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说说【100句简单文案】

一、佛教说说感悟生活

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人生是单行道,只有向前走的路,没有往后退的道。人活于世,其实很简单,做出你的选择,坚持你的努力,享受你的成果,永远都别回头。

3、上师相应法里有这样观想的方法嘛。

4、如果可以重来,我不要再失去你,失去你是我今生大的遗憾。

5、有时我们走的太累不一定是因为走的太远,可能是背负的太多,有时我们活的太累,不一定是因为我们缺的太多,而是我们要得太多,其实幸福不是一个证明题,而是一个满足感,因此不能用你的生活质量来证明你的幸福指数,但恰好你的满足感能透露你的幸福感,所以佛陀言:知足为乐,少欲为福。

6、其实,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脱缰野马般的“心”,出口是非不断的“嘴”。所以,人多时,请管住自己的嘴;人少时,请管住自己的心。多观察自己,少议论别人。一个懂得降伏自心、善待别人的人,必定有大福报。

7、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那就找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生活本来就这么简单。

8、轻轻的我来了,抚平你紧琐的眉头;轻轻的我走了,让所有的忧愁随我而去。请不要再留恋那些不属于你的烦恼,生活每天都在继续,快乐每天都在上演,愿你放下苦恼,天天开心!早安!

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0、问:你所说的这颗心就是“本心”吗?

11、问:您的意思是安住在当下,别想过去与未来吗?

12、后来,妙贤深深慨叹自己美貌的悲哀,便把容貌弄丑,希望做一个“丑僧俊道”。所以,大阿罗汉的情爱,与人间一般的常识看法是很不一样的。

13、有善心的总会被恶意伤害。你对人真诚,总会有人来骗你。但即使是如此,我们也不要因此而改变自己。因为这不是一个谁受伤谁就输的游戏。人生到后,比的不是赢,而是心安。坏人赢了,可良心却输了。做人吧,心安就是赢了一辈子。

14、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错误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投机钻营、铤而走险、违法犯罪。

15、请点右上角,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16、朋友,不是先来或者认识久的人;而是那个来了以后,再也没走的“同类”。

17、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在《星云大师演讲集》中,都将获得解答。

18、问:我们如何到达这个真心的阶段?

19、答: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我们不称它为“任何东西”——它就是那样存在。一切都放下。甚至连觉性也不属于任何人所有,因此连它也要放下。意识不是独存的个体、众生、自我或他人。因此,放下它——放下一切。没有任何值得渴爱的事。一切都只是麻烦的包袱。当你如此清楚看见时,就能放下一切。

20、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二、佛学的说说

1、只要如实地观察每件事——它就是心,心就是心,它本身不是任何东西或任何人。快乐就只是快乐,痛苦就只是痛苦——它就只是它。当你了解这一点时,就可以不再疑惑。

2、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是一位大阿罗汉,他是出身富家的公子,父母要他结婚,他以修道为由而婉拒。被父母一再逼迫,不得已便用黄金雕塑了一个女人,对父母说,除非有像她那么美丽的女郎才肯娶。他的父母就派人抬着这一尊金像游行全国,说这是一尊金神像,少女膜拜她会有好运气,于是,全国的少女都闻声前来膜拜。有一位少女到了金像前面,顿时金光黯然失色,全被她的美貌掩盖了,她就是有名的美女妙贤。

3、幸福是自己的,永远不要拿别人来做参照,别人做不了你,他怎么知道你走过的路,你心中的乐与苦。早安~

4、大的幸福莫过于三件事: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等你。

5、众生是累生累世的父母,我们怎能念父母的过错?如果内心不再有坏的作用那一部分,我们便不再会从其中引起痛苦、烦恼,从而达到永恒的愉快、安详。顺逆因比较而显,善恶以分别而生。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6、问:真正的“观”和“想”一样吗?

7、其实时时刻刻都可以去修行,

8、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9、总盯着你了不起的过去,你就不会有了不起的未来。不管昨夜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早晨醒来这个城市依然车水马龙。开心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亦舒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安东尼我们听过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韩寒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张小娴

10、人生中,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11、许多看似拥有的,其实未必真的拥有。那些看似离去的,其实未必真的离开。倘若因果真有定数,有朝一日,该忘记的都要忘记,该重逢的还会重逢。

12、答:当心真的不动时,那并不重要。当定被正确地建立时,观察的所缘就变得很。当观是“真实的”时,就没有“对”与“错”,“好”与“坏”的分别,连类似的东西都没有。你不会坐在那里想:“哦!这个像那个,那个像这个……”那是粗的观的形式。

13、问:您说要有足够的定才能观。要到怎样的定才够呢?

14、第十九章|谈情说爱(3)

15、上一节我们分别讲了情爱的四个层次之人间凡夫和人间圣贤的情爱,接下来:

16、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17、禅师当场就做了一首偈语给他,大致的意思是一些很不好听的话。

18、命运其实没那么可笑,它不过是让你们在一起,又让你们分离。

1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0、简单的事,想深了,就复杂了,想多了,就繁琐了。复杂的事,看淡了,就简单了,看透了,就轻松了。落拓本自名士。心宽即是如来。活得不必那么精细!人间百种汹涌,总有来由。命中万般历练,皆是造化。

三、佛教感悟生活的句子

1、不懂珍惜,换对象也难以持久;不懂宽容,换爱人也难以快乐;不懂欣赏,换眼睛也难以描述。

2、幸福是一种心态。一堆人,一个苹果,人们开始算计;两个人,一个苹果,不是争抢伤和气,便是谦让出和谐;一个人,两个苹果,吃的欲望已消失;一个人,一堆苹果,你开始犯愁。幸福,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只要抱着“得之则喜、失之无忧”的心态,人生就会有满满的幸福。

3、受到再大的打击,只要生命还在,请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4、今生今世还没去过,现在真的不知道。跟据认识及觉知等体会,是有神通法术的!只要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人都有法不的,但是届时已经不再是人了。他们都是神通自在的佛了。极乐世界的含灵大众统统都叫做妙音佛。相貌一样,大小一样,称呼一样,神通一样,肤色一样,没有可分别的了。

5、有时候想,这人间有一户灯火是我亲自点亮的,柴米油盐齐全,瓜果蔬菜新鲜,爱有伴侣,困有暖床。纵然简单,也心生欢喜。

6、人生不必斤斤计较,让自己怒火攻心。“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如果想到我们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只不过是到世间走一遭,还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值得计较呢?做人大度一点,做事大方一点,不但不会有所损耗,反而会得到更多。

7、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不要太认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主义者大的悲哀,就是活的不真实。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人活着大的乐趣,就是从痛苦中把快乐找出来。什么都追求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却不是好的活法。你随和,生活才随和。

8、佛教中的戒律,因身份不同,所守的戒也不同:三皈依。(刚学佛的人,守这三条: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学佛有基础后,到寺院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霪、不妄语、不饮酒)3在家菩萨戒。(五戒居士进一步,可以到寺院受在家菩萨戒。有六条重戒,28条轻戒。此处不列举)4沙弥戒。(出家人刚出家,受10条沙弥戒,此处不列举)5比丘戒。(出家人进一步受比丘戒,共250条戒律,在此不列举)6比丘尼戒(出家尼姑,进一步受比丘尼戒,共348条戒律,在此不列举)……等等。

9、谈到“真心”,可以用另一个方法来帮助了解。我们为了学习而设名言,但事实上,本质并未因而改变,它还是它。例如,坐在楼下这石头地板上,地板是基础——它并未移动或去任何地方。上面的楼房是在这基础之上生起的。楼房就如心中所见的一切事物——色、受、想、行,它们不如我们想象的一样存在,它们只是世俗的心。它们生起后就灭去,并无固定不变的实体。

10、这样的话就是时时刻刻不离三宝,

11、将军对禅师诚恳地说:“禅师!我现在已经看破红尘了。请禅师收留我出家为僧,让我做您的弟子吧。”

12、学会原谅,毕竟人总难免有错误,也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放下嗔恨,否则将是一片苦海,宽恕的那一刻,才会感受到生命的自由、安详、解脱。

13、问:当您教导“观”的价值时,您是指坐着想特殊的主题——例如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位吗?

14、上师三宝观想在自己的右肩,

15、当一个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尴尬的莫过于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其实你明明知道,卑贱不过感情,凉不过人心。你必须明白,要走的人留不住,装睡的人叫不醒,不喜欢你的人感动不了。早安!

16、以平常之心,接受已发生的事。以宽阔之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以不变之心,坚持正确的理念。以喜悦之心,帮助须帮助的人。以放下之心,面对难割舍的事。以美好之心,欣赏周遭的事物。以真诚之心,对待每一个人。以感恩之心,感激拥有的一切。

17、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但是,痛苦和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多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

18、不过,修行不只是谈论生与灭,你必须亲自看见它。当坐着时,只要如实观察正在发生的事即可,别追逐任何事。“观”并非意指陷入“想”中,解脱道的“观”不同于世俗的“想”。除非正确了解“观”的意义,否则想得愈多,只会愈困惑。

19、像这样的菩萨罗汉,他们体谅人情,爱护幼小的少年,给予他安慰,所说的话,字字句句都很超越。

20、道教讲究天人合人这个小的自然和外界的大自然和合,终通达。而佛教讲究内省,认为人体内自有无尽智慧,无穷本源。外在的一切都只是人心的投影。(有点儿人本主义思想~~)所以追求对内在的深入探索,终达到由内而外,智慧明了一切的境界。所以道教是由外而内的修炼,佛教是由内而外的修炼。其实个人看来殊途同归。选我满意答案吧,谢谢。

四、佛教心情说说感悟生活

1、好想从头活过,不想再为难自己抱抱过去的自己。

2、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

3、时时刻刻都在和三宝相应,

4、一天,将军起了个大早,赶来寺里拜佛。老禅师一看他就说:“将军为什么这么早就来拜佛呢?”

5、往后余生,好好爱家人,也要对自己好一点。人生真的不易,且行且珍惜。

6、问:我们不能称它为“本心”吗?

7、解脱道的“观”不同于世俗的“想”

8、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战。

9、大体上一样但也有差别感悟生活是通过你的生活,或者是别人的生活所得到的感悟,范围较小,而感悟人生通过人的一生二得到的感悟,比较大,广,更深刻,更有哲理性

10、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脾气泄露了人的修养。绊脚的,往往不是荆棘石头,而是心。

11、请不要让你的人生,输给了心情。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乱了。我们常常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坏心情贬低了我们的形象,降低了我们的能力,扰乱了我们的思维,从而输给了自己。控制好心情,生活才会处处祥和。

12、问:在您所说的这个阶段需要何种程度的定?它需要何种特质的正念?

13、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丁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4、感悟:大多数人都是说大道理的时候似乎比谁都懂,事到临头,却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这正是“说时似悟,对镜生迷”的道理。大道理要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奏,才算是真的开悟啊。

15、成全不是美德拒绝也不是一种罪过。

16、禅师长叹一声道:“轻轻一撩拨,心火燃烧,你这样暴躁的脾气,还谈什么除去心头火呢?”

17、问:你似乎是说在世俗的身心(五蕴)之外还有个东西。有这样的东西吗?你怎么称呼它?

18、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于是,便学会忘记,忘记回忆。偶然间,在人海种下因缘。经年去此时候,遇见了你。早安!

19、回忆是美好的事,只要你能让过去的都过去。

20、生命里,舍不得的那一页,总是隐藏得深。

五、佛教说说感悟生活图片

1、吃什么东西的时候都要观想供养三宝。

2、有些目的是主导性的,有些目的是从属性的。在行为的领域,不是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存在,否则,辗转相因,以至无穷,人的欲望终会转入空无。

3、心情是一条河,它的状态取决于它的深度。深水沉静,浅水喧哗。心量太小,小石头也能激起心情的浪花;心量大了,才能容得下暗藏的礁石。生活中,干扰我们心情的,没多少是大事儿。如同江河中的浪花,很多都不是庞然大物激起的。见多识广了,心胸就开阔了,心量就大了,心也就容易宁静了。

4、很多时候,有太多的东西,不懂得如何舍下;有太多的事情,看不透错与过;对太多路过的人,说不清的无能为力,于是,烦恼占据了一切。有时,不快乐,不是因为有太多的得不到,而是,有太多的不愿舍弃。

5、走近你,就走近了痛苦,离开你,就离开了幸福。

6、只要相信,就有可能。

7、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

8、给你修路的,是你自己;埋藏你的,也是你自己;帮助你的,是你自己;毁灭你的,也是你自己;成就你的,自然还是你自己。所以自作自受,自信自度。遇到什么,就体验什么,快乐就这么简单,顺其自然。在生命里,我们要学会放弃评判,让你解脱,也让别人解脱。

9、只要坚持放下并觉知就能达到“本心”

10、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2、佛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而人生就是这苦海。第一为什么说人生就是苦海,人间有七情六欲。仙人是没有七情六欲的。不要小看这所谓的感情,这些是你在人间必须需要的东西。假如你没有亲情,友情,爱情的概念那么你就是个四大皆空的状态。第二在仙家看来凡人的七情六欲是用来受苦的,并非享受这份感情。而遁入空门便是舍弃这世间的林林总总。这是从遁入空门的角度来看人间就是苦海,或者说人生就是苦海。

13、永远都不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而后悔,不管是十年前,还是现在。

14、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钱为中心,你会活的很沉重;如果你的生活以儿女为中心,你会活的很辛苦;如果你的生活以爱情为中心,你会活的很纠结;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为中心,你会活的很苦闷;如果你的生活以宽容为中心,你会活的很快乐;如果你的生活以知足为中心,你会活的很幸福!

15、楼上的兄弟说的太好了在勤奋中寻找快乐做人清清白白上对的起父母下对的起良心就可以了不做亏心事夜半三更也不惊

16、答:到足以让心安住的程度即可。

17、很多时候,看的太透反而不快乐,倒不如幼稚的没心没肺。

18、倘若心中愿意,出路千千条。倘若心中不愿意,借口万万个。一切问题,终都是自心的问题。一切烦恼,其实都是执着的烦恼。

19、你的命运,是吸引来的,不是追求来的。花开蝴蝶自然来,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更近。

20、一:一切皆为虚幻。二:不可说。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佛学的说说【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