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语录及感悟精辟137条

道德经经典语录

1、道德经经典语录解析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2)、译文: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3)、时至今日,其中蕴含的智慧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推敲。

(4)、“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5)、辉煌: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阚泽记载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黄老之书升格为经在汉武帝尊六经之前。

(6)、(感悟)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8)、老子名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9)、你拥有的知识越少,你的圆圈就越小,你便会认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很少。

(10)、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拥有一颗豁达开朗平淡的心,在缤纷多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拒绝各种诱惑,心境变得恬适,生活自然就愉悦了。

(11)、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12)、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8)、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19)、知:知道,明白。 足:满足。 常:经常。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才会时常感到快乐。

(2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道德经经典语录及感悟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5)、老子名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老子名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9)、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10)、地址:北京南中轴路甲8号福音红木文化博物馆

(11)、我们上学时学的课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大抵如此。

(12)、相反,你拥有懂的知识越多,你的圆圈就越大,你便会认为自己很无知。

(13)、(名句赏析):天下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坚硬的东西之中。

(1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15)、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

(16)、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1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8)、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人们,“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并且能够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那么自然就会被大道所青睐。所以,做人做事应顺应天道,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做个善良的人。

(1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0)、意思是相隔千里的行程也必须从脚下一步步开始。人要从基本的源头开始,注重积累,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3、道德经经典语录 名句集锦

(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3)、 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4)、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能够从事情的细微之处发现真理,才是明智的表现;能够坚守柔弱的信念,才能以柔克刚,成为真正的强者。

(5)、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6)、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7)、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8)、译文为: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

(9)、(名句赏析):江海永远处于(百川)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1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老子名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3)、轻浮,是不懂得自重是根本;浮躁,是不懂得安定才是王道。所以君子每日的行为,都展现稳重、安定的样子,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急躁不安。

(14)、军队是不详的器具,不是君子就不要使用该器具,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动用它。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16)、老子名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8)、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道德经经典语录100句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辞》

(4)、10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

(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老子名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老子名言: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9)、大意:大的祸患是不知足,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0)、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1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2)、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1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4)、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15)、译文为:普天之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1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17)、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18)、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大效用。汉代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的自己。

(1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20)、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5、道德经经典语录六个字

(1)、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2)、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4)、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5)、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6)、这世上,有几人能甘于放弃高处而甘愿去卑下的地方呢?又有几人能像水一般在自我循环之中不断向前呢?又有多少人能在面对强难之时,能摒弃懦弱之心,以至柔的坚持去攻坚强者呢?又有多少人能如清澈明净的水一般,干干净净地立足于社会呢?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10)、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形容,高和下互相倾向,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世间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体现为彼此相对。学习修行应当知晓,这种相对,源自于事物之间对比性,明白了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进而遵道而行,才是应有的修为。

(1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1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14)、老子名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5)、见小曰明,守柔曰强。——《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16)、大意: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7)、老子名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8)、挫折: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19)、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20)、上根之人闻道后,恍然大悟,马上身体力行,付诸实践;中根人闻道后,半信半疑,似懂非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毫无所得;下根人闻道后,难以置信,置若罔闻,甚至大加嘲笑。如果让下根之人听了以后不觉得可笑的话,那就不是什么真正的道了。

(1)、老子名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名句赏析):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3)、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4)、老子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名句赏析):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强。

(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8)、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9)、道产生初始的初始的一产生阴阳的阴阳的二产生混合的混合的三产生万物。万物都背负着阴而怀抱着阳,它们在交互作用中形成和谐状态。

(10)、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13)、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1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5)、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1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7)、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18)、(名句赏析):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19)、(感悟)“轻诺必寡信”的道理就是,不论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了就要认真去做,千万不能失信于人。

(2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名句赏析):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3)、老子名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5)、《道德经》中还说过一句话叫“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一个人手中的武器已经很锋利了,但越锋利,刃就越薄,遇到稍微硬的东西就会损坏,所以不能长久保持。同样的,一个人功成名就了,却不懂得退让而一味地追求更多,那么就无法保持长久。

(6)、大意: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到快结束的时候,反而没有刚刚开始的时候慎重,结果导致事情的失败。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3)、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1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15)、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16)、 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

(17)、(名句赏析):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弱可能转强,而强还会转向衰落。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道德经经典语录及感悟精辟1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