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逸事词语解释
1、名人逸事的拼音是什么
(1)、接触(chù):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联络。
(2)、(画外音)这种名山名江名湖的互生互长,多元叠加,成就了无数名人和传奇,使得九江这座城市的地理与人文、山水与城池、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紧密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座不可多得的符号性和标志性城市;一座见证中国历史见证中国时代进程无法绕开的城市;一座领军开山溯源奠基具里程碑价值和意义且充满历史节点的重要城市。
(3)、阻碍(ài):在生活或者做事情当中遇到人为或者自然阻挡的事情。
(4)、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5)、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6)、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7)、(画外音)一江一湖一山,赋予它任何城市也无法企及的灵秀和品质。坐拥在名山名江名湖间的这座城市,不知折服了多少英雄和才子,也不知见证过多少幕历史的大戏,就像避雷针的集中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一样,那些数不胜数的事件也都会挤在这短的时间内发生,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旦发生,也就决定了以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进化。仅庐山就有三处史迹代表中国的三大趋势: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大趋势;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七百年宋学大趋势;牯岭代表了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长江的惊世传奇,大大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内涵;而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又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一条绵延不绝的茶之路和瓷之路。
(8)、《瞭望》(liào):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大型时事政经新闻周刊。
(9)、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10)、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11)、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2)、长江江岸,浪头一个接一个喧嚣着,又追赶着……
(1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4)、不修边幅(fú):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
(15)、干预gàn yù 堕落duò luò 膏药gāo yao 狡辩jiǎo biàn
(16)、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17)、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8)、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9)、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西省九江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20)、初中语文:21种(修辞手法)大汇总,小升初暑假必看内容!
2、名人轶事读音是什么
(1)、强词夺理(qiǎng):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2)、A.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任,文中徐中丞未除丧服就重新入朝。
(3)、轶事,也写作“逸事”,指人们不太知道的事情,大多在历史书上没有记载过,是零零星星没有经过汇集的事迹。
(4)、 作家也是知识分子,但却是知识分子的一种。他既需要具备一般知识分子的品质,同时又需要与一般知识分子明确区别开来。作为知识分子,他有责任注视“当下”。面对眼前的社会景观,他必须发言,必须评说与判断。“知识分子”这一角色被规定为:他必须时刻准备投入“当下”。李敖甚至将知识分子一生的使命定位在唱反调上。他说,刽子手不杀人,这是他的失职,而一个知识分子不唱反调也是失职。当一个知识分子对他所处的环境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竟然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时,他就已经放弃了对“知识分子”这一角色的坚守。在庞大的国家机器中,知识分子永远是强劲的驱动力。
(5)、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6)、烘烤(hōngkǎo):指用火燥物。烤东西。
(7)、 这个世界不是归纳出来的,而是猜想演绎的结果。它是新的神话,也可能是预言。在这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一切可能性以形态。这个世界的缺憾就是它与我们的物质世界无法交汇,而只能进入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的双足无法踏入,但我们的灵魂却可完全融入其间。它无法被验证,但我们却又坚信不疑。
(8)、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有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
(9)、 迁江苏布政使,丁父忧,诏夺情不起,服阙入都,纯皇帝问山东直隶麦何如,曰:“旱且萎。”问得雨如何,曰:“虽雨无益。”问何以用人,曰:“工献纳者虽敏非才,昧是非者虽廉实蠹。”上深然之,寻迁江苏巡抚,公于要路不通一刺,而于乡会师门不忘,曰:“此人生遇合之始也。”
(10)、目眩神迷(xuàn):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11)、风云变幻:意思为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12)、字幕隐去,画面上是一望无际的长江水天交际线。
(13)、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14)、戛然而止(jiá):形容声音一下子被突然停止。
(15)、这座城见证了景德镇瓷器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全过程,也是茶道重要节点城市。
(16)、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17)、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18)、(1)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
(19)、缅怀(miǎn):追念;怀念;深情地怀念。
(20)、释义: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3、名人逸事词语解释
(1)、亭台楼阁(gé):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2)、论资排辈:按资历辈分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宣传片《九派东流》(脚本)
(4)、一条大江奔涌而来,融汇九川,奔流向海。所谓“落座三杯豪气在,出门一笑大江横”,正是九江人对长江感情的真实写照。九江城尽享通江达海的舟楫便利,作为沿江重要的商贸城市彰显着蓬勃的经济动力。
(5)、不少轶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们的丰富、加工,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有的出版社出版的《中外作家轶事》、《中外艺术家轶事》都属于这一类。
(6)、彗星(huì):绕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通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状的长尾巴。
(7)、 要体会这个成语,可以回味一下两个早被谈得起了老茧的作家: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
(8)、霓裳羽衣(nícháng):形容女子美丽的装束。
(9)、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0)、(2)天寒裘秃,按察使包括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5分)
(11)、 后来,我们这个串联小分队得到了一张集体船票,准备坐东方红一号到上海。码头上人山人海,混乱。老师知道把一个队伍完整保持到船上,根本不可能。于是,她让大家上船以后在大烟囱下集合。队伍哗的一声散掉了,大家各奔东西。我开始拼命吹水鸟,但是没有一个人呼应我。我很焦急。吹了很久,远处终于有一个人呼应我,我当时的心情不知道有多么激动,就像一个地下d员跟组织接头、接了好久没接上、现在终于接上了。然后,我吹一个长声,他就吹一个长声;我吹一个短声,他就吹一个短声;我吹一长一短,他也吹一长一短——像两只小鸟在一起合鸣。
(12)、(画外音)在这条长达数百里的浔阳江上,还传诵着苏东坡题写“浔阳楼”字匾的趣闻;书写着苏轼月夜泛舟写下《石钟山记》的轶事;讲述着小姑与彭郎生死相恋的美妙神话;见证着公瑾当年雄姿英发指挥若定的动人风采;记录着明代开国君王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的激烈鏖战;颂扬着太平军与曾国藩铁锁橫江,血染惊涛的英雄壮举……可以说,一条汹湧澎湃的浔阳江,就是一部千古不衰波澜壮阔的九江地方史。
(13)、(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大胆质疑。
(14)、闪烁(shuò):指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
(15)、讽谏的结果如何?齐王接受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16)、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17)、喧腾(xuānténg):喧闹沸腾,形容声音杂乱。
(18)、由奇闻和异事两部分组成,意思相近因此合并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以形容某事不合常理、超出想象。
(19)、行将就木(xíng):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20)、(画外音)早的一部方志张僧鉴《寻阳记》记载:“九江,一曰白乌江,二白蚌江,三乌土江,四嘉靡江,五甽江,六源江,七廪江,八沙堤江,九箘江。”也有众水汇集之说。
4、什么叫名人逸事
(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2)、 中国文坛少有无所事事的作家,也少有无所事事的作品。我们太紧张了。我们总是被沉重的念头压着。我们不恰当地看待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将文学与社会紧紧捆绑在一起,对当下的社会问题表现出了过分的热情。普鲁斯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启发。他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下,发现了许多奇妙的东西,比如说姿势——姿势与人的思维、与人物的心理,等等。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他用了许多文字写人在不同姿势之下会对时间产生微妙的不同的感觉:当身体处于此种姿势时,可能会回忆起十几年前的情景,而当身体处于彼种姿势时,就可能在那一刻回到儿时。“饭后靠在扶手椅上打盹儿,那姿势同睡眠时的姿势相去甚远⋯⋯”他发现姿势奥妙无穷:姿势既可能会引起感觉上的变异,又可能是某种心绪、某种性格的流露。因此,普鲁斯特养成了一个喜欢分析人姿势的习惯。当别人去注意一个人在大厅中所发表的观点与理论时,普鲁斯特关闭了听觉,只是去注意那个人的姿势。他发现格朗丹进进出出时,总是快步如飞,就连出入沙龙也是如此。原来此公长期好光顾花街柳巷,但却又总怕人看到,因此养成了这样步履匆匆的习惯。
(3)、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4)、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终身救世救国,体现了博爱。丁甘仁是杰出的医学家,一生治病救人,也同样体现了博爱,两人均可堪称“博爱”和“博施济众”的典范。
(5)、全球家饰报告主要收集了统计轶事,简洁的介绍了这个市场及并简要总结了研究结果。
(6)、思维: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7)、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8)、盘点!石家庄初中学校拥有哪些重点高中分配生名额?小升初家长提前了解
(9)、晏殊信誉的树立。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10)、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1866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在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孙中山曾是一名医生。早年就读香港西医书院,藏修五载,明镜不疲,以其刻苦攻读、各种考试均为百分,深得教务长、著名英国医生康德黎博士的器重。1892年他以全优第一名成绩毕业,获得了由香港总督亲自颁发的毕业证书,被授予医科博士学位。毕业后被澳门华人公立的镜湖医院聘为西医科主任,他是这所中医院第一位受聘的西医,每日上午10时至12时在该医院出诊赠医,不收分文。下午1时至3时在仁慈堂右邻写字楼应诊,周日10时至12时在此接种牛痘。从医之初,就曾为一胆结石病人手术,成功地取出一个大如鸡卵、重一两七钱的结石,这在当时委实罕见,以此声名鹊起,口碑载道,求医者接踵而至。孙中山先生在澳门行医的后记载是1893年9月26日。
(11)、鲁班不仅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手工艺工匠和杰出发明家,相传他在机械、土木建筑、军事、和航天业等方面,也有多项创造和发明。
(12)、枯燥(kūzào):无趣味,没意思亦或者无聊。形容一点劲头也没有。
(13)、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14)、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而又有魄力的开明君主。他不仅认真听取了邹忌的劝谏,认为“善”(当然与邹忌的委婉讽谏艺术有关)。而且果断采取正确措施,制定出对进谏者的奖励办法,鼓励更加直接的进谏者。而文章通过“令初下”,数月之后和期年之后的变化,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从善如流,兴利除弊,改革成效十分显著。可见他是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开明君主。
(15)、岛屿链(liàn):连在一起呈链状分布的岛屿群。
(16)、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17)、 一个小说家自己的鲜活感觉大概永远是重要的。
(18)、 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那个作家在创作时尊重了自己的个人经验、是以个人的感受为原则的,那么他在实质上就不能不是坐井观天的。
(19)、腐蚀(shí):指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失去它原有的性质的变化。
(20)、频繁:间隔短暂的;(次数)多的。继续不断。
5、名人逸事是什么短语
(1)、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2)、D.元辰:可以指吉利的时辰和元旦,文中应指元旦。
(3)、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4)、和颜悦色: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人开心。
(5)、漩涡(xuán):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
(6)、从明清延伸至今,这座古老城市的格局基本未变。
(7)、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的对比。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8)、名人逸事(yì):指一些著名人物不为世人所知道的事迹。
(9)、神龛(kān):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
(10)、出自《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11)、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12)、赋予(fù):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
(13)、草长莺飞(zhǎng、yīng):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14)、释义: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15)、 性廉信而绝不自矜。尝贺长至节,天寒裘秃,按察使包括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家人耳语曰:“此包公衣也。”公大惭谢过。少顷论公事快,挥洒如故。听讼饥,家人供用黍,且判且啖,少顷髭颐尽赤,盖误朱为饴糖,笔箸交下,不能复辨也。晚坐白木榻,一灯荧荧然,手披目览,虽除夕元辰勿辍。幕下客怜之,治具邀公,公猛啖,不问是何膳饮。其平素精神寤寐,偃仰唾涕,知爱民忧国,惟日不足而已。故于服食居处,人以是供,公以是受,不容心于丰,亦不容心于俭也。抚吴未逾年,以疾乞归养,舟次于淮安卒。其遗疏云:“愿皇上除弊政,毋示纷更;广视所而中有独断。爱民勿使之骄,用人先求其直。”章上,人以比朱文端公。上云悼惜,赐祀贤良祠,年五十八。 (选自清·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16)、(画外音)正是有了九江的开埠通商,才有了庐山牯岭的大开发,才有了庐山的“万国别墅”。千姿百态的庐山别墅,形成了我国少见的高山别墅园林群体景观。
(17)、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18)、纠葛(jiūgé):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19)、掌故: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逸闻。
(20)、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1)、(画外音)九江是一座具有2200余年历史的古城。位于大河流长江中下游结合部的南岸,大淡水湖泊鄱阳湖的西北缘。自西晋始九江即成为帆樯林立、来商纳贾的繁华都市。
(2)、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
(3)、孙中山先生从政以后,关注公共卫生事业,主张设立公共病院。1921年,宋庆龄组织广东番禺红十字会10余人成立救护队,随孙中山进行战事救护。宋庆龄亲自担任南海、番禺、顺德分会联合会总裁。孙中山欣然为番禺红十字会题写“博爱”二字,以示表彰。此二字从此载入中国红十字史册。孙中山还多次书写“博爱”条幅,赠送国际友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名人轶事读音是什么精辟10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