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上街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1、盲人上大街歇后语是什么
(1)、还有另外一种响器也叫“惊闺”。清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惊闺》载:“惊闺,贩卖针线脂粉之人所执之器也。形如鼗而附以小钲,持柄摇之,则钲鼓齐响鸣,以代换卖。曰惊闺者,欲其声之达于闺阁也。”
(2)、歇后语:盲人看三国(《三国演义》)答案:装模作样;装样子。
(3)、“鼗(táo)”,鼓之一种,长柄,鼓身两旁缀灵活小耳,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胶东很多地方“拨”读bu,如“越拨拉越硬”“拨喽不动”;“浪”轻声变韵,“ang”读作“eng”,故“拨浪鼓”读如“不楞鼓”。又叫作“货郎鼓”,哄小孩子睡觉时,小孩子没有睡意,头转来转去,大人就会说:“你看你和个货郎鼓儿样儿嘞。”
(4)、从“白费”的角度看,现实生活中的“白费蜡”现象要比瞎子点灯式的“白费”有过之而无不及。瞎子“白费”的只是小小的一枝蜡烛,而双目明亮者“白费”的却是无数枝蜡烛。州官沉湎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中耗费的是纳税人供奉的“蜡烛”;百姓虽望尘莫及,但自得其乐的搞起四人方桌对阵,“长城”砌到天明,耗费的是自家的“蜡烛”,只要不惊扰四邻自然无人指责。为什么我们搞个不夜城都不认为是“白费”,可怜的瞎子点了一盏小小的灯就是白费呢?确有一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式的“霸道”。
(5)、云锣多为卖针、顶针和各色棉线的小贩所使用,做的也是闺中妇女的买卖,故亦可称“惊闺”“唤娇娘”。
(6)、农村用上电后,光线微弱的煤油灯淘汰了,家家户户一片通明,人们很高兴,街头闲聊的话题就转移到电灯上,大家都赞叹电灯明亮。戴存礼也插了一句:“电灯就是好!真亮,看啥都一清二楚!”逗得乡亲们哈哈大笑。原来戴存礼是盲人,电灯油灯跟他没关系。(引自李元宏《许堡歇后语》)
(7)、二愣子没文化,没心眼,不知哪一天过年,但等隔壁放爆竹、点旺火时自己跟着红火。
(8)、我小时候就听说有人争论什么清洁卫生,有人说用水洗洗就清洁了,但谚语却说:“水过为清,眼不见为净。”细想想,眼不见为净,还真是有道理,我就不展开了。讲究清洁卫生是应该的。但苛刻要求就有点过分了,因为人自身具有抵抗力和免疫力,所以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闭眼吃毛虫,一身无病痛。”这不是鼓励大家吃肮脏的食物,而是要大家既注意卫生,又不要过于担心害怕,要相信自己的身体有抵抗力和免疫力的。
(9)、过去所谓的三百六十行,大致有自己的行规和祖师爷,所以同一类的小商贩和手艺人多约定俗成地固定使用某种响器,以区别于其他行业,各为记号。
(10)、谚语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一面历史的镜子,也是底层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写出它们来是让大家从中了解农耕社会多彩的人生百态和丰富的社会现象,可惜我收集的谚语太少,一定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谚语存在于我的视野之外。
(11)、还有一种摇动的响器是修扇子、卖扇子用的“扇铃”,有一木质手柄,上面是一个铜质或者是铁质的圈,圈上面挂着七个铃铛,一摇发出阵阵铃声,故又称“七星铃”。
(12)、一次,葛警长他妈与邻居发生矛盾,老人家仗势欺人,伤害了邻居,官司打到警察署。葛警长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当场惩罚其母。作为儿子,他也很纠结,杖责在母亲身上,疼在自己心里。事后他买了许多好吃的安慰母亲,其母哭道:你与其现在给我买好吃的,哪如当初不打我呢?葛警长一本正经地说:“一码归一码,公事公办!”。
(13)、流动小商贩卖的是货物,从事服务性行业的手工艺人贩卖的则是自己的手艺,两者都走街串巷,在宣传手法上有些相似,可以归为一类。
(14)、“报君知”中间有一圆凸,故又名“铜点”,俗称“点子”,王文宝编著《吆喝与招幌》:“铜点儿,边钻两小孔,穿细绳,上各套一短竹筒儿,二小竹筒儿当中各系一绳之两端,上套一稍长之丁字槌。左手握丁字槌横木,边行边击铜点儿。右手持马竿儿探路。”算命占卜者大多是盲人,一手持马竿探路,一手提报君知,轻轻转动手腕,便可敲响使人闻知,故名“报君知”。若卖卜者非瞽者,则用一对读书所用腕枕镇纸互相敲击,有点像说书先生的醒木,此亦称为“报君知”。
(15)、写完上面的文字,心里涌出了许多遗憾。遗憾之一是没有有意识地去收集谚语。家乡有一些老人知道许多谚语,俗话、歌谣等,可惜他们已作古多年,他们健在时没有采访记录,致使许多宝贵的语汇消失了。遗憾之二是我没有把研究谚语作为一个课题,没有早些时间完成这项研究工作,到了今日年迈体弱,已力不从心了。遗憾之三是我没有能力和权力,把许多像我这样有同样爱好的人组织起来,大家集思广益把所知的谚语汇总起来,否则,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研究谚语的专著则可奉献于读者诸君的案前。
(16)、不论做什么,先为别人的快乐着想,是超人。先为自己的快乐着想,是凡人。使别人不快乐,自己也不快乐,是笨人。
(17)、黄县卖香油的也有用“梆子”的,梆子用枣木或刺槐木等硬木刨扁做成,从上端掏一细长口子作共鸣箱,下面安上手柄。卖香油的梆子要比卖豆腐的长、大,声音也较低沉。卖豆腐的用梆子则是全国皆然。过去商贩和手艺人所用的响器,现在可能只有豆腐梆子还偶尔可以听到吧。
(18)、 剃头的用“唤头”,卖针线脂粉的用“惊闺”
(19)、解放前,刘、郭两家有嫌隙,素不过话。有一年正月,老刘突发奇想宴请老郭。老郭想,冤家宜解不宜结,遂兴高采烈地前往赴宴,岂料被拒之门外,老刘说今天是请客,但是没有您儿!老郭当即气晕,不久抑郁而亡。
(20)、张飞的妈姓吴——无(吴)事(氏)生非(飞)
2、盲人上街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谐音
(1)、收买人家旧物的小贩使用的响器称作“小鼓”,此类人被称为“打鼓的”。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京师细民有以打鼓收买敝物为业者,持小鼓如盏击之,负箱笼巡行街巷中。”因典卖家中旧物有家道败落之嫌,故须隐秘进行,小贩持小鼓置于掌中敲击,不是那么显眼。
(2)、人生活在社会中,一定有文艺活动伴随而来,在千百年的农耕社会中,底层的人们也有艺术的享受,比如看戏,听说书、听道情、看通俗小说以及平时说话交流,这就把古代的人物故事在彼此间传播,久而久之,就凝炼成道理深刻的谚语。小时候我还没有读《三国演义》,就听村里一个太婆骂她的儿子是“误事咯蒋干”,于是我知道了这个蒋干是专门误事的人,到后来读了原书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大家把成事不足做事不成的误事人都说是“蒋干”。有人身患疾病或年迈体弱,总想免除灾难,于是求神拜佛,但身体并未见好,人们便说:“孔明拜斗,死多活少”,因诸葛孔明在五丈原禳(rang)灾祈寿,但七星灯被魏延撞倒,结果孔明星殒五丈原。有人做事拖拉拉,不立即把事办好。于是人们便说“长坂坡,慢慢拖。”《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没有做事拖拉的现象,这里取一个“长”的义,一个“坡”的韵。有的人组成团队去做事,做成了事的功劳总归某个人,而有困难有风险的事总归另一个人承担责任,即使做成了事他也没有功劳,于是人们就说:“有福是唐僧子咯,有祸是孙猴子咯”。有的人得到幸福或利益,但把帮助他的人甩到一边,于是人们便说此人“穿上了红裤子,便忘记了槐荫树。”“穿红裤子”表示结了婚,槐荫树是媒人:此句谚语来自《天仙配》的故事。“好男不看《三国计》,好女不看《赛箩哩记》”,是说男人看了《三国》,会诡计多端,人们把“志”讹成了“计”;《赛箩哩记》我没有看到过此书且不知书上的内容,大约书中写了妇女争取婚姻自由的内容。“赛哩”是一种缠纱的物什,把赛哩装子梭子里就可以织布,赛箩哩是装赛哩的器物,这些东西现在很少有人保存。“黄巢杀人八百万,错杀凡间半个人。”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大肆屠戮百姓,传说他杀了八百万人,但人们不说他杀错了(不知为什么),但有一个孕妇躲在树洞里,黄巢在树旁不知道,他大约下定决心要造反了,于是拔出刀来,横的向树上砍去,结果这个孕妇立时毙命,只可惜这个未出生的胎儿(半个人)是错杀的。这个故事不知出自什么书,对黄巢滥杀无辜不持反对的态度。
(3)、二黄毛是光棍,酷爱下象棋,每天跟人对弈,总是输,赢的机会微乎其微,乡亲戏谑他好学不进步。
(4)、旧社会,老刘种了不少地,雇人锄田,人们埋怨伙食不好,因而消极怠工。老刘采用曹操杀王垕之策,一边大骂婆娘吝啬,一边安慰雇工说:“你们好好儿锄吧,反正我有个心哩!”人们信以为真,把对老刘的怨气转移到老刘老婆身上,以为饭食不好能多给点工钱也行,于是卖力干活。待到地都锄完结算工钱之时,发现一个子都没涨,于是问老刘:“您不是说有个心吗?”老刘坦然答曰:“是有个心,锄完了我歇心(放心)!”人们顿时目瞪口呆。
(5)、“镗锣”又称“铴锣”,是一种小铜锣,径约六寸,缘约一寸,使用时左手捏锣缘,右手以木板击锣面,因多为卖糖者所用,又称“糖锣”。
(6)、《性格内向不擅长说话?三个技巧教你如何应对》
(7)、我曾偶遇一做过卖糖营生的老人,聊了半天,他说黄县卖糖的也用另外一种响器,即上面云锣下面鼓的拨浪鼓。那时的糖是用白糖或红糖熬的,熬好后倒在滑石板上,掺上颜色,然后不停抻拉,再切割成块,这称为“割糖角儿”。“野糖”是装在小白瓷盅里的,得舔着吃,吃完了白得一瓷盅,以此作为招徕顾客的手段。还有的是用截断的赸草(学名阿拉伯黄背草)作柄,在石板上按按捏捏,做成蝴蝶等形状,红红绿绿地插在草把子上出去卖,一手扶着草把子,一手摇着拨浪鼓,也比较方便。
(8)、清佚名的《韵鹤轩杂著》记载:“修脚所摇折叠凳,曰‘对君坐’;剃头担所持响镊,曰‘唤头’;医家所摇铜铁圈,曰‘虎撑’;星家所敲小铜锣,曰‘报君知’;磨镜者所持铁片,曰‘惊闺’;锡匠所持铁器,曰‘闹街’;卖油者所鸣小锣,曰‘厨房晓’;卖食者所敲小木梆,曰‘击馋’;卖闺房杂货者所摇,曰‘唤娇娘’;卖耍货者所持,曰‘引孩儿’。”这里提到的都是使用响器的传统声响广告,是民俗文化的独特景观,有的后世继续延用,有的略有变更。
(9)、与饥饿相伴的是贫穷,“不起风,冷也得;不欠债,穷也得。”这里的“得”是“不可怕”的意思。在那收入低微的时代,穷苦人过日子很少不借债度日的,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借就借吧,但“放债图利”,要还清债款和利息,谈何容易!所以不欠债的穷人日子还将就过得,若欠了债将不堪重负。“冷是风,穷是命。”穷根挖不掉,只能认命了。“命里注定三合(gag或god),四合为一升)米,走遍天下也不得满升里。”“一两黄金四两福,冒有福气对着黄金哭。”是说人的命硬福大才能聚得财住,“财是惹祸根苗”,没有福气的人会因财带来祸害。“人有七算,命有八算,算得肚里打内仗。”是说人的命比人的筹划要强,不认命就会出现麻烦。除了认命外,还有相信鬼神。高安人对于鬼神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说:“日里(白天)莫哇人,夜里莫哇神”,人人头上三尺有神灵;一方面说“世上无神鬼,都是人作起。”鬼神是人们互相炒作出来的,看看人世上,“行(hang)时不要菩萨保,菩萨不保背(pei)时人。”但这些都不是脱离贫穷的办法,只有在新世纪,国家采取整体战略部署,广大人民才能脱贫致富,此举善莫大焉。
(10)、 有一种大拨浪鼓,个头较一般货郎用的拨浪鼓大得多,是卖布和染布专用的。听乡里老人说,大拨浪鼓摇起来速度较慢,“不楞——不楞——”,鼓声深沉厚重,如男低音。
(11)、老北京人把卖掸子的、修脚的、绱鞋的、劁猪的、锔碗的、行医的、剃头的和粘扇子的称作“八不语”,还是有其内在讲究的。这时就需要用到代声的“响器”。
(12)、据齐如山考证,老北京卖木炭的商贩使用“大鼗”,俗称“大摇鼓”,估计和大拨浪鼓差不多。
(13)、不论做什么,先为别人的快乐着想,是超人。先为自己的快乐着想,是凡人。使别人不快乐,自己也不快乐,是笨人。
(14)、卖花的,说花香;卖茶的,说菜鲜——各有一套。
(15)、解放前,戴章礼作为大同县二区的收粮官到东河南收粮,老百姓为了不交或少交公粮,极力用小恩小惠贿赂戴章礼,每到一家都预备茶点。后来有人将戴章礼告官,说他看人下菜碟,办事不公。原告的理由是我给他准备的茶点他不吃,他吃别人的,有失公允。于是区长传唤戴章礼审问:为什么你不吃原告的,却吃别人的?你是不是跟那家人沾亲带故,徇私枉法?戴解释道:我不吃原告的是因为当时我不饥。您想,收粮是个苦差事,我每天要走几十里路,所以早饭必须吃饱。先到他们家,我还不饿,所以没吃。大半前晌饿了,所以就在别人家吃了。不吃是因为不饥,吃是因为饥了,我收粮一视同仁,没有什么不公道的!区长点点头,摆摆手,此案就此作罢。许堡人居然将其编成歇后语。(引自李元宏《许堡歇后语》)
(16)、吆喝有自己的缺点,一是累嗓子,有的小商贩随身都带着泡胖大海的水杯;二是声音的传播距离有限;再者,有些行当出于传统习惯或人们的伦理价值观的影响,或是出于民间禁忌,不好随便吆喝,比如游方郎中,总不能到处吆喝“看病啰,谁有病?”
(17)、卖布染布的用“拨浪鼓”,修扇卖扇的用“扇铃”
(18)、之所以被称为“虎撑”,据传是因为当年药王孙思邈上山采药,遇到只老虎喉咙里卡了一块大骨头,他就取了一个铜环将虎口撑开,帮老虎取出了骨头,后遂被游医所效仿,以示医术高明,人虎通治。
(19)、我收集到了高安谚语300多条,原来是按每条谚语第一个字的笔划多少排列的(见拙著《我是一棵小草》),现在根据这些谚语按内容分类略作分析,好像小学生联词造句或联词写文一样,我是联谚语写文章,颇有一定的难度。我对这些谚语仅凭一己之见进行了解释,一定有不全面不正确甚至错误的地方,敬请读者诸君不吝措正。
(20)、从前有二人在人前斗口,一人输了,觉得很没有面子,回家后郁郁不乐,茶饭无思,夜不成寐。夜阑人静之后,忽然计上心来,遂披衣出街,去敲赢者之门。赢者出来问何事这般着急,输者指了指西边说:“你看,西面天阴了。”未及赢者反应过来,输者匆匆离去,回家歇息。无缘无故被惊了觉,赢者老大不高兴,冲着对方的背影啐了一口:“有病吗!”。由于占了“便宜”,输者心态平衡了,马上进入梦乡。
3、盲人上街打一成语是什么
(1)、后来磨剪子、磨刀的也用惊闺,铜镜、剪子、菜刀都是未出嫁的姑娘或小媳妇儿的常用物件,听到响器声即出来修理打磨,故曰“惊闺”。
(2)、许堡城墙高三丈六尺,在城墙上擦屁股,屁股一定撅得很高。这个歇后语用来讽刺那些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3)、二秀才体弱多病,弱不禁风,上一趟街总要歇几歇。一次,他主动请缨帮妈妈捞豆腐。豆腐买回来后,母亲关切地询问怎么样,累不累。他说:“没事儿,一气儿不缓就捞回来了。”
(4)、这句歇后语形容做一些没有意义或白费力的事。
(5)、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6)、我收集的这些谚语,大多是底层人民创造的,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是什么?这个社会是怎么样的?是饥饿、寒冷、贫穷、受压榨。他们含着辛酸的泪水诉说着:“冒有吃,日(白天)又长;冒有穿,夜又长。”这比“饥寒交迫”这个成语更形象,更有体验感。有一首残缺不全且不知标题的民谣说:“正半年,二乃解(gǎi),三难过,四难挨,五月瘦成一块柴,六月宜艾熟熟(蝉)叫,七月新米哩上街粜,八月镰刀壁头上啄,九月冒米来下锅。”正月间,要接客,要送礼,去年十二月又还了债,到过年的这个正月真是不好过呀,这个月就要用去半年的钱粮;到了二月稍微宽松缓解(即“乃解”)了些,不用接客送礼了;三月和四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日子真是难挨啊;挺过了三月、四月,到了五月人瘦得不成样子了;六月蝉叫了,七月收了稻子,有点粮食拿到街上去卖,以作家中的其他用途。“七月新米哩上街粜”,这一句有的也说成“七月撑爆到肚”,是说可以有口饱饭吃;到了收割完毕,镰刀可以不用了,把它啄在木制的板壁上(过去农村砖木结构的房子有许多板壁,镰刀可以啄在上面),没吃几天饱饭,又进入了没米下锅的困境。我不知对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是怎么描述的,但一年到头的日子是“一半在坛(hón)里,一半在园里”,“坛子”装米,园里种菜,那就是“瓜菜代,半年粮”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作田的人挨饿无饭吃,这是农耕社会的普遍现象。我的家乡有一首民谣:“曾金徐晏,张黄两姓,两萧夹一罗,夹得罗家不奈何;罗家冒米粜,饿得萧家做鬼叫。”前四句是说故乡有这么多姓氏村庄,而后两句是说常有的饥饿现象。对于长期的饥饿,人们的对策是什么?“饭饱思淫欲”(又为“思鱼肉”)。饥寒起盗心。这里的“盗”是偷和抢的意思。这是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积”;“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种方法大多数穷人是难以做到的,“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能积得到吗?实在把人逼得无法活下去的时候,有的就揭竿而起了。近几十年我国人民解决了吃饭问题,再也不会“冒有吃,日又长”了,所以百姓由衷地说:谁让我们吃上了饱饭,谁就是大好人。
(7)、游方郎中和卖药小贩使用的响器称为“虎撑”“药铃”,俗称“镯子”,因其像妇女所戴的手镯,是以铁片或铜片翻卷打成的圆环(有点像甜甜圈),外圈留有一道缝隙,环内中空,里面有两到四颗圆珠。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伸入铃中间的孔内,手臂摇动,随走随摇,小圆珠便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8)、《35岁前,这七种能力,你一定要刻意培养》
(9)、过去的许堡很繁华,人口多,交通便利,故有外地商人看重这一商机,前来做买卖,租了一间门面开了一爿百货商店。开业之时,鼓乐喧天,炮仗齐鸣,顾客盈门。中午时,人渐渐稀少,店掌柜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一直站在门口张望,便迎了出来,笑问:“大娘需要点啥?进来看看!”老太太慢条斯理地说:“我怕你这里没有!”掌柜说:“不可能,我们这里要什么有什么!您说吧,想买点什么?”老太太说:“我想买个猪娃子。”掌柜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老太太不屑地说:“没有吧?你还说货可全呢,要什么有什么!”没多久,这个店铺就关门了。
(10)、俗话说,“敲锣卖糖,各管一行”,可见卖糖小贩以锣为响器是比较普遍的了。
(11)、常言道:瞎子点灯白费蜡。今日却要唱唱反调--瞎子点灯不白费蜡!
(12)、许堡村的故事很多,远不止这些,有些我们没能收集到手,有些不便在此披露。许堡村的文化积淀很深,氛围很浓,是大同县有名的文化村。东有许堡,西有落阵营,造就了大同县的地域文化特色。
(13)、居住在许堡西关的李老头买了一副猪血,让老婆紧熟(把猪血放在热水里缓缓加热使之紧缩凝固)做菜吃。老婆贵贱紧不成功,被李老头臭骂一通。李老头出街跟人谈起这件事,人们都说没紧好,李老头叹口气说:唉,年限的过,不怪人!
(14)、 汪曾祺在《北京的胡同》中写道:“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15)、为了改变饥饿和贫穷的命运,有的人想到了学手艺,凭自己一技之长来改变生活的窘境。“有艺三分仙,冒艺爷娘坑。”有了手艺,替人做工,东家管吃管喝,还有工钱进,这当然是有“仙”气了。的确,许多人凭做手艺改良了生活,日子过得蛮滋润的,在过去划分阶级的时代,有手艺的人多半是富裕中农或中农。虽然有了手艺成了“仙”,但是做手艺还是很辛苦的。“裁缝一口针,累(loi)得血奔心。”过去的裁缝就是凭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口针替人做衣裳,缝衣时“飞针走线”,针虽轻虽小,但一天干到晚,却是很劳累的。“天晴眯眯笑,落雨冒人要。”泥瓦匠晴天好干活,下雨天在户外不好干了。“铁匠冒样,越打越像。”过去铁匠要打成一个物件,没有模型,只能靠手工在红炉中烧在铁砧上敲,要靠手上的技巧打成功。尤其在打犁头时,为了解决原料问题和减轻顾客的负担,可以用废铁换新犁头,于是有人挑着犁头去,挑着一担废铁回,故曰“又冒闲来又冒歇,一担犁头换担铁。”经商可以致富,但也要经受困难挫折,“云南贵州好赚钱,来来去去要半年。”过去去云南、贵州要靠脚走或乘船,风餐露宿、来去带货,现在则只要半天就可到达。“砌匠来至三日挑,木匠来至三日烧。”虽然说的不是手艺人,但东家要作准备和捡场。“推车冒样,要隔一丈”,过去推独轮羊角车的人,彼此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车距才安全。以前的先生(老师)虽有“束脩”(薪水或工资),但一般人还是不愿干,“家有半年粮,不当孩子王”,社会地位低,收入微薄,应酬又频繁,有“教书容易应酬难”之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但教育设施跟不上,只有因陋就简勤俭办学,当时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前世作至恶,go世教小学,不是住祠堂,就是背(pei)庙角。”这与现在农村小学都有宽敞明亮高大的教学楼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16)、多年以来,大同地区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窑头打不得架,许堡说不得话”,足见许堡村的文化普及程度。其它村也不是没有读书人,譬如大王村清末出过进士李殿林,萧家窑头村清末出过举人萧有年,即使民国时期当地高学府——二高小的校长竟然是弹丸小村鹅毛人王佐。就拿我们窑头村来说,文革前就有不少工程师,在外边工作的人很多,读书人之众远胜过周围连方。当年许堡公社的小学校长窑头人竟占五分之不可谓不少,但文化普及程度远不及许堡。我的父母都没有文化,乃至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有一年贴春联竟然闹出了笑话。一年正月领着孩子回老家拜年,读小学的儿子发现爷爷把横批“牛羊满圈”贴到了窗楣上,笑得前仰后合,我却哭笑不得。那时父母还精神,除了种地,还喂养两三只绵羊和几只母鸡,所以我就准备了“牛羊满圈”联。自从那次笑话之后,我再不敢写诸如此类的春联了。这样的情况在许堡老人身上大概不会发生吧?母亲的药箱子很有意思。一瓶瓶西药、一盒盒中药,上面都有她自己才能看得懂的文字——特殊象形字。譬如调节感冒的药物,瓶或盒上画的是一只猫,后面一个鞭子,取其谐音“赶猫”;消炎药瓶上画一个火炬,表示发炎上火时用的药;止泻药瓶上画一个人蹲着拉肚子……虽然父母不识字,但有母亲在,生病时肯定吃不错药。母亲去世后,我依然给父亲准备了许多常用药,但有一次父亲还是没能吃对,奇迹是,父亲吃后没有任何副作用,感冒居然痊愈了。要是生活在许堡,即使老太太目不识丁,老爷子肯定认识几个字儿,母亲的药箱里也就不会贮存着这么多“智慧”和辛苦!你若在许堡村大街上不慎讲错一句话,众人会群起而攻之,往死里喷你。即使在大街上叼着烟斗晒太阳的耄耋老人都是识文断字的,能看报,会写信,挖苦人没遮拦。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许堡中学读书,负责更换许堡村的板报——文革期间,学校有义务负责当地的宣传工作。村里一块黑板,设在下街热闹的地方——生产资料门市部旁边。我抄写文章时,总有一群人站在我身后跟着读,有年轻人,也有上年纪的,不时给我指出遗漏的字。后来我参加工作调回母校,一次课外活动跟同事上街散步,碰巧遇到两个外地施工单位的工人割肉买菜,临走时向老板娘索要发票。小店铺没有发票,只好以白头条代替,单位名称是闻喜某某工程队。“闻喜”二字把老板娘难住了。老板娘不是许堡人,是从外地儿娶进来的年轻媳妇。老板娘问顾客“闻喜”怎么写,顾客的话老板娘听不大懂,旁边一个本村老大爷说:“闻是门字里边一个耳朵的耳,喜是喜欢的喜。”我的同事感到莫名的吃惊,感慨地说:“倒是文化村,这么大年龄的老汉知道闻喜两个字怎么写,背操手进鸡窝——不简单!”
(17)、旧社会,牛熊代表全村父老到大同府交公粮。过斗之后发现缺了好多,牛熊很不服气,说:“我们在家里已经用斗量好了,估够(准备足够)了的,怎么到你们这里就缺这么多?你们的斗有问题!”双方争执起来,吵得面红耳赤。一气之下,血气方刚的牛熊把官斗砸了,状告大同府。黑暗腐败的世道,官官相护,民告官几无胜诉,官司打了好几年,逐级上访,牛熊屡屡败诉,倾家荡产,筋疲力尽。牛熊是个倔脾气,争不回这口气誓不罢休,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官司一直打到京城,惊动了有司衙门,终于遇到一个青天,彻查此事,发现大同府有填不满的地缝。贪官被制裁了,牛熊赢了,但两败俱伤。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民告官不管有没有理,都要坐三个月水牢。牢狱之苦加上长期奔波劳累,牛熊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享年三十有六。上峰责成新知府为牛熊立碑,以彰其志:秉性刚强志气高,强权之下不弯腰。与民除害玉骨损,赴汤不为逞英豪。遗憾的是文革时碑毁了,碑谱丢了,又没有文字记载,这个故事未能广泛流传,人们只知道“阁老山完粮——估够了”,而不知道许堡完粮也估够了。阁老山村民“冯良春告上状”的故事由于有前人编写成了剧本而得以在民间口口相传,家喻户晓。
(18)、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们虽然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不客气的说我们更象是一个“瞎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看到了许许多多,但充其量也只是看到了世界的一点皮毛;我们虽然能够明确辨认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却无法看到对方的内心世界。瞎子看不见,所以也就不会瞎折腾,而我们看得见,却常常会瞎折腾,尽管自己已是满脸的麻子,却可以指责对方脸上不该长出的某个小雀斑;尽管自己已经腐败的“掉了渣”,却可以在大、小会议上要求别人“反腐倡廉”。这样的看得见,远比看不见更为可怕。面对许多的未知数、不理解、看不懂、认不清,我们又比真正的瞎子好多少呢?
(19)、《聊天的三大基本功和三大外功,让你能跟任何人都聊上几句》
(20)、郭女士中学毕业返乡务农,在当时属于大龄青年,乡亲常给她介绍对象,问她有什么条件,她总是摇摇头说:不知道,没概念!
4、盲人上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是什么
(1)、在社会上,有一批学习武术的人,他们为了强身健体,保卫家园而学习各种武术。我们高安有一种“字门拳”,各种套路都用不同的字命名,每个字的起势、运势和收势的套路都有一定的流程,各不雷同,要练好每个字的打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有“摧、残、原、掇,累得吐血”的说法,这里的“摧、残、原、掇”四个字我只是拟音,到底是哪四个字,要请行家指正。高安人把会武功的人称为“活手”,不会武功的人称为“呆(goi)手”,二者若打起来,“活手就怕呆手拤(ka),呆手就怕活手摸(ma)”,意思是呆手怕活手摸(ma,点穴),先把活手的手拤住,他就无法点穴了。而活手用“摸”的方法可以优先取胜。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活手不会轻易下绝手去点别人的穴位的。江湖险恶,武林多诈,若是“活手”之间打起来一决雌雄的话,那就要“恶打善,快打缓,打奸打诈莫打赖”,这就是说要打得狠、快、准,对对方不要讲仁慈(恶),去打对方的犹豫,动作要快,也可以使用计策(奸诈),但不能煞赖,煞赖就是不讲武德,是武林人所不齿的。有人把这种打斗总结为“开声就动手,动手莫留情”,这就是“快”、“狠”两个字。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在与敌将交手时,未及一合,就把敌将斩于马下,就是在“快”字上做得果断,马快、人快、刀快,敌将连来将的招式都没弄清就做了刀下之鬼。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盲人上街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谐音精辟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