴趣的介绍旬邑的风土人情,从唐家大院、泰塔、古黄河象化石、剪花娘子库淑兰一直谈到旬邑的美食旬邑饸络和花子馍,并卖关子给我说,中午午饭招待你肯定有红太阳。我问啥叫红太阳,没有人回答我,说你坐在饭桌给你上上来你自然晓得。由于旬邑离咸阳较远,当年还没有开通咸旬高速,到达旬邑时已11点40了,也到了吃饭时间。于是直接到饭店去吃饭。果不其然,上了一道菜叫红太阳,一碟子醋拌辣椒面,一盘花子馍。辣椒面用醋盐花椒面拌匀,上面撒点芝麻,红的通透,红亮亮的,辣椒碟子周围摆满热气腾腾的花子馍,红红白白,很是诱人。取一个花子馍,从中间掰开,用一半蘸一下红太阳,张口咬一下,满口的辣香和麦香立即传遍肺腑。三下五除二,一个花子馍已进肚,我又取了一个花子馍来吃,也不怕别人说我嗓眼。吃了花子馍,再来一小碗旬邑汤饸络,饸络劲道,汤色有味,真是尝到了旬邑的美味!从此后,每到旬邑,红太阳成了每次必吃的佳肴!#饸络简介#
2、饸饹长啥样骑车到临潼,中午到斜口,这儿的饸饹挺有名。我不知道哪家好吃,问一个本地人,他口音较重地说了一句“俄罗斯家的”我知道店名肯定不叫俄罗斯,但也实在没听明白。后来又问一个卖炮的,他给我介绍了这家,说他家凉拌的好吃。我到店里要了凉拌和热汤的各一碗,实话说味道一般,不如我在城里和白鹿原上吃的正宗。后来在群里问朋友,他们告诉我有一家三十年老店好吃,可惜我没找到,等下次再来试试吧。
3、饸饹读啥提起关中的面食文化,旬邑饸饹不可不说。作为地地道道的陕西旬邑人,我曾专门上网查过饸饹的渊源。饸饹,古称“河漏”。传说清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食之,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旬邑人喜欢吃饸饹,也善于做饸饹。在旬邑人的食谱里,饸饹有炒、烩、卤汁、浇汤、凉拌、过桥等近十种做法。在诸多食法中,受欢迎的是浇汤饸饹,也叫过事饸饹。旬邑人把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称为过事,而过事时待客的早饭便是浇汤饸饹。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过事饸饹也因此而得名。在家乡的宴席上,饸饹永远是主角。一口大大的铁锅支在院中,面汤随着鼓风机扇动的炭火不停地翻滚。切下一大块醒好的面,在白铁皮案板上揉成圆柱状,塞进饸饹床子里面。压饸饹的小伙子双手搬动铁棒来回旋转,银线一样的饸饹在锅里四散开来。面锅沸腾时点两次凉水,大铁笊篱一下就将整锅饸饹干净无遗地打捞到瓷盘子里,接着抹上菜籽油搅拌。面条润泽饱满,像陕西女人一样耐看。面案前的女子抓起一撮饸饹来,在空中扬起一道美妙的弧线,之后,落入一排排瓷碗中。面案旁边,早已备好满满一锅冒着热气的羊汤,肉丁和豆腐片裹挟着辣椒在热汤中翻滚,细碎的葱花、薄薄的番茄片,煞是好看。主厨师傅用长柄汤勺给饸饹浇上热汤,一时间香气扑鼻。红色的肉丁、油绿的菠菜、黄灿灿的蛋花、雪白的饸饹面,还未入口已让人垂涎三尺。柔韧的饸饹如金色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涌进喉咙,浪花里裹挟着羊肉汤的鲜香,蛋花和菠菜在撒欢,辣椒和葱花在欢呼。于是,食者沉浸在饸饹面的醇香里不能自拔。与浇汤饸饹相比,做法简单的则是凉拌饸饹。热饸饹出锅后,加上一些青菜和豆芽,撒些葱花,倒上油盐酱醋,搅拌均匀后就是一道凉拌菜。若是拿红酱肉汁浇上去,外加几瓣大蒜,就更好吃了。做饸饹,和面是关键。面和软了,压出来的饸饹不筋道。面和硬了,压起来费力,强压出来的饸饹会断成小节,吃起来不爽口。面和好后要在盆里醒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要尽可能长一些。母亲的经验是醒一会儿揉一会儿,通常揉三遍醒三遍。在旬邑,做饸饹面是检验新媳妇厨艺的重要标准。女人可以不会做菜,不会煲汤,可如果连饸饹面都做不好,恐怕会被乡邻贴上“笨媳妇”的标签。母亲的厨艺特别好,尤其擅长做浇汤饸饹。我虽然也热衷厨艺,常得人谬赞,但自知终其一生,也赶不上母亲的手艺。前几日,远嫁外省的闺蜜回家探亲,拉我和她一起去镇上吃饸饹。一大碗素菜拌饸饹,几分钟,呼噜噜吸光,全然不顾平日优雅的淑女形象。我在一旁道:“亲爱的,注意一下形象。”她瞥了我一眼说:“你不知道我有多想念这碗饸饹!记得小时候放学回来,端起妈妈做的饸饹,蹲在家门口,看着满天星光,真美啊!”望着她无限满足的表情,我不禁十分感慨:是啊,小时候的饮食习惯几乎跟定人的一生。村里有一位本家的老伯,定居台湾很多年,据说,老人后的心愿就是能吃一碗母亲做的浇汤饸饹!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痴迷自己家乡的饮食。因为这些特色小吃承载着乡情、浸润着故土的特色。更多的时候,它不只是饱腹的食物,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人生是寡淡的,到后,所有的向往都会落实到一粥一饭上,就像这简简单单的几口饸饹便可以将游子的身心安置妥帖。是啊,草根、家常的味道令人难忘。无论你生活窘迫还是阅尽千帆,这碗承载着乡情的饸饹永远都在,它是你口腹随时可以休憩的港湾。#民俗# #美食#
4、饸饹拼音晋城特产之十四:清汤饸饹。饸饹是具晋城特色的一种传统面食,方法简单又极具特色。清汤饸饹的配菜需要胡萝卜、瘦肉丝、豆角、豆芽、粉条,也可以加豆腐或土豆等等。吃的时候把肉菜面拌均,具有特色还属酸菜豆角肉丝饸饹,在晋城周边已成为饮食也具竞争力的一家餐饮连锁店,晋城饸饹吃起来香气扑鼻,面劲道有力,尤其是常年在外的晋城人一端起清汤饸饹就有“家”的味道的。
5、饸饹咋弄1964年8月,杜聿明前往西北参观,他的妻子曹秀清在延安街上看到了卖饸络木床的,十分感兴趣,她说多年不食家乡的饸络面,很想买一张带回去,又怕人多不方便带,杜聿明怕别人说带这种东西怎么能上飞机。因为饸络木床虽不重,却像长条凳一样,上面还有一个压饴饹的木柄,把和好的面倒在下边有小洞的槽内,用力一压就成了许多人爱吃的饸络了。沈醉马上表示这东西他想办法带回去,杜聿明、曹秀清很高兴,表示回去后定好好请沈醉吃上几顿饸络。杜聿明夫妇到延安不久,他们家乡米脂县的乡亲们便赶来看望他们,这使他们异常激动。杜聿明握着一位从米脂来的老人的手,带着极其内疚的语音说:“过去我对家乡没有做一点好事,大家不计较我这个不肖子孙,今天还这么远道来看望我,太使我感动了,请代我向家乡的父老们请安。”8月17日,杜聿明、沈醉等人从延安坐了一架小型客机飞回西安。当时延安还不通航,这是为了照顾这些特赦人员,才临时调去的。在西安参观七贤庄原八路军办事处旧址时,讲解员向他们介绍当年特务如何采用一切手段对付在那里的工作人员时,沈醉作了一些补充。讲解员一问,才得知沈醉是当年的军统骨干,他既是“军统三剑客”(沈醉、周养浩、徐远举)、还是“四大金刚”(沈醉、陈恭澍、赵理君、王天木),对军统内幕了如指掌。于是,讲解员向沈醉提出许多问题,沈醉都尽自己所知告诉了他们,使他们以后可以讲得更好些。杜聿明赞成沈醉这一举动,说:“当时重庆方面的真正意图,地方上是不会清楚的,小特务提供的材料,总没有你知道得多。”8月22日,一行人由西安到达洛阳,便去龙门石窟等处参观。杜聿明在蜀汉名将关羽关云长埋葬首级的关林参观时,他那异乎寻常的表情,引起了沈醉很大的兴趣。杜聿明一看到那座埋葬人头的坟墓,竟用手去拍了几下,又顺手拔去长在墓上的已变枯黄的小草,好像为亲友去扫墓一样,一面绕墓徘徊,一会又低头沉思。杜聿明曾经指挥过几十万大军,在关羽墓前自然是感触良多,这种心情是沈醉所无法体会的。一行人在洛阳参观了三天,杜聿明对洛阳拖拉机厂和洛阳轴承厂感兴趣。溥仪和溥杰的夫人嵯峨浩子则对洛阳唐代修建的那座白马寺很感兴趣。8月26日,一行人来到郑州,住一个招待所,那里的厨师们都是烹饪技术很高的厨师,杜聿明等人住在那里三天,每顿菜都很精致,早点更是丰富多彩,大家都纷纷夸奖厨师的手艺好。每餐沈醉都让端菜的服务员把大师傅请出来,当面赞扬他们一番,并请他们喝上一杯。大家处得十分融洽,连曾经日食百味的溥仪,也赞不绝口。从郑州乘火车返抵北京后,周总理便问大家的身体怎样?政协负责人便向周总理汇报,说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活动日程安排是注意劳逸结合,乘火车都是睡软席下铺,饭菜不太油腻。杜聿明等人得知周总理在参观前竟这么仔细关照过,无不感动万分。当时,杜聿明这些特赦人员被安排在政协的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的工作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来,其次是向过去旧同事和熟人去组织稿件,同时担任审核别人稿件与整理、编纂文史资料。文史专员除了搞文史工作外,每周还得学习一个或两个半天。沈醉比杜聿明晚一年特赦,1960年11月28日,第二次特赦在押战犯时,沈醉得到了特赦,同被特赦的还有李仙洲、范汉杰、庞镜塘、罗历戎等共11名。李仙洲是国民d中“山东三李”之一(另有李玉堂、李延年都死在台湾),三人都是兵团级的高级将领。他特赦后因山东有亲属,请求回山东去与家人团聚。庞镜塘因沈阳有儿女,他请求去沈阳也得到批准。只有范汉杰、罗历戎、李以劻、董益三和沈醉五人因外地无亲属或亲属在京,便留在北京,也是先进行一段时期参观、学习再去红星公社劳动一年,再另行安排工作。沈醉在红星公社劳动结束后,被分配到政协担任文史专员,和杜聿明成了同事。专员们在生活上也全部由政协负责,都在附近安排有住房,有公费医疗,专员们享受高干司局长级同等待遇。大家对这一安排都十分满意,杜聿明和我开玩笑说:“我们以为自食其力是指体力,你说将来当裁缝师傅兼理发师,我也准备搞裁缝兼修理自行车和小机械,谁想到又让我们坐办公室啊!”1964年,杜聿明等人参观西北结束,回到北京不久,他和溥仪、宋希濂、范汉杰、王耀武、廖耀湘共六人,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工资由过去的每月100元提到200元。他们接到这一邀请通知书时,无不心情激动万分。杜聿明还写了一封信给周总理,表达他的感戴心情,决心要以有生之年,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竭心尽力。#饸络简介#
6、淳化饸络CCTV-2经济频道,这两年经常在傍晚时间段播放一个叫《味道中原》的电视纪录片,详细介绍了河南省内各地的四十个名优小吃,是对河南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一个总结和概括。这部河南地方美食纪录片共40集。详细介绍了:茶油,柿子醋,米醋,贡面,大刀面,饸络面,板栗,茖葱,金蝉,八碗八,八大件,炒鸡茸,笨鸡蛋,缠丝鸭蛋,淮山羊,诸数花,咸鸭蛋,知了,粉皮,粉条,皮渣,杠子馍,水激馍,顾家馍,葛根肉粉,闷罐肉,毛豆腐,瓜豆酱,酱焖鸡,香菇酱,光头面,意大利面,自酿啤酒,胡辣汤,牛肉汤,大肠汤,花生糕,四味菜,杏仁茶,黄米粽,糯米饭,豌豆馅,烩面,新野板面,浆面条,鸡蛋不翻,陶罐豆芽,凉皮,韭花,蕨菜,竹笋,茶叶炒鸡蛋等众多中原美食。看了片尾的制作团体名单,好像并不是由河南电视台拍摄的,而是一家商业机构策划与拍摄的。有时间的朋友可以抽空看一看,对于了解河南的名优小吃,会有收获的。#郑州头条#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饸饹长啥样(家常饸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