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有哪些
1、儒家思想有哪些内容
(1)、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2)、主张“克己复礼”,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3)、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师,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师。他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传统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大学》、《中庸》等方面造诣颇深。
(4)、而荀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却教出了两个法家的学生,一个是秦国宰相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一个是韩非子,法家的首席代表。
(5)、“儒家热”或者“国学热”自此愈演愈烈,到了新世纪,伴随着《百家讲坛》推出的于丹、易中天等人解读《论语》和先秦诸子节目的火爆,社会上刮起了一阵国学风,汉服运动、读经运动、跪拜孔子等呼声开始出现,并有诸多民间团体积极进行推动,有人说,儒学似乎又有了“妖魔化”的倾向。一百年来,从对儒家的疯狂批判到儒家文化的复兴,历史似乎绕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
(6)、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7)、对此,刘师培批评得好:“自三纲之说兴,而为君者为父者为夫者,只有权利而无义务;为臣者为子者为妇者,只有义务而无权利;所谓论势不论理也。有权势者能论理;无权势者即不能论理”。陈独秀说:“教忠、教孝、教从,非皆片面之义务、不平等之道德、阶级尊卑之制度、三纲之实质也耶?”“宗法社会之奴隶道德,病在分别尊卑,课卑者以片面之义务,于是君虐臣,父虐子,姑虐媳,夫虐妻,主虐奴,长虐幼,社会上种种之不道德,种种之罪恶,施之者以为当然之权利,受之者皆服从于奴隶道德下而莫之能违,弱者多衔恨以殁,强者则激而倒行逆施矣。”吴虞说:“孔子……立教,莫不以孝为起点。……但求君亲长上免奔亡弑夺之祸,而绝不问君亲长上所以致奔亡弑夺之故,及保卫尊重臣子卑幼人格之权。……为人子而不孝,则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于父之不慈者,固无制裁也。……为人臣而不忠,则人臣无将,将而必诛;于君之无礼者,固无制裁也。”(引自蔡尚思《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2页)。这样的“礼”建立在“尊卑贵贱”的等级基础上,对贵族统治者和所有尊贵者很有利,历代统治者当然对儒家倡导的这种东西很感兴趣。难怪蔡尚思先生在《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中深恶痛绝地说,儒家学说是工农的敌人、富贵的恩人;是女性的敌人、男性的恩人;是民主自由的敌人、君主独裁的恩人!
(8)、法家强调刑法。法家的法跟今天所讲的法是不一样的,在历史上,中国从西周开始,变成了一个礼乐社会,与以前的政治实践有所不同,它不是用刑法来管理国家,它接近于后来孔子讲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所以整个在西周下来,这是一个宗法制度,所以它不是以刑治国,而重视以礼治国。我想,不仅是因为历史因素决定的,孔子提出这个以德治国,包含了他对文明国家的理解,到底什么是文明国家、什么是文明?一个没有羞耻心,没有精神文明的国家,孔子不认为它是一个真正的文明国家,也不是一个合理的政治社会。
(9)、主要思想 :①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大小、难易、贵贱 等”
(10)、考古发现的器物乃至墓葬遗存都不能直接说明精神性的东西,如信仰、道德等等。而文献记载的古史材料就是那些,不同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切入方向不同,见仁见智、横岭侧峰,是很自然的。对于古史和古代文化这一文本,本书所提供的是一个注重宗教—伦理体系的思想文化的解读。
(11)、部落时代及夏商周皆为“礼制”的时代,礼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生活资料极其匮乏的社会,各种礼法首先都是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而设立的。荀子说:“礼起源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给养)也。”(《荀子·礼论》)。又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名分等级)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荀子·富国》)。单一农业社会,大的“争”,就是争土地、争分配,这是中国历史上突出的社会问题。上文提到的“虞芮之君争田”问题,就是通过所谓“道德礼让”即双方“退让”化解的。
(12)、荀子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转换了“天”的概念。孔孟的“天”就是超级主宰,符合《书经》、《诗经》作为至上神的天;然而,荀子的“天”是指自然界。
(13)、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14)、傅佩荣教授在书中提到,孔子所说的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人之性,真诚而向善;二是人之道,择善而固执;三是人之成,止于至善。
(15)、中国号称“礼义之邦”,礼仪之繁琐在整个世界无出其右者。如孔子声称:“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他本人也做出了守礼的榜样:当他朝见鲁定公时,提着衣襟,弯着腰,贴着屋檐,迈着小碎步,说话时低声下气,表现出奴性的种种肉麻丑态(见《论语》第第十),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卑微屈从的画像,所以被当时的人讥作谄媚君主(《论语》第三:“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儒家的奴性软化思想和君主的专制独裁政治,实有密切关系。
(16)、仁而有序: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17)、孔子提出这个,当然是对整个西周以来的文化一种总结,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因为兼并战争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孔子学说大家都顾不上了,孟子在那儿喊了半天,只是一两个小国响应,大家还是以霸道争雄。后来秦始皇相当程度上是依赖于法家的主张政策实现了统统一是证明了它的有效性,确实在一定范围内有有效性。但是二世而亡,这件事情在秦国以前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因为夏商周这三个朝代,任何一个至少都有五六百年,所以古人就认为一定有问题的。
(18)、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19)、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
(20)、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2、儒家思想有哪些主要观点
(1)、“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2)、中国历史的特点之一是三皇五帝至西周时代以农业为基础的氏族制度之长,发展得十分完善,里面无疑保存了原始社会一些比较好的东西,给后来的思想家留下无限美好的记忆和遐想空间,致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向往三皇五帝至夏商周时代,一心要“复三代之治”,由此走向僵化、化和神圣化,形成强烈的崇古或厚古薄今的思想情结,一切都要向后看齐,缺乏向前看的眼光和创造未来的进取精神,对所谓“祖宗之法”无比崇拜,丝毫不敢革新。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甲午战争败给现代化改造与中国同时起步的日本之重要原因。
(3)、因为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作为儒家思想的总结,值得人们深入地分析。同时,人之道是“择善固执”。人在真诚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天命,要实现自己向善的人性。
(4)、真正的儒家,强调修身,即修养自己。可是历史上没有一个帝王是会修养自己的,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皇宫里有养心殿,却并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做到真正的“寡欲”。
(5)、时代是变化的,儒家思想也在新时代糅杂进步,从先秦儒学到我们今天的新儒学,虽然脉出同门,但是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了。
(6)、但这并非赵宣们故意弄虚作假“钻政策空子”,儒家繁琐的礼仪制度对这些作秀表演其实早有详细的明文规定,如前面提到哭丧的次数、哭法的规定和“代哭”之类,就是明证。礼既然是一种仪式(礼仪),就必然带有表演性,也必然培养出表演的习惯(参见易中天《帝国的终结》复旦大学2007年版,第1152页)。读书人只把儒家礼教道德当成求取功名的敲门砖,道貌岸然的封建官僚们则用礼教道德作为攻击政敌的武器,而自己却大肆贪污受贿,聚敛财富,生活奢靡。
(7)、儒家的第三个思想是礼。礼就是各种礼仪规范、规章制度等。孔子特别重视礼。他曾经说“不学礼无以立”。要是想在社会立足取得成功的话,必须要践行各种礼仪规范,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如果说义是一种约束人的恶行为的内在的道德规范的话,而礼就是社会的外在的规范,类似于现在的法制建设。在儒家看来,礼的重要的表现就是等级制度,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特别重视礼。
(8)、(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9)、概述这段历史可知,周人克商之前,处于氏族社会或农村公社古老的“周礼”和谐之中。克商之后,周公等政治家强劲推广自己的礼法,用文字把他们远古祖先的传说和制度、风俗习惯固定下来,后经孔孟儒家分子系统发掘整理成为神圣的儒家经典,长期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与是非善恶观念。
(10)、因此,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时代初期以来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三代传衍的传统及其养育的精神气质,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进程的内在联系,远不是字源学研究把“儒”解释为商周的一种术士所能揭示的,必须在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研究中才能展示出来。
(11)、无论个人、团体还是国家,总是有欲望和利益追求的。而儒家从维护等级礼制的需要出发,认为人的欲望是社会的乱源,主张限制欲望,提倡“君子谋道不谋食”,只有放弃欲望和利益,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宋儒更是明确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口号,完全是逆天行事。其实,人欲或物欲不能灭、也灭不了,人都有过好日子的欲望,过上好日子还要过更好的日子,欲望永无止境,这是人的天性。人类没有欲望简直不可想象,没有欲望就会什么都不干,有欲望人们才会努力创造,推动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法律只须对不正当的欲望和不正当的手段加以抑制就可以了,何至于像极端冷酷的儒家分子那样竟要“灭人欲”!
(12)、陈来:这不是从自然就能转变的,并没有一个“儒”原来是职官,然后自己转成德行的儒者的。一定是到孔子出现,儒家学派建立,这个儒者才真正有了德性的方向,通过修养,追随孔子,学习儒学,变成后世我们所讲的德性的儒者。所以我想如果没有孔子的出现,只靠春秋时期的变化,它并不能实现这样的转变。
(13)、(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14)、后来,很多人认为,法家的政策在短期时间和特定的情况下,比如战争征伐流行的时代有它的作用,但是不是长治久安的典范。一个王朝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有一套更好的制度思想,所以,到汉武帝的时候就确定了儒家的地位。后来,虽然在每个国家和制度上都吸收了所谓法家的因素,但是主导的政策方向和价值观还是儒家的理念。
(15)、20世纪初,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胁下,出现了亡国危机。人们为了谋求近代化变革,努力吸收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政治制度,不得不反思和清理自身的文化传统,儒家思想就成了阻碍中国变革和转型的罪魁祸首。进步的青年人士不断的写文章批判儒家,在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达到巅峰,喊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
(16)、比如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写过一本名著《金枝》,探讨了全球很多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这本书提出的理论,不见得能够适用于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情况,但是他梳理的现象比较适合我们的研究对象,对处理中国文化有启发。
(17)、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18)、1-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教化百姓。2-皇权神化
(19)、儒学是一种修己安人、以德治国、富有民本思想传统的政治学说
(20)、百家讲坛上的《论语》解读栏目,教室里挂起的孔子像,小学生被要求背诵《论语》等现象表明,经过一轮波折,儒家文化正在复兴。
3、南怀瑾的儒家思想有哪些
(1)、它的“走红”离不开学者对它“传造性转化”的推动。现任清华国学院院长的陈来作用尤为显著。在6月17日举办的北大博雅讲坛第98期,题为“从早期中国文明看儒家思想的根源”的讲坛中,陈来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述了自己用西方理论解读儒家文化的精髓。
(2)、“人之性、人之道”都离不开人,而“向善、择善、至善”都与善有关,所以要清楚定义什么是“善”,然后才说怎么判断什么是善,也才能使人我相处之道有明确的方向去依循。
(3)、提问:现在很多人说复兴传统文化,其中都是讲儒家的重要性,但是也有很多人说,中国的传统其实是“明儒暗法”,法家在传统中国里也是重要的思想流派。法家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4)、“中庸”就是强调“善”对于“中庸”的概念,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作为传统文化,“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5)、进入北大社官方微店直接购买《古代宗教与伦理》(增订本)!
(6)、周公的这些礼乐制度和礼治思想,当初可能紧扣现实政治,“末尝离事而立言”。但时代变了,儒家死守所谓“周公之礼”,脱离实际,盲目崇拜,出现极端化、片面化倾向,某些东西显得保守、落后、愚腐和不合时宜,这对民族精神的负面影响严重。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批评说,儒家礼教是用“数不胜数的礼仪枷锁卡着中国人从胎儿到死祭的生活。琐碎之极,尤其是一切细节都得信守不渝,简直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
(7)、宗法社会怕发生男女关系问题,因此儒家对这种“男女之大防”特别用心,一直有“男女授受不亲”(《孟子·离娄上》)等缺乏人性的道德禁忌。如《礼记·曲礼》规定:男女不杂坐,不互言内外,不互相授受,不能握手,不同行路,不同手拜(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不同用器,不同寝席衣裳,不同乞假,无烛不夜行,男女无媒无币不相交亲,男女丧服不同,不相问病,非有大事不入家门,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男女各为伯仲。幼童也要男女有别:“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女子十年不出。”(《礼记·内则》)。寡妇必须守节,不得再嫁,不得夜哭;寡妇之子不可为友;嫂叔婶侄不相抚问;亲子同胞不得聚会;夫妻也不得随便接近,等等。如此严格的“男女有别”不近人情不说,恐怕自古无人能够真正做到!人们都说中国人很“封建”,但背地里却三妻四妾、生出十几亿人!
(8)、近代以来,因古文字学的发达,字源学的研究不仅有长足的进步,对各人文学科也有程度不同的推进作用。但就思想史的研究来说,字源学考索的限制,也不能不加以认识。半个世纪以来“说儒”“原儒”为名的论著不少,其中以字源学研究为主导。用字源学的方法讨论商周甲金文是否有“儒”字及其在古文字早期的意义,无疑是有学术价值的。但是,这种对“儒”字的考释在理解儒家思想的根源方面却有很大局限性。这不仅是因为,对古文字的考释破译,专家的意见亦每多不同,而且这种字源的研究往往游离了儒家思想探源的方向,甚至产生误导的作用。
(9)、儒家津津乐道的一件史实很能说明问题:“虞芮之君争田,久而不平,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焉?’乃如周决平。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班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二国之君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吾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只取辱耳!’遂相让以其所争田为闲田而退。天下闻之,归者四十余国。”(《通鉴外记》卷二下)。《史记·周本纪》也说:文王“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尹佚之徒,皆往归之。”可见,文王礼贤下士、仁慈爱人的美德,闻名遐迩,大得人心,已经变成巨大的政治感召力。这就是当时特定条件下实行仁政德治所取得的政治军事效果和社会效果。
(10)、②辩证法 “世间万物都在不断的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 ”
(11)、儒家学说除了鼓吹“忠孝”以外,也主张“重义轻利”。当初在生产力低下、生活资料匮乏的礼制时代,为了防止生民争利,周文王及周公等岐周政治家,权以“重义轻利”为号召,进行正面教育和劝导。不幸这种“权宜之计”竟被孔孟等儒家分子僵化为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和治国经邦的原则,什么“子罕言利”(《论语》),“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学》)等等,未免虚伪、迂腐、僵化而有害。至如《论语》竟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言一出,数千年间,谁也不敢公开言利,以免被目为小人!直至近代,这句咒语仍然是儒家顽固分子打击洋务运动的有力武器。
(12)、改革开放之后,当知识分子反思20世纪中国走过的弯路时,儒家再次被当成了众矢之的,儒家思想被当成了“衰落的文明”,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大障碍。海外学者林毓生曾在1988年写文章评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
(13)、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14)、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即行王道。
(15)、儒学的精华、精义、精髓是什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
(16)、思想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
(17)、不难看出,岐周文化突出、具特色和魅力的,就是以“仁政德治、亲民至善”为核心的“岐周政治文化”和以周礼为社会礼法规范的“礼制文化”,这些后来分别成为儒家“仁政”和“礼制”两大主要思想内容。
(18)、儒家经典《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的系统的政治学说。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壹是以修身为本”、由内圣而外王、以德治国的路线图。政者正也。在孔子看来,正人先要正己,君子“修己”,近可以“安人”,远可以“安百姓”,乃至博施于民而济众,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孟子主张保障民生的“仁政”,以德服人的“王道”,荀子主张“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的礼治,特别是古典儒家的那种旨在“以善养人”、提升国民道德品质与文明教养的教化治国理念,都可以说是一种道德政治。这种政治要求统治者“君”给予被统治者“民”以一定的道德关怀,怀着“爱民如子,视民如伤”的感情,采取一些“惠民”、“安民”、“富民”、“恤民”、“与民休息”的政策和措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他们能够生活得下去,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符合其长远统治利益的。这就是儒家的民本主义政治观。许多儒家学者都认识到了“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先后提出了“民贵君轻”、“民本君末”、“天下为主君为客”等君臣关系理论,虽然目的都是为了“存社稷、固君位、达邦宁”,但客观上对于改良人民的生存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有一定的好处,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民主性的精华。儒家“以德治国”、“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经过批判改造和创造性发展,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重要历史来源之一。
(19)、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推崇“得民心者得天下”。
(20)、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4、先秦儒家思想有哪些
(1)、对于中庸精神与书法的影响:“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2)、重义轻利:儒家重义轻利,重官轻商,重本抑末,与现代商品经济不相适应。儒家典籍《礼记》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
(3)、(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4)、如果孔子以前的中国古史文献全不可信,那我们除了此种字源的研究,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然而,我们虽然不能像有些史学前辈那样把疑古和半殖民地意识加以联系,但近年来因考古发现而反省“疑古”思潮,确实在史学界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学术的发展要求我们“走出疑古时代”。
(5)、在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儒家思想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影响深远。这种思想文化的完整体系,固然由孔子创建于鲁国曲阜一带(这里恰是周公姬旦的封国),但以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姬旦等“岐周先圣”为代表、以“仁政”、“周礼”为内容的“岐周文化”,却是孔子儒家学说产生的直接思想源头,是孔孟及整个儒家学派极为崇拜和称道的理想模式。而此前被认定一贯施行“仁政”的黄帝、尧、舜、禹、汤,也都是儒家推崇备至的伟大圣人。
(6)、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的讲座中,陈来和曾经他的学生、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的杨立华共同回答了学子们对于儒家文明起源方面的诸多的疑惑,也回应了当下某些学者的儒学观点。
(7)、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相对立,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君子、小人都一样,“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
(8)、他在《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一书中揭示了很多颠覆我们传统认知的观念,提出孔孟儒学就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不仅教人如何生活,还教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不管是孔子创立的仁义礼智,还是孟子推出仁政思想,都是在教导大家应该向善求真。
(9)、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相对立,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君子、小人都一样,“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
(10)、但是,如果仔细回顾上世纪80年代以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它的“走红”离不开一群学者对它“传造性转化”的推动。现任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的作用尤为显著,他是早一批将儒家推向世界,与海外儒家学者对话的人,也是早一批使用西方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解剖的人。他让很多人认识到,儒家思想不是如列文森所说的,只是陈列在博物馆的僵尸,它仍旧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1)、然而,道德礼义虽在夏商周统治下的农村公社制时代有效,但进入春秋战国以后,礼乐崩坏,包括儒家在内的任何政治集团和学派,都因拿不出恢复礼制社会的有效措施,所以很难真正实行。倒是法制社会比较现实,因而至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和普世价值。
(12)、一说到哲学,很多人都会想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却很少有人知道拥有厚重文化基底的中国哲学到底有哪些代表人物,甚至很多人说中国根本没有哲学。
(13)、孟子,儒家理想主义派代表,核心思想是“仁政”,主张“政在得民”,要养民、教民,取民有制,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14)、从19世纪开始到20世纪初,欧美历史学家在各个地方都做了人类学调查和研究,人类学一定是以经验调查的基础,所以这些理论不是凭空写出来的。但是它们要从特殊上升为普遍,从这些经验当中提出一个普遍的模式。不过,普遍到什么程度是要小心的。因为文化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必须选择比较接近和适用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论。我们没有办法回到原生的经验,回到原生的夏代、商代的生活不可能,只能根据史料记载,选择人类学的理论来结合。
(15)、孟子,儒家理想主义派代表,核心思想是“仁政”,主张“政在得民”,要养民、教民,取民有制,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16)、“礼制”是“仁政”之外儒家学说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仁政”是对上层统治者讲的,在两千多年的极端君主专制统治面前,尽管“仁政德治”往往只是一种“美好愿望”,但它对教育皇帝和各级官员仁慈爱民、抑制暴政多少有些积极影响。而“礼制”则不然,“礼制”是对全社会各阶层人讲的,各阶层有各阶层应该遵循的礼,“守礼”就是要“守名分”——守“尊卑贵贱”等级,否则就是逾制、僭越和违犯礼法,因而全是腐朽、反动和害人的东西。
(17)、微言大义:儒家有一个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孔子编修《春秋》,不单纯记载史事,而且也通过遣词用字的方法,借此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称之为“微言大义”。
(18)、从三皇五帝到周人克商之际的周部落时代,大约一千六百多年,正是从氏族公社与部落联盟的原始社会,演变为农村公社制国家的社会。这个时代,国家和阶级虽已产生,但不必就是残酷至极的奴隶制国家,而是农村公社制国家;社会的基层组织仍然是基本保留着原始民主和平等的农村公社,公社内部也仍然“民俗相亲、出入相友”、“和协辑睦……敦庞纯固……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国语·周语上》),只是多了一个凌驾于各公社之上由军事首领专制的原始国家政权,负责协调部落矛盾、组织军事行动、征收贡赋徭役而已。马克思把这种社会形态称为亚细亚社会,其特征就是在国家统治之下长期保留着农村公社传统。
(19)、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大一统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20)、推行仁政是岐周政治家赖以翦商的根本政治策略。商纣王专行暴政,暴政的直接后果是失人心,失人心则失天下。武力处于劣势的政治集团,铲除暴政集团的好方法手段和步骤是:长久争取人心,一朝武力解决。而争取人心的好办法就是礼贤下士,实行仁政。
5、儒家思想有哪些特点
(1)、② 齐物论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2)、尽管礼制当初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时代在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氏族公社早已瓦解,礼乐制度大坏,靠“礼”已不能维持社会秩序。那么,为什么拼命鼓吹道德礼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学说,反而越来越被秦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集团奉若神明?原因是“周礼”虽然崩坏了,但社会却还需要道德规范,道德和法律一同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而且,“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法治的力量有一定的限度,但一个人只要懂得忠孝大节,他就自然地会正直而守法”(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5月版,第22页)。儒家学说一贯倡导的“忠孝礼义”,正好具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显著功能,比如“礼”,其实就是按各人的社会地位规定了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的“礼制”发展成为封建“礼教”,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行为,使人们失去了人的自由和尊严。特别是从儒家君臣、父子、夫妻伦理学说中归纳出来的“三纲”理论,几乎使所有的人失去了自由。
(3)、历史是由民俗相亲的原始民主和仁政,走向残酷无情的君主专制和暴政的。尧、舜、禹、汤、文、武和周公之后,不再出现这些笃仁重德、亲民至善的圣人。相反,孔孟在世的春秋战国时代,到处充斥的都是不德不仁的残暴官员,弄得暴政迭起、战乱不断、道德沦丧、秩序大乱,亦即“礼乐崩坏”,这是当时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儒家思想有哪些主要观点精辟8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