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诗精辟130条

王阳明的诗

1、王阳明的诗 泛海

(1)、 每个人都有心,心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这个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所以,找寻人生的方向和价值,就要找寻自己的良知,而这个良知就在自己的内心。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

(2)、 这两首七律随兴而发,诗境开阔,时空交错,结构极具立体感。极目远望,深秋的姚城一派生机,涌动着生命的激情和寄托,抒发了对前程的无限希冀,表达出青年时期王阳明志存高远,不被击倒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再如巳未仲秋朔所作的《大伾山诗》:

(3)、 此诗写出了诗人的诸多感慨,除了表明自己归隐烟霞的心迹,同时告诫弟子应具有超然物外的心态。现实黑暗无道,更需把握独立的思想,坚守精神的自由。

(4)、贵州的中秋诗会,选取王阳明的《中秋》诗,自有其深意。贵州是王阳明的安心乐土,王阳明是贵州的人文符号。王阳明谪居贵州三年,悟道龙场驿,主讲贵阳书院,从此贵州学风大盛,德泽深远。

(5)、《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只要养得一颗光明心,把握、寻找到自己内心的“良知”,就如同有了千年不灭的光明的月亮,任他花开花落,任他阴晴圆缺,我心中自有无限光明、圆满与富足。

(7)、他日益思念尚在家中的老父竹轩翁,于是准备将把父亲接到京城来安享晚年。翌年,竹轩翁和11岁的小孙子王阳明共同赴京。

(8)、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艰难的时候,就要看人的耐力和定力。王阳明他因为秉公直言,得罪了当时的奸臣刘瑾,被廷杖又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赴谪途中,大太监刘瑾赶尽杀绝,派杀手暗杀他。王阳明因为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骗过了尾随之人,并搭上了前往福建的船。不料,当他坐船行于海上,却遇上大风暴,船只几乎倾覆。这次的经历让王阳明写下了这首诗。

(9)、王阳明的心学,不仅仅指的是人类的伦理学,还指向了世界的。他的心即理的理,其实指的是人类的追求或者是规律。王阳明在中秋的时候,想到月圆月缺,乃无法改变的自然的规律,但是有一点可以改变的是,人的心。只要你的心光明了,世界就会一片大光明。所以王阳明在临终前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这首诗是他的心即理的学说的通俗阐发。

(10)、天知道,这一声后会有期,竟是这样无言的结局。

(1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12)、前两句说,人距离山近,距离月远,就会觉得月亮很小,便说这座山比月亮大。后两句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如果人的眼睛像天那么大,就会发现不仅只是山高,而且月亮更为广阔!

(13)、前两句说,人距离山近,距离月远,就会觉得月亮很小,便说这座山比月亮大。后两句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如果人的眼睛像天那么大,就会发现不仅只是山高,而且月亮更为广阔!

(14)、月明飞锡下天风。《赠阳伯》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

(15)、王阳明认为,天上的月阴晴圆缺,没有定数。去年八月十五天阴了又晴,今年中秋直接就一阴到底。人的一生,能遇见多少次光明的满月呢?恐怕没有几次。

(16)、王阳明被称为“明第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的学问又称为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王阳明倡导心学,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7)、只要立定脚跟,踏踏实实地去做,不违本心,不负初心,就足够了。

(18)、    王阳明晚年居越期间,寄情会稽山水,又写了许多山水诗:如《山中漫兴》:“清晨急雨度林扉,余滴烟梢尚湿衣。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物情到底能容懒,世事从前顿觉非。自拟春光还自领,好谁歌咏月中归。”[24]此诗首两句,点出江南雨季变幻空濛的春景,以及乡村田园风光的特征,表现出诗人观物的细腻和恬静的心态。“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此两句,意象鲜活明丽,一个“吐”字,一个“肥”字,映相生辉,将透明艳丽润滑的百春图描绘之极。同时,诗中又有揉入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自足适意,洒脱飘逸的烟霞情怀。又如《山中立秋日偶书》:“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此诗写山中秋景,前四句写初秋山中物候变幻无穷,以及心随物趣,自适的感觉。中间六句深得唐王维山水诗的禅味,将自然界的自生自化、充足自由的灵韵,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灵敏刻画,把山水自然所蕴含的人格精神淡淡析出。后两句又传达出像屈原那种壮志难伸,良知难行的惆怅。一个行啸山林,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呼之欲出,表现出晚年王阳明入世与归隐的复杂心理。一颗博大的心灵能折射出大自然无限美好,在诗人看来,良辰美景皆随于心,无可强求,也许王阳明真正把握了心灵与自然美的同构关系,美和人生只能随性灵而行。此时在艺术上一个鲜明的特征,一驰一张,动静交替,诗意跌宕起伏,刚柔相济,足见王阳明的审美框架的立体性、流畅性和多层次性,包括对古体诗节奏的和谐把握。

(19)、老翁的寓言好理解,正如《淮南子》中所说,“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隐含着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算不如天算的实质。

(20)、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2、王阳明的诗

(1)、此诗一出,众皆敬服,众宾客对竹轩翁说:“此子出口不凡,才思敏捷,他日定以文章名重天下!”

(2)、阳明先⽣之志,不但⾃明,⽽且亲民解惑。习传之功,先证圣贤可学⽽⾄,后传道学于后⽣。真正彰显儒家之本⾊,济世之担当

(3)、《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月明飞锡下天风。

(4)、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泛海》这首诗体现了玩阳明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5)、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就像庄稼和杂草,本是一般无二的生物,天地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厌恶谁。人心本来也是如此,无善无恶。

(6)、退一步说,满月也就持续一会,天上的月亮总是长缺的。人生一世,不仅天上的月亮是常常有缺的,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总是留有这样、那样的缺憾。鲁迅曾说过,中国人往往追求一种“圆”,幻想着生活都是十全十美的。其实,人生何曾“圆”过?天灾人祸、意外事故、功名不就、事业无成、家庭矛盾、健康欠佳、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哪一项都可能遇到。人生就是一道道坎,你不得不面对。

(7)、尘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自身本身就没放在心上;尘世间的一切转变,也但是似流云掠过天穹,根本就无法在心中留下印痕。他既体现了王阳明坚毅勇敢的质量,也表明了阳明心学“戒慎不睹,害怕不谈,养活此心纯是如如不动”的见解。

(8)、王阳明在明代负有盛名,无论实在哲学思想还是政治军事上都颇有才气,哲学上提出"良知说",政治上平定了朱宸濠的叛乱,在思想著述上有《王文成公全书》,精通儒释道三家,被视为真正实现儒家"三立"精神的人物,清初的著名学者王士祯称赞王阳明"为明第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海外皆深仰拜服"一生伏首拜阳明"。然而,人的思想永远是滚动的,以今人的价值判断与规则认定为标准来看古人虽然失之客观,却也能有所裨益。

(9)、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是生而不凡、年少有为,可以说是要星星不摘月亮。如此优秀的年青人亦因官场直谏而得罪宦官,不但被贬,还被暗中追杀,险丧命于路途之中,皆因智胜一筹,伪装现场,留得青山。在父亲的鼓励下,重振英雄气,与民同伍,深受爱戴,在此期间思想不断领悟,终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并写下了《龙潭夜坐》一诗:

(10)、东归途中,王阳明在给弟子钱德洪、王畿的书信中说,“此间地方悉已平靖……今亦了事矣,旬月间便当归途也……纵未能遂归田之愿,亦必得一还阳明洞,与诸友一面而别,且后会又有可期也。”

(11)、“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心有光明,自能转境。王阳明在贵州的日子,筑“何陋轩”,建“君子亭”,以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勉。台湾的钱穆先生在《阳明学述要》中指出,讲王学的人,只不要忘了他成学前的那一番经历,不要忘了龙场驿的忧危,才能明得王阳明“知行合一”、“事上磨炼”的真义。

(12)、义无反顾地把其良知之学付之于行动。生命不息,传道不止。一个人有了一个可以用一生去实现的理想,终身不移,这是一种牺牲,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13)、客居他乡太久已忘记这里并非家乡,欣喜的是自己只是一个清闲的小官。

(14)、王阳明曾任南赣巡抚,他在南赣崇义县打败以谢志山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王阳明就地勒石纪功,于茶寮石崖绝壁上刻石,取名为“茶寮碑”。这首诗写的是战胜以后,在返回路上遇雨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得志后的豪情,以及军旅中依然关心农事的细心。

(1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16)、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艰难的时候,就要看人的耐力和定力。王阳明他因为秉公直言,得罪了当时的奸臣刘瑾,被廷杖差点残废。被贬为贵州龙场,大太监刘瑾赶尽杀绝,派杀手暗杀他。

(17)、    此诗《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并未收录。该诗原载万历《会稽县志》卷二《山川》(见《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59页)。此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大气磅礴,想象奇特,意境恢弘,深得唐诗之风韵。诗以时间为序,纵观山势气象,大处落笔,写出久雨初晴后的秦望山气势。雄踞群峰,苍鹰盘旋,鸟道翠壁,飞瀑碧玉,千仞削壁,立体地展示秦望山的雄奇壮观。时空在此交会,人步画中,诗人兴奋之情,跃然纸上,传达出青年王阳明指点江山,奋发有为,乐观开朗,高昂的进取精神。其次,诗人借景抒怀,重在对宇宙、历史的拷问。江山多娇,怎不勾起诗人对宇宙、人生的丰富联想,以及对几千年古国历史的反思:蓬岛茫茫,祖龙何处,仙舟不返,断碑无踪。诗人艺术地概括了对显赫一时的秦皇武功的短暂性,以及求仙问道的荒诞行径作了辛辣的讽刺。同时,诗人以“禹”与“秦”作比,表现出青年王阳明敬仰圣贤,鞭笞暴君的历史观,蕴涵对时世的针砭,以及吊古伤今,忧国忧民的普世情怀,颇具力度感。后,借苏轼观海诗以自勉,以自强不息、乐观的情怀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长啸归来景渐促、山鸟山花吟不足”;“夜深风雨过溪来,小榻寒灯卧僧屋”。结尾的四句诗,表现诗人对秦望山钟爱,洋溢着难以抑制的诗情。后两句笔锋一转,在夜深风雨的衬托下,陷入静思的画面,僧屋的寒灯,辉映着澄明的心灵,耐人寻味,营造了波澜起伏,跌宕跳跃的抒情乐章。此诗在艺术上紧扣秦望山自然气势的特征,融会诗人的艺术思维和真切的感情,提取了会稽山水人文的“灵性”精神。诗风上深得唐诗真谛,意境开阔,诗情丰满,想象奇特,气势恢弘,蕴涵着王阳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积极的处世态度。特别是诗中表现出来的观物方式,重在展现山水与时空的交错,反映了王阳明审美意识的整体性、时空性的特征。同时,此诗侧重由景到抒怀,容纳广阔的宇宙背景和历史思考,饱含哲理,又做到“意象与神韵具辉,文采与境界并魁”,这在中国古典山水诗中是少见的。这一期间,王阳明还游览会稽其他名胜,写有《再游延寿寺次旧韵》、《登香炉峰次萝石韵》、《观从吾登炉峰绝顶戏赠》等诗,从不同的侧面多层次地传达出诗人对稽山鉴水的绵绵情思。

(18)、时光一去不复返,转眼之间,年华老去,不知道自己的功业是否能成。

(19)、他的心学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指的是实行起来很简单,因为心外无物,只要向内发现自己的心就好了,复杂指的是他的整个哲学系统,不大好理解。不过,王阳明喜欢写诗来阐发他的思想,本文精选几首他的诗,帮助读者理解他的心学学说的精华。

(20)、嗟惟往昔,岁在丙寅。与兄邂逅,会意交神。同驱大道,期以终身。浑然一体,程称“识仁”。我则是崇,兄亦谓然。既以言去,龙场之滨。我赠《九章》,致我殷勤。聚首长安,辛壬之春。兄复吏曹,于我卜邻。自公退食,坐膳相以。存养心神,剖析疑义。我云圣学,“体认天理”。“天理”问何,曰廓然尔。兄时心领,不曰非是。言圣枝叶,老聃、释氏。予曰同枝,必一根柢。同根得枝,伊尹、夷、惠;佛于我孔,根株咸二。

3、王阳明的诗词有哪些

(1)、王阳明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骗过了尾随之人,并搭上了前往福建的船。不料,当他坐船行于海上,却遇上大风暴,船只几乎倾覆。王守仁此时毫不畏惧,写下了这首诗。

(2)、每个人都有心,心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这个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所以,找寻人生的方向和价值,就要找寻自己的良知,而这个良知就在自己的内心。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

(3)、什么艰难险阻,无非是飘在空中的一片云彩而已,也许在艰难的时候,你还能发现他的美。王秉持一颗光明的心,尽管人生大起大落惊涛骇浪,那都算不了什么,只要此心光明,那就没有什么可以干扰我宁静的内心。

(4)、点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艰难的时候,就要看人的耐力和定力。王阳明他因为秉公直言,得罪了当时的奸臣刘瑾,被廷杖差点残废。被贬为贵州龙场,大太监刘瑾赶尽杀绝,派杀手暗杀他。王阳明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骗过了尾随之人,并搭上了前往福建的船。不料,当他坐船行于海上,却遇上大风暴,船只几乎倾覆。王守仁此时毫不畏惧,写下了这首诗。什么艰难险阻,无非是飘在空中的一片云彩而已,也许在艰难的时候,你还能发现他的美。王秉持一颗光明的心,尽管人生大起大落惊涛骇浪,那都算不了什么,只要此心光明,那就没有什么可以干扰我宁静的内心。此刻,我的心就像宇宙一样无垠,就像夜空一般晶莹。体现了王阳明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5)、高雅清淡的花在傍晚的烟霭里也显得幽暗,天刚放晴树上的雨滴还未全干。

(6)、 整首诗意象迭兴,妙语连珠,用拟人、写意的手法写出了“山鸟”、“山花”的灵性和亲和。碧树秋声、丹岩夕照、雪岭玉帐、云溪环碧,诗情画意,交相辉映。在诗人的眼里,山水是灵动的画面和性情的映照。

(7)、不要为了假的修行而蹉跎生命。人的一生,要持续不断,努力克服心中的私欲、贪念,要在实践中保持内心的良知。

(8)、 王阳明特别重视“良知”的功夫,反对坐而论道。他身体力行,在道德的修养和实践上下足功夫。如通天岩讲学时的诗作《坐忘言岩问二三子》:

(9)、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10)、(摘要)王阳明所作余姚、绍兴、西湖、泰山诗作,熔物、性、情、理于一炉,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形态美的亲和力,历显山水的质感和人文底蕴,昭示“良知”的灵光。诗中充满入世与归隐的矛盾心态与寻求精神自由心路轨迹。艺术上不为世风所染,开明中期以降秀逸俊爽的一代诗风。

(11)、儿童的寓言很多人都觉得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怎么可能这样就赶走了老虎?殊不知正如俗话所说,“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样的人身上是有着一种气场的,见惯了看见自己就惊恐奔逃之气息状态的老虎,碰见这样的主儿完全可能被唬住。

(12)、 他的心学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指的是实行起来很简单,因为心外无物,只要向内发现自己的心就好了;复杂指的是他的整个哲学系统,不大好理解。不过,王阳明喜欢写诗来阐发他的思想,希望通过下面这六首诗,能帮助大家理解心学学说的精华。

(13)、跟随万献初老师“五经”殷商游学之旅,邀您同行……

(14)、 王阳明的哲理诗是他一生自觉追求圣贤人格,弘扬圣学的写照。他的哲理诗散见于他人生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中,但大多数集中于晚年。王阳明晚年将“良知”作为吟咏的对象,因此也称为良知诗。他的哲理诗贯穿着“致良知”的主线,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他对人性、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切体悟。他的哲理诗生动鲜明,极具灵心慧眼,在道出妙理新意的同时绝无枯燥乏味,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灵动和启迪心智的灵悟。如王阳明在南京救世时所作诗歌《与沅陵郭掌教》:

(15)、王阳明被称为“明第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的学问又称为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王阳明倡导心学,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6)、    王阳明平生素爱四明山水,尤对白水冲奇观向往久之。“邑南富岩壑,白水尤奇观。兴来每思往,十年就兹观”四句,前两句从整体上概括四明山的特征以及主要景观,后两句表达他十年前离越重返故乡对游白水冲奇观的急切心情。余姚城南四明山,方圆八百里,重峦叠嶂,竹茂林秀,曾是方士修炼之地。白水冲在余姚让贤白山,白山分冶山、屏山、石屋、云根四峰。白水冲瀑布在石屋与云根两峰之间,瀑布飞流直泻,颇为壮观,附近有潺湲洞。历代都有诗人探胜吟唱,有佳句传世。如:唐皮日休“水流万千丈,尽日泻潺湲。”(《潺湲洞》);宋谢景初:“飞泉悬绝壁,斗绝千万丈。”(《瀑布》);元滑寿:“白水仙宫也罕逢,十年两度追陈踪。”(《流白水宫》)明吴居正:“环山知几峰,飞流可千丈。”(《游白水宫》);清卢存心:“大波掀涛澜,声振林木动。”(《潺湲洞》)王阳明探白水冲奇观,行前早有打算。王阳明初计至家即与徐爱等同游台、荡,但因宗族亲友绊弗能行。本想候好友黄绾同游而其不至,又遇大旱之际,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思。回首坎坷经历,不免有点忧伤。“择幽虽得所,避时时犹难”,正反映此刻的心境。此诗前半部分写景,用白描的手法,描绘总体印象。尽管大旱刚止,但白水冲并未断流,“云际犹飞湍”,雨丝霏霏,奇观犹存。后半部分抒情写怀,议论现实人生。与一般的骚人墨客不同,王阳明的思绪不仅仅流连于飞瀑美景,而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宇宙人生。“逝者谅如斯,哀此岁月残”。他以心学家的睿智从即景生发开去,警示自己珍惜时光,直面现实,养性修身,审时度势。同时,蕴含对门生的希冀。“刘樊”句,借典故寓警世之意。世传后汉刘纲、樊翘云夫妻在白水冲旁的祠宇观向白道人学仙,得道后于大兰山白日缘木升仙。此句的深意在于“避世之难,升天成仙并非现实,而“养静意所关”,才是哲人的情怀。可以看出此时的王阳明对世道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以“静”观物,体悟事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此时王阳明内心的矛盾和忧伤。人生的艰险,命运多桀难免产生惆怅心理。在《四明观白水》(其二)诗中写道:“千丈飞流舞白鸾,碧潭倒影镜中看。藤萝半壁云烟湿,殿角长年风雨寒。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卜居断拟如周叔,高卧无劳比谢安。”诗前半部分既写白水冲流动的景色,画面流灵动,色彩斑斓,力显山水之美;又寓时世的艰辛“云烟湿”“风雨寒”。下半部分借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黍,采薇而食,饥饿而死,以及东晋名士谢安赋闲会稽的典故,隐喻归隐故乡山水之意。反映了正直与乱世的对立。王阳明身为清正的朝廷命官,在污浊的时世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不免感时伤怀,心念隐者,寻求心灵的超越,发出“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的感慨,借山水之形,寓归隐之意。“静”和“清”表现了王阳明故乡山水诗突出的审美情趣,追求心灵世界的澄明,有庄禅的审美影子。在《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一诗中写道:“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杖锡,寺名,今废。整首诗意象迭兴,妙语连珠。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山鸟”、“山花”的灵性与亲和,沉浸在山水之乐中的王阳明心情顿感愉悦,暂时忘却了烦恼。碧树秋声,丹岩夕照,雪岭玉帐,云溪环碧,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传达出王阳明对四明山水景观写意式的摹写,以及投身自然怀抱的轻松自在。在诗人的眼里,山水是灵动的画面,是性情的映照。“清丽飘逸”是王阳明观物的审美情趣所至。此诗的后两句:“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静”和“清”正是王阳明此时此际内心的独白。他善化老庄佛禅精义,用老庄的无限时空看待人生,把一切作为世间流转的东西,透过无限体验人生;并以“禅宗”的“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寻求心灵的平静。观照自然,追求自适的人生。在《又用曰仁韵》[10]一诗中,他把这种心境推到一个极至:

(17)、上篇文章笔者聊了王阳明的中秋节,有小伙伴跟我说,一代宗师王阳明的中秋节诗作不止天泉桥雅集的《月夜》二首。值此中秋佳节之际,王老师能不能再讲点王阳明的中秋诗。

(18)、更无法与《庄子·逍遥游》的恢宏气势相媲美;

(19)、中华民族在对宇宙的认识中比较重视月亮,早在《礼记》中,就记载秋日的傍晚,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文人骚客,更是留下了千古传唱的名句。

(20)、人间难得是平常,做好平常的小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专注当下,不胡思乱想,就是修行。

4、王阳明的诗中秋

(1)、可以看出,王阳明和普通文人不一样,他写月亮的诗,不只注重月亮的柔美皎洁的表象,而是从一个哲人的视角来看月亮。

(2)、王阳明的心学,不仅仅指的是人类的伦理学,还指向了世界的。他的心即理的理,其实指的是人类的追求或者是规律。王阳明在中秋的时候,想到月圆月缺,乃无法改变的自然的规律,但是有一点可以改变的是,人的心。只要你的心光明了,世界就会一片大光明。所以王阳明在临终前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这首诗是他的心即理的学说的通俗阐发。

(3)、眼睛、耳朵都会欺骗你,要想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是很难的。

(4)、王阳明被称为“明第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的学问又称为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王阳明倡导心学,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5)、    这首诗题目表明用曰仁韵,曰仁是王阳明的门生徐爱,字曰仁,又是妹夫。诗中反映了诗人一行投宿山林岩寺的情景:风景依稀,雾忽千嶂,夕阳晚照,枫林雨声。面对四明山水奇异的风光,诗人欣喜之情,难以遮掩。山寺寂静,披衣夜坐,月照人清,传达出王阳明心境的明朗和畅达。此诗从写人入手,又以写人出之。意象灵动,画面连贯,气韵澄澈。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与景不是彼此衬托,而是水乳交融,秀逸清丽,触人遐想。此诗在艺术上深得唐诗真谛,诗情丰满,想象奇特,气象万千,蕴涵着王阳明对人生深邃的理解和洒脱的处世态度。诗人总是全景式地把握四明山水地壮观秀美。他那种乐观的审美态度略带婉约的思绪,所营造的“阳明意境”奇妙无比,诗味无穷。作为心学家的哲人,善于将诗情与审美图式、宇宙时空,物趣、理趣、以及禅趣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反映了王阳明山水诗时空的写实性与审美意识整体性的统一。

(6)、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7)、    绍兴另一名胜——秦望山,也是王阳明十分喜爱的游览地。秦望山位于府城东南四十里,为会稽山众峰之冠。得名于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立刻石颂秦德”(《史记·秦始皇本纪》)之意。王阳明在《从吾道人记》一文中曾记载:“嘉靖甲申春,萝石来游会稽,……入而强纳拜也。阳明子因辞不获,则许之以师友之间,与之探禹穴、登炉峰、徙秦望、寻兰亭之遗迹,倘佯于云门、若耶、鉴湖、剡曲。”[21]文中所提禹穴、炉峰、秦望、兰亭、云门、若耶、鉴湖、剡曲皆为绍兴名胜,但王阳明对秦望山情有独钟。他在题为:“嘉靖甲申(1524)冬二十一日,再登秦望,自弘治戊午(1498)登后二十七年矣,将下适董萝石与二三子来,复坐久之暮,归同宿云门僧舍。”[22]一诗中,表达了当时再游秦望的心情:“初冬风日佳,杖策登崔嵬。自予羁宦迹,久与山谷违。屈指廿七载,今兹复一来。沿溪寻往路,历历皆所怀。跻险还屡息,兴在知吾衰。薄午际峰顶,旷望未能回。良朋亦偶至,归路相徘徊。夕阳飞鸟静,群壑风泉哀。悠悠观化意,点也可与偕。”长期经历政坛风云的王阳明,此时更感会稽山水对自己心灵的安抚。诗中表现出超越尘世而又无所滞累、空灵淡泊的心境。“沿溪寻往路,历历皆所怀。”王阳明面对此时此景,感慨万千。山水依旧,人事皆变。历经时世沧桑的王阳明,晚年对人生已大彻大悟,“夕阳飞鸟静”,少了青年时期的激情,多了“陶渊明式”的归隐情思。“悠悠观化意, 点也可与偕”。“点也”句,借用《论语·先进》典故,以示用澄明的心境体悟自然造化妙处,方能进入圣贤的境界。诗中化用陶渊明诗意和孔子弟子的故事,充分表达了诗人与好友门人领悟天地造化,寄情山水的达观意趣。谋篇布局,善于运用虚实相生、忽叙忽议的方法,开阖变幻,意趣无穷。诗题中提到二十七年前登秦望山一事,确有诗歌为证。弘治十—年(1498)春,时年27岁的王阳明与友好曾游秦望,写有《游秦望用壁间韵》[23]一诗:

(8)、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9)、天泉桥雅集的那个中秋之夜,王阳明仰天朗吟“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可见其精神仍然振奋。而在那年闰八月的后中秋之夜,王阳明望月歌吟“当筵莫惜殷勤望,我已衰年半白头”,可见其身形已呈衰老之态。

(10)、但是,人要吃粮食,自然希望庄稼长的好,于是就有了善恶之分,铲除杂草,呵护庄稼。

(11)、诗人认为自己的良知学说是传承孔子儒学的正脉,“我此‘良知’两字,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滴骨血也。”他用极其通俗的语言和比拟道出了心学的真谛,肯定了人的自主意识、个性独立和自由精神,思想价值无与伦比,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2)、每个人都有一个定盘针,指引着自己前行的方向,这就是人内心的良知。

(13)、站得更高,思想的层次越高,才越不会被眼前的事情蒙蔽。

(14)、人心中也有这样一个月亮,只要心中之月光明圆满,不被欲望遮蔽,任它花开花落,任它阴晴圆缺,心中自有无限光明、圆满与富足。

(15)、王阳明:靠山山倒,靠河河枯;唯靠自己,事在心上练,方成!

(16)、这首诗用语清浅,如话家常。百战归来,头已斑白。写此诗时的王阳明已是年过半百,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历经被贬居夷,龙场悟道,滁州传习,抚赣擒濠,谗讥交作……王阳明一路走来,千锤百炼,心学事功,相辅相成。

(17)、他的心学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指的是实行起来很简单,因为心外无物,只要向内发现自己的心就好了,复杂指的是他的整个哲学系统,不大好理解。不过,王阳明喜欢写诗来阐发他的思想,好玩的国学精选几首他的诗,帮助读者大人理解他的心学学说的精华。

(18)、 王阳明的心学,不仅指人类的伦理学,还指向世界的。心即理的“理”,其实指的是人类的追求或者是规律。王阳明在中秋的时候,想到月圆月缺,乃无法改变的自然的规律,但是有一点可以改变,那就是人的心。只要你的心光明了,世界就会一片光明。所以王阳明在临终前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首诗可以说是他的“心即理”学说的通俗阐发。

(19)、而且,月圆月缺,都是我们看到的假象,真正的月亮却从未有过圆缺。正如我们内心的良知,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良知,只是大多数人的良知被私欲、贪欲、名利、嫉妒、妄念遮蔽了,犹如被遮住的月亮。

(20)、 《山中漫兴》是王阳明和董萝石登秦望山所作。“清晨急雨度林扉,余滴烟梢尚湿衣。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物情到底能容懒,世事从前顿觉非。自拟春光还自领,好谁歌咏月中归。”

5、王阳明的诗《蔽月山房》

(1)、这位近代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在龙场悟道的那天起,就开始了自己的传道之路。

(2)、 此外,王阳明的谪旅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度过的,他在途中所作的诗歌表达了漂泊者的心声,是谪旅生活的自白。“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月明飞锡天下风。”(《泛海》)此诗意境开阔,气场宏大,将个体放到茫茫的宇宙中去观照,人生的磨难犹如天空的浮云,十分渺小。在月明天高的夜晚,月光如银,长风破浪,这是何等的胸怀和气魄。诗人心中的儒者世界清晰显现,既有匡扶社稷的雄心,又有超然物外的心态。尽管身处逆境,却从不丧失对于真理的追求,表现了一种达观的心态。

(3)、所以,王阳明告诉我们,人生只有一种满月,那就是心中的满月。只有回到自己,让自己的心光明,才能拥有真正的满月!心里光明,世界便不黑暗,心里光明,世界便清晰透亮。

(4)、每个人都有心,心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这个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所以,找寻人生的方向和价值,就要找寻自己的良知,而这个良知就在自己的内心。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

(5)、但是,有人怀疑是祖父事先准备好了诗作,让孙子背好了,故意来众人面前求赞的。

(6)、这首诗写得形象。“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两句刻画了一幅有趣又略带讽刺意味的画面:一个乞丐拿着钵挨家挨户地去要饭,却不知道原来自己家里有个无尽宝藏。这个无尽宝藏就在人的心里,就是“良知”。

(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君子怎么能患得患失呢?我只管传播自己的学说,走自己的路,成败就交给上天了,随后世如何评说吧。

(8)、不知怎么的,每次我读到这两句诗,总想起1992年南巡时,在蛇口码头登船离开深圳前往珠海时的一个画面。与深圳的d政大员握手道别后,迈步向码头走去,走了几步后,突然转过身,对深圳的官员响亮地说道:“你们要搞快一点。”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圆月缺,本是一种天象。数千年来,中国人对月亮倾注了无限温情。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故乡、乡思与相思,满月则象征了圆满、团圆。

(10)、 什么艰难险阻,无非是飘在空中的一片云彩而已,也许在艰难的时候,你还能发现他的美。王阳明秉持一颗光明的心,尽管人生大起大落惊涛骇浪,那都算不了什么,只要此心光明,那就没有什么可以干扰内心的宁静。此刻,我的心就像宇宙一样无垠,就像夜空一般晶莹。体现了王阳明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11)、阳伯是东汉注明的炼丹理论家,古人炼丹以养生,王阳明中年以后,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大道就是人心,自古以来就没变过。

(12)、也就是说,只要你视野开阔了,思想开放了,那么自然而然的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会被它的表面所欺骗了。因为从高处看低处是容易的,清楚的。使用你的思想如果能在一切之上,你就可以轻易的看穿一切。

(13)、天上的月亮阴晴圆缺没有定数,一生之中,能见到光明的满月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是实际上,月亮从未有缺,不过是被云层遮蔽了。

(14)、要想不被眼前的事物蒙蔽,就得“眼大如天”,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放自己的思想。

(15)、体悟本心,而不是在古书中搜寻,不但浪费精力,还白白丢了清明的本心。

(16)、 这就像是一个笑话一样,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骑驴找驴,而不知道驴就在自己的身下。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这个宝藏,却不知道,还到处去找。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拥有无限宝藏的乞丐!

(17)、此刻,我的心就像宇宙一样无垠,就像夜空一般晶莹。体现了王阳明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18)、他的心学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指的是实行起来很简单,因为心外无物,只要向内发现自己的心就好了,复杂指的是他的整个哲学系统,不大好理解。不过,王阳明喜欢写诗来阐发他的思想,本文精选几首他的诗,帮助读者理解他的心学学说的精华。

(19)、这首诗前两句中,王阳明将金山寺比作一个“小拳头”,如果你是在千米高空俯瞰金山寺,金山寺确实像一个小拳头,而“打破维扬水底天”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更加生动形象。

(20)、    春风梅市晚,月色鉴湖秋——绍兴山水诗论析

(1)、   《游牛峰寺四首》,格律严整,节奏和谐,行如流水,一气呵成,将牛峰山的壮美全景式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浮峰,即牛峰。《山阴志》载:“牛头山在县西六十五里,……王守仁改名浮峰。”此山群峰起伏,云蒸霞蔚,多有名士归隐于此。诗中提到的冯夷,即为隐士。诗中表明探胜的时间是春天,春色覆盖的浮峰,一派生机盎然。诗人按捺不住对会稽山水的游兴,扶病游山。这四首写景抒情的山水组诗,采用步换景移,层层推进的构思,以时间为序,将游踪与游兴,叙事与游感迹地抒发出来,表现了诗人对古越山水由衷地喜爱。诗人紧扣浮峰的特征写景,以“兴寄”的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将“丹洞、深松、石峰、翠壁、岩犬、萝薜、飞鸟、栈道、溪云、猿吟、霜藓、竹林”这些活脱脱的自然意象与情感融为一体。他善于表现山水的空间层次,写出错落有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面对萦纡的鸟道,高耸入云的古松;飞磴缠空的石峰,如猛虎踞崖出柙;好客的山僧敲钟迎客,诗人如醉如梦。人游此山,身不也在仙境之中吗?千岩雨丝,风飘,诗人将缠绵的情思与超然达观的胸襟相贯通,如溪云舒卷,海月朗照。“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诗句中的“王公”是诗人自称,化用唐王维的诗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山在心中,洞在吾心。对稽山的洞天福地诗人怎能忘怀,归隐是王阳明的一种精神寄托。诗人对稽山花溪一往情深:“天下名区皆一到,此山殊不厌来重”,天下纵有无限美景佳地,但对浮峰诗人总有百游不厌之感。“胜游过眼俱陈迹,珍重新题满竹林”,有感于自然万物的新陈代谢,时空的转换,王阳明总是以哲人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的变迁。深秋时季,王阳明又一次浏览了浮峰,写了《又四绝句》[15]。诗中同样描述浮峰秋景特色:“深林落轻叶,不道是秋声。”(《其一》)“怪石有千窟,老松多半枝。”(《其二》);同时,又强烈地表达了对浮峰深切的情感:“翠壁看无厌,山池坐益清。”(《其一》)“清风洒岩洞,是我再来时。”(《其三》)“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其三》)“两到浮峰兴转剧,醉眠三日不知还。”(《其四》)面对风景各异的秋色,王阳明乐而忘返,忘却了人世间的喧嚣和困惑,心灵沉浸于越地的山水之中,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之中。王阳明对稽山鉴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即便在京师任上仍深深地思念故地亲友:“鉴水终年碧,云山尽日闲。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16](《故山》)追忆故乡山水人情:“长见人来说,扁舟每独游。春风梅市晚,月色鉴湖秋。空有烟霞好,犹为尘世留。自今当勇往,先与报江鸥。[17](《忆鉴湖友》)以上诗句既有细腻的刻划,又有整体的意境;既有明丽的色彩、隽永的情韵,又有骏爽的意气和遒壮的骨力,体现了王阳明山水诗的又一审美特征。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在经受多年的征尘后,回到绍兴,作《归兴二首》[18]:“百战归来白发新,青山从此做闲人。峰攒尚忆冲蛮阵,云起犹疑见虏尘。岛屿微茫沦海暮,桃花烂熳武陵春。而今始信还丹诀,却笑当年识未真。”(《其一》“归去休来归去休,千貂不换一羊裘。青山待我长为主,白发从他自满头。种果移花新事业,茂林修竹旧风流。多情爱沦州伴,日日相呼理钓舟。”(《其二》),诗中对历年征战轻轻带过,将诗情重点放在摆脱政治漩涡后的轻松和自由感,从此可作闲人,种果移花,行修竹风流了。诗中所表现的对“桃花源”向往,以及道家的养生观念。诗人追求一种淳朴淡泊,高远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山水。其背后仍是对现实的忧虑与不安,对人生短促的无所寄托和焦虑。向往隐居生活仍不乏有所作为。一种这是陶渊明式的归隐,满足了诗人精神道德上平静。居越期间,他故地重游,践行他长期来归隐的古越山水宿愿。《再有浮峰次韵》贴切地表现了当时地心态:“廿载风尘始一回,登高心在力全衰。偶怀胜事乘春到,况有良朋自远来。还指松萝寻旧隐,拨开云雾翦蒿莱。后期此别知何地?莫厌花前劝酒杯。”[19]山景未变,人已渐老,对时间流逝的概叹,但游兴不减当年。王阳明徜徉于浮峰的山水之中,欣赏野地景色,享受从未有过的轻松:“日日春山不厌寻,野情原自懒朝簪。几家茅屋山村静,夹岸桃花溪水深。石路草香随鹿去,洞门萝月听猿吟。禅堂坐久发清磐,却笑山僧亦有心。”[20](《夜宿浮峰次谦之韵》)宁静的越山佳景抚慰着阳明这颗饱经创伤的心,诗人此刻已经忘却宦海的浮沉,沉浸于山水之间的乐趣。“归来”是王阳明绍兴山水的一个鲜明主题,世事沧桑,晚年的王阳明在精神已完全反叛了程朱理学,出于佛道,三教汇流于心,倡“良知”学说,践履“知行合一”的道德修炼,已进入到心灵澄明的境界。虚淡,静穆,平和成为诗人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无需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意地栖居,冲淡平和,旷洁悠远成为王阳明绍兴山水诗的境界。                     

(2)、王阳明的心学前承儒家,以政治教化目的为基旨,强调"本心",要求保有一颗远离情欲、只存天理之心,"此心纯是天理"。但这"天理"又是什么?又是如何规定的?又有谁能够定下人这个浩大种族的"理"的规范?这只是将表现于外在的"天理"拉入人心,其实质仍是遵循封建纲常的的规定,只是为其裹上一层名为"良知"的外纱,使得人自己约束自己,禅宗"率性之谓道,率情之谓倒"之类的言辞现今观之实在是难以让人认同,子曰"食、色,性也。"饮食与男女之情是天性使然,妨害人性自然生长,汤显祖提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的情理对立,将"天理"对立,显示了情的解放是需要冲破理的束缚的。李贽"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就实为中肯,只有保有自己的个性与理想才能见到真心所向。

(3)、烽火正防胡骑入,羽书愁见朔云横。百年未有涓埃报,白发今朝又几茎?

(4)、作者用“飞鸟犹惊”的夸张手法暗示打仗的激烈,用雨衬托打仗的轻松心情。

(5)、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示诸生》其二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6)、我们天生看到别人恃强凌弱就会义愤填膺,这份天然的、自动产生的念头就是我们的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判断,却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7)、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8)、可以看出,王阳明和普通文人不一样,他写月亮的诗,不只注重月亮的柔美皎洁的表象,而是从一个哲人的视角来看月亮。

(9)、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10)、    为什么王阳明的故乡山水诗写得如此地质感灵动呢?诗句中跳动着一颗“赤子之心”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故乡山水风光秀丽所致吗?笔者之见,这与余姚人文昌盛是分不开的。余姚,上古时期是舜的封地,因舜姓姚而名。秦置县,汉属会稽郡,隋入句章县,唐复置,历代因之,明清属绍兴府,此间名人辈出,可谓地杰人灵。东汉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三国《易》学传人虞翻的忠直謇谔,唐名臣虞世南的清正亮直,元明之际史学家宋僖的学而不厌,明教育家音韵学家赵谦的崇尚圣贤等品行,对王阳明心学思想、坚守正直不阿人格精神的形成有内在的联系,更重要地是影响了王阳明的审美思维图式和观物态度。从其家族史看,据姚江秘图山派王氏宗谱表明:“自宋代王季从上虞达溪迁徙余姚定居至王阳明已十世”[11],可谓血脉根基之深。王阳明祖上家风甚严,学养延绵,代有名士贤人相继。祖父王伦,字天叙,因生性爱竹,世称竹轩公,是一位道德文章兼备的隐者。时曾任江西右布政司的同乡人魏瀚为其作传,叙其“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竹轩公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世。王阳明父王华,字听辉,别号实庵,晚称海日翁,尝读书龙泉山中,又称龙山公。明成化十七年(1481)中状元,仕之南京礼部尚书,封新建伯。家学风范,滋养着少年王阳明的性情。王阳明离乡赴京前,在余姚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蒙师为余姚名儒陆恒,陆恒儒学功底极深,淡泊功利,极受阁臣谢迁(明成化十一年状元,余姚泗门人)和王华的推崇。可见,余姚的人文历史传统,王门家风,硕师的影响对王阳明“余姚情结”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故乡悠久的历史地理文化养育了诗人的“性灵”,余姚是王阳明的“根”。因此,王阳明在不同历史时期歌咏故乡的山水诗,具有一种归根、洒脱的“灵气”,实属心灵之歌。王阳明在赣州时曾写有《夜坐偶怀古山》[12]一诗,其中“独夜残灯梦未成,萧萧总是故园声”两句,可谓是解读王阳明故乡山水诗的一巴钥匙。

(11)、龙潭,滁州龙池,王阳明因公务于滁州而作此诗。说到滁州不得不提两大名人,一是欧阳修,在滁州任上作《醉翁亭记》,首句“环滁皆山也”,滁便是滁州。二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有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的“不圆”是的,“圆”则是相对的。就像月亮有阴伏、晴出、团圆、缺损一样,自古难以十全。

(13)、阳明先生是明朝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大明王朝由胜转衰的转变期,同时也是程朱理学日趋僵化和空虚的时期。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哲学和教育思想,同时融入了佛教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学”思想。阳明先生的心学思

(14)、远远眺望海天相隔的家乡,道路上风起尘扬想回去是多么的艰难。

(15)、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啾啾吟》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16)、王阳明这首诗是说,修行当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世人不懂得这种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的奥妙,一味地向身外觅功夫,终属徒劳。“饥来吃饭倦来眠”来源于禅宗故事,早见于北宗禅师、普寂的弟子、神秀的徒孙懒瓒和尚的《乐道歌》,其歌有云“饥来即吃饭,睡来即卧眠”。

(17)、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谪贬至贵州龙场。

(18)、点评:王阳明的心学,不仅仅指的是人类的伦理学,还指向了世界的。他的心即理的理,其实指的是人类的追求或者是规律。王阳明在中秋的时候,想到月圆月缺,乃无法改变的自然的规律,但是有一点可以改变的是,人的心。只要你的心光明了,世界就会一片大光明。所以王阳明在临终前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这首诗是他的心即理的学说的通俗阐发。

(19)、山靠的人近月亮离得远所以觉得月亮小,于是就说这座山比月亮大。如果有人的眼睛跟天一样大,就会看见山虽然高但是月亮更大。

(20)、途中,竹轩翁游览了江苏镇江的金山寺。在金山寺时,竹轩翁招待宾朋,十分快活,便让大家以“金山寺”为题,轮流吟诗助兴。

(1)、这就像是一个笑话一样,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骑驴找驴,而不知道驴就在自己的身下。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这个宝藏,却不知道,到处去找,而良知却就在自己的心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拥有无限宝藏的乞丐!

(2)、可是人们却把这一切颠倒了,以为决定这一切的都是外物。

(3)、 正德六年,王阳明受命出征广西前所作的《别诸生》一诗,更是对于“良知”学说的高度概括。

(4)、苏轼于词写到“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同样的意境,不免有感而出,“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一是幽人、孤鸿,一是幽人、栖鸟,苏轼面对挫折超脱的心境,不也正是王阳明在挫折之后的心境吗?

(5)、王阳明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骗过了尾随之人,并搭上了前往福建的船。不料,当他坐船行于海上,却遇上大风暴,船只几乎倾覆。王守仁此时毫不畏惧,写下了这首诗。

(6)、这首诗前两句中,王阳明将金山寺比作一个“小拳头”,如果你是在千米高空俯瞰金山寺,金山寺确实像一个小拳头,而“打破维扬水底天”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更加生动形象。

(7)、    绍兴山阴府山东光相坊是王阳明自姚迁居后的住地。据《年谱》载:弘治十四年(1501),王阳明以刑部主事身份受命赴江北录囚,事竣游九华。次年八月,疏请告。是年先生渐悟仙、释二氏之非。先是五月复命,京中旧游俱以才名相驰骋,学古诗文。先生叹曰:“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遂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道引术。[13]王阳明留居越城时间长的一次,据《年谱》记载为正德十六年(1521),平宸濠之乱后,八月归省至越,是年王阳明50岁,至嘉靖六年(1527)八月受命出征广西思田,在越城整整住了六年。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他被封为“新建伯”后,敕建“伯府第”于府山东光相坊。嘉靖元年(1522),王阳明父去世,守制居丧,三年满,未被按时任用,仍赋闲在越。凡王阳明每次在越时,总会与门人好友浏览会稽名胜,期间留下了许多歌咏会稽山水的诗篇。上述提及弘治十五年(1502),王阳明告病归越。在越时,他浏览了山阴名胜浮峰,写了《游牛峰寺四首》[14]等诗作。

(8)、这首诗告诉我们,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万化根源总在心”这句意思是说,时间纷繁万物乃至万物之间的变化、关系都在人的心中。王阳明自己笑自己,以前没有领悟这个道理,却“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心外去求,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

(9)、残暑须还一雨清,高峰极目快新晴。海门潮落江声急,吴苑秋深树脚明。

(10)、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艰难的时候,就要看人的耐力和定力。王阳明他因为秉公直言,得罪了当时的奸臣刘瑾,被廷杖差点残废。被贬为贵州龙场,大太监刘瑾赶尽杀绝,派杀手暗杀他。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王阳明的诗精辟1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