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妙语顿悟人生精辟113条

佛教顿悟金句

1、佛教的顿悟

(1)、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2)、02善知识分享-学业重在修身立节,而不是学习技艺

(3)、有智慧的人,能够做到境随心转,只注重内心的修养,不在意外境的变化;愚蠢的人,往往是心随境转,只知道在外境上下功夫,不懂得清净自己的内心。

(4)、曾国藩虽然没有系统地通读佛家经典,却常与僧家往来,并对禅宗独有领悟。随便摘录他下面几句诗,可以看出是很有禅意的。

(5)、00中华圣贤经精选50条(句句经典)(下) 

(6)、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镜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7)、?历史的轮廓若隐若现,和今天的生活不期而遇。

(8)、谭嗣同(1865——1898年,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9)、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10)、02善知识分享-原因与结果法则之四思想与目标

(11)、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12)、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13)、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14)、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5)、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16)、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7)、无需卷入太多令人厌倦的是非,结交自己喜欢的朋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就是生活简单和理想的状态。

(18)、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19)、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20)、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2、佛家妙语顿悟人生

(1)、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00中华圣贤经精选50条(句句经典)(上)

(4)、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5)、1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6)、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7)、皈依佛,弹指越三祗。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

(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9)、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0)、原来王阳明的前生就是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闭门扉,今日还来自启,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点证明。王阳明为了纪念这件事,曾经在金山寺留下诗句:

(11)、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12)、7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

(13)、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4)、在鄱阳湖与陈友谅战斗中取得胜利,自立为吴王。至1368年,在北伐的胜利声中,朱元璋四十岁时,在应天(南京)即帝位,建国号明洪武元年(1368年)。

(15)、心情不好时,要经常问自己,你有什么想不通?有什么看不惯?如果你觉得不愉快了,就看看窗外,有无限的风光,看看广阔无垠的天空,也学青天不关门。人生没有绝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没有尽头,只有看不透。新念何必理旧梦,一朝一夕皆来生。转个念就是希望,回个头就是来生。

(16)、康熙皇帝一生之中,亲手抄写过数十部佛经,其中,精美珍贵的御笔写本之就是墨笔楷书白绫精抄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7)、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8)、10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19)、22)说我、羞我、辱我、骂我、毁我、欺我、笑我、量我、我将何处他?

(20)、金翠莲寻亲未遇,父亲病在客栈,欠了客栈的钱是真的,镇关西替金翠莲还清了欠债,也应该是真的。

3、佛家经典禅语顿悟

(1)、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佛陀》原作是手冢治虫从1972年~1983年跨10年之久连载的长篇日本漫画作品,故事带有明显的佛教色彩,内容讲述了佛教创始人,拥有“释迦牟尼”、“佛”等称号的释迦族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成为僧侣的一生经历的佛教故事。

(3)、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4)、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5)、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6)、他还指出,佛家“其教人,始于性善,终于性善”,“儒以礼行,觉以律兴,一归真元,无大小乘。”

(7)、奉请十方常住三宝,愿起慈悲,受弟子等请,降赴道场,证明弟子,为诸众生,发露忏悔。”

(8)、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佛曰:许多人在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思考如何拯救世界。

(10)、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11)、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2)、02善知识分享-人天乘、小乘和大乘的关系(贰)

(13)、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没有。

(15)、雍正皇帝被公认为中国帝王之中的真正亲参实悟、直透三关的大禅师。近读其语录,果名不虚传,文出义入,圆通无碍。

(16)、01拜登78岁竞选上总统,特朗普79岁还要再次竞选总统

(17)、10 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虚舟普度墨梅诗)

(18)、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9)、皈依众,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

(2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4、佛语让人顿悟的句子

(1)、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2)、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3)、在千古流传的不朽名作《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激励后人的千古绝唱。

(4)、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5)、02善知识分享-戒定慧,才是真正修行的核心

(6)、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7)、究其成因,则主要在于佛教净土和神仙境界的相通以及道教度人思想与大乘佛教济世思想的相契。

(8)、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9)、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0)、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1)、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12)、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3)、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4)、三界里,有取总灾危。普愿众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维。三宝共住持。

(15)、1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16)、1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17)、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8)、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20)、心中若有美,处处莲花开。水不洗水,尘不染尘。没有人能够左右你的人生,仅仅许多时分咱们需求多一些勇气,去坚决自己的挑选。

5、佛家顿悟说

(1)、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10)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3)、庭坚晚年写的《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云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不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4)、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

(5)、柳宗元(773——819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6)、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在朝廷设僧录司官,统领全国佛教。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还规定了僧人的服装。

(7)、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8)、“至明年癸巳(1713)之正月二十一日,复堂中坐静,无意中忽踏末后一关,方达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遭。庆快平生,诣章嘉所礼谢。国师望见,即曰:‘王得大自在矣’。”

(9)、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率岳家军离开江州后,他还特地赋诗寄赠东林禅寺住持高僧慧海。据《金佗粹编》卷一九《寄浮图慧海》云:

(10)、走进寺庙,我看见一尊巨大的佛。走出寺庙,就看见一个池塘叫放生池,放生池里有一只乌龟,它游得可真“快”,可称“游泳健将”了。

(11)、黄庭坚不仅自已深入禅学,还勉励他人学习,或与禅师交游。他说道∶“治病之方当深求禅悦,照破生死之根,则忧、畏、淫、怒无处安脚,病既无根,枝叶安能为害?投子聪老是出世宗师,海会演老道行不愧古人,皆可亲近。”

(12)、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13)、余晖洒下,三千斑白的青丝在微风中摇曳,点点白光,折射出岁月沧桑。

(14)、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5)、杨坚(541——604年,隋文帝,乳名——那罗延,梵语,金刚不坏之义)

(16)、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17)、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8)、他认为是“悟本成佛大法之颂”,自称“一句一叹,一颂一悟,以至卷终,胸臆豁然,顿觉世缘,大有所悟”,于是亲自为之作序,命府州承天寺僧人皈依别录藏之。

(19)、范公在《岳阳楼记》中提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在《上执政书》中慨然而言的“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可谓真正到达了“无我”的境界。

(20)、王维早年就信仰佛教,曾“十年座下,俯伏受教”于道光法师。他一生习禅,与南、北二系的禅师均有交往,先受北宗神秀一系禅学思想的薰陶,又受南宗荷泽一系禅学思想的影响。

(1)、你的人生不只有励志,奋斗和努力,你的人生还有享受,感受和体验,当你把努力奋斗填满你人生所有时间的时候,你是否忽略了生命和人生本有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不仅要有价值还要有快乐。

(2)、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香山居士)

(3)、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4)、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5)、04书菜馆2:《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受欢迎的幸福课

(6)、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7)、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8)、02善知识分享-你们之间无法沟通的原因是什么?

(9)、1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10)、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楞严经》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2)、所谓“放下”,并不是放弃,也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要放下那些是非得失的牵绊,放下那些爱恨情仇的纠缠,放下那些烦恼困惑的纠结;懂得放弃沉重的欲望,放下过度的需求,舍弃不必要的执着,才能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13)、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佛家妙语顿悟人生精辟1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