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因果报应经典语录
1、佛学因果报应经典语录短句
(1)、诸余罪中,杀业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2)、200.菩萨摩诃萨知苦苦、坏苦、行苦,专求佛法,不生懈怠。行菩萨行,无有疲厌。不惊、不畏、不恐、不怖,不舍大愿,求一切智,坚固不退。--《大方广佛华严经》
(3)、1但当精勤,降伏烦恼。--《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4)、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5)、在杭州时,有一次他到王宝和酒店去吃蟹酒,小女儿丰一吟陪在一旁。他要女儿替他咬蟹钳。女儿天生对这样的事物感到畏惧,但父命难违,只得勉强屏住气替他咬了。
(6)、如《积善之家》所推送的一切原创内容包括(图片、文字、音频、视频、标志、标识、封面等),无需授权,欢迎转载。
(7)、每个人心是都有自己的花朵,等到那一天绽放,花朵的美丽种在地上。
(8)、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9)、真正学佛,除了发愿还要有正确的‘见地’。要有正见难,有了正见才好谈修持,有了正见才能谈正行,见地不真,那么所有的修持都会走上邪曲之路。见地也就是楞严经所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的发心的因地。所以,学佛先要有正见,才能够起正行修持。
(10)、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11)、见画如晤,在那个大师辈出的特殊年代,人性的邪,世道的恶,都阻挡不了丰子恺的眼神,处处是善,是美,是真。
(12)、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13)、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14)、当时他正茹素,后来开了荤,就恢复了“永远神往”的吃蟹这件事。
(15)、增上慢是人本来只有慢心,因某种原因又把慢心的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譬如学问好、多闻的人,容易产生增上慢。岂止学问,一切人在任何方面有些成就,更高更上的慢心必然随之增加。像聪明人本来就自以为了不起,聪明人若再加上学识、经验,如果走上坏路子,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足以济其奸’,不学还好,有了学问更助长其作恶。
(16)、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7)、“十恶”是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十恶”的具体内容,如《未曾有经》说:“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行“十恶”而程度严重的,据说要受大苦报。
(18)、很多人认为这并不公平是因为我们平常会认为前世的人和今生的人之间不应该有联系,如果有联系应该让我们知道才对这样才公平。其实并非没有联系也并非我们不可以知道,在中认为我们今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长相,这样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经历都是前世的选择,如果前世的那个人希望今生的这个人容貌姣好生活优越事事顺心,那么前世的那个人就应该时刻着善心为未来世的那个人造就更多的善果,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如果前世的人抱有后世的人与我无关或者说后世根本不存在的观念的话那就是“无明”,“无明”就会“”,会“”也就是说今生业来世报。
(19)、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苏东坡
(20)、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2、因果报应的佛家经典语录
(1)、《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曾说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市)也。”但形成现代流行的这则(挂羊头,卖狗肉)谚语,则是佛教禅宗。《五灯会元·卫州元丰院清满禅师》说:“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你等诸人,闻恁么事,岂不寒心?”后来用“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招牌来兜售低劣的货色。
(2)、1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奚望西生!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径中径又径》
(3)、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4)、浙江这座寺庙免费调理癌症患者,连吃住都不要钱!转发功德无量!
(5)、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6)、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7)、如果没有真智慧、正知见,六度万行有时候看似做善事,实则是做了坏事,所以一切以正见为首,因为正见能破除迷信而起正信。正见从何而来?正见必须有高度的、真正的般若。
(8)、1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四妄语戒)--《梵网经》
(9)、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认为,穿衣吃饭、日常劳动,都是佛法。实行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于寺院经济的自给自足,增强僧侣的勤劳习惯。此外,劳动能够活动筋骨,益寿延年。怀海本人活到九十五岁的高龄,便是明证。
(10)、爱情也是如此,从一对毫无交集的陌生人相识相近,缘起缘生是巅峰,然后相处久之逐渐走向平淡或分离。
(11)、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12)、“近来常感两事遗憾:其弘公八十冥寿,原拟作护生画第四集八十幅刊。今材料已有,而出版困难。只得从缓实行……”
(13)、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
(14)、像我们学佛的人,修持多年下来,生理和心理没有一点改变,那个脸还是拉得很长,让人都不敢望他,更不敢亲近。这就是不对了,修持的人即使有一点点成就,也会无形地影响旁人,让人觉得他可爱可亲,自然会起亲切感,或是庄严感。这个就是功德,是功夫成就而累积起来的。儒家弟子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他的样子很庄严,有点令人害怕,可是一和他接近,就觉得他很温暖慈祥。所以说有道的人,色身一定转变了的。
(15)、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东西——绘画。
(16)、1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从无始劫,住于生死,受诸苦恼。如是思维,重自劝励,令心清净,而得欢喜,善自调摄,自能安住于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大方广佛华严经》
(17)、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18)、但是如果贪嗔无明,疑心,骄慢心等败德之心不熄,便难载福;
(19)、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楞严经》
(20)、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佛学讲因果报应
(1)、佛门高僧告诉你一个能让家里不吵架的好方法!!!看完后,再也不会吵架了!
(2)、1975年,丰子恺与世长辞,未能见到六集“护生画集”全部出版。
(3)、“不即不离”指物体若分若合或人际关系即不亲热也不疏远。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
(4)、设于无数劫,财宝施于佛,不知佛实相,此亦不名施。--《大方广佛华严经》
(5)、想到此间身觳觫,自觉心灰如槁木。心如槁木纯无欲,鬼神闻之皆敬服。
(6)、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7)、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8)、虚云老和尚 ▏弘一法师 ▏宣化上人 ▏南怀瑾 ▏梦参老和尚 ▏索达吉堪布 ▏星云大师 ▏学诚法师 ▏
(9)、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10)、1若食诸血肉,众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楞伽经卷四》
(11)、做了太多缺德事,害怕真的有一天会有报应,天天心慌。
(12)、但愿天底下的男女享受爱情的同时,又能参透爱情的真相,浪漫理性,及时行乐适时放手,充分体验爱情的美好!
(13)、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事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还是缘。
(14)、不要为了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地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后该怎么办?
(15)、10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
(16)、1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庄严。既受戒已,得人天乐,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六波罗蜜品第十八)--《优婆塞戒经》
(17)、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18)、他曾经帮人堕胎1200次…辞职后却专门致力于反堕胎,真相震惊了所有人!
(19)、“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他。你踩死了他,他爸爸妈妈要哭了。”
(20)、如阿揭陀药,能疗一切毒,佛福田如是,灭诸烦恼患。
4、佛学因果报应故事
(1)、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同时,佛教又说因果必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如《因果经》说:“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涅槃经·陈如品》说:“善恶之报,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这就是说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有原因必有结果。后来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
(3)、‘不知布施及施果报’,这个世界众生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布施,也不晓得布施的果报是什么,以为出了钱就有功德,以为帮助了人就应得回报,说什么有舍才有得,这种心态不是布施,这是作生意嘛!
(4)、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5)、吃蟹,很无可奈何,所以他吃完会接着又补说一句:
(6)、外道、内道的差别何在?怎么叫作外道呢?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般宗教都随便使用‘外道’这个名辞,譬如,我信佛教,你不信佛教,你是外道;我信天主教,你不信我的天主教,你是外道;我信某某道而你不信,你就是外道,这些都是乱讲。这个外道与世间法一样,都是由‘我见’而起。不合于我的就是外道,这种见解属于见取见,是下列五见之一;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就是观念,凡夫受这些观念缠缚而不能得解脱,不能证得菩提。
(7)、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8)、其实他的作品我们都看过,在儿时课本上,在老杂志报刊上……只是我们并不知这些生动的画,出自于“国漫之祖”丰子恺之手。
(9)、后送上一段,让大家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10)、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11)、人生是一块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善因得善果,作恶多端得恶果,做人,做人一定要善良,有一个好人品,多做善事,少惹祸端, 因果报应 必存在,行善才能迎来好福气。 做人,要顶天立地,头上有青天,脚下有大地,一个人堂堂正正,就对得起天地,快乐的人,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多,而是计较的太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这个世界上有两件事不能等,
(12)、1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大方广佛华严经》
(13)、1菩萨修行大涅盘者作是思维,若不能忍受如是身苦心苦,则不能令一切众生度烦恼河。以是思维,虽有如是身心苦恼,默然忍受。以忍受故,则不生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三)--《大般涅盘经》
(14)、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5)、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接了当,不兜圈子。
(16)、淫人妻女毁人节万恶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戒淫诗》
(17)、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8)、如《南史·高逸传论》指出:“今则十恶,坠及五无间地狱,刀树剑山,焦汤猛火。”与“十恶”相反的,称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标,所谓“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
(19)、他劝孩子们不要踩死蚂蚁,不是为了讲什么“积德”、“报应”,也不是为了要保护世间的蚂蚁,而是为了要培养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
(20)、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於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追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无)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5、佛教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1)、学佛多年,仍然各种困苦不如意?这篇文章告诉您原因!
(2)、欲知前世因,则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则今生所为者是。
(3)、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省菴法师语录》
(4)、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5)、他是你的小孩,因他的悲喜而悲喜,他又是你的崇拜,随他的情绪而变换。用情愈深愈害怕。
(6)、之后,在女儿的一再要求下,丰子恺才带着女儿去了自己的住处,女儿在那个破旧的牛棚草屋里,清楚地看到父亲的枕头边还有一堆没融化的积雪。后来因为环境的恶劣和非人的折磨,患上严重肺炎的丰子恺被允许回家养病,此时的他已经是76岁的古稀老人了。回到家中的丰子恺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好好休息,积极配合调节;相反,他甚至偷偷扔掉医生开的药,因为这样他的病好不了,就可以继续留在家里、继续作画了。
(7)、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四》
(8)、1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妙行无住分第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9)、他常开这种玩笑,跟外人如此,更自己的儿女,更是如此。
(10)、1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11)、1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杂宝藏经》
(12)、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13)、“我们都爱你的漫画,像一首带核儿的小诗,像橄榄,老觉着那味儿。”
(14)、1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卷五优波离身识)--《大佛顶首楞严经》
(15)、出处为《大品般若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只可言传不可意会,所谓的不可说意思就是不能说的意思。佛家认为,“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而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故曰不可说,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也是这个道理。
(16)、求关于像这样的句子前世的次的回眸…类似的句子就是关于前世今生的句子有点伤感的
(17)、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8)、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
(19)、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20)、1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大乘起信论》
(1)、善男子,知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远离恶因。
(2)、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原来,森罗万象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虚幻不实的。马祖道一禅师指出:“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灯会元》卷三)所谓“一法”,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张“三界唯心”,反对“心外取法”。“森罗万象”也作“万象森罗”。
(4)、佛说百善孝为先,布施,修福德效果好的方法就是以真诚心孝敬双亲,长辈,
(5)、鲁迅和丰子恺的两个译本由两家出版社同时出版后,鲁迅嘱北新书局将他的译本推迟一段时间上市。个中道理很易理解,鲁迅当时已是成名的作家,而丰子恺则刚走上文坛,如果自己的译本先发行,必然影响丰子恺译本的销路。
(6)、在迎接的人里,有人给了他一件弘一大师的遗物,一看竟是自己写给老师的那封“世寿所许,定当遵嘱”的信。
(7)、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8)、王阳明心学第7讲心外无物: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9)、所以,爱情要慎重,虽不说宁缺毋滥,但至少有个差不多。
(10)、末法时代,不持此咒静坐念佛,身心易招魔事!
(11)、但后来他委托的朋友也相继过世,这样“护生画集”的创作使命就落到了丰子恺一个人的身上。
(12)、这些是的观点,对于那些没有的人以上一切都不成立,而对于有的人就可以这样解释。
(13)、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14)、丰子恺牢记恩师嘱咐,决心把“护生画集”继续画下去。
(15)、1见怒能忍,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害众生。--《法句经》
(16)、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17)、鲁迅的态度打消了丰子恺的顾虑,这一段故事,成为了文坛佳话。
(18)、遥远的总是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19)、“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像委屈地说出来,是你们自己晓得,可惜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悲哀的事啊。”
(20)、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
(1)、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
(2)、1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大方广佛华严经》
(3)、1善男子:若能观怨(家)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禅波罗蜜品第二十七)--《优婆塞戒经》
(4)、诸供养中法供养。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千分不及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大方广佛华严经》
(5)、佛说,六道轮回不外乎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盛。而很多人愿受轮回之苦,只是为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出处:京城81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因果报应的佛家经典语录精辟1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