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精辟116条

老子的20句名言警句

1、老子的十大名言名句

(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格言大意: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别人也会以你的快乐为快乐;对别人担心的事感到担忧,别人也会担忧你所担心的事。这句话表明,关心别人,对人对己都很重要。假如人人都能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别人的忧愁为忧愁,人与人之间会相处得更融洽。

(4)、这句话也是提醒我们,在你不全面和充分了解时,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 

(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8)、你不必焦虑,上帝自有安排。你只需努力。然后上帝会看到人海中你的努力。他会给你安排点儿好事儿。

(9)、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0)、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4)、(声明:版权归作者,如侵犯权益,联系删除)

(15)、感悟:成大事者不谋于众,这一原则通俗地说,就是谋求特别重大的事情,不必与人商量。因为谋求重大事情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反倒麻烦搜索。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8)、“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19)、楚襄王听了大怒,臭骂庄辛。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五个月后,秦国派兵攻打楚国,攻陷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庄辛就讲述了亡羊补牢的故事。

(20)、TOP3两度自杀,四十年封笔,一代文学大师,孤独的背影令人唏嘘

2、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

(1)、知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很多时候,你不说,我也不说,就这样,说着说着就变了,想着想着就算了。

(4)、不得志时要修养好自身品德,得志时就为天下尽一份心力。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下半句:但当它进入了大海,它也就失去了自我。

(7)、认识到自身不足的人好学上进,以向他人请教为耻的人骄傲自满。

(8)、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9)、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聱隅子》

(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1)、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3)、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内容,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要注意改正。

(1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7)、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8)、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9)、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3、老子的十句名言

(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9)、感悟:深夜行走,怀有重宝,可能遭图财害命者的抢劫,招致杀身之祸,作者以此作比,说明担当重任者应时时谨慎,不可轻敌,否则将遭暗算,招来灾祸。因为“重宝”和“大功”,都会招来忌妒。~说明一个浅显易知的社会通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可不慎。

(10)、坦然,其实就是平淡中的一份自信,也是平静中的一份快乐,更是一种潇洒。

(1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1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5)、谋略泄露了,事情一定不能成功;计划不果断,名望也不能建立起来。

(1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9)、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

(2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4、《老子》的名言警句

(1)、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3)、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4)、格言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这句话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讲的道理是相通的,都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5)、格言大意: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感悟:成语意思可以从字面来理解,“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行百里路,走了九十里,也只是走了一半;深层含义是说,干事情越接近完成时越艰难、越关键。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总是雄心壮志,宏图远大,可是随着时间的进行,慢慢的就没有了动力,没有了毅力,没有了决心。到后草草了事。

(9)、千里大堤,可能因为蝼蚁打洞而垮塌;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缝隙冒出火星而焚毁。

(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1)、0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1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3)、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1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5)、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16)、格言大意: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句话表明,坏的和好的品德都是一点点形成的,所以不要轻视了细微的事情。

(17)、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9)、译文: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如果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老子的20句名言警句有哪些

(1)、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另有稿酬。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老子》

(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7)、出自《老子》第七十六章。人在初生的时候是多么柔弱,而在将死之前又是多么坚强;天下的动物、植物在其生长发育时是多么脆弱,而在将死之前又是多么干枯。

(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遵循古法成就的功业,不完全高于今世;效法古人的学问,不能够制定今天的制度。

(1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16)、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1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8)、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要忘了别人的长辈;抚育自己的孩子时不要忘了别人的孩子。

(5)、格言大意:富贵不能使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这是孟子心目中有气节的人的形象。人不管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刚正不阿的精神,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

(6)、格言大意: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0)、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名句

(1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13)、感悟:时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便是圣人也只能在时机到来的时候及时抓住,而不能够创造时事。

(1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1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精辟1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