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作者
1、伟大的悲剧作者怎么读
(1)、当初那个长翅膀的妖女朝他走来的时候,大家看见了他的智慧,看见他经受住了考验,挽救了城邦。
(2)、C.战栗(lì) 胆怯(què)
(3)、攀登安第斯山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为什么这群盲人要攀登这座山呢?
(4)、我敬畏并且向往得到这样的人类境界的滋养和享受,但仍觉得对它还陌生,我并没能把这篇小说读透读得让自己满意,半个多世纪的创作轨迹在我的潜意识乃至语音习惯里还残留着人为的痕迹。我希望我们的文学作品少一些粉饰美化,让年轻人远离那些假门假事的骗子,多懂一些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记得当年去拍影视,明明好端端一个人,却总要让他不失时机地说几句“官话”甚至干脆照抄报纸以示政治正确,抵触、恶心,又不能拒绝,真恨不能一头撞死,这是对原型极不得人心的扭曲丑化!没想到近几年更有甚者,老百姓敬仰了千年的民族英雄居然像过时的鲜货一样被人从中小学课本中硬给下了架!是自我膨胀?愚弄大众?还是玩弄历史投机钻营?对这班无良文人,借用鲁迅先生一句话: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比石头烂的更早!
(5)、“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6)、(参考答案)“悲”在斯科特一行虽经努力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悲”在返回途中他们全部被冰雪吞噬。“伟大”在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并牺牲,但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质。
(7)、王文静:对于生命和死亡的尊重是伟大的,当同伴受伤时不抛弃,当同伴毅然选择死亡时不阻止。
(8)、疲惫(píbèi)极度困倦,没有精神。惫(bèi):极端疲乏。
(9)、“悲”在斯科特一行虽经努力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悲”在返回途中他们全部被冰雪吞噬。“伟大”在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并牺牲,却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质。
(10)、结合第4段思考,为什么说“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
(11)、初中语文面试教学设计模版 教案:《伟大的悲剧》
(12)、徐腾:三个人在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
(13)、勇气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销蚀,脚早已冻烂;食物量愈来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他们虚弱,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死在2月17日夜里1点。
(14)、第③段“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5)、毛梦杰:憾失荣誉的痛苦,对未来生命的担忧,生命不能掌控的绝望。
(16)、(参考答案)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它的表现手法接近于小说,不过人物和情节必须符合真实性原则。所以,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当时的情况,文章中多次引用了斯科特日记中的话。
(17)、坦然面对失败之痛是伟大的,因为他们接受了为成功者作证的任务;
(18)、凡报面试实战班的同学,笔试未过,只要凭已经考过的笔试成绩单可以享受我们育丁教育提供的笔试全程班(不含书本资料),书本资料需要另购。
(19)、徐杰老师:你们写的墓志铭,有些是不合格的。大家回看留言。五分钟。
(20)、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伟大的悲剧作者传记
(1)、《拇指姑娘》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是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佳作。讲述了一个只有大拇指大小的姑娘的历险故事。她的心永远向往着阳光,不向黑暗屈服。文章以表现拇指姑娘的坚强、美丽。
(2)、忧心忡忡:形容十分忧愁。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
(3)、课文《伟大的悲剧》选自茨威格的《夺取南极的斗争》这篇传记,从题目上看,传记主要记述的应该是科学考察队到达南极点、征服自然的历程。既然跟科学有关,作者在创作时一定会参考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传记的真实可靠。不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不少疑问,例如:
(4)、1912年1月18日,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继挪威人阿蒙森之后终于到达了南极极点。但他们还是迟到了,此时挪威人已经凯旋而归。在返回的途中,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寒冷天气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之后,全体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斯蒂芬·茨威格于1927年依据斯科特探险队遗研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日记遗书等创作了《伟大的悲剧》。
(5)、C.不攀比,按需消费,按质论价,精打细算,生活得踏踏实实,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6)、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虽然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7)、“鲁莽”一词本来指做事草率,不加思考。这里是贬义褒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怜惜之情。从大自然方面来看,他们是“鲁莽”的,而在人类的眼中他们却是真正的英雄。
(8)、《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9)、羸(léi)弱 告罄(qìng)
(10)、徐杰老师:大家回读一下课文。把那些属于“旁白”的句子划一划,然后再来看它们对于传记“真实”性所起的作用。五分钟。
(11)、张晨:即便被风雪困住,也不忘使命的无畏精神是伟大的。
(12)、怏怏(yàng)不乐 广阔无垠(yín)
(13)、陈雪伟:在探索自然的未知领域时,虽然失败但是团结协作、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伟大的。
(14)、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它的表现手法接近小说,不过人物和情节必须符合真实性原则。所以,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当时的情况,文章中多次引用了斯科特日记中的话:“‘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但作者毕竟没有亲历,便运用想象手法,来恢复其失落的事件环节或细节,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以上的描写是作者的想象,是一种艺术的真实,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15)、当斯科特一行达到南极点时,他们发现阿蒙森已经提前一个月到达这里,作者写道:
(16)、陈郦敏:旁白里有很多隽永的议论句,富有哲理,有普遍的适用性;旁白给人一种读日记的感觉,比如“斯科特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阅读那几天的日记令人不寒而栗”。
(17)、房仕兰:虽然知道已经不会是第一个到达极点的队伍,但是大家都坚持走到了目的地,并插上了国旗,这种坚持的精神是伟大的
(18)、(提问。训练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9)、“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20)、⑤情感伟大:生命的后一息惦记的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祖国和人民
3、伟大的悲剧作者主要成就体现在什么和什么方面
(1)、“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更加增强了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击。
(2)、房仕兰:接受了来自对手的送信任务,“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任务作证,而这一项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这样的人格是伟大的。
(3)、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4)、吴建婷:这里埋葬着五个高尚的灵魂,他们在与厄运的搏斗中证明死亡不是悲剧,平庸才是。
(5)、杨瑞瑞:文中几次用到了“绝望”这个词,“绝望”是斯科特一行人内心的真实呐喊,是探险路上的艰难困境,是濒临死神的心理刻画。它注定了此次探险的悲剧,也照应了标题“悲剧”。
(6)、该作讲述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7)、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在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为人类探险的胜利做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8)、《伟大的悲剧》作品写的是斯科特一行从探险准备到出发南极,从绝望而归到悲壮毁灭的全过程。
(9)、“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何作用?
(10)、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伟大的悲剧。(约900字)
(11)、电影后快结局时,真的是高能不断,震撼心灵,特别是李江道在松树下面挖出大妈儿子尸体,看到他一直心心念念的毛衣在尸体身上时,李江道错愕、崩溃、悔恨等等情绪不断交织,但是他还是穿上这件毛衣躺在大妈尸体旁。我看了影片有好多话想说,又觉得无话可说,后又觉得一万头草泥马在心头狂奔,久久不能平复,对这类风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说说你们的感受。《狗镇》(我的安利理由)
(12)、(明确)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这五位探险者,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作者给他们作传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13)、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并入选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14课。
(14)、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他不想拖累朋友,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某天早晨,暴风雪狂吼,他说要到外边走走。人们战栗着不敢阻拦,只是怀着敬畏感觉他像一个英雄,正走向死神。
(15)、回去的路程危险万分,绝不能偏离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事先设置的贮藏点——那里储存着食物、衣服和煤油。但寒季比平常来得早,天气愈来愈恶劣,白雪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像踩在三角钉上,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疲惫的躯体。
(16)、徐杰老师:王文静,这不是“悲剧”,是“伟大”。
(17)、毋宁:宁可,不如。副词。表示两相比较以后选取这一面。
(18)、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19)、王子琳:在路途中的恐惧与惊惶,从第九自然段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们当时的绝望。
(20)、吴建婷:能够在生命的后,依然保持对世界的热爱是伟大的。
4、伟大的悲剧作者国籍
(1)、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时间、人物、地点、结局)
(2)、当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时,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经提前一个月来到这里了。那么作者茨威格为什么不为阿蒙森做传,而是选择了为第二个到达的斯科特写传记?
(3)、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4)、英国人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深受这种文化传统熏陶的斯科特只能接受这一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
(5)、用鲁滨逊的想法与斯科特一行人的想法形成类比,写出他们发现有人捷足先登但又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的侥幸心理,表达了他们痛苦、极度恐惧的心情。同时这里的忐忑心情与上文激动的心情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悲剧性。
(6)、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们的极度痛苦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
(7)、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8)、B.威尔逊(xùn) 贮(zhù)藏
(9)、曹蕾:科学记录一直到生命的后一刻,这种精神是伟大的。
(10)、因为,他们活了一辈子,这座对他们来讲充满神圣意义的安第斯山,却从来没有去接触,去实地感受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就有了这次行程。盲人们每三个人结成一组,一个仍残存些许视力的盲人走在前面,两个全盲的在后边,他们三人通过手里握着的长木棒,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脚和手,实实在在地感觉这座大山。
(11)、七下语文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考点汇总,都是必背知识点别大意
(12)、 题目中的“悲剧”与“伟大”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并不矛盾。失败、死亡的“悲剧”性结局的确令人悲哀,但其中体现的英雄气概、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足以变成一种“伟大”的力量,震撼人心,题目点明主旨。
(13)、劳伦斯 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14)、(1)“伟大的悲剧”发生后,美国把设立于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你知道这样命名的意图吗?
(15)、“五”指五人,“四”指四人,“三”指三人——这个五人团队,是一个一个走向死亡的。
(16)、人数的一段段递减,不但有设计感,还能加重悲剧的意味,深深打动读者。
(17)、在人的全部生命途程中,除先知先觉的大智慧者外,都类似这些盲人在安第斯山的登攀,目标虽然明确,是那天穹里晶莹剔透的积雪笼罩着的高峰,像琼楼玉宇一样,茫茫然,杳杳然,吸引着你的目光。但是,一步一步走到那里的途程,是平坦,还是崎岖;是幸运,还是灾难;是障碍重重,还是一路顺风;是迷失方向,还是峰回路转。所有这些突如其来、措手不及、随时发生、无法预防的事故、变化,都有很大的不可知性。因为,这个世界上能够完全把握自己未来的强者,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仅仅有“山永远在”这样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
(18)、鲁莽(lǔmǎng)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轻率。
(19)、斯科特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们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从而变得无比高尚。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就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照应了题目。
(20)、《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5、伟大的悲剧作者的写作思路
(1)、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sǒng)然
(2)、第二段写到挪威国旗时说:“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明明是挪威人先到达了南极点,作者为什么要用“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等这些带有贬义色彩的词?
(3)、徐腾:明知自己不是第一个,仍坚定地完成探险,并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作证,诚实面对自己不是第一名的失败,这种胸怀和境界是伟大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5)、简洁概括事件: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严寒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6)、张晨:文中合理的想象,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冷静的议论,都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7)、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然坚持科考,体现出威尔逊博士对工作的认真,崇高的献身精神。
(8)、①返回的路途中大的危险是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贮藏点;②漫天的大雪;③他们缺乏初来时的充沛精力。
(9)、胡君华:死前身体上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有的被冻烂了腿,有的被冻掉了脚趾。
(10)、殷立群:当后一个幸存者看着战友一个个离去,自己成为了这段旅程的后一个见证者,但依然无法与命运抗争,只留下一本本日记。
(11)、俄狄浦斯大的悲剧在于,他作为国王为忒拜所做的奉献是导致他个人后走向死亡的直接缘由,古希腊把这种无法避免的缘由称之为命运悲剧。
(12)、科学家为事业自我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令人心灵震撼。
(13)、张晨:明知危险重重,也勇敢接受任务,义无反顾走上探险之路的精神是伟大的。
(14)、⑷摄取细小的动作。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细小动作,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习惯和修养。作者描写了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后一息的情景,描写了他心中美好的往事及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
(15)、茨威格用抒情化的语言记述了这场“夺取南极的斗争”,事实清晰,能够真实、细致地再现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一个记录者;但他的记录又不是“斯科特日记”的翻版,而是在叙述和描写的过程中,加入了文学化的修辞以及主观的理解与想象,从这点上讲,他又是一个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又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对事件和细节不断进行自己的评价与解读,因此他又是一个解释者。这三种身份有机地统一在《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中。
(16)、陈郦敏:一方面,茨威格的写作是基于大量的历史资料的,而且文章也多次提到斯科特的日记,史料和日记都是真实的;其茨威格的写作是忠实于人性的,他描写的情绪是真实的,英雄有伟大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茨威格没有回避英雄的脆弱,这样的人性是真实的。
(17)、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历尽千辛万苦究竟为了什么?现在,梦想全完!"斯科特在日记中写道。
(18)、(明确)1912年3月,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幸全部遇难。
(19)、房仕兰:自己热烈追求的事业被别人抢先,虽然也赶到了南极点,但是“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20)、丁洁莹:“努力”变成“徒劳”,“千辛万苦”显得“可笑”,赘述“几星期、几个月、几年”更显希望累计的时间漫长,而今却成“癫狂”。命运使得他们与梦想失之交臂。
(1)、周丹丹:面对越来越恶劣的自然环境,队友们一个一个离自己而去。
(2)、姗姗来迟: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3)、杨瑞瑞:为科学梦想而探险,可后未能将探险梦想进行到底。
(4)、(6)徐江.中学语文这样上——徐江新解读与教学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7-
(5)、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①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②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质量。
(6)、文中哪些情节、语句深深的打动了你,让你激动难忘?请概括说明。
(7)、毛梦杰:风雪中永不凋零的勇士啊,在这里留下你们永不磨灭的姓名。
(8)、(1)癫狂 消蚀 风餐露宿 畏缩不前 (消—销)
(9)、田间抽穗的庄稼枯萎了,牧场上吃草的牛羊倒毙了,临产的妇人突然死了,可怕的瘟疫……突然降临我们城邦。于是,卡德摩斯的家园荒凉一片,黑暗的冥土到处是痛哭和悲叹。
(10)、李鸿妹:“伟大”有六层含义:其埃文斯精神失常之后,队友不抛弃他的行为;其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研的行为;其奥茨在受伤后为不拖累队友而自我牺牲的行为;其斯科特临死前“舍小爱为大爱”的精神;其他们为胜利者作证的公平真实的品格;其他们在一次又一次面对失望后,又再一次坚持的精神。
(11)、陆飞菲:“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带着蹒跚的步履。”
(12)、探险家诚实守信的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敬佩。
(13)、辜负(gūfù)也作孤负。对不住别人的好意、帮助、期望。
(14)、茨威格不仅是优秀的传记作家,同时也是伟大的小说家。其小说的大特点便是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这一点也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小说《夜色朦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都是靠这种心理剖析打动读者。小说上的心理分析,也被茨威格熟练地运用于传记的创作中。德国当代作家马克思·封·德·格吕恩在论及茨威格传记文学时曾说:“斯蒂芬·茨威格不倦地追寻着在历史事件边缘上的人物,解剖其灵魂,使某些历史插曲几乎成了一幅幅心理学图案——因为他是人之友,对他说来‘人的一切并不陌生’。”(3)这一点在《伟大的悲剧》中也有体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伟大的悲剧作者传记精辟1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