窠臼是什么意思精辟107条

不落窠臼的读音

1、不落窠臼的读音是什么生肖

(1)、一叶障目(读音):yīyèzhàngmù 释义: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出处:《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2)、梵高在绘画艺术上不落窠臼的表现方式,是他能够成为历史著名画家的原因。

(3)、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4)、革故鼎新(读音):gégùdǐngxīn 释义: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5)、银花火树(读音):yínhuāhuǒshù 释义: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6)、所谓“辐射”,即像车辐一样,由中心沿着直线向四周伸展出去。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想象一下车轮的结构特点,也许便不会误“辐射”为“幅射”。

(7)、外文名 ape sb.at every step

(8)、祟,音suì,不读chong。“祟”是会意字,从示从出,“示”代表鬼神,所以《说文》的解释是:“祟,神祸也。”古人把天祸称为灾.人祸称为害,神祸称为祟。“祟”是鬼神出来作怪,贻祸人间。

(9)、优秀的艺术作品一般都具有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的特点。

(10)、沉鱼是说西施:西施在河边洗衣服,水里的鱼看见她的美丽,忘记游泳了,就逐渐下沉,所以叫沉鱼;

(11)、别具一格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iéjùyīgé,意思是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12)、宋·吴可《学诗》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13)、古代科举考试,共分三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殿试是高一级。“金榜”是殿试公布考试结果的榜。所谓“金榜题名”,即在殿试的榜上写有名字,表示该考生已经被录取。后来常用来比喻获得某种资格或荣誉。

(14)、让我们将那些荒谬的内容留到后来说;先的消息说那会是超过九十分钟的煽情愉悦和不落窠臼的观影乐事。

(15)、揠苗助长(读音):yàmiáozhùzhǎng释义: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6)、积毁销骨(读音):jīhuǐxiāogǔ释义: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出处:《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17)、“重叠”写作“重迭”是违背现行汉字规范标准的。

(18)、写诗作文要富有创造,剪裁得体,妙在用心,不落窠臼。

(19)、“湎”从水,《说文》的解释是:“沉于酒也。”即通常说的贪杯。由酒引申开去,可泛指一切失去理智的迷恋。

(20)、解析:博弈,古代指下棋,比喻为谋取利益而竞争。

2、窠臼是什么意思

(1)、这位年轻画家的画在创作手法上不落窠臼,别具一格。

(2)、Ⅳ盲选题库专辑  Ⅴd史知识  Ⅵ人物特写

(3)、过眼云烟(读音)guòyǎnyúnyān 释义: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4)、(辨析)音同致误。在现代汉语中,平、凭二字经常纠缠不清,如把“平心而论”写作“凭心而论”,“平白无故”写作“凭白无故”,等等。“平添”写作“凭添”,也是其表现之一。所谓“平添”,是自然而然地增添,这是由“平”的平静、平和的意义演化而来的。“平”表达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依照或凭借的意思。

(5)、 饕餮之餐(读音):tāotièzhīcān 释义: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特指贪食者。饕餮之餐,比喻吃饭贪婪地吞食。出处:《饕餮大餐》是一部电影,由马可·费拉里执导。

(6)、回复“试卷”:获取1-9年级语文试卷同步更新

(7)、示 例 这“凸”、“凹”历来用的人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8)、走马章台(读音):zǒumǎzhāngtái释义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出处:《汉书·张敞传》:“然倘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9)、魑魅魍魉(读音):chīmèiwǎngliǎng 释义: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好高骛远(读音):hàogāowùyuǎn 释义: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出处:《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10)、释义:鸟兽昆虫的窝:狗~。蜂~。鸟在树上做~。

(11)、诗歌创作是一件表现个人艺术修养和情操的事情,如果处处都在模仿前人的创作方式,哪怕学习对象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也要有限度。诗人应该有自己的情怀,而且表现在诗歌里面,用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就是要有“真情实感”。

(12)、邯郸学步(读音):hándānxuébù释义: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把原来会的东西忘了.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13)、“缅”隐约有褒义,“湎”明显有贬义。沉、湎为同义语系,皆含溺于其中的意思。

(14)、不落窠臼:意为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用于形容文章或艺术作品)。

(15)、漂泊在外,总爱思念故乡,人生故土难离,落叶归根,一想到家,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

(16)、管、菅二字字形十分相似,但音、义迥然有别。

(17)、释义: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18)、(近义词)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具匠心、不落俗套。

(19)、根据下列两张图片提供的信息,分别猜出两个成语。

(20)、(辨析)音同致误。“出其不意”,就字面意义解释,是趁别人没有想到。《孙子·计篇》中的名句:“兵者,诡道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现泛指出乎意料。这里的“其”是代词。写作“出奇不意”,可能是因为其、奇同音而受到了“出奇制胜”的干扰,但这是说不通的。“其”和“不意”可以搭配,“其”是他、他们,“不意”是没想到,常见的主谓结构;而“奇”和“不意”搭配,则有点不知所云。

3、不落窠臼的读音怎么读

(1)、蜂窠蚁穴:比喻占据的地方极为窄小。借以对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的蔑称。

(2)、“喧”从口,字义和声音有关,指喧闹。“寒暄”是一正一反两个语素联合构成的词,和“动静”“好歹”“咸淡”的构词方式一样。“寒冷”的寒和“喧闹”的喧,无法搭配。

(3)、在吴可看来,学习写诗这件事情就好像是学习参禅一样,要有发自内心的独特领悟和见解,而不是在头上面再加一个头,反复用多余的比喻来显示自己的技巧。另一方面,每一个时代的诗人要有自己的特色,应该跳出杜甫这样的前代文人流传下来的各种老套路,让自己的男儿志气直冲天际。

(4)、(释义)现成格式;老套子(多指文章或其他艺术品):不落窠臼。作品摆脱前人窠臼,独创一格。

(5)、痉挛,多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反应,其特征是肌肉紧张,并不自然地收缩。痉,《说文》的解释是:“强急也”。身体突然收缩以致强直难伸。挛,《集韵》的解释是:“手足曲病”。义为手足蜷曲,故其字从手。痉、挛这两个语素分别对“痉挛”作出了形象的描绘。“孪”义为双生,即一胎生两个。故以“子”为形符。它和“挛”完全是两码事。

(6)、“胫”则指下肢从膝盖到脚跟的部位,即通常说的小腿。成语“不胫而走”是固定结构,不宜随意改变,何况“不胫”要比“不径”更有力度。

(7)、“名”的本义是名字,引申指名声、名誉,如“名闻遐迩”“文不虚传”;又可指有名的、出名的,如“名师出高徒”“名山大川”:还可用作动同、量词,但都不能和“信”组合。

(8)、解析:憋气,由于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等原因而呼吸困难;有委屈或烦恼而不能发泄。

(9)、络字:络绎不绝,笼络人心,笼山络野,脉络分明,熟谙脉络

(10)、“不落窠臼”形容文章或者艺术创作等不被陈旧的格式所束缚而显得俗套,而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11)、这“凸”“凹”历来用的人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12)、    别出心裁  别开生面  别具匠心  不落俗套  别具一格

(13)、(辨析)音同义混致误。“迫不及待”是一个常用成语。“迫”义为急迫、紧迫;待,义为等待,此处可指耽搁。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事情紧迫得来不及等待,即不能再有片刻耽搁。也许因为成语强调的是一个“急”字,而“急”义和“及”同音,因此“及”字容易误为“急”字。但“迫不急待”在字面上是说不通的。

(14)、管窥蠡测(读音)guǎnkuīlícè 释义: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15)、解析:黯然,阴暗的样子;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16)、所谓“编纂”,既可指出版意义上的编辑,也可指写作意义上的撰修。篡,音cuàn,形符为古“私”字。《说文》的解释是:“逆而夺取曰篡。”古代多指臣子夺取君主的地位,也可指为了一己之私利、用作伪手段来改动文件或典。

(17)、朝斯夕斯(读音):zhāosīxīsī 释义: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出处:《三字经》:“朝于斯,夕于斯。”

(18)、即,音jí,“即使”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连词,表示让步关系,常和“也”“还”等副词搭配使用。既,音jì。“既”也可作连词,表示推论因果关系。如“既生瑜,何生亮”;或者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如“既美观又实用”,“既没有迟到,更没有旷课”;

(19)、擿埴索涂(读音):zhìzhísuǒtú释义: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20)、(辨析)音同致误。额,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位,俗称“脑门子”。“额手”,是指以手加额,即把手放在脑门子上,这是人们在表示庆幸时的一种常见动作。首,本义为头.引申指上面的、前面的。“额首”,“首”如指头,额、首形成了包容关系,在逻辑上说不通;如果指上面的,额之首称庆,同样让人莫名其妙。

4、不落窠臼读音和意思是什么

(1)、                                                                      

(2)、(辨析)形似致误。“芋”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茎富含淀粉,即日常食用的芋头,故其字从“艹”。“竽”为一种古乐器,类似于现在的笙,多用竹管制成,故其字从“竹”。成语“滥竽充数”见于《韩非子》,说的是一位南郭先生,本不擅长吹竽,也装模作样成了皇家乐队里的演奏员,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南郭先生吹的是“竽”而不是“芋”,芋头是只能食用而不能吹奏的。

(3)、(辨析)形似音近致误。呕者,吐也;沥者,滴也。所谓“呕心沥血”意思是差点呕出心来,滴下血来,以此形容苦思冥索,费尽心血。《新唐书李贺传》:“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即以“呕心”极言李贺在创作上的投入。“沤”从水,《说文》的解释是:“久渍也。”即物体在水中长时间地浸泡。若把心泡在水中,那就让人有点莫名其妙。

(4)、〔窠臼〕指文章所依据的老套子,陈旧的格调。

(5)、而立之年,汉语词语,拼音是 ér lì zhī nián,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出自《论语·为政》。

(6)、“防”为阜旁,《说文》的解释是:“防,堤也。”本义指堤坝,后由堤坝的挡水功能.引申出防备、戒备义。

(7)、解析: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8)、释义: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9)、不落窠臼,意为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用于形容文章或艺术作品)。

(10)、(辨析)音同致误。鼎为古代的一种烹饪器。相传夏禹曾收九州之金,铸成九鼎,作为传国的重器,鼎于是成了王位、帝业的象征,“定鼎”便是定都,“问鼎”便是觊觎王位。因鼎常见的形制为三足,故三方并峙可称鼎立,《三国演义》便是说的“三国鼎立”的故事。鼎可供“煮牲”,容积巨大,是日用器具中的“庞然大物”,故大力可称“鼎力”,大姓可称“鼎姓”。“鼎力”是对人表示感谢的敬词,误为“鼎立”便无从索解。

(11)、沉鱼落雁,汉语成语,拼音:chén yú luò yàn,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出自《庄子·齐物论》。

(12)、回复“生字本”:获取小学1-6年级课文同步生字练习贴

(13)、所谓“平添”,是自然而然地增添,这是由“平”的平静、平和的意义演化而来的。“平”表达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依照或凭借的意思。

(14)、读音:(xiè kuāng chán ruí)

(15)、(反义词)因循守旧、依样葫芦、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16)、高瞻远瞩(读音):gāozhānyuǎnzhǔ 释义: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17)、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18)、“纂”是中性词。“篡”是贬义词。在感情色彩上不能混为一谈。

(19)、不落窠臼与“不落俗套”有别:不落窠臼偏重于有独创性;多用在书面语;“不落俗套”偏重于摆脱老框框;多用在口头语里。

(20)、搏牛之虻(读音):bóniúzhīméng释义: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5、不落窠臼的读音是什么意

(1)、主角前身是玻璃心咸鱼,主角穿越后改变原主的处境,阴差阳错进去次元世界,在异世界获得超凡力量,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主角不断进入异世界探索和掠取资源强化自身。用平淡的文风展现出无穷的吸引力,可见教主的功力有多深了。对故事情节的构想和情感描写不落窠臼,可以说无一俗笔,强烈推荐。

(2)、释 义 窠:鸟兽的窝。臼:一种中间凹下的舂米器具。窠臼:比喻老套子,旧框框。

(3)、5本熬夜也要追读的科幻小说,情节不落窠臼,节奏明快,爽点不断

(4)、鞭驽策蹇(读音): biānnúcèjiǎn释义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出处:明·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5)、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6)、    宋吴可《学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7)、宵,肖声。《说文》的解释是:“夜也。”如成语“通宵达旦”。宝盖头,表深屋,有晦暗义,突出夜色浓重。“肖”亦表意,象征白日消尽.夜幕降临。

(8)、在现代汉语中,平、凭二字经常纠缠不清,如把“平心而论”写作“凭心而论”,“平白无故”写作“凭白无故”,等等。“平添”写作“凭添”,也是其表现之一。

(9)、“暇”的形符是日,《说文》的解释是:“闲也。”即空闲。“洁白无瑕”说的是玉石上没有任何斑点,形容人的纯洁或物的纯净。“无瑕”是没有瑕疵,写成“无暇”,则成了没有时间。

(10)、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

(11)、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12)、宋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13)、薄寒中人(读音):bóhánzhòngrén释义: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出处:《楚辞·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14)、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窠”是一个单音字,读kē(第一声)。

(15)、路长日暮(读音):lùchángrìmù 释义: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出处:宋·李清照《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16)、妨、防作为动词,它们大的区别是:“妨”阻碍他人,“防”提防他人,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17)、“竽”为一种古乐器,类似于现在的笙,多用竹管制成,故其字从“竹”。成语“滥竽充数”见于《韩非子》,说的是一位南郭先生,本不擅长吹竽,也装模作样成了皇家乐队里的演奏员,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南郭先生吹的是“竽”而不是“芋”,芋头是只能食用而不能吹奏的。

(18)、名著导读|《西游记》常考知识点梳理+阅读练习题(附阅读卡+全集西游记朗读音频)

(19)、不落窠臼 (读音):bùluòkējiù 释义:不落老套子,有所创新。出处:宋·吴可《学诗》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20)、 他那不落窠臼的创作风格,为其在当时各种娱乐文化尚不发达的中国创造了一次不小的文学"奇迹"。

(1)、音容笑貌(读音):yīnróngxiàomào 释义:①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②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出处:《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2)、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3)、管从竹,义为竹管或竹管制成的物品,也可泛指管状物。“管窥”“管见”是常用的谦词。

(4)、(辨析)形近误读致误。菅音jiān,不读guǎn。从草,义为野草。所谓草菅人命,就是把人命看得如同野草一样,任意残杀。语本《大戴礼记保傅》:“其视杀人若芟草菅然。岂胡亥之性恶哉?”管从竹,义为竹管或竹管制成的物品,也可泛指管状物。“管窥”“管见”是常用的谦词。管、菅二字字形十分相似,但音、义迥然有别。

(5)、涣然冰释(读音)huànránbīngshì 释义: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出处:《老子》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6)、解析:惨无人道,残酷到了没有一点儿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7)、译文:因为遇见赠送了一首诗,诗风别具一格。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窠臼是什么意思精辟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