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只能独行主要内容
1、灵魂只能独行简介
(1)、现代真正有信仰的人只能到他们中去寻找,怀疑乃至绝望正是信仰的现代形态。相反,盲信与冷漠一样,同属精神上的自弃,是没有信仰的表现。——《灵魂的高贵.勇气证明信仰》
(2)、路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3)、古人以孝为先,他的老爹死之前是给他交代过任务的,希望他完成祖先的遗愿,而且,他还有一个闺女,如果他闺女有委屈了,被欺负了,他活着还能护着女儿,他死了,女儿连一个至亲都没有了,所以,他想,他还是要活着。
(4)、 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5)、世界第一的保险推销员,他们7:30分之前就去拜访完三个顾客。他6点和一个顾客喝咖啡,7点跟一个顾客喝果汁,7:30分跟一个顾客吃三明治。
(6)、周朝的大夫忧患整个旧王朝,然历史像一列隆隆而过的列车,不容任何人阻挡前进的步伐。忧患,只能忧患吧。
(7)、人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修行,是对自己灵魂的洗涤、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畅想。
(8)、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伯了……”
(9)、人生不止,寂寞不已。寂寞人生爱无休,寂寞是爱永远的主题。
(10)、 佛收留疯子做弟子,开启他的佛性,终于使他成了正果。
(11)、 诗人想到人生的虚无,就痛不欲生。他决定自杀。他来到一片空旷的野地里,给自己挖了一个坟。他看这坟太光秃,便在周围种上树木和花草。种啊种,他渐渐迷上了园艺,醉心于培育各种珍贵树木和奇花异草,他的成就也终于遐迩闻名,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12)、 真正的宗教体验把人超拔出俗世琐事,倘若一个人一生中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他的精神视野就未免狭隘。尤其是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这肯定是一种精神上的缺陷。一个恰当的例子是弗洛伊德。在与他的通信中,罗曼·罗兰指出:宗教感情的真正来源是“对永恒的一种感动,也就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大洋似的感觉”。弗洛伊德承认他毫无此种体验,而按照他的解释,所谓与世界合为一体的感觉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自欺,犹如婴儿在母怀中寻求安全感一样,属于精神退化现象。这位目光锐利的医生总是习惯于把一切精神现象还原成心理现象,所以,他诚然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却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思想家。
(13)、 外在的眼睛不使用,就会退化,常练习,就能敏锐。内在的眼睛也是如此。对于我来说,写作便是一种训练内在视力的方法,它促使我经常睁着内在的眼睛,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那些显示了意义的场景和瞬间。只要我保持着写作状态,这样的场景和瞬间就会源源不断。相反,一旦被日常生活之流裹挟,长久中断了写作,我便会觉得生活成了一堆无意义的碎片。事实上它的确成了碎片,因为我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我的灵魂是昏睡着的,而唯有灵魂的君临才能把一个人的生活形成为整体。所以,我之需要写作,是因为唯有保持着写作状态,我才真正在生活。
(14)、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15)、鲁迅的杂文是鲁迅思想的主要载体。在其杂文中中,鲁迅对中国旧文化和中国国民性,展开了深刻解剖与沉痛批判。虔心读之,你必然会对自身与周围的人事,多一层深刻的理解。
(16)、一颗觉醒的灵魂,它的觉醒的鲜明征兆是对虚假的生活突然有了敏锐的觉察和强烈的排斥。这时候,它就会因为清醒而感到痛苦。
(17)、其实,当一个人认识到人的限制、缺陷、不是的,困境是永恒的,他已经是在用某种的之境做参照系了。如果只是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看到的就只能是限制的某种具体形态,譬如说肉体的残疾。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以自己的残缺比别人的肢体齐全,以自己的坎坷比别人的一帆风顺,所产生的只会是怨恨。反过来也一样,以别人的不能比自己的能够,以别人的不幸比自己的幸运,只会陷入浅薄的沾沾自喜。惟有在把人与神作比较时,才能看到人的限制之普遍,因而不论这种限制在自己或别人身上以何种形态出现,都不馁不骄,心平气和。对人的限制的这样一种宽容,换一个角度来看,便是面对神的谦卑。所以,真正的智慧中必蕴涵着信仰的倾向。这也是哲学之所以必须是形而上学的道理之所在,一种哲学如果不是或明或暗地包含着价值的预设,它作为哲学的资格就颇值得怀疑。
(18)、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患了绝症,只有三个月好活了,但他不甘心。
(19)、就是这么个小清新的理想,独得孔子的欣赏。一喟一叹,心向往之啊!
(20)、 当赫拉克利特和孩子们一起玩骰子时,他几乎是在从事一种“行为哲学”。不妨把这看作他后的哲学活动形式。在王位和孩子之间,他选择了后者。真正的哲人总是喜欢和孩子交朋友,因为天性相通。孩子是无冕之王,全不在乎世俗的法则和权力。孩子也全不在乎岁月流逝、人事变易,因为他们生活在时间之外。唯孩子拥有永恒,童年的岁月是无穷无尽的。到人想要寻求永恒时,永恒已经永远失去。
2、灵魂只能独行阅读理解
(1)、尽管美感的发生有赖于感官,但如果感官的任何感受未能使心灵愉悦,我们就不会体会到美。所以美本质上不是感官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性的愉悦。
(2)、 一个问题使我困惑良久:以拯救生命为使命的医学,为什么如此缺少抚慰生命的善意?没有抚慰的善意,能有拯救的诚意吗?
(3)、世界上一切都是荣耀与辉煌,都是福赐与快乐。
(4)、 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
(5)、周国平写了一本书,叫《灵魂只能独行》,阅过,心悦诚服。
(6)、风可以吹起一张大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冯骥才
(7)、在病痛面前,绝望过、伤心过、自暴自弃过,当负面的情绪发泄之后,他开始思考,在不幸的人生里,自己该如何度过?
(8)、一个生气门槛很低的人,要么是不成熟,要么是没有修养。
(9)、 无论是谁,当他初次意识到只有一个人生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必定会产生一种幻灭感。生命的诱惑刚刚在地平线上出现,却一眼看到了它的尽头。一个人生太少了!心中涌动着如许欲望和梦幻,一个人生怎么够用?为什么历史上有好多帝国和王朝,宇宙间有无数星辰,而我却只有一个人生?在帝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星辰的运转中,我的这个小小人生岂非等于零?它确实等于零,一旦结束,便不留一丝影踪,与从未存在过有何区别?
(10)、挺过来,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杨绛
(11)、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我们难以断定,这一点是否对所有的人都适用,抑或仅仅适用于那些有创造天赋的人。我们至少应该相信,凡正常人皆有创造力的潜质,区别仅在量的大小而已。
(12)、“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绊倒在物体上,我们抓牢这些物体,相信它们便是我们所拥有的的东西。光明来临时,我们放松了我们所占有的东西,发觉它们不过是与我们相关的万物之中的一部分而已。”
(13)、周国平说,人生意义取决于灵魂生活的状况。其中,世俗意义即幸福取决于灵魂的丰富,神圣意义即德性取决于灵魂的高贵。
(14)、每天做着同一件事,更要命的是还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15)、 说到人与人的关系,则不外是孤独和社会交往两种状态。交往包括婚姻和家庭,也包括友谊、邻里以及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令作者担忧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消失。譬如说,论及婚姻问题,从前的大师们关注的是灵魂,现在的大师们却大谈心理分析和调节。书信、日记、交谈——这些亲切的表达方式是更适合于灵魂需要的,现在也已成为稀有之物,而被公关之类的功利行动或上网之类的虚拟社交取代了。应该承认,现代人是孤独的。但是,由于灵魂的缺席,这种孤独就成了单纯的惩罚。相反,对于珍惜灵魂生活的人来说,如同默顿所说,孤独却应该是“生活的必需品”。或者,用蒂利希的话表述,人人都离不开一种广义的宗教,这种宗教就是对寂寞的体验。
(16)、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坏人更不知道好人有多好。
(17)、 从前,一个“旅”字,一个“游”字,总是单独使用,凝聚着离家的悲愁。“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孑然一身,隐入苍茫自然,真有说不出的凄凉。
(18)、 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贫困。就说说那位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吧,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回,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终致精神失常,在37岁时开枪自杀了。要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大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的生命耗费在给愚蠢的人画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卖好价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确实,凡高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万物在阳光中按照同一节奏舞蹈的世界。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19)、第我们不妨站到上帝的位置上看自己的尘世遭遇,但是,我们永远是凡人而不是上帝。所以,每一个人的尘世遭遇对于他自己仍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时,那把我们绊倒的物体同时也把我们支撑,我们不得不抓牢它们,为了不让自己在完全的空无中行走。
(20)、 可是,要信仰自己毫无把握的事情,又谈何容易。帕斯卡尔的办法是,向那些盲信者学习,遵循一切宗教习俗,事事做得好像是在信仰着的那样。“正是这样才会自然而然使你信仰并使你牲畜化。”他的内心独白:“但,这是我所害怕的。”立刻反问自己:“为什么害怕呢?你有什么可丧失的呢?”形象!说服自己真难!对于一个必死的人来说,的确没有什么可丧失的。也许会丧失一种清醒,但这清醒正是他要除去的。一个真正为死所震撼的人要相信不死,就必须使自己“牲畜化”,即变得和那些从未真正思考过死亡的人(盲信者和不关心信仰者均属此列)一样。对死的思考推动人们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实际作用却是终止这种思考。从积极方面说,宗教倡导一种博爱精神,其作用也不是使人们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爱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
3、灵魂只能独行是什么类别
(1)、 在我看来,柏拉图孜孜以求哲学的大用,一心把哲学和政治直接结合起来,恰好也暴露了他对实际事物的无知。他本该明白,哲学之没有实用价值,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在政治生活中也如此。哲学关心的是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道理,政治关心的是d派、阶级、民族、国家的利益,两者属于不同的层次。我们既不能用哲学思考来取代政治谋划,也不能用政治方式来解决哲学问题。柏拉图试图赋予哲学家以高权力,藉此为哲学的生长创造一个佳环境,这只能是乌托邦。康德后来正确地指出:权力的享有不可避免地会腐蚀理性批判,哲学对于政治的好期望不是享有权力,而是享有言论自由。
(2)、 在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过程中,孤独的经验都起了关键作用。释迦牟尼的成佛,不但是在出家以后,而且是在离开林中的那些苦行者以后,他是独自在雅那河畔的菩提树下连日冥思,而后豁然彻悟的。耶稣也是在旷野度过了四十天,然后才向人宣示救世的消息。穆罕默德在每年的斋月期间,都要到希拉山的洞窟里隐居。
(3)、《病隙碎笔》中有许多对于信仰的思考,皆发人深省。一句点睛的话是:“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视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完满不可一日而达到,超越永无止境,彼岸永远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续。所以,史铁生说:“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这条路没有一个终于能够到达的目的地,但并非没有目标,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标存在的证明,而且是可能和有效的证明。物质理想(譬如产品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理想(譬如消灭阶级)的实现要用外在的可见的事实来证明,精神理想的实现方式只能是内在的心灵境界。所以,凡是坚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坚定就已经是信仰的成立。
(4)、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会秀丽,看开心情才会明媚。
(5)、 接着,泰戈尔举例说,穷人和悲惨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日常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占据了,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我想补充指出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例证,就是忙人。
(6)、皮囊让你失望,灵魂依然滚烫没有避风港,余额就是安全感宁可高傲的发霉,也不去卑微的恋爱无法感同身受,就别道德束缚
(7)、 可是,这个你如此看重的自我,不过是一个偶然,一个表象,一个幻相,本身毫无价值。
(8)、 我相信了,虽然我的出生纯属偶然,但是,既然我已出生,宇宙间某种精神本质便要以我为例来证明它的存在和伟大。否则,如果一切生存都因其偶然而没有价值,永恒的精神之火用什么来显示它的光明呢?
(9)、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道德,它反对的是对他人的故意伤害,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10)、幸亏他是活了下来,以宫刑免除了死刑,创作切留下来中国三千年伟大的巨作《史书》,哪怕他被以宫刑,他也是成功的,伟大的。
(11)、《守望的距离》《灵魂只能独行》是周国平的散文集。比起那些大哲学家来,周国平的哲理散文,语言更中国化,也更质朴简单,同时绝不失深度。
(12)、 我不相信上帝,但我相信世上必定有神圣。如果没有神圣,就无法解释人的灵魂何以会有如此执拗的精神追求。用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完全不能概括人的灵魂生活,它们显然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真正所在地,在这里,每个人内在深邃的“自我”直接面对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灵魂的追问总是具有形而上的性质,不管现代哲学家们如何试图证明形而上学问题的虚假性,也永远不能平息人类灵魂的这种形而上追问。
(13)、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灵魂的高贵.精神栖身于茅屋》
(14)、周国平,1954年出生于上海,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
(15)、什么才叫人到中年?就是面对压力的时候更愿意安静独处。而是不再愿意呼朋唤友排解寂寞,当你打开芸芸众生的通讯录,却不知道应该找谁。
(16)、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17)、一个人不应该致力于改变自己的性格,好的办法是扬长避短,把长处发挥到,短处就不足为虑了。
(18)、 我飞越了大半个地球,降落在这个岛上。在地球那一方的一个城市里,有一个我的家,有我的女人和孩子,这个家对于我至关重要,无论我走得多远都要回到这个家去。我知道,在地球的广大区域里,还有许多国家、城市和村庄,无数男人、女人和孩子在其中生活着。如果我降生在另一个国度和地方,我就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家,对我有至关重要意义的就会是那一个家,而不是我现在的家。既然家是这么偶然的一种东西,对家的依恋到底有什么道理?
(19)、精神的安宁是幸福的构成基础。——《人生的智慧》
(20)、韩国艺人崔雪莉自杀身亡,让世界震惊。这个11岁就被选为SM练习生,13岁出演电影,15岁加入女团,在热播剧、电影中担任女一号的人间“水蜜桃”,竟然在家中上吊自杀。
4、灵魂只能独行这本书怎么样
(1)、 明末知识分子学佛参禅成风,中郎是不以为然的。他“自知魔重”,“出则为湖魔,入则为诗魔,遇佳友则为谈魔”,舍不得人生如许乐趣,绝不肯出世。况且人只要生命犹存,真正出世是不可能的。佛祖和达摩舍太子位出家,中郎认为是没有参透生死之理的表现。他批评道:“当时便在家何妨,何必掉头不顾,为此偏枯不可训之事?似亦不圆之甚矣。”人活世上,如空中鸟迹,去留两可,无须拘泥区区行藏的所在。若说出家是为了离生死,你总还带着这个血肉之躯,仍是跳不出生死之网。若说已经看破生死,那就不必出家,在网中即可作自由跳跃。死是每种人生哲学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中郎认为,儒道释三家,至少就其门徒的行为看,对死都不甚了悟。儒生“以立言为不死,是故著书垂训”,道士“以留形为不死,是故锻金炼气”,释子“以寂灭为不死,是故耽心禅观”,他们都企求某种方式的不死。而事实上,“茫茫众生,谁不有死,堕地之时,死案已立。”不死是不可能的。
(2)、唯有到了肉身死亡之时,灵魂摆脱肉身才是自然的,在此之前无论用什么方式强行分开都是不自然的,都是内心紧张和不自信的表现。不错,在一切对尘躯之爱的否定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机,就是及早割断和尘世的联系,为死亡预作准备。可是,如果遁入空门,禁绝一切生命的欲念,藉此而达于对死亡无动于衷,这算什么彻悟呢?真正的彻悟是在恋生的同时不畏死,始终怀着对亲人的挚爱,而在后时刻仍能从容面对生死的诀别。
(3)、 我相信这些宗教领袖决非故弄玄虚。斯托尔所举的例子表明,在自愿的或被迫的长久独居中,一些普通人同样会产生一种与宇宙融合的“忘形的一体感”,一种“与存在本身交谈”的体验。而且,曾经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表示,那些时刻是一生中美妙的,对于他们的生活观念发生着永久的影响。一个人未必因此就要归依某一宗教,其实今日的许多教徒并没有真正的宗教体验,一个确凿的证据是,他们不是在孤独中、而必须是在寺庙和教堂里,在一种实质上是公众场合的仪式中,方能领会一点宗教的感觉。然而,这种所谓的宗教感,与始祖们在孤独中感悟的境界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
(4)、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5)、 作为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和杰出的散文大师,爱默生已名垂史册。作为—名哲学家,他却似乎进不了哲学的“正史”。他是一位长于灵感而拙于体系的哲学家。他的“体系”,所谓超验主义,如今在美国恐怕也没有人认真看待了。如果我试图对他的体系作一番条分缕析的解说,就未免太迂腐了。我只想受他的灵感的启发,随手写下我的感触。超验主义死了,但爱默生的智慧永存。
(6)、道路|人生|沉默|真实|觉醒|尊严|使命|本质
(7)、 自柏拉图以来,许多西哲都把死亡看作人生重大的问题,而把想透死亡问题视为哲学主要的使命。在他们看来,哲学就是通过思考死亡而为死预作准备的活动。一个人只要经常思考死亡,且不管他如何思考,经常思考本身就会产生一种效果,使他对死亡习以为常起来。中世纪修道士手戴刻有骷髅的指环,埃及人在宴会高潮时抬进一具解剖的尸体,蒙田在和女人作爱时仍默念着死的逼近,凡此种种,依蒙田自己的说法,都是为了:“让我们不顾死亡的怪异面孔,常常和它亲近、熟识,心目中有它比什么都多吧!”如此即使不能消除对死的恐惧,至少可以使我们习惯于自己必死这个事实,也就是消除对恐惧的恐惧。主动迎候死,再意外的死也不会感到意外了。
(8)、如果你也处于迷茫和抑郁之中,不妨看看这本书,作者将自己的知识沉淀与独特见解,用平淡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像灯塔对读者指明了幸福生活的方向。
(9)、 但我必须作这徒劳的思考。我无法只去注意金钱、地位、名声之类的小事,而对终将使自己丧失一切的死毫不关心。人生只是瞬间,死亡才是永恒,不把死透彻地想一想,我就活不踏实。
(10)、人这辈子悲惨的就是入错行,每天反反复复做着自己不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上帝是公平的,给你什么,一定就会夺走不属于你的一切。
(11)、肉体使人难堪并不在于它有欲望,而在于它迟早有一天会因为疾病和衰老而失去欲望,变成奇怪的无用的东西。这时候,在活泼的精神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眼看着肉体衰败下去,自己也终将被它拖向衰败,与它同归于尽。一颗仍然生气勃勃的心灵却注定要为背弃它的肉体殉葬,世上没有比这更使精神感到屈辱的事情了。
(12)、我现在享受和自己独处的时光,一个人待着也太舒服了吧。周围是安静的,心情也是沉静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说话就说话,想唱歌就唱歌,想跳舞就跳舞,想看书就看书。为什么要为周围的东西苦恼呢?
(13)、每天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爱着自己爱的人,不管未来如何,当下重要。
(14)、大爱者理应不弃小爱,而以大爱赋予小爱以精神的光芒,在爱父母、爱妻子、爱儿女、爱朋友中也体味到一种万有一体的情怀。一个人只要活着,他的灵魂与肉身就不可能截然分开,在他的尘世经历中处处可以辨认出他的灵魂行走的姿态。
(15)、 以为消费的数量会和享受的质量成正比,实在是一种糊涂看法。苏格拉底看遍雅典街头的货摊,惊叹道:“这里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呵!”每个稍有悟性的读者读到这个故事,都不禁要会心一笑。塞涅卡说得好:“许多东西,仅当我们没有它们也能对付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多么不必要的东西。我们过去一直使用着它们,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另一方面呢,正因为我们拥有了太多的花钱买来的东西,便忽略了不用花钱买的享受。“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可是每天夜晚守在电视机前的我们哪里还想得起它们?“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在人人忙于赚钱和花钱的今天,这样的闲人更是到哪里去寻?
(16)、贪多务杂,必然一事无成。一事之成,要以舍弃万事为代价。
(17)、孤独中的写作则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如同一位作家所说:“我写忧郁,是为了使自己无暇忧郁。”只是一开始作为一种补偿的写作,后来便获得了独立的价值,成了他们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创作过程无疑能够抵御忧郁,——《灵魂的高贵.孤独的价值》
(18)、追求真实存在,是真正爱知者的天性;他不会停留在意见所能达到的,多样的个别事物上的。——《理想国》
(19)、 那支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缓慢地、肃穆地向前移动着。我站在队伍里,胸前别着一朵小白花,小白花正中嵌着我的照片,别人和我一样,也都佩戴着嵌有自己的照片的小白花。
(20)、 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5、灵魂只能独行电子书
(1)、 我,你,他,这是人人皆知的三个人称代词。在一定的语境中,它们被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的作家喜欢用不同的人称来叙述同一个主人公,不断变换视角,使得人物的形象富有立体感。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看自己。
(2)、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3)、我们要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留下位置。——《康德哲学讲演录》
(4)、 蒂利希从分析现代人的焦虑着手。他所说的焦虑指存在性焦虑,而非精神分析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那种病理性焦虑。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物,这意味着人在自身中始终包含着非存在,而焦虑就是意识到非存在的威胁时的状态。根据非存在威胁人的存在的方式,蒂利希把焦虑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非存在威胁人的本体上的存在,表现为对死亡和命运的焦虑。此焦虑在古代末期占上风。二是非存在威胁人的道德上的存在,表现为对谴责和罪过的焦虑。此种焦虑在中世纪末期占上风。三是非存在威胁人在精神上的存在,表现为对无意义和空虚的焦虑。蒂利希认为,在现代占主导地位的焦虑即这一类型。
(5)、当读到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时,一定会安静下来的。
(6)、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周国平《爱与孤独》
(7)、事实上我给每一个推销员以及每一个业务公司,每一个单位的经验就是:业绩不好,只有一个原因实话有时候很刺人的就是不够认真;业绩好的公司,就是比较认真。
(8)、 是的,我们有了旅游业。可是,恬静的陶醉在哪里?真正的精神愉悦在哪里?与大自然的交融在哪里?
(9)、 有人打了你的右脸,你就一定要回打他吗?你回打了他,他再回打你,仇仇相生,怨怨相报,何时了结?那打你的人在打你的时候是狭隘的,被胸中的怒气支配了,你又被他激怒,你们就一齐在狭隘中走不出来了。耶稣要你把左脸也送上去,这也许只是一个比喻,意思是要你丝毫不存计较之心,远离狭隘。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已经上升得很高,你真正做了被打的你的肉躯的主人。相反,那计较的人只念着自己被打的右脸,他的心才成了他的右脸的奴隶。我开始相信,在右脸被打后把左脸送上去的姿态也可以是充满尊严的。
(10)、 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但认为这种价值仅在于引人出世,通过受苦,人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基督教),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佛教)。与它们不同,弗兰克的思路属于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他是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来发现苦难的意义的。他指出,即使处在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11)、周国平在书中说:“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12)、在此处,我与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读书人,出现了一道分水岭。一个书蠹推荐提升思想深度的书,十有八九不会把佛经里也加进书单,更不会谈什么超越思想本身。
(13)、尊重他人,亲疏随缘吧。因为,一个人的人品是天性和环境的产物,这两者都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只能把这种产物作为既定事实接受下来。跳出个人恩怨,做一个认识者,借自己的遭遇认识人生和社会,这样我们就会获得平静的心情。
(14)、尽管我对鲁迅的感情更深挚一些,但还是要承认:史铁生作品的深刻性与哲理性,已经超越了鲁迅作品——至少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如此。
(15)、 奥勒留主张“像一个有死者那样去看待事物”,“把每一天都作为后一天度过”。例如,你渴望名声,就想一想你以及知道你的名字的今人后人都是要死的,便会明白名声不过是浮云。你被人激怒了。就想一想你和那激怒你的人都很快将不复存在,于是会平静下来。你感到烦恼或悲伤,就想一想曾因同样事情痛苦的人们哪里去了,便会觉得为这些事痛苦是不值得的。他的用意仅在始终保持恬静的心境,我认为未免消极。人生还是要积极进取的,不过同时不妨替自己保留着这样一种有死者的眼光,以便在必要的时候甘于退让和获得平静。
(16)、 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这也许是适合我的性情的一种活法吧。
(17)、但我不建议各位去读康德的三大批判。因为康德的书在哲学界上以艰涩著称,就连许多专业学者都读不懂,我们又何必在上面浪费时间。
(18)、 那么——卢克莱修对我们说——“回头看看我们出生之前那些永恒的岁月,对于我们多么不算一回事。自然把它作为镜子,让我们照死后的永恒时间,其中难道有什么可怕的东西?”
(19)、不要用心与外物,好的办法,是一个人独处;一旦把心放在时速,就免不了被它迷惑,失去自主。
(20)、只要我一息尚存,肢体能动,我将永远不会停止实践哲学,不会停止勉励你们,也不会停止向每一个遇到的人阐明真理。——《苏格拉底之死》
(1)、 约翰福音记载的这个故事使我对耶稣倍生好感,一个智慧、幽默、通晓人性的智者形象跃然眼前。想一想他弯着身子用指头在地上画字的样子,既不看恶意的告状者,也不看可怜的被告,他心里正不知转着怎样愉快的念头呢。他多么轻松地既击败了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陷害他的阴谋,又救了那个女人的性命,而且,更重要的是,还破除了犹太教的一条残酷的法律。
(2)、不能忘记当年19岁的我捧读《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心中经历的波澜。今天我才知道,周国平是在6平方米地下室里完成这部杰作的,想以感恩之心对他说:当年您在那样一个角落里的那一声呐喊,唤醒了一位青年的灵魂,后来这位青年的写作是对这一声呐喊的回应。愿中国的年轻人在19岁的时候都能读到这本书。
(3)、 这句话至少有两层含义:第自然是顽皮的,喜欢和寻找它的人捉迷藏;第自然是羞怯的,不喜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4)、近心情特别好、每天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段时间和老公感情也特别特别好、心情好什么都顺心、还有女伴的陪伴。
(5)、好像做的每件事都在迎接夏天每天享受着这种自由缓慢的节奏,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到这种程度该感谢的是家人吧,知足感恩。
(6)、 现代人是越来越离不开医院了。从前,人在土地上生息,得了病也只是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现在,生老病死,每一环节几乎都与医院难解难分。我们在医院里诞生,从此常常出入其中,年老时去得更勤,后还往往是在医院里告别人世。在我们的生活中,医院、医生、医学占据了太重要的位置。
(7)、《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第一本随感集。其中的一个个句子虽短,却如宝石一般,闪烁着深邃而璀璨的光芒。
(8)、 在古希腊,至少有两位执政者是很尊重哲学家的。一位是雅典民主制的缔造者伯里克利,据说他对阿那克萨戈拉怀有“不寻常的崇敬和仰慕”,执弟子礼甚勤。另一位是威震欧亚的亚历山大大帝,他少年时师事亚里士多德,登基后仍尽力支持其学术研究,并写信表示:“我宁愿在优美的学问方面胜过他人,而不愿在权力统治方面胜过他人。”当然,事实是他在权力方面空前地胜过了他人。不过,他的确是一个爱智慧的君主。更为脍炙人口的是他在科林斯与第欧根尼邂逅的故事。当时第欧根尼正躺着晒太阳,大帝说:“联即亚历山大。”哲人答:“我是狗崽子第欧根尼。”问:“我能为你效什么劳?”答:“不要挡住我的太阳。”大帝当即叹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便愿意我是第欧根尼。”
(9)、连美国总统这么忙,他都愿意这样做,那你我更需要这样做。
(10)、 在北京的时候,我天天都很忙碌,手头总有做不完的事。直到这次出发的前夕,我仍然分秒必争地做着我认为十分紧迫的事中的一件。可是,一旦踏上旅途,再紧迫的事也只好搁下了。现在,我已经把所有似乎必须限期完成的事搁下好些天了,但并没有发现造成了什么后果。于是我想,许多好像必须做的事其实是可做可不做的。许多东西,我们之所以觉得必需,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它们。当我们清理自己的居室时,我们会觉得每一样东西都有用处,都舍不得扔掉。可是,倘若我们必须搬到一个小屋去住,只允许保留很少的东西,我们就会判断出什么东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了。那么,我们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用只有一间小屋的标准来限定必需的物品,从而为美化居室留出更多的自由空间?
(11)、 可是,男人们却对此传说纷纭。他们说,那天潘多拉打开盒子时,从盒里飞出许多东西,她赶紧关上,盒里只剩下了一样东西。他们一致认为那剩下的东西是希望。至于从盒里飞出了什么东西,他们至今还在争论不休。
(12)、静坐常思自己过,不喜欢应酬、方便行于世,上班下班。不妨道来看看。若使二。
(13)、思想深刻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特点,而是大部分人都应该具备的优点。因为思想的深度,直接关乎一个人的思想的质量。下文是励志网整理收集的提升思想深度的书单,供大家参考。
(14)、 我们切不可低估这一事实的严重后果。一棵植物必须在土里扎下根,才能健康地生长。人也是这样,只是在外表上不像植物那么明显,所以很容易被我们忽视。我相信,远离土地是必定要付出可怕的代价的。倘若这种对大自然的麻木不仁延续下去,人类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精神上的退化。在电视机前长大的新一代人,当然读不必定要付出可怕的代价的。倘若这种对大自然的麻木不仁延续下去,人类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精神上的退化。在电视机前长大的新一代人,当然读不进荷马和莎士比亚。始终在人造产品的包围下生活,人们便不再懂得欣赏神和半神的创造,这有什么奇怪呢?在我看来,不管现代人怎样炫耀自己的技术和信息,倘若对自己生命的来源和基础浑浑噩噩,便是大的蒙昧和无知。人类的聪明在于驯服自然,在广袤的自然世界中为自己开辟出一个令自己惬意的人造世界。可是,如果因此而沉溺在这个人造世界里,与广袤的自然世界断了联系,就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自然的疆域无限,终身自拘于狭小人工范围的生活毕竟是可怜的。
(15)、 第三个月,他自知大限临头,难逃一死,便怀着一颗绝望的心去找佛陀。在这个没有奇迹的世界上,除了哲学和宗教,还有什么能安慰一个濒死的人呢?听佛陀宣讲了一番四谛、八正道的教理之后,他终于在似是而非的彻悟中瞑目而死了。
(16)、 可是,怎样才能把不愿意变为愿意呢?一件事情,仅仅因为它是必然的,我们就愿意了吗?死亡岂不正是一件我们不愿意的必然的事?必然性意味着我们即使不愿意也只好接受,但并不能成为使我们愿意的理由。乌纳穆诺写道:“我不愿意死。不,我既不愿意死,也不愿意愿意死。我要求这个‘我’,这个能使我感觉到我活着的可怜的‘我’,能活下去。因此,我的灵魂的持存问题便折磨着我。”“不愿意愿意死”——确切!这是灵魂的至深的呼声。灵魂是不能接受寂灭的,当肉体因为衰病而“愿意死”时,当心智因为认清宿命而“愿意死”时,灵魂仍然要否定它们的“愿意”!但斯多噶派哲学家完全听不见灵魂的呼声,他们所关心的仅是人面对死亡时的心理生活而非精神生活,这种哲学至多只有心理策略上的价值,并无精神解决的意义。
(17)、我知道万有皆逝,精神也不能幸免。然而,即使岁月的洪流终将荡尽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痕迹,罗丹的雕塑仍然绝非徒劳;即使徒劳,罗丹仍要雕塑。那么,一种不怕徒劳仍要发光的精神岂不超越了时间的判决,因此也超越了死亡?所以,我仍要说,万有皆逝,唯有精神永存。
(18)、 “在一个你从未到过的地方,有一爿你从未见过的商店遭了火灾,这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19)、诚然,在许多时候,尘躯的小爱会妨碍灵魂的大爱,俗世的拖累会阻挡精神的步伐。可是,也许这正是检验一个人的心灵力度的场合。难的不是避世修行,而是肩着人世间的重负依然走在朝圣路上。一味沉湎于小爱固然是一种迷妄,以大爱否定小爱也是一种迷妄。
(20)、其实,孤独才是人生常态。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当我们不用被迫与他人对话,才有时间与自己对话。我们只有学会与自己相处,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清醒地看世界。
(1)、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亲爱的女孩,无论经历过什么,都要努力让自己像杯白开水一样,要沉淀,要清澈。白开水并不是索然无味的,它是你想要变化的,所有味道的根本。绚烂也好,低靡也罢,总是要回归平淡,做一杯清澈的白开水,温柔的刚刚好。
(2)、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人将自己的时间放在聚会派对,经营和维护人际关系中,在感叹自己的业余时间被无情占据的同时,精力也被消耗殆尽。
(3)、 如果能够不去想死亡,或者只把它当作人生司空见惯的许多平凡事中的一件来想,倒不失为一种准幸福境界。遗憾的是,愚者不费力气就置身于其中的这个境界,智者(例如这位老盲人)却须历尽沧桑才能达到。一个人只要曾经因想到死亡感受过真正的绝望,他的灵魂深处从此便留下了几乎不愈的创伤。
(4)、文字,也是需要遇见懂的人才可以灼灼生辉。有的人看罢口吐莲花,有的则是偏颇怪诞。
(5)、 耶稣反对复仇,提倡博爱。针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旧训,他主张:“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让他打吧。”针对“爱朋友,恨仇敌”的旧训,他主张:“要爱你们的仇敌。”他的这类言论招有男子气概或斗争精神的思想家反感,被斥为奴隶哲学。我也一直持相似看法,而现在,我觉得有必要来认真地考查一下他的理由——
(6)、每天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每天都是我喜欢的生活节奏。
(7)、其实每天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是满足的!多点关心身边的人,做一些有贡献的事!
(8)、 当然,先知在本乡受到排斥,嫉妒也起了很大作用。一个在和自己相同环境里生长的人,却比自己无比优秀,对于这个事实,人们先是不能相信,接着便不能容忍了,他们觉得自己因此遭到了贬低。直到很久以后,出于这同样的虚荣心,他们的后人才会把先知的诞生当做本乡的光荣大加宣扬。
(9)、我认为,人生大的幸福之就是每天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
(10)、 的确,在精神领域里,包括宗教信仰、思想探索、艺术创造等等,资格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倘若有人因为资格老而嫉妒后来者的成就,那么,他越是嫉妒,就越是表明他在精神上的低下,他的地位就越要居后。
(11)、好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觉得每天忙碌根本得不到什么,感觉所做的一切都不值得!羡慕那些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每天都收获好心情的人。
(12)、 有一天,诗人听见一个小女孩问她的妈妈:
(13)、 关于孤独对于心理健康的价值,书中还有一些有趣的谈论。例如,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动物的本能,“不反应的能力”则是智慧的要素。又例如,“感觉过剩”的祸害并不亚于“感觉剥夺”。总之,我们不能一头扎在外部世界和人际关系里,而放弃了对内在世界的整合。斯托尔的结论是:内在的心理经验是奥妙、有疗效的。容格后期专门调节中年病人,他发现,他的大多数病人都很能适应社会,且有杰出的成就,“中年危机”的原因就在于缺少内心的整合,通俗地说,也就是缺乏个性,因而仍然不免感觉人生的空虚。他试图通过一种所谓“个性化过程”的方案加以调节,使这些病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我怀疑这个方案是否当真有效,因为我不相信一个人能够通过心理调节而获得他本来所没有的个性。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的,即个性以及基本的孤独体验乃是人生意义问题之思考的前提。
(14)、 事情是明摆着的: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他会觉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牺牲了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实在是很愚蠢的。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用中郎的话说,这叫做:“退得一步,即为稳实,多少受用。”
(15)、每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阿贝尔·加缪
(16)、想知道那种,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做着自己想要做的事的人,都是哪儿来的?
(17)、 我爱我的妻子,可是我知道,世上并无命定的姻缘,任何一个男人与任何一个女人的结合都是偶然的。如果机遇改变,我就会与另一个女人结合,我的妻子就会与另一个男人结合,我们各人都会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既然婚姻是这么偶然的一种东西,那么,受婚姻的束缚到底有什么道理?
(18)、 那么,第世界究竟有没有一个本来面目?在现象界背后,究竟有没有一个不受我们的认识干扰的本体界?在康德之后,哲学家们已经越来越达成共识:不存在。世界只有一种存在方式,即作为显现在意识中的东西——现象。我们也许可以设想上帝能够直观到世界的本体,但是,胡塞尔正确地指出,任何对象一旦进入认识就只能是现象,这一点对于上帝也不例外。
(19)、经过d的政治教育的中国人,恐怕极少会对佛学之类的东西有兴趣。
(20)、 柏拉图本人的遭遇也好不到哪里。这位古代大哲一度想在叙拉古实现其哲学家王的理想,向那里的暴君灌输他的哲学,但暴君的一句话给哲学定了性,称之为“无聊老人对无知青年的谈话”。结果他只是幸免于死,被贱卖为奴,落荒逃回雅典。
(1)、 在这个热闹的世界上,我尝自问:我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我不属于任何主流的、非主流的和反主流的圈子。我也不是现在有些人很喜欢标榜的所谓另类,因为这个名称也太热闹,使我想起了集市上的叫卖声。那么,我根本不属于这个热闹的世界吗?可是,我决不是一个出世者。对此我只能这样解释: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这就好像在海边,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贝壳,有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我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着。是的,一个角落——在无边无际的大海边,哪里找不到这样一个角落呢——但我看到的却是整个大海,也许比那些热闹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
(2)、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摘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3)、 读着这些精彩无比的议论,我无言而折服,它们使我瞥见了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深度。凡是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心生活的人,必然会深知一切精神事物的神秘性并对之充满敬畏之情,史怀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看来,一切生命现象都是世界某种神秘的精神本质的显现,由此他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主张。在一切生命现象中,尤以人的心灵生活接近世界的这种精神本质。因而,他认为对于敬畏世界之神秘本质的人来说,“敬畏他人的精神本质”乃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灵魂只能独行阅读理解精辟14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