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经典名句有哪些精辟141条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句

1、老子道德经经典名句家住四音版

(1)、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二十二章》

(2)、解释: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译文)善的人的所作所为正因为不争,所以没有过时。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大道至简——老子《道德经》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老子《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道德经》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道德经》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道德经》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无为无不为《道德经》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老子》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老子《道德经》

(8)、译文为: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若水,是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0)、(感悟)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1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12)、(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13)、(译文)轻举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根本,狂躁妄为就会失去主控的权能。

(14)、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上善若水。

(15)、解释: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1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7)、(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18)、(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0)、19)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

2、老子道德经经典名句有哪些

(1)、第46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军队是不详的器具,不是君子就不要使用该器具,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动用它。

(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8)、(感悟)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0)、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答;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11)、老子名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2)、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八章上善若水。

(13)、老子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4)、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17)、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译文)言语无法表达“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道”,如果有人在说“道”,肯定不了解“道”的真意。

(1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19)、(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20)、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

3、老子道德经经典名句大全

(1)、(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4)、《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上善若水,意思就是人生高的品德,是如水一样的智慧。

(5)、33)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丧失了大道,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才强调礼法。

(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老子的《道德经》,言简意赅,哲理深邃,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著作。一部《道德经》短短五千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都有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已传阅千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其在出函谷关之前,留下了这部句句珠玑、流传千古的奇书。品读老子的名句,感悟生命的真谛,可以帮助人寻回心灵的宁静。

(9)、(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0)、译文: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11)、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第五十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2)、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3)、解悟:能够了解别人,只能称为机智,能够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人。战胜别人,说明你能力比较大,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向的人。

(14)、老子名言: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6)、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7)、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8)、解悟:再大的狂风,也刮不了一个早晨;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个整天。恶人恶行虽然一可以得逞,但终归不会长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1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4、老子道德经经典名句摘抄

(1)、出自《道德经·第九章》。咎:灾祸。遂:成功。金玉财宝堆满堂室,没有谁能守藏得住;富贵了就骄横,是给自己留下了祸根;功成身退,才是顺应天道。这些话指出事物发展达到顶点、极端后,就会转化到自身的反面,所以适可而止才是符合天道的。

(2)、这一篇章讲述的就是道的存在状态,道是天地万物本源,收敛自己的光芒,混同于尘世之中,它主导着万物的规律,任何事物都在它的驱使之中存在,并且受它的影响,这就是道的存在状态,道与自然合二为也存在于自然之中。三:道对于人生的作用《道德经》这一篇章的核心是以道为原点,阐述治身治世的智慧,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字“无为”。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4)、3)治大国,若烹小鲜。(出处)《道德经·第六十章》(译文)治大国像是烹小鱼,不能总是翻动、多变,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5)、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6)、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7)、有了狡诈和虚伪。家庭六亲之间不和睦了,才需要推崇孝慈。国家昏乱了,才出现贞节、忠诚之臣。

(8)、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9)、(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10)、“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11)、老子名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2)、(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1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14)、译文为:粗大的树木,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妄想一步登天,无非是痴人说梦。

(15)、“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贵静,不可折腾。“文革”中有人却说,天下大乱,越乱越好,怪哉。

(1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7)、(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

(1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19)、(译文)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

(20)、(感悟)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5、老子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

(1)、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译文)完满的东西好似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充盈的东西好似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6)、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就发生了。

(7)、(译文)因此,圣人要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

(8)、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老子《道德经》

(9)、(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0)、老子名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

(12)、(译文)政令越是繁多,越是行不通、失败的越快,不如持守虚静。

(1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5)、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处)《道德经·第八章》(译文)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居处于众人所讨厌的低处,所以,水的性子很接近于道。

(16)、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7)、老子名言: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8)、道德经中比较经典的句子随便什么都可以,只的比较有

(1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20)、2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2)、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十大名言篇三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3)、1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道德经》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5)、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译文)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8)、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政治做到宽厚仁慈,人民就会变得纯朴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会恐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1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1)、译文:知道满足现实,不去贪心强求,就不会做败德之事而蒙受耻辱;看到形势不许可的,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

(12)、(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14)、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15)、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16)、——第三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

(1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19)、解释:做人当朴实无华,虚怀若谷,低调谦逊。谦虚的人总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体贴尊重他人,不会盛气凌人。当你怀有谦卑之心低调生活时,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20)、解释:至高的品性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让自己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是很接近“道”的。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一个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会莽撞,有棱角讲原则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会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会因此而炫耀。

(3)、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4)、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又说“强拧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知道,“十月怀胎”。当胎儿不到时间,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就是“敢为天下先”。不到时间,不敢把他生出来,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解悟: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就如同水一样,只管付出,不问得失。水,虽然给天下万物提供滋养,功德无量,却总是默默无闻,不仅不会居功自高,还甘居人下,任劳任怨。

(7)、这一篇章的意思就是说:道本身是中虚真空的,而使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深髓啊,它如同万物的本源,去掉它的锋芒,消解它的纠纷,收敛它的光耀,混同于尘世。幽隐虚无而又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孕育生成的,在万物的法象缔结前它就存在了。

(8)、——第五十一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9)、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注入之地,因为地势低,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启迪人们做人做事要谦逊低调。

(1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11)、(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1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老子憧憬的是人们不辩美丑、善恶的浑沌之世,这是倒退的思想。

(14)、人们认为,节俭则办不成大事。但老子则认为,要节俭地运用资源,才能办更多的大事。你要俭用心神、精气,才能保持心神、精气的充沛旺盛;你要俭用财富,才能投资更多更大的企业。所以“俭故能广”,是从实质上说的。

(15)、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6)、译: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7)、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说这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18)、(译文)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把宠辱这样的.大患看得和自身生命一样重要。

(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圣人留经,意在传世,教化众生。老子《道德经》开篇直道“道”,直接指出了“道”如果用语言可表达就不是直正的道;“名”可以说明的就不是名。无形无名是万物之始,有形有名是万物之用根;圣人将“道”与“名”变成了时空的永恒存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句有哪些精辟1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