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程颢的诗
1、北宋诗人程颢
(1)、《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2)、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3)、(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七言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书名:唐诗三百首作者: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4)、这首诗短短4句,却写了春游的所见所感,既有云淡风轻,也有美丽花与柳。这种视觉上的愉悦也随之承继到内心的愉悦,所以才有了“近午天”而不自知,像个少年郎一样瞎逛荡。
(5)、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
(6)、程颢资性过人,修养有道,和粹之气,盎然于面,门人、友人与之相交数十年都未尝看见他有急厉之色。
(7)、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屯:驻,聚集。
(8)、我们在去北京玩,.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哗哗啦啦地从他的心理倾泻了出来,他再也无法隐藏他的那份斯文了。
(9)、白居易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对酒》,诗中这样写到:“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诗的意思是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好像局促在那小小的蜗牛角上,空间是那样的狭窄,还有什么好争的呢?人生短暂,就像石头相撞的那一瞬间所发出的一点火光,人生就这样过去了。人生不论穷富,不必太过于斤斤计较,应该尽量放宽胸怀,随时保持心情的愉快,这才是处世之道啊。
(10)、(杜甫:《春望》)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1)、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举进士后,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
(12)、在北宋士大夫之间,即使是反对变法者,反对的程度和态度也不尽相同。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翰林学士范镇、御史中丞吕公著等人对新法明确表示反对,其中司马光为激烈,他曾对宋神宗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王安石对司马光,也是势同水火,不共戴天。而程颢作为反对者阵营中的一员,态度上却温柔敦厚多了。王安石作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也对程颢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尊敬,尽管王比程还年长十一岁。王安石与大臣们讨论变法事宜,一遇思想不通处,王安石必声色俱厉,暴跳如雷,重者贬人官帽。某次,恰巧程颢受命前来议事,听后不慌不忙地劝王安石道:“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王安石见是程颢所言,又道理俱在,因此“安石为之愧屈”。
(13)、渐觉东皇意思匀,陈根初动夜来新。忽惊平地有轻绿,已盖六街无旧尘。
(14)、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15)、(陶渊明:《归园田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6)、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17)、身劳无补公家事,心冗空令学业衰。世路崄巇功业远,未能归去不男儿。
(18)、说了这么多,我们再来看程颢的这首《春日偶成》,应当会另有一番体悟。要而言之,程颢虽然是老夫子的面目,但是他也能够欣赏生活里的美好,欣赏春光美景,而又从中体会理学之趣。
(19)、....................................
(20)、武汉大学教授沈祥源:这首诗语言简洁朴素,如同谈心,初读觉得平淡无奇;但反复咀嚼,便能从平淡中寻出深意的诗味来。理学家所说的“心便是天”的哲理和“心气和平”的养性之道,竟然与诗的艺术境界如此合拍,实为巧夺天工之作。
2、宋代诗人程颢的诗词有哪些
(1)、假如说,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情写景的话,那么,“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杀人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
(2)、程颢问知财主的儿子才36岁,而死去的财主已经76岁,于是判定真伪,程颢对老者说:“财主儿子出生的时候,他父亲才40岁,这样的年纪,别人怎么会称作张三翁呢?”老者听罢无法狡辩,不得不承认自己冒认儿子,只想讹诈财主家的钱物的事实。案子遂破。
(3)、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5)、“天理”又是封建道德原则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总称。“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礼之本也”。“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乎天地之间”。
(6)、(曹操:《观沧海》)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7)、⑶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
(8)、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古人那种淡薄名利的思想境界,依然对我们今天养生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那么,什么样的人没有名利之心,或者说名利之心相对少一些呢。不用问大家都知道是孩子,童年是快乐的、让人难忘的。
(9)、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10)、(王之涣:《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12)、公元1085年(元v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13)、朝辞白帝彩去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4)、有诗为证:“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是宋代诗人程颢的诗《春日偶成》。诗人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近午时分,天高云淡,风和日丽,诗人在柳树成荫的郊外漫步,一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面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愉悦。他仿佛在告诉我们:沉湎在物欲中的人们啊,你们哪里知道像孩子一样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放下名利之心,才会有快乐,才有益于身心健康。
(15)、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郑谷《淮上渔者》
(16)、此外,二程将易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伊川易传》为义理易学诠释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程氏易传》是伊川易学的精华,它继承了王弼义理派易学传统,将儒家解《易》推阐发挥到,可以说是集义理派著作之大成,并对朱熹易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说王弼易学是魏晋玄学、易学兴起的重要标志,那么,程氏易学则实现了由王弼易学道家化、玄学化的义理向儒家义理的转变。
(17)、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8)、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19)、原文: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3、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
(1)、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2)、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雅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3)、程颢(1032—109)字伯淳,号明道,学者称其“明道先生”。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4)、(曹操:《观沧海》)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程颢说话做事,有理有节,不动真气,但他反对变法的态度却是一贯的。他任御史期间,多次上书宋神宗,指出不可变法的理由。他认为(变法的)反对者太多,总有反对的理由,天下没有反对者过多而能成功的改革,他以支持和反对改革人数的多寡来预测改革的成败,这倒与其他士大夫或批评王安石的长相或贬低王安石的品格不同,不过程颢这一反对的理由,终也确实一语成谶。变法的对错好坏姑且不论,程颢在变法中的表现的温柔敦厚,颇具君子之风,刚烈火爆如王安石者,对他也存尊敬。
(6)、公元1241年(宋理宗淳v元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
(7)、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8)、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9)、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
(10)、后来的朱熹大致沿着程颐的理路,发展为纯粹的理学。所谓的“程朱理学”,实际上主要指的是程颐和朱熹的理学。当时有许多人追随二程学习,尤其是程颐弟子很多,主要有谢良佐、游酢、吕大忠、吕大临、吕大均、侯仲良、刘立之、朱光庭、邵伯温、苏m等(其中三吕与苏m原为关学学者),形成了著名的洛学学派,为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建立其庞大的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
(11)、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14)、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杜甫《春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支:胭脂。
(15)、《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16)、(杜甫:《春望》)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7)、第1首,《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8)、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19)、(李白:《关山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0)、程颢不慌不忙,微笑着说:“弟弟,我昨天在宴席上和妓女一起喝酒,身边虽然有妓女,但是我心里没有妓女。而你今天来我的书斋,书斋里面没有妓女,可弟弟你心里还有妓女呢。”
4、宋朝程颢的诗
(1)、(李白:《望天门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二程的人性论祖述思孟学派的性善论,但二程的人性论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了,回答了性为什么至善,为什么会产生恶的因素等一系列问题。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是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二程认为,性的本然状态,由于是“天理”在人身上的折射,因而是至善的,人性中的善自然是其“天理”的本质特征,恶则表现为人的不合节度的欲望、情感,二程称之为“人欲”或“私欲”.,“人欲”是“天理”的对立面,二者具有不相容性,“天理”盛则“人欲”灭,“人欲”盛则“天理”衰。由此可见宋代理学家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实际上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容全盘否定。
(3)、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4)、⑵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5)、(曹操《观沧海》)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朝辞白帝彩去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李白)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8)、(苏轼:《题西林壁》)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幸运的是,就像写“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林升一样,翁卷凭借这一首《乡村四月》而足以名留千古。
(10)、 颔联说世间万事万物,虽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程颢说的“格物”当然不是今人所说的科学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程颢说“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所谓“格物”就是“理与心,而人不能会之于一”,因此要去“私意”(存天理,去人欲),从内心大作文章。他们认为万物都有一个不变的理。只有这样,春夏秋冬,四季佳景,才能和别人一样地同享共待。颈联进一步解释“自得”之境界。程颢所谓的“道”是同“形”一起来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则叫“道”。“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即“器”,而道与器的关系是道藏于器,即具体的器离不开抽象的道。道体之大,天地万物,风云变态,自然社会,无所不重,莫有不通。“思”就是思考,抽象、概括,亦即颔联所谓的“静观”。“思鹜八极,心游万仞”的结果,就可以抽象出道。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导人立身处世的高准则,就是尾联讲的“富贵不淫贫践乐”。按照二程的理学思想“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他们认为,天之生物有贵贱等级的区别,有大小,有长短,君子是大,小人是小,就是“天理”,因此程颢要求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男子汉若能修养到这一步,就是英雄豪杰,就是伟丈夫。
(11)、“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时人”即“旁人”。“余心”,我的心。“将谓”,就以为。“将”是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后两句意思为旁人不知道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少年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12)、(作品欣赏)
(13)、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欣赏2首美到飞起的诗词,堪称千古绝唱,值得好好品读,赶紧收藏下来吧。
(1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
(15)、程颢在京任御史期间,恰逢宋神宗安排王安石在全国推行“熙宁变法”。“熙宁变法”一经铺开,便立刻激起众多士大夫的反对。
(16)、这首诗是作者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所写。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回到大自然中,欣赏美好景致,便觉得格外爽快,怡然自得。
(17)、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春游愉悦的心情呀,人们并不了解,于是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18)、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淡淡的云变换着各种姿态,悠闲地在天上飘着,风儿像母亲温暖的手轻轻地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时分,我陶醉地穿行于花丛之中,拂过袅娜多姿的柔柳,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美丽的小河边。其他人理解不了我内心此时此刻的快乐,还以为我是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1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0)、(曹操《观沧海》)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宋代诗人苏轼的诗
(1)、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2)、绝胜;远远胜过。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
(3)、有一次,两兄弟前去一个寺院游玩。程颢从左门进去,程颐从右门进去。结果,一大群读书人都跟着从左门进去,而从右门进去的读书人寥寥无几。
(4)、空巢霜叶落,疏牖水萤穿。留得林僧宿,中宵坐默然。
(5)、《戏题》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杂言诗。
(6)、“天理”也具有自然特性及发展变化规律的意义。“天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7)、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唐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8)、到了第二天,程颐来到程颢的书房,提起昨天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对程颢说:“哥哥,你怎么能与妓女一起喝酒呢?这是砸了我们儒门的脸面啊!”
(9)、 《秋日偶成》是北宋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用诗歌的形式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宣扬其理学思想的作品。诗的首联从日常起居入手,写贬官后闲适生活,其余三联均围绕说理展开,中间二联体现的是作者的自然观,尾联则是作者的人生观,这些都十分典型地体现了宋代理学知天命、乐大道的通达态度。
(10)、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1)、春日来临,浮云淡薄,微风轻柔,临近中午时分;傍随于百花碧柳之间,漫步在蜿蜒曲折的河岸。
(12)、哪怕人们经常想不起翁卷的名字,也能想起这首诗来。一如诗歌标题,诗的内容写的是四月的乡村,不但具有美感,更具有生活的醇味。
(13)、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14)、唐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唐钱起《春郊》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
(15)、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一山一石一花一草,千姿百态,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大自然可以洗心,洗去我们心中的私欲和杂念,让人沉浸在淡薄宁静中。
(16)、而二程虽然都发明理学,但两人性格颇有不同。程颢性格平易近人,虽坚持正道而不会让人难堪。程颐则正襟危坐,多是板着面孔,令人尊敬而畏惧。
(17)、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18)、诗人通过写自己春游时的所见、所感,用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娇媚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真可谓是“人在画中游”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
(19)、《易传》又称《程氏易传》《伊川易传》,4卷,是程颐注解《周易》的著作。以上《遗书》《外书》《文集》《经说》4种,在宋代均单独刊行,也有的合在一起刊行,称为《程氏四书》。
(20)、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1)、《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2)、全文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二程创立的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成德、成圣的道德修养观,“中、正、诚、敬、恕”立身处世原则,“公、德、仁、顺、和”治国理政之道和义利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刻而广泛。一些经典格言(如天理良心、诚心诚意、天理难容等)已融入人们的思想,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5)、高祖父程羽由汴京迁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父亲程珦是木兰县令,1032年出生于湖北黄陂(今红安县二程镇)。
(6)、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杀人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
(7)、除了有一颗“少年之心”,养生还少不了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繁忙之余,应当抽出时间到大自然去放松、休息,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充沛的体力。
(8)、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9)、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散译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10)、《文集》,12卷,为二程的诗文,南宋张颍朱熹等先后纂辑。
(11)、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12)、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会感到空虚、乏味,所以,老年人应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者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比如:下棋、钓鱼、种花、书法、摄影、绘画等等,这样不仅能打发寂寞,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还能稳定情绪、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安稳睡眠。
(13)、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4)、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15)、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16)、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翁卷。翁卷这个诗人在宋代属于“永嘉四灵”,但在现代没啥名气。
(17)、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18)、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19)、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20)、奔跑,奔跑,奔跑!他的心激动着,他的痛快已经不能用我们浅薄的语言来表述,似乎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动的欢畅。
(1)、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2)、作者简介:乐冰,生于安徽宣城,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诗歌学会副主席。作品发表在《诗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等刊物,著有描写南海的长诗《祖宗海》和长篇小说《海南梦》、《税务局长》等6部。获得多种荣誉与奖项。
(3)、公元1048年~1085年(神宗年间),程颢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宋史》本传称:“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与弟程颐开创“洛学”,奠定了理学基础。他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了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认为教育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且强***育必须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儒家伦理为教育的基本内容。程颢还提出,读书以期“讲明义理”,注重读书方法,“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不可“滞心于章句之末”,为此者乃“学者之大患”。同其理学思想一样,程颢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也影响深远。后人为求学统渊源,于他讲学之处立祠或书院以为纪念。
(4)、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对朱熹的理学影响尤大,故世人每以“程朱理学”称之。
(5)、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若个:哪个?唐·东方虬《春雪》马踏春泥半是花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见:显现。
(6)、程颢的主要成就是他的理学主张。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的学说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并无二致。皆以“理”或“道”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认为“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有理则有气”。现行社会秩序为天理所定,遵循它便合天理,否则是逆天理。提出了事物“有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强调人性本善,“性即理也”,由于气禀不同,因而人性有善有恶。所以浊气和恶性,其实都是人欲。人欲蒙蔽了本心,便会损害天理。“无人欲即皆天理”。因此教人“存天理、灭人欲”。要“存天理”,必须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便要即物穷理,逐日认识事物之理,积累多了,就能豁然贯通。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二程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提倡在家庭内形成像君臣之间的关系,流毒颇深。究其内涵:
(7)、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
(8)、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9)、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记得关注我哦!
(10)、程颢不仅仅是一位理学家,还是一位精通治道的地方官;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实干家。
(11)、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唐刘昚虚《阙题》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12)、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宋代诗人程颢的诗词有哪些精辟1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