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诗歌的风格特点简短精辟69条

孟浩然的诗风格特点

1、孟浩然诗歌风格特色

(1)、    沈德潜赞美此诗曰:“此天籁也。已近远公精舍,而但闻钟声,写‘望’字意,悠然远神。”洵为的评。从挂席几千里迤逦而来,在泊舟浔阳郭时,终于望见了闻名遐迩的庐山那气势雄伟的香炉峰,这里便是西晋高僧慧远习道隐居的圣地,也是孟浩然灵魂栖息的精神家园,一种凌空飞越的渺远意蕴洋溢在诗句之外,真所谓得“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者也。孟浩然另一首描写庐山的诗说:“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彭蠡湖中望庐山》)描写就变得真切可辨了,虽然也提到远公,但显然缺少悠远的韵味。又如《寻梅道士》:“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我来从所好,停策汉阴多。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崔徐迹未朽,千载挹清波。”全诗多用典故来媲美梅道士的雅韵,而这种“韵”都来自典故中的主人公,柳是彭泽先生的柳,当然就带有隐逸色彩了,鹅是山阴道士鹅,当然就包含了王羲之的高韵,观鱼乐让人联想到庄子濠上的洒脱超逸,歌是楚辞《渔父》里传出的歌,顿生澹荡飘逸的神韵,加上崔州平、徐庶隐逸的痕迹依然留存,千载之下还洋溢着清澈的波纹。如果没有这些古代名人雅士的点缀,这首诗将失去悠然的韵味。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    综观孟郊的乐府诗,其古乐府体制规模都不大,缺少李白《蜀道难》《将进酒》那样的长篇,多是“曲”“怨”“吟”“操”“行”之类的带有较强音乐性的短制,虽然冠以古乐府或“古离别”“古怨别”之类的篇名,但实际上还是歌咏现实生活内容;而他的大多数所谓的新乐府,也不是元稹、白居易那样“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大部分看起来还是颇像古乐府题目,也大多数跟音乐相关。这种情况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4)、这首诗写得很好,花开花落,月出鸟鸣,自主自为,不干人事,对外物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展现。明人胡应麟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评价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诗薮》)给予它很高的评价。相比之下,孟浩然诗所写景物多伴随着主体的活动,即景而兴,景随情变。他不太善于作静心的思考,所以读他的诗,我们感觉他的哲理性不如王维那么强,带给人的更多是移步换形和感受上的愉悦。如他的《登鹿门山怀古》是这样写的: 

(5)、    孟浩然的一生没有经历过宦海沉浮的大风大浪,也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那般血雨腥风的天荒地变,他在四十岁之前主要在家乡隐居读书,采樵垂钓,或与知音好友弹琴赋诗、悠游山水。他的《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说:“白鹤青岩畔,幽人有隐居。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睹兹怀旧业,携策返吾庐。”写的就是一时真实的情境和真切的感受,一方面刻画好友张子容隐居地的幽静闲寂的景象:白鹤岩的青岩边,幽人居处前的河水与钓台空寂无人,山林涧壑也没有打柴钓鱼者的身影,庭院里高耸入云的青松在孤寂的岁月中逐渐变得苍老,那片丛生的几经风霜欺凌的苦竹因缺少主人的照料而变得荒凉稀疏,一切都呈现出人去物衰的苍凉况味,对孟浩然来说,从前与好友隐居山林、弹琴赋诗、躬耕渔樵、笑傲烟霞的日子已经随着友人的离去永远消逝了;另一方面则抒发了自从好友从宦之后,自己依然不愿追求功名而甘心隐居遁世的人生理想。孟浩然这种怀抱“经济策”却依然“返吾庐”的选择,来自他对襄阳隐逸名流庞德公人生归趣的追慕,他的《登鹿门山怀古》云:

(6)、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广陵别薛八》

(7)、(解析)为什么醉里贪欢笑?为什么会觉得古人的书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会醉倒松边?词中无一字交代,全靠读者自己去玩味。下片描写醉态形象生动,跃然纸上。

(8)、    为了应和上述情感状态的表达,孟浩然出人意外地不在构思技巧方面过分用力,反而采取了简单的线性展开结构,他喜欢运用赋体的叙述、描写和抒情,给人单纯简洁的感受,孟诗靠内蕴的真诚感人。

(9)、    女子相信自己的坚贞,故而敢与丈夫打赌,用两人的眼泪滴在两处池塘中,看那芙蓉为谁而死吧!这首诗通过女子的口吻,以决绝的语气,表达忠贞刚烈的品性,没有任何虚词滥语,然而形象却仿佛呼之欲出。

(10)、(解析)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活气息。诗的前两句是说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轻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于景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后两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满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的炎热,化静为动。

(11)、第三联,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12)、内容提要:孟浩然达到了人与诗相融的境界,其人追求古雅清韵,其诗内蕴浑朴的真诚。其诗表达了幽居的寂寞、旅途的乡愁、仕进的失意、交游的真诚等丰富的情感,为了表达这种情感,其诗采取简单的线性展开结构,多描写远景和虚境,运用简朴疏荡的语言。

(13)、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14)、谢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意愤。他借外任郡守之机,寓情于山水,创作了一大批山水诗作。(1) 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15)、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寂以通感的直觉印象,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

(16)、    雅者,正也。唐人对《诗经》雅正传统的继承,从初唐陈子昂提倡“风雅兴寄”(《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并序》)开始,到李白“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其》)的自觉继承,再到柳宗元创作《唐雅》,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复古潮流。孟郊当然也是弄潮儿之他很多诗中表达了追求大雅的文学理想。如“章句作雅正,江山亦鲜明”(《赠苏州韦郎中使君》),“新声唯雅章”(《赠万年陆郎中》),“落落出俗韵,琅琅大雅词”(《答友人》),“自悲风雅老,恐被巴竹嗔”(《自惜》),“苟非圣贤心,熟与造化该”(《赠郑夫子鲂》),都表现了孟郊追求贞正纯净的雅正文化传统,这正是他乐府诗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观因素,也是他适应文学潮流的正确选择。

(17)、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多,成就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18)、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

(19)、|声明: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20)、王维(701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孟浩然诗歌的风格特点简短

(1)、(答案)从思想感情方面说,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风雪交加之时,远在塞外宿营的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感情细腻,主要是抒发词人“小我”之情。

(2)、(答案)①意象豪迈:“鹏”“凤”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鸟雀,给人以豪迈之感;②意境开阔:“北海”“太阳”“路茫茫”等组成了开阔的意境;③气概刚健: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4)、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5)、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6)、妇女役州县,丁壮事征讨。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稼穑既殄灭,川泽复枯槁。”并自抒怀抱说:“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中夜起踯躅,思欲献厥谋,君门峻且深,□足空夷犹。”忧念时局,语意颇深切。又有《观范阳递俘》诗说:“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大邦武功爵,固与炎皇殊。”对朝廷的昏聩,安禄山的野心,洞若观火。安史乱起,叛军攻陷长安,他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

(7)、    有时候久雪遇晴,也会产生乡愁。如《途中遇晴》:

(8)、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樹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9)、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10)、联系:13965160368   Email:wzhgod2008@1com

(11)、    深秋的清晨,诗人行舟江上,见黄叶飘落大雁南飞的景象,忽然体会到北风的寒冷,于是情不自禁的思念家乡,而襄阳的山水却远隔在空阔无际的楚云之外,旅居作客他乡,思乡之泪似乎已经流尽了,而自己所乘的一叶孤帆依然在天边飘荡,更加惨沮的是自己还是像当年的孔子那样不知津渡何在,前途依然是一片迷茫,就像眼前的大海一般茫无涯际。这种乡愁中融入了孟浩然追求仕途的失意,遂显得深沉。

(12)、    闻一多先生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分散在全篇中,甚至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支撑这一说法的例子就是此诗,我认为这首诗主要表现“清闲”的心态,因垂钓而往,然兴趣似乎不在得鱼,在于观赏鱼游猿嬉,神往郑交甫汉臯潭遇仙女的传说,尽管求女不得,却依然月下棹歌,悠闲澹荡。刘辰翁赞曰:“蜕出风露,古始未有。古意淡韵,终不可以众作律之,而众作愈不可及。”这种古雅淡韵,正源于自然浑朴、“天然去雕饰”的语言。

(13)、    吴振华(1964—),安徽宿松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博士,博导。主要研究古代文学及中国诗学。曾在《文学遗产》《学术月刊》《文艺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国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唐代诗序及其文化意蕴研究》《李商隐诗歌艺术研究》《韩愈诗歌艺术研究》《唐诗品读》《唐宋散文品读》等。

(14)、    旅行免不了餐风宿露,孟浩然东游吴越大部分都是乘船而往,故他的舟行诗特别多,尤其日暮时分,夕阳西下,牛羊入圈,农人归家,正是一天将尽、举家团聚的温馨时刻,也是游子思念家乡的时候,所以当浩然在烟岚弥漫的江边沙洲停泊住宿的时候,笼罩在四周的正是绵绵缠绕的乡愁,自己就像旷远原野上的树木,面对高迥无垠的天空,显得如此的孤独渺小,只有江边的一轮明月似乎还是故乡的样子,多少从它身上找到一点故乡的温存。这里的“客愁”是一种笼罩性的普泛性的乡愁。

(15)、    这首诗写在一个夏日明月清风的良夜难眠的时候,想念隐居万山的同道好友辛谔的情怀。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平常的经历与情感体验,但是孟浩然那看似率然挥洒、毫不经意的描写,却具有耐人咀嚼的味道,那清澈透明的心境与洁净清绝的大自然融合,达到了难以言说的诗歌化境。尤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颇有清绝的韵味:夏天的夜晚,水池旁高轩闲敞,沐浴之后高卧凉榻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映着月色的荷塘传来阵阵清香,四周是苍翠的凤尾竹,竹叶上的露珠滴落石级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月光、凉风、荷香、翠竹、清露、脆响,构成一个何等凉爽洁净、清纯高雅的境界。在这般纯净清澈的境界里弹一曲《高山流水》也许适合孟浩然此时的心境,但缺少知音的鉴赏又是一种难以释怀的遗憾,因此只有诉诸梦境了。且不说朋友收到此诗的感受,单就我们普通读者来说,已经在享受一番心灵圣泉的洗礼了。追求知音的境界,就是孟浩然具有神韵的体现。

(16)、《夜归鹿门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上个场景着眼于钟鸣、争渡、向江村、归鹿门等人物的动态描绘,下个场景侧重于月照、岩扉、松径等静态刻画,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17)、    前四句树立陶徵君作为自己追慕的对象,要做一个沉醉田园乐趣的“羲皇上人”,接下来四句忽然一转,说不知为何竟然栖栖遑遑去上国京城追求功名利禄,“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两句表现忠孝难以两全的矛盾,实际上忠君路绝,也只有回家孝亲了。后四句声明要扇枕北窗、采芝南涧,追慕许由躬耕田园隐居的淳真。

(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19)、    《伤哉行》属于乐府杂曲歌辞,此诗哀伤知音零落。“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二句可见像“贞松”这样的君子,被“众毒”欺慢凌辱,难以长久是必然的命运,可见世道的险恶。接下来说执意修道的人没有成仙,却凋零在美好的春天,而秋风摇撼着干枯的树木,由于没有知音倾听,我援琴连曲子也弹不成了。后说只能静静坐在馆阁中,面对皎洁的月光,哀悼逝者,想象着空江之上,波浪摇晃着灵柩前的旌旗。这首诗可能是悼念好友李观的英年早逝,可以看出孟郊对知音零落的悲伤情怀。有时候他还会托古人表达这种感慨。如《湘弦怨》:

(20)、-------------唐-------------

3、孟浩然诗的特点和风格

(1)、关键词:孟郊  乐府诗 艺术特征 美学追求 影响

(2)、(答案)这两联都用白描的手法,首联交代诗人出谷和回家的时间,次联写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显现其诗风“清淡”的特点。

(3)、    孟郊乐府诗收录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共32首,其中古乐府24首,新乐府8首。分别如下:

(4)、王、孟创作风格的第三点差异,表现在意境的幽深与闲远上。王维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叫《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香积寺在现在西安市的西南部,离市中心大概有几十里的路程,周边环境早已不是唐朝的情状了。唐朝的时候是“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现在古木已经没有了,旁边也都住满了人家,布满了村落。从王维这首诗,我们还可以想象当年香积寺的幽深状况:寺庙隐于曲曲折折的山脚之下,“数里”,说明离山很近;“无人径”,说明人迹罕至。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置身其中,觉得阴凉。日色本来是暖色,可是几缕夕阳的余晖洒在青松之上,不仅没有带来暖意,反而被林中的阴冷之气给掩盖了。“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里使用通感手法,将视觉转为触觉,令人顿生寒意。山泉在嶙峋的岩石间穿流,发出幽咽的声响,而钟声悠扬,回荡不尽。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令鸢飞唳天者息心、经纶世务者忘返,意念中的一切“毒龙”,也就是杂心妄念都会被抛开,人心会归于安宁。所以,清人赵殿成评这首诗说:“起句极超忽……‘泉声’二句,深山恒境,每每如此。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现,昔人所谓诗眼是矣。”(《王右丞集笺注》)这个评价是准确的。实际上,在王维的诗中,类似的诗句、境界可以说比比皆是。诸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或是冷暖对比,或是以声衬静,都体现出幽、静、深、冷的特点,由此使得王维笔下的意境幽深。

(5)、题材大多是青山白云,鸣禽芳草、惠风流水;人物多是山林隐士、野老牧童、樵夫浣女;思想多是回归自然、向往闲适隐逸。

(6)、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7)、摘要: 孟郊是中唐乐府名家,其乐府诗简朴古奥、托兴深微,内蕴刚贞、锤炼精纯;诗境孤郁冷峭,笔力镵刻崭削,想象怪异,构思奇特。体现其对高古、雅正的审美追求,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代影响深远。

(8)、(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9)、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10)、柳永,(987年—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具代表性的人物之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11)、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

(12)、☆风格特点: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13)、    韩愈在《贞曜先生墓志铭》中说:孟郊“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可见孟郊的创作方法是刻意搜求尖酸怪异的意象,呕心苦吟地锤炼诗歌语言,追求庖丁解牛那样的迎刃而解的简捷结构,并且想象出人意外,新颖诡怪。

(14)、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勃发于笔端。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所谓沉郁,就是指情感的 深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是指诗人采用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将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深刻有力地表达出来。

(15)、(答案)①描景境界开阔。平山堂凌空矗立,壮丽雄伟,凭栏远眺之景,气势磅礴。②写人豪情万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运用夸张手法,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③抒情积极达观。“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写人生感慨,体现了词人达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

(16)、小编今天向大家介绍孟浩然这首《夜归鹿门歌》。它是孟浩然隐居鹿门时创作的写景抒怀诗。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17)、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

(18)、    孟浩然诗歌的冲淡格调也与他多喜欢描写远景和虚境有关。孟诗擅长描写清迥的境界,他的登高临远诗或江行探奇诗,都有这种远景和虚境的描写,使他的诗歌具有真切实景和虚渺幻境相互交融的特色。如《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19)、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20)、  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突出的当如苏东坡的诗词,豪放雄壮,像一位手执铜琵琶的关东大汉。

4、孟浩然诗歌的风格特色

(1)、    孟浩然诗歌平淡真淳的风格与其使用的简朴疏荡的语言密切相关,颇有钟嵘极力称颂的“直寻”的美感,也是孟浩然继承陶渊明语言风格的证明。如《与诸子登岘山》:

(2)、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3)、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4)、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

(5)、  特点: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6)、☆风格特点: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7)、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8)、先看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山居秋暝给我们显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动衬静,静里含动。诗人用平淡的手法,表达了大自然的意境美,显示艺术的美,原生态的气质美,以及其中包含的禅意美。

(9)、[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孟浩然诗歌的风格特点简短精辟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