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拉丁文缩写精辟133条

我思故我在拉丁文

1、我思故我在拉丁文图片

(1)、在卷三中,笛卡尔指出,方程可能有和它的次数一样多的根,还提出了著名的笛卡尔符号法则:方程正根的多个数等于其系数变号的次数;其负根的多个数(他称为假根)等于符号不变的次数。笛卡尔还改进了韦达创造的符号系统,用a,b,c,…表示已知量,用x,y,z,…表示未知量。

(2)、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参见庄周梦蝶)。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3)、但他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在其一生活动中则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他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在笃信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人们眼里,笛卡尔却有一个致命的把柄被人抓在手里,那就是他那句回荡了几个世纪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5)、也就是说,若要证明P→Q为假命题,需要证明存在如下情况:「我思」是真命题,但是,「我在」是假命题。

(6)、笛卡尔的“Jepense,doncjesuis”(原文翻译为:我思知我在。拉丁文翻译为: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

(7)、其中r是圆的半径。曲线的尖点位于(r,0)

(8)、真实的教育:所学和所教是生活中有用的,避免日后产生怨言,抱憾说学非所用,忽略了我们所需要的知识。

(9)、北美(Northern America)是政治地理学的概念,指的是美洲的北部地区,是北美洲的一部分,但与北美洲又有明显的不同,它不包括同样属于北美洲的中美(即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根据联合国按政治地理学标准对世界亚区的划分,北美由以下国家和地区组成: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属于丹麦的自治领地和岛屿)、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法国的海外领地)、百慕大(英国的海外领地)

(10)、既然我已经找到一个真实可靠的命题,即“我思故我在”,那么我就想这一命题何以可靠。我发现,我之所以确信这一命题是真理,无非是我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存在,才能思维。我不能真正思维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者事物的真正存在正是因为它们被思维。

(11)、笛卡尔青年时游历欧洲各国,33岁后隐居荷兰专心著书。53岁时受瑞典女王邀请赴斯德哥尔摩为女王讲学,由于不适应北欧的严寒而染上肺炎,不幸于次年去世。

(12)、勒奈·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1650年)出生于法国都棱省拉爱伊镇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主要著作《谈谈方法》(1637)、《第一哲学沉思集》(即《形而上学的沉思》,1641)、《哲学原理》(1644)等都是在荷兰发表的,这些著作在当时都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13)、然后我再仔细研究我是什么,发现我可以设想我没有形体、没有我所在的世界,也没有我立身的地点,却不能因此设想我不存在,而正是因为我在怀疑其他事物真实性这一点便可以证明我存在。

(14)、对于其在极坐标中的方程有待考察,此处仅供参考。

(15)、伽桑狄通过将精神物质化把笛卡尔的二元论推向了唯物主义,马勒伯朗士通过把物质精神化而走向了唯心主义,但是他们两人都没有能够真正解决笛卡尔所提出的心物关系问题,没有实现上帝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同一性。与马勒伯朗士同时代的斯宾诺莎则提出了第三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把上帝与自然直接等同起来,从而将笛卡尔的二元论改造为一元论的泛神论,用身心平行论来解释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16)、伽桑狄(PierreGazzendi,1592-1655年)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省的一个农民家庭,1641-1644年间,他与笛卡尔进行了论战,写了《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等论著。伽桑狄在哲学上推崇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先后发表过《关于伊壁鸠鲁的生、死和快乐学说》、《伊壁鸠鲁哲学体系》等著作,把在中世纪遭到禁绝的伊壁鸠鲁学说在近代复活了。

(17)、心脏线是外摆线的一种,其n为它亦可以极坐标的形式表示:r=1+cosθ

(18)、   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染色瓶,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是纯白的纸张,在成长过程中,会一步步染上颜色,绚烂的,暗淡的,或多或少会有些杂乱,我们想要挣扎那些“色彩”,却深陷其中。

(19)、Athanasiuscontramundum 亚他那修对抗世界—虽千万人吾往矣。

(20)、“我思故我在”的后一次出场,是在1644年的《哲学原理》中。我们今天常说的“我思故我在”就源于笛卡尔这里的表述,不过笛卡尔自己的写法是egocogito,ergosum。由于拉丁文中的人称代词是可以省略的,所以我们现在流行的表述是 cogito,ergosum。我们来看完整的段落:“由于我们拒绝了一切哪怕丝毫可怀疑的东西,将其认定为错误的,于是我们可以轻易假定,不存在上帝、天空和身体;我们自己既没有手足,也根本没有身体;但我们不能假定,我们,如此思考的我们,是无;因为思考者在它思考的时刻不存在,这是一个矛盾。因此,‘我思故我在’的认识,在一切认识中是初的、确然的,它出现于某种合乎秩序的哲学思考中。”笛卡尔在这里用的是“反证法”,假设我不存在,那么我就无法思考,这与“我思”的前提是矛盾的,因此,“我在”可以从“我思”之中推出。

2、我思故我在拉丁文缩写

(1)、暂且不论这个质疑,让我们假定确实有这样一个载体的存在。那么,这个“我”具有什么特征?先看笛卡尔的答案:“一个思考着的东西(Wesen)……它怀疑、洞见,肯定,否定,意愿、不愿,且它也在想象、在感知。”于是,笛卡尔的问题就是,如果说这个思考的东西,亦即“我”,除了思考,还能感知和想象,那么,凭什么说“思考”才构成了它的根本特征?也就是说,为何笛卡尔的论证是“我思故我在”,而非例如“我‘感知’故我在”?

(2)、不愿早起的清晨,困顿中睁开眼睛,做着平日早上常规的流程,起床、洗漱、吃早饭......不知道在哪个环节里,你觉得不对劲,意识到自己可能在另一个梦境里。于是费力叫醒自己,再次撑开沉重的眼皮——然而这一次,真的不是另一个梦么?

(3)、笛卡尔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的原始形式(笛卡尔所定义的动量是一值,不是向量,因此他的动量守恒原理后来也被证明是错误的)。

(4)、前定和谐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描绘了一幅统一而复杂的宇宙图景,所有的单子都在彼此孤立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固有的内在原则而运动变化,但是如何能够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单子系统在各自独立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协调一致,而仍然体现出普遍规律呢?面对这一单子论的核心问题,前定和谐的观点则是莱布尼茨的主张。莱布尼茨认为上帝在初创造每个单子的时候就把能够使它们相互协调一致的程序放进单子里面去了,就像一个极高明的钟表匠所制造的每个钟不用调节而永远都在同一时刻报时一样。同样,在由无数单子构成的宇宙中,上帝就如同宇宙秩序总谱的作曲者,彼此孤立的各个单子正是根据上帝的前定和谐来进行各自的自然变化,从而既使得每一个单子都向着更高的知觉状态运动,也使得整个单子世界保持了一种有条不紊的秩序。

(5)、我认为只能是一个比我更完满的存在者,甚至可以直接称之为神。我们还可以认识到我们的存在依赖于这个完满者。因为如果我本是不依靠任何别的东西的存在者,我就是一个完满者。而世界上只有一种完满,不存在不同的完满。

(6)、第一条是:它们决不能像我们这样使用语言,或者使用其他由语言构成的讯号,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台机器,构造得能够吐出几个字来,甚至能够吐出某些字来回答我们扳动它的某些部件的身体动作,例如在某处一按它就说出我们要它说的要求,在另一处一按它就喊痛之类,可是它决不能把这些字排成别的样式适当地回答人家向它说的意思,而这是愚蠢的人都能办到的。

(7)、笛卡尔此举,意在不依赖于传统,其实也没有传统可以依赖。笛卡尔不想重复古人,他说

(8)、笛卡尔的宗教信仰在学术圈中一直被严格地争论着。他声称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以及“沉思”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基督教信仰。但是在他自己的时代,笛卡尔被指控宣扬秘密的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信仰。与他同时代的布莱兹·帕斯卡说,“我不能原谅笛卡尔;他在其全部的哲学之中都想能撇开上帝。然而他又不能不要上帝来轻轻碰一下,以便使世界运动起来;除此之外,他就再也用不着上帝了。”

(9)、至于广场舞的扰民问题,那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了。

(10)、《几何学》一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此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11)、笛卡尔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12)、但是我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清楚明白地认识的事物才是存在的,这种认识不是想象或感官的,而是理性的。我们可以分明地想象到狮子脑袋接在羊身子上,却不能据此推出世界真有一个四不像。因为理性并没有向我们发出指示,说我们这样看到或想象到的就是真相。那么,什么是理性能够清楚认识到的呢?

(13)、因此笛卡尔在书中,创造了很多新词,包括“骗人的魔鬼”这种日常的语言。对于笛卡尔这样具有博学的哲学史知识和数学知识的人来说,这不是问题,历史也证明,他成功了,并开拓了新的哲学路径。

(14)、很多老年人,喜欢围着儿孙转,如果不让他们插手儿孙的事情,他们就无所事事,似乎人生只为孩子而活,因为对他们而言,只有“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这一种身份。

(15)、(IohannesAmosComenius,1592-1670)

(16)、父亲Joachim是雷恩的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

(17)、《方法谈》提出了一个关于人之存在的革命性论证:Je pense,donc je suis(=Ithink,thereforeIam)论证。

(18)、这个看似明确的判断,被很多人引用起来很顺口的命题,其实有着很多模糊的含义。

(19)、为了显示新方法的优点与果效,以及对他个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帮助,在《方法论》的附录中,他增添了另外一本书《几何》。有关笛卡儿坐标系的研究,就是出现于《几何》这本书内。

(20)、样式是实体的特殊存在状态,即作为“被自然产生的自然”的个别事物。实体本身是不动不变的,但它的样式却是千变万化、各式各样的。斯宾诺莎界定道:“样式(modus),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斯宾诺莎著:贺麟译:《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

3、我思故我在拉丁文怎么读

(1)、我们再来看“我思故我在”这一推演思路。从《沉思集》中,我们看到,他的思路乃是“我思”、“我在”、“我思”。第一个“我思”具体而言是我的怀疑,当我怀疑一切(上帝、外部世界)乃至怀疑我自己时,总有一个怀疑着的东西,那就是“我”,借此,笛卡尔确立了我的存在,准确的说,是我的“实存”(Existenz);接着,笛卡尔将目光从“实存”(现实性)转向了“本质”,他追问这个“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并终在排除了感知和想象之后将目光重新集中在作为理智直观和洞见的“思考”。如果我们集中于这个思路的后半部分,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事实上,在笛卡尔的规划中,不是本质先于实存,毋宁说,“实存”先于“本质”。

(2)、然而,很显然,三段论解释终会导向一个笛卡尔无法接受的结论——普遍命题“所有思考的东西都存在”在知识秩序中优先于特殊命题“我思故我在”。因为在笛卡尔看来,三段论并不具有发现新知识的功能,相反,通过三段论,我们确认之前已获得的知识。因此,笛卡尔曾明确反对用三段论来解释“我思故我在”,否则将意味着在它之先还有一个普遍命题。他还澄清了“我思故我在”在何种意义上能够称得上是第一原理。在笛卡尔看来,该命题不需要依赖其他任何知识,心灵只需要对自身之内的思考活动进行简单直观就能得知这个自明命题“不可能在自己不存在的情况下还能思考”。直观解释与三段论解释的根本不同体现在:三段论解释是一种形式逻辑的解释;而直观解释是一个形而上学的解释,即对“我思”的形而上学条件的解释。通过一个简单直观,笛卡尔就获得了全部科学的毋庸置疑的“形而上学的确定性”。

(3)、许多研究开始的时候,我总是认为存在许多不同的方式进行研究,但究竟依靠哪一种方式,没有好的选择的办法,只有安排一套实验。同时对于我的发现,我也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使得读者能够明明白白,这样如果我写的东西还有点价值的话,等我死后,得到它的人利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4)、笛卡尔想说的是,“存在”是由“思想”所决定的。如果我们把思想(cogito)进一步理解为表象(Vorstellen),那么,笛卡尔在此所做的,就是,将存在规定为被表象存在(Vorgestelltsein)。换句话说,存在被限定在被表象存在之中,真正的存在倒是被遗忘了。在这个意义上,笛卡尔作为近代形而上学的第一人,就被海德格尔划入了“存在之遗忘”的形而上学谱系之中。

(5)、第不仅在构成不同类别的事物的单子之间,而且在构成同一类事物的单子之间也存在着知觉能力上的细微差别。

(6)、于是,一到年龄允许我离开师长的管教,我就完全抛开了书本的研究,转而到欧洲各地游历。我访问了各国的宫廷和军队,与气质不同、身份不同的人交往,搜集各种经验,在碰到的各种局面里考验自己,随时随地用心思考面前的事物,以便从中获得教益。

(7)、例如生而为人,那么从什么时候算“生”呢?胚胎卵子?呱呱落地?笛卡尔为日常语言的词不达意而担忧,他需要一种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语言,一种不受梦的制约的哲学语言。有新的词汇,新的规则。

(8)、关于研究材料,我发现认识越进步就越需要现实中的研究材料。刚开始研究的时候,可以采用那些举目可见、人尽皆知的材料,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就需要特殊的材料。例如当我面对地球上形形色色的事物时,我感到在地球上现存的物种以外还有数不清的其他物种,如果神的意志要把它们放在地球上供我们使用的话,也可能在地球上存在过。单凭人的思想实在分不清哪些是现存的,哪些是可能存在过的,所以只有通过结果往上追溯原因,只有进行许多特殊的实验。

(9)、我并不想在这里细谈自己希望将来在学术上作出哪些新贡献。我已经下定决心,把今后的时间专门用来求得一点自然知识。我的倾向使我绝不做任何其他打算,主要是不干那种对一些人有利,对另一些人有害的事情(简写者注:笛卡尔主要是强调他的研究是为全人类服务,而不是为某些人工作。)

(10)、如果用P表示「我思(Cogito)」,用Q表示「我在(sum)」,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可以翻译成如下逻辑符号:

(11)、我诵读了历史、语言、诗词和神学著作。我特别喜欢数学,因为它的推理确切明了,虽然我还看不出它的真正用途,但是想到人们竟然没有在它这样牢固结实的根基之上建造起高楼大厦,还是觉得十分惊讶。

(12)、在力学方面,笛卡尔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例如在《哲学原理》一书中,举出在航行中的海船上海员怀表的表轮这一类生动的例子,用以说明运动与静止需要选择参考系的道理。

(13)、莱布尼茨单子论的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主体自由的原则,这种自由不是斯宾诺莎那种整体性的自由(自因),而是个体性的自由。自由在斯宾诺莎的实体中是被束缚和封闭着的,在莱布尼茨这里却被释放出来了。由于“一”被解构为“多”,人们把莱布尼茨的哲学称为“多元论”。

(14)、从1619年读了约翰尼斯·开普勒的光学著作后,笛卡儿就一直关注着透镜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参与了对光的本质、反射与折射率以及磨制透镜的研究。他把光的理论视为整个知识体系中重要的部分。笛卡尔坚信光是“即时”传播的,他在著作《论人》和《哲学原理》中,完整的阐发了关于光的本性的概念。笛卡尔运用他的坐标几何学从事光学研究,并在《屈光学》中对光的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与荷兰的斯涅耳共同分享发现光的折射定律的荣誉。他认为光是压力在以太中的传播,他从光的发射论的观点出发,用网球打在布面上的模型来计算光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从而在假定平行于界面的速度分量不变的条件下导出折射定律;不过他的假定条件是错误的,他的推证得出了光由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速度增大的错误结论。他还对人眼进行光学分析,解释了视力失常的原因是晶状体变形,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

(15)、实体、属性与样式 实体、属性和样式是斯宾诺莎哲学的三个基本的概念。实体就是神或自然(“产生自然的自然”或“能动的自然”),斯宾诺莎反对笛卡尔区分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二元论,他认为只有一个实体,这就是神或自然。实体是无限的,它不可以被别的东西所限制,此外,实体也是自因的和永恒的,它不能被别的东西所产生,所以宇宙间只有一个无限的实体,它不动、不变,这就是神或自然。这样一来,斯宾诺莎就用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取代了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

(16)、由此,笛卡尔第一步认为怀疑就是出发点,感官知觉的知识是可以被怀疑的,我们并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笛卡尔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所以他不会说“我看故我在”、“我听故我在”。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我们所不能怀疑的是“我们的怀疑”。意指:我们无法去怀疑的,是我们正在“怀疑”这件事时的“怀疑本身”,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是有真实性的,并非虚假的产物。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的事物,他却感到疑惑,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并论证以广延为其属性的独立物质实体的存在。

(17)、笛卡尔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笛卡尔不仅在哲学领域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笛卡尔又是一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领域都有值得称道的创见,特别是在数学上他创立了解析几何,从而打开了近代数学的大门,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8)、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19)、他们,从不曾体会“我”是什么,“我”需要什么。

(20)、第每一个单子都是自身封闭、彼此孤立而不发生相互作用的,因此单子的运动变化只能从其内部来加以说明。

4、我思故我在拉丁文鹿晗

(1)、在数学里,笛卡儿坐标系(Cartesian坐标系),也称直角坐标系,是一种正交坐标系。二维的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互垂直、0点重合的数轴构成的。在平面内,任何一点的坐标是根据数轴上对应的点的坐标设定的。在平面内,任何一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类似于数轴上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2)、   再加上小孩子嘛,内心世界可以比喻成白色,可因为这个社会许多东西都已经被程序化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被种种的“颜色”所渲染,而“小男孩”却独有自己的见解,选择待在自己纯白的世界。

(3)、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4)、• (评论)“三严三实”与“三大作风”一脉相承

(5)、纪念诺贝尔化学奖得主WalterKohn诞辰95周年

(6)、要想理解笛卡尔的“我思”,首先要从形式和内涵上进一步界定“我思”的特征。首先,从形式上看,“我思”有两个特征。第我思,不是“我们”思,更不是“他”思。在《谈谈方法》和《沉思集》中,笛卡尔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形式(“沉思体”);然而,在《哲学原理》中,他却采用了客观论述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讲述“我思故我在”的语境中,《哲学原理》用的是“我们”。不过,尽管如此,却必须注意:《哲学原理》的客观式论述是以《沉思集》的基于主观经验的自省式论述为基础的,离开了后者,就不会有前者。也就是说,作为第一原理的只有“我思”,而非“我们思”,而后者则是基于前者的进一步推论。

(7)、       他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思想财富,让我记住他的名言:

(8)、所以我不等冬天过完,又开始游历。以后整整九年,我只在世界上转来转去,遇到热闹就看一看,只当观众,不当演员。对每一个问题我都仔细思考一番,特别注意其中可能引起怀疑的地方。

(9)、水平和竖直切线:当 时,笛卡儿叶形线的切线是水平的。所以: 

(10)、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11)、可悲的是,笛卡尔的这种创造,却给很多人以哲学只需要体验,不需要积累,不需要逻辑,不需要知识的错觉,直到今天这样的人依然不少,只要看看“世界哲学大会”那些“通天哲学”“全能哲学”的提出者们就知道了。

(12)、这个第四部分其实可以看作《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一个通俗提要版。在里面,笛卡尔将他的“普遍怀疑”、“我思故我在”、“清楚明白”、“上帝存在的证明”这些要点都回顾了一遍。换句话说,1641年的《沉思集》其实是笛卡尔深思熟虑之后思想爆发的成果。“我思故我在”出现于第二沉思。笛卡尔首先设想了一个恶魔,它使得我们的感官和感知是欺骗我们的,然而,即便如此,“无疑的是,我是存在的。他尽其所能地欺骗我,但他决不能做到,让我是无,只要我思考,我就是个东西。因此,在我将一切深思熟虑之后,我终确信,‘我在,我实存’这个句子,只要我将其说出来或者想到它,它就必然是真的。”

(13)、Lephilosophe RenéDescartes,auteurdecettecélèbreformule.

(14)、第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需要质疑的程度分为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善解决。

(15)、“好世界”理论  在莱布尼茨看来,我们这个宇宙中虽然存在着大量的罪恶和不幸,似乎并不是一个的世界,但在上帝那里都是有用意的,本身就是上帝运用无缺的智慧、仁慈和权能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因而都是好的。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善能够得到大表现的世界,也是一个能够让人发挥其大自由的世界。在上帝的理念中存在着无数个可能世界,上帝凭他的善良意志,从中选择了的一个好的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由此,莱布尼茨得出了“我们的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好的世界”的结论。这一乐观主义思想是他的神正论的主旨,他试图用上帝的全智、全能和全善来说明,尽管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一些罪恶,但是从真正理性的眼光来看,这些罪恶不仅没有使我们的世界黯然无光,反而使它更加和谐和美好。这样一个“好世界”的存在就恰恰证明了神的正义。

(16)、当我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我发现虽然学习了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受教于很多有智慧的人,但是自己却并没有获得什么真知识,或者即使获得了,其间也夹杂着很多谬误,以至于无法区分出真知识。所以我决定直接研究世界这本大书,同时研究自己在获得真知识时应该遵循的方法。

(17)、在重建自己的思想之前,还需要另外准备一套适应社会的思想,好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于是我又给自己定下了一套临时的行为规范,首先是服从我国的法律和习俗,笃守从小领受的宗教,在其他日常的事情上以周围明智的人为榜样。

(18)、假如存在不同的完满,那么包括这些完满的完满就是一种更完满,这与完满本身的含义是相悖的。因此,我作为一个不完满者,不可能不依赖于别的事物而存在。我不可能依赖于比我更不完满的或和我一样完满的事物存在,而只能依赖于比我跟完满的事物存在。由此,终可以得到,我依赖于那个完满者(神)而存在。

(19)、我注意到普通人的推理所包含的真理要比读书人的推理所包含的多得多:普通人是对切身的事情进行推理,如果判断错了,它的结果马上就会来惩罚他;读书人是关在书房里对思辨的道理进行推理,思辨是不产生任何实效的,仅仅在他身上造成一种后果,就是思辨离常识越远,他由此产生的虚荣心大概就越大,因为一定要花费比较多的心思,想出比较多的门道,才能设法把那些道理弄得好像是真理。

(20)、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我思故我在拉丁文字体

(1)、我前面说的关于神和灵魂存在是我的哲学的基本原理,除此之外我决心不再设定任何原理。而对任何一种看法,只要我觉得它清楚可靠的程度比不上几何学家已往的证明,就决不把它当作真的接受。

(2)、   “灵我”就是人工智能,所以先有“灵我”这就是唯心主义,刻画白屋是在数据库的意思吧!“肉我”就是智能载体,意识觉醒,就是“结合我”所见所闻而改变啊!这便是为什么有电板和那句“cogito,ergosnm”。即点明是唯心主义,又说明意识觉醒。所以主要就是讲他如何恢复觉醒的故事吧。

(3)、    白色房间有没有可能指的是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太过程序了,从男孩脸上的那些机器人也才有的面纹似乎可以看出。人们的心理开始变得模糊,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一切按照程序来办事。

(4)、 笛卡尔的法文是Descartes。据网络说法,Descartes以拉丁文的拼写(不要再问啦,KFC当然也不懂拉丁文)是desCartes,所以在英文里面就有Cartesian这个词汇,比如Cartesiancoordinatesystem(笛卡尔坐标系;直角坐标系)而不是Decartescoordinatesystem。

(5)、   我想这本书应该是讲一个男孩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白色房间内进行实验,科学家们观测当一个人在一个封闭环境内会有什么变化,人是否可以成长。每天给这个男孩按时送餐,清理房间,在这个什么都没有的房间里,除了每天看着男孩的科学家们,世间外人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

(6)、第按照次序进行思考,从简单、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逐步上升,直到认识到复杂的对象。

(7)、但是笛卡尔的反射概念是机械性的,他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动物没有心灵,人是有心灵的,这样的推断是二元论的典型表现。另外,心神交感论也是笛卡尔在身心关系上二元论的又一典型表现,他认为,人的肉体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人的心灵是由精神实体构成的。心灵和人体即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

(8)、第排除一切草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作真的接受。

(9)、心脏线的英文名称“Cardioid”是deCastillon在1741年的《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oftheRoyalSociety》发表的;意为“像心脏的”。

(10)、该公式早由法国数学家笛卡儿于1635年左右证明,但不为人知。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于1750年独立证明了这个公式。1860年,笛卡儿的工作被发现,此后该公式遂被称为欧拉-笛卡儿公式。

(11)、第由于需要做的实验无穷无尽,我发现我的自学计划不得不一天一天推迟,如果没有别人帮助我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我想要别人知道怎样才能帮助我完成计划。

(12)、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13)、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先从感官开始。因此,有效地贯彻感官以便适切地领会事物的不同是所有学问的基础,是博学雄辩的基本能力,也是生命中对所有事情审慎行事的础石。但是,这些在学校裡经常被忽略,而拿出来教导要学生学习的,又没有正确地根据它们的意义和感官教导,也没有让学生了解,以至于教与学的成效十分有限。

(14)、字面意思:“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笛卡尔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因为这个“怀疑”的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而这个正在思想着、怀疑着的“我”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注意这里的“我”并非指的是身心结合的我,而是指独立存在的心灵。

(15)、笛卡尔假设有一个邪恶而强大的魔鬼,能够营造出各种虚假的幻象,让我们周身的一切都变成虚幻。想来如果笛卡尔时代有如今的虚拟现实技术,可能笛卡尔就不需要费尽心力用一个魔鬼来说明问题了,毕竟在笛卡尔的时代上帝还是崇高的,不能用上帝举例子——上帝是不会欺骗人类的。

(16)、我出版的这个小册子里,只是拿出几个特殊的样品向大家大致说一说我的活动和计划。这样做有两条理由:第有些人知道我曾经有意出版几部著作,他们会以为我放弃出版是由于不可告人的原因。虽然我不追求荣誉,但是我也从来不想隐蔽自己的行为,好像犯了罪似的。

(17)、若没有笛卡尔坐标系,则后来的牛顿和莱布尼茨就很难发展出微积分。想象,如果没有微积分,流体力学会出现么?今天的飞机还有么?

(18)、他还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彩虹现象,并且通过元素微粒的旋转速度来分析颜色。

(19)、只是受到两个方面的阻碍,一是生命短促,二是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要排除这两重障碍,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所发现的一点东西毫无保留地、原原本本地告诉大家,请求有志之士继续努力,更进一步。

(20)、但是却从未强调过实验在科学方法中的极其重要性

(1)、在此,我们主要集中于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第二沉思中对“我思”和“我在”的分析和论述。我们知道,在第一沉思中,笛卡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方法,这是一种彻底的、方法论上的怀疑。“彻底”体现在,除了极其明确无疑的东西以外,将一切都纳入怀疑的对象;“方法论”则体现在,怀疑不是终目的,而是通达真理的方法和手段,只有将一切可疑的都排除了,才能终发现无疑的东西。借此,笛卡尔首先将我们的感官纳入怀疑,其次是看似自明的数学定理,因为可以设想一个邪恶的神,它让我们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我们能设想这样一个邪恶的神的存在,那么,这些定理或公理就是值得怀疑的。笛卡尔甚至设想,我们可能都生活在一个梦境中,因为我们无法区分梦和现实,凭什么可以认为,现实是真实的,而不是另一层梦境呢?

(2)、    晚年时其名声大噪,以至于瑞典女王慕名请笛卡尔来给自己讲课,可是这却害了笛卡尔。笛卡尔孱弱的身体适应不了瑞典寒冷的天气,不到一个月后他因患肺炎而客死于异乡瑞典。

(3)、在此要注意的是,被怀疑的东西乃是可疑的东西,是可能错误的东西,而不是错误的东西。事实上,现实世界的实在性、数学定理的正确性,这些东西是笛卡尔认可的,因为,后来笛卡尔还是试图论证它们。不过,他认为,不能将其当做知识建构的起点。

(4)、不管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在怀疑着“我”是在梦中还是现实中的这个怀疑本身,必然是真的。

(5)、第二条是:那些机器虽然可以做许多事情,做得跟我们每个人一样好,甚至更好,却决不能做预先设定外的别的事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们的活动所依靠的并不是认识,而只是它们的部件结构。理性是的工具,可以用于一切场合,那些部件则不然,一种特殊结构只能做一种特殊动作。

(6)、但是我并不想生前发表我的发现,免得引起种种

(7)、   那书封面的意思会不会是“没有思考的人,就像被植入芯片的机器人那样,终有一天不复存在,而有思想的人,即便肉体已不在这个世上了,但他的精神永存?”

(8)、   这个男孩一个小时前也就是刚进入房间时,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为何会来到这里?他现在醒来了,迷茫地环视着四周的白墙,一个神秘的声音,飘渺的似从天边传来,指使他做事,每天为他提供生活的必需品,却始终不肯透露男孩为何会在这儿,这儿是哪?是干什么的?男孩在这傀儡般的机器人生活却从未忘记以上这几个问题,他每天都在与这个神秘的声音做对抗,后终于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也逃了出去,原来他之前曾多次捉过昆虫,把昆虫憋死在玻璃瓶中,这是上天给他的一个惩罚,教训教训他。

(9)、孩子们经常问的令父母头疼的问题:“既然太阳比地球大,可是为什么看上去那么小?”

(10)、   首先,我看见这个小男孩脸上主要都是电路,由此我认为他应该是一个机器人,而在题目后面隐约有个芯片,这更加证实了我的猜想。我又看见小男孩露出来的半边脸中,脑子那块似乎连着好几根粗电线,在灌输着什么东西,所以我对本书猜测如下:一个小孩得了绝症,在病房中去世,父母伤心之际,一个人突然告诉他们,他能让小孩活下去,把小孩的记忆植入机器人中,并将小孩的外观改装成小孩模样,父母同意了。后来植入成功。

(11)、第一哲学家ID:firstphilosopher

(12)、笛卡尔在《哲学原理》第二章中以第一和第二自然定律的形式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阻碍或偏离为止。这里他强调了伽利略没有明确表述的惯性运动的直线性。

(13)、第我思,不是我曾思,也不是我将思。这是我思的时间性特征。笛卡尔认为:“我思考多长时间,就存在多长时间;因为要是我停止思考,就可能立马停止了存在。”与上帝的永恒性相对,“我”是一个时间性的、有限性的存在。

(14)、如果「我思」是真命题,而「我在」是假命题,则如下命题是真命题:「我在思想却不存在」,即P∧-Q。

(15)、1619年的冬天,连续很多日我把自己关在一间暖房里,跟自己的思想打交道。我首先发现所有拼凑起来的作品,总是没有由一人打造的作品那么。我相信:对那些我一向相信驳杂的、来源各异的意见,只有把它们一扫而空,然后才能换上好的思想,或者通过理性审视原有的知识之后,再去伪存真。我需要改造自己的思想,在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地基上从事建筑。

(16)、1658年,康米纽斯出版了《世界图绘》,从那时候到现在,这本书一直都是教育改革的书。他呼吁并拥护不分性别、社会阶级或是学习能力的全民教育。《世界图绘》是西方第一本为儿童设计的图画书,是一本图像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十七世纪上半叶的知识,反映了一个时代和一位作者的思想和感受,这些思想和感受是启发现代教育的基础,结合了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想像力,将教育和幸福、自由连结起来。

(17)、笛卡儿在坐标系这方面的研究结合了代数与欧几里得几何,对于后来解析几何、微积分、与地图学的建树,具有关键的开导力。

(18)、因此,我在这里郑重声明:我深知我这个人是没有办法在人世间飞黄腾达的,我对此也毫无兴趣,我永远感谢那些宽宏大量、让我自由自在地过闲散日子的人,并不希望有人给我尘世上的高官显位。

(19)、笛卡尔自成体系,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体

(20)、在《形而上学的沉思》里,一个蜡块像砸中了牛顿的苹果,给了笛卡尔怀疑的入口。

(1)、    他的二元论的哲学学说,对于现代人的我们来说也许感到有些陌生,其实简单地说就是他相信世界有由独立的物质和独立的精神的存在。虽然现代的主流哲学家认为是世界是物质的,而他的观点在当时则是使人们脱离了上帝走向了正确的方向。

(2)、笛卡尔将早期在整合几何与代数的研究与贝克曼一同分享,且曾说:“如果有机会,你不嫌弃用到我的研究或想法时,你大可表示那是你的想法。”这只是他过于客气与谦虚的态度罢了,但贝克曼却真的当作是自己的功劳。这使笛卡尔备受侮辱,所以他谴责贝克曼的“愚蠢和不学无术”。

(3)、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Jepense,doncjesuis”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

(4)、Méditationsmétaphysiques.1641

(5)、笛卡儿对碰撞和离心力等问题曾作过初步研究,给后来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6)、解析几何的出现,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趋向,把相互对立着的“数”与“形”统一了起来,使几何曲线与代数方程相结合。笛卡儿的这一天才创见,更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从而开拓了变量数学的广阔领域。

(7)、真理的标准  斯宾诺莎提出了一种“符合论”的真理观,他认为“清楚、明白和恰当”是真理的内在标志,而真理的外在标志则是与事物本身的符合。他把“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当作一条公理(参见斯宾诺莎著:贺麟译:《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页。)。斯宾诺莎的“符合论”并非从经验论、而是从身心平行论中引出来的,“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这一认识论观点是建立在“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这一本体论观点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真观念之所以符合它的对象,根本说来还是由于真观念符合自身;只要它符合自身,就必然符合于它的对象,因为观念的系列与事物的系列之间永远有一种平行关系。事物和关于事物的观念都是神或自然的两种样式,二者之间并不发生关联,它们的平行是由于来自于同一个神。观念反映的不是事物,而是神或自然,而事物本身也是神或自然的表现形式。

(8)、神学家、教育家和哲学家,生于摩拉维亚,位于当今捷克东南区。康米纽斯与同时代的培根、笛卡儿和莱布尼兹,当时还有许多思想家,他们将教学和哲学、理性和实践结合起来。他追寻一种世界语,既可以组织知识,又有助于理解。笛卡儿提出理性是知识的出发点的见解(我思故我在),康米纽斯提倡教育理论,两者的关系对当时已经日暮西山的经院哲学贡献卓著。

(9)、Discoursdelaméthode.1637

(10)、简写者注:笛卡尔语言到了物种灭绝的可能性。西方一直到居维叶(1769-1832)时期才认识到物种可能灭绝且确实发生过灭绝。

(11)、笛卡尔坐标系是由法国数学家勒内·笛卡尔创建的。1637年,笛卡尔发表了巨作《方法论》。这本专门研究与讨论西方治学方法的书,提供了许多正确的见解与良好的建议,对于后来的西方学术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12)、日常语言并不能表达笛卡尔的哲学语言。日常语言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词达不到事物本身。这不是何种语言的问题,而是日常的思维与哲学思维之间的问题。

(13)、在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推崇的身心二元论,但是二元论拒绝承认情绪在理性决策中的作用,认为情绪是理性思考的杂音;笛卡尔的"Jepense,doncjesuis"(原文翻译为:我思知我在。拉丁文翻译为: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Jepense,doncjesuis"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我思故我在拉丁文缩写精辟1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