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朱熹是历史上的罪人
1、
(1)、他想到了同样以自己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辛弃疾和朱熹。陈亮筹备当中的三人英雄会,就这样进入了议事日程。他对辛弃疾说见面的地点好是选择处于铅山与崇安之间的紫溪。为什么选这个地方?因为与朱熹所在的地方比较近,方便他来。但是陈亮一开始对朱熹就有点不放心,他想不如我先提前去给辛弃疾见见面。我们两人先聊一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以后,等朱熹来了,三个人再敞开谈论。
(2)、无可非,无可刺,就拿“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的大帽子来压,这也够强词夺理了。如果“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的人都入了尧舜之道了,试想孔先生还能到哪里去收学徒?过其门而入其室者,便“可与入尧舜之道”?孟子自视也忒高了吧。
(3)、朱熹推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儒家观念,极大地影响了长乐的宗法礼治。而朱子理学的精髓,也在潜移默化中与当地风土人情紧密结合,互相影响,造就了长乐人崇尚气节、刚毅勇敢的品性气质。
(4)、《八闽通志》载:“黄榦,字直卿……从朱文公学,后遂以女妻之。”黄榦在学术上有极高的成就,曾在著名的白鹿洞书院讲易学,其著作《勉斋集》《周易系辞传解》《读仪礼经传通解》等。
(5)、据说康熙小时候出过天花,是个麻子,而且他只有一米五几。乾隆也是不高。(这些让喜欢YY清穿的妹纸些情何以堪啊~~)
(6)、这种说法其实是来自于当时一个名叫沈继祖的官员,那么他为什么要污蔑朱熹呢?
(7)、随着编纂过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汉族知识人加入了进来,成为了清王朝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而与此同时,清朝统治者也在这些读书人中不断剔除与自己统治思想相悖部分,一部明史见证了清朝前100的的文治,也见证了这一百年来因推行文字而出现的文字狱。怀柔与镇压相互使用,是清朝统治者对待汉族知识人的策略,清朝统治者称之为宽严相济。清王朝的前150年,是一个从乱到治的过程,这150年里,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整体呈上升趋势,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比较重视宽严并用,以加强对广大臣民,汉族知识人的引导与控制,从而实现有效的统治。
(8)、34年的功夫,同一个地球,环境变化太大了。。会不会一张是秋天,一张是夏天哦?
(9)、把一个存在巨大争议的所谓得姓始祖(申伯)置于总祠正堂,这是什么样的情怀?什么样的意图与目的?请你们回答我: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10)、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11)、言归正传,朱熹在注解“殷因于夏礼”这段时,“因”取的就是“沿袭”之意,在注《大学》时,取了程颐的说法,“亲”通“新”,也就是说朱熹知道这两个字的用法,但在注解这句话时却解成了“任人唯亲”,还是那句话,他肯定也是这么想的,可见,朱熹是一个任人唯亲的人。
(12)、1991年10月20日至22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河南省南阳县委统战部、南阳县海外联谊会在南阳联合举办的“中国谢氏源流首届学术讨论会”,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谢氏为黄帝族的任姓之后裔”。
(13)、从这段历史看,赵构建立的这个南宋,自始至终一直处于外族入侵中,仅仅一个都城,就迁移了数次,可谓一路败退,终割地求和达成,才让南宋暂时处于和平状态,从国家民族的层面,割地称臣一定是一种投降、一种屈辱,但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南宋真的有实力能完全击溃金朝的入侵吗?如果我们身历其境,一定能感受到,在决定国家生死存亡命运的时刻,究竟做出何种选择,实在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PlanA之外,一定有Plan B,或许还有Plan C,这样的选择题,每个人都可以给出答案,但他们都没有决定权,终的决定权仅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赵构。
(14)、这样的陈亮,是不是与大家心目中的辛弃疾有点相像呢。辛弃疾比陈亮大三岁,他出生在金人统治下的山东。他从小就被他的祖父反复的教导,就是北宋是怎么被灭掉的。所以辛弃疾很小,就有一种失国之痛,而且祖父一直勉励他,要为恢复南北的统来保持国家的完整来做努力。所以辛弃疾的一生很早也就立下了这个志向。这个志向如果用陈亮的话来说,其实也是这七个字“复仇自是平生志”。所以这七个字不仅仅是陈亮的志向,也是辛弃疾的志向。
(15)、这段对话可以作为旁证,孔老爷子喜欢的是善恶两分、大道直行,有担当、有立场的君子,所以才会说“乡愿是德之贼。”
(16)、这几年辛弃疾在福建,陈亮在浙江,他们虽然不能频繁的见面,但是也通过诗词的酬赠来保持一种联系。让辛弃疾万万没想到的是,陈亮居然一病不起,突然辞世了。
(17)、和尚,不事生产,无须劳作,整日拜佛求经,口吐莲花。记得古代就已经有人做出相关论断,百姓饥不果裹,而寺庙却香火滔天。百姓薄田少地,而寺庙却占田万千。
(18)、孔子学说中“德”的内涵不少,其中“乡愿”就是其中之一。
(19)、给大家族分发特权,导致门阀控制中国近500年,直到唐朝晚期才消除。
(20)、朱熹的长乐籍门人子弟,在闽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其中,尤以黄榦为突出。
2、
(1)、韩侂胄派系的监察御史沈继祖奏劾朱熹“六大罪状”,内容分别是:
(2)、傅山则被地方官强行抬入京城,虽然他装病以逃避考试,但康熙皇帝爱其才,下诏对其免试,并赐予他内阁中书的官职。
(3)、申家祖宗申伯真的了不起啊!竟然穿越两千八百余载,坐上谢家孝子贤孙们用心设计的大轿子,将入祀全国全世界无数谢氏宗亲耗时十多年、花费数千万及无数心血打造的中华谢氏总祠。
(4)、为秦桧翻案,是法家思想之下的必然结果。韩非子对忠臣的定义:从主之法,顺主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
(5)、中国人口众多,网民数量也相当庞大。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消息,网民也经常对各种消息生发出议论。可以说无论是正面消息还是反面消息,我们总能看到来自正反两个方面的议论:“非之”者有之,“是之”者有之。即便是对一些不良现象的曝光,也总有人站出来主张“理性”看待。理性看待任何问题都没错,但要坚持原则,有个是非标准,对于错误的东西要明确错在哪里。说到底,乡愿者到处讨好,八面玲珑,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得不到伸张;正因为乡愿者以老好人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他的腐蚀性对社会风气危害极大,为此孔子说“乡愿”者是道德的祸患。
(6)、除了长乐,朱熹一生还在福建各地讲学授业,避祸期间也到过连江、古田、闽清、霞浦等地,都对当地的文化启蒙和传承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环境中,德才兼备为优良,有德而无才也能被认可,但有才而无德是会被社会价值观所否定的。
(8)、被撵走的不只是赵汝愚和朱熹两个人,朱熹的信徒们也都被撵走了。这就是"庆元d禁"。
(9)、就算这样,他还是被人们奉为一代大家,是一个有道德的思想家。
(10)、当时66岁的朱熹是宋孝宗的侍读老师,在皇帝身边负责解疑答惑。时任监察御史的沈继祖上书弹劾朱熹十大罪。
(11)、隋初,东北亚崛起高句丽。据辽水犯汉界。文帝首伐无功,后炀帝起兵百万三伐,修大运河就是为从南方调运军粮,而不是后世胡刍的淫乐下江南。两败后杨广再亲征,惨胜归途,国内已因连年用兵和修大运河民怨沸腾,兵力未及调度国已亡。到唐太宗时再伐高句丽,才扑灭威胁,否则现在的燕京早已不保。
(12)、这是一个笑话,这说明秦桧的后人关系和实力杠杠的。历史就是历史,错了就是错了,历史早以定论,翻案的话秦桧自己都不同意都死不瞑目。
(13)、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夫子朱熹就是这样不要脸的人。
(14)、后来,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吃人的礼教”。
(15)、据野史记载,当朱熹推出他的理学“成果”之后,马上遭到各大儒家学者嗤之以鼻,有挖苦嘲讽的,有公开反对的,有暗中抵制的,不一而足。主要是遭到中层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强烈反对。因为理学的核心是“天地为理,人事其中”,意思是,天地有理人没理,除了皇帝,老百姓就像畜生,必须为天地服务。也就是后人总结的“存天理灭人欲”。此话说得太露骨,太不厚道,无怪乎老百姓群起攻之。
(16)、儒家思想通过两个人的歪曲和修改,分别利用了两次农民起义获取政权的历史机遇,实现了其地位的跨越式提升。尤其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对中国后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摧残不可谓不大。我们不妨来看看它“愚民”的威力有多大?
(17)、看来,问题的根子并不在于“乡原”言行如何?而在于其不入孔门,不入其道。圣人因为有时不得中道,所以勉强把“狂”“狷”者收拢来做徒弟教导。“乡原”虽似乎并不太狂,也不太狷,反倒是有人公认为“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这让一向以为自己是正统的孔圣人怎么受得了?作为学生,孟子怎么能不为老师千方百计辩解?
(18)、朱熹的“名片”相当光彩耀目: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派学说代表人物、儒家集大成者。
(19)、比如其中有名的一句话“灭人欲,存天理”,这句话大意就是人的欲望有三种:食欲、性欲、权欲。人的高境界就是灭三欲。
(20)、一个政权确实应该审时度势,但有时过于“谦逊”便就太过卑颜屈膝了。而秦桧恰恰能够靠着这些伎俩在乱世中步步高升。原本被俘到金国的他,一路上谄媚巴结,丑事做尽,终究借机逃回,以英雄的姿态进入南宋政界,靠着取巧钻营爬到了宰相之位,把持朝政近二十年。
3、
(1)、朱熹学说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理学家口口声声主战,但究竟该怎么战,怎么恢复中原,朱熹本人在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却“未知如何”。更甚者,朱熹从根本上反对务实。
(2)、据说,沈继祖弹劾朱熹这些罪状与丑闻之后,朱熹没给自己辩诬,只是向朝廷做了检讨,“深省昨非,细寻今是”,灰溜溜地挂了冠,辞了职,走人了。
(3)、朱熹认了罪,离开了政治斗争旋涡,做了一只闲云野鹤。
(4)、我说过很多次,解读《论语》,不要单句的去解释,那是断章取义。一定要结合前言后语,这才是了解真相的渠道,也才不至于误解了孔子的意思。
(5)、这一追当然没有追上。我一开始讲了,辛弃疾在这个四望楼里面听到了一阵笛声,写了一首词。这个词不是别人叫他写的,他是很有感慨。写了一个词以后,把它卷起来就放在怀里就带回去了。没想到回去五天以后就收到了陈亮的一封来信,陈亮的来信。当然先是回顾了两个人在瓢泉,在鹅湖,两人在一起喝酒,谈论时事,这么一种慷慨激昂的这么一个状况。同时又对辛弃疾说你是个大诗人,你应该写词把我们这段交往记录下来。陈亮没有写这封信之前,辛弃疾已经写了,现在陈亮叫他写。那就把现成的就寄回去就可以了。那么这就是我一开始说的这首《贺新郎》
(6)、谢民出示古代正论和谱序的数据和今人所谓的论文数据,对“广泛”“普遍”之量及比例,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起码要自圆其说。
(7)、此后,朱熹就没有再娶老婆,也没有纳妾。因此,沈继祖这个人就觉得,这怎么可能?肯定是背地里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正好,朱熹当漳州知府的时候,曾经为了整顿社会风气,勒令一些尼姑还俗(当时的理学家都把佛教思想看作自己的大敌,朱熹是不是借着手中的权力收拾佛教徒,我们不好判断)。
(8)、但是自从淳熙十四年,也就是公元的一一八七年。宋高宗去世之后,宋孝宗其实也已经没有了早年的那种激烈的这么一种情怀。他那时候想的多的是什么?多的就是怎么把皇帝这个位置来传给太子赵盾,也就是后来的宋光宗。你说一个皇帝,他连皇帝这个位置他都不想要了,你还能指望他在这么一个时代能大有作为吗?
(9)、就是位于北京的科举匾额博物馆,博物馆内的一件藏品,真实记录了当年康熙皇帝对于教化民众所采取的措施。省谕16条发表于康熙九年,对于理学的研究,使康熙皇帝认识到,治理国家不仅需要法律的令行禁止,教化民众才是第一要务,为了实现对老百姓的教化,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康熙皇帝将崇儒重道的文化国策具体化为圣谕16条,希望借此达到尚德缓刑,化民成俗的目的。为了使百姓能够更好地理解圣谕,各直省府州县官员,以及富有教化之责的学政系统,或以图解、诗、谣的形式,或以百信直接理解的白话,或直接讲解,或将其与律合释等,对圣谕16条进行了大量的解释和通俗化的努力。
(10)、谢民出示什么时候产生“历史的误会” 的证据;
(11)、子曰:“乡原,德之贼也。①”(《阳货篇第第十三章》)
(12)、与辛弃疾着重写两个人之间的相聚相离的情感有点不一样。陈亮是从国家和民族的这么一个很高的角度,来写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这场离别。他因为担心北方被金人占领的时间太长了,年纪大的人慢慢的就去世了。而年纪轻的人也就慢慢的淡忘了这个事情。所以他觉得恢复北方故土是个刻不容缓的事情。
(13)、此外南宋的辛弃疾、陆游等等众所周知的词人也都对朱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再比如凤凰网在《理学大师:朱熹》中也有着这样的评价:
(14)、儒家也是如此,自从叔孙通为刘邦打造君臣之别,儒家便沦为帝王统治之工具,仁,义,礼,智,信,天天宣扬,日日推广,可这数千年以来,仁在几处?义在何方?把帝王摆在规则之外,任意妄为。更把万千儒生变为庸吏俗臣,整日派系斗争,醉心权谋,生生把书生都逼成了道貌岸然的君子。
(15)、陈亮,壮志未酬,满怀悲愤,他心有不甘。陈亮觉得,虽然北伐这个事情好像一时看不到希望,但是北伐这个事,他永远是个事情。没有办法从实践上的实施。那不如我们来开一个政治的务虚会,为以后有可能的北伐来准备一些行动计划。那么找谁来商议这个事?陈亮想来想去。在全国,在目前的情景之下,能够坚决抗金复国的人其实寥寥可数。
(16)、焚书毁书狠的不是秦始皇,而是乾隆,清廷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部,79070卷。禁毁6766部,93556卷。
(17)、想要取代赵汝愚的,是新崛起的外戚韩侂胄。韩侂胄这个人很会玩阴谋诡计,可是却又又从赵汝愚身上找不到什么问题。于是就从皇帝感情上面下手。
(18)、要了解前文,请见:文化之殇:从《春日》谈起
(19)、“朱熹举了吃饭穿衣的例子,如夏葛冬裘,汤饮饥食,此理所当然。葛必欲精细,食必求饱美,这便是欲。”
(20)、《学而》篇第十三段“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是有若说的一句话,朱熹的注解是“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典型的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思想。有若是何许人也?他是孔子的弟子,在孔子去世后被孔门之人推举为孔子的继承人,如此之人虽不是圣人也是大贤,怎会说出如此任人唯亲的话。
4、
(1)、中国自古以来对于人的评判都是以德为先,其才在后,而曹操却反其道而行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为什么说朱熹是历史上的罪人【文案6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