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釜底抽薪的意思精辟95条

釜底抽薪的意思

1、雨中收伞釜底抽薪的意思

(1)、侯景后只得带着剩下的几百人投降梁朝。东魏的魏收为这事写了篇奏章,他指出对侯景这样反复无常的人,必须抽薪止沸,剪草除根。然而梁武帝没有接受这一劝告。后来侯景果然又叛变了梁朝。

(2)、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4)、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5)、(译文):割地给秦国(来求得暂时的安稳),就好像抱着木柴救火一样,木柴烧不完,火就不会灭。

(6)、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下去,让我们来个釜底抽薪,彻底解决。

(7)、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

(8)、我们应该想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永绝后患,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9)、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

(10)、上游厂商这一招釜底抽薪的办法,真把下游急需原料的客户搞惨了。

(11)、釜底抽薪的近义词:抽薪止沸抽去锅底柴薪,以止息锅内汤液的滚沸外溢。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下去,让我们来个釜底抽薪,澈底解决。

(13)、游厂商这一招釜底抽薪的办法,真把下游急需原料的客户搞惨了。

(14)、(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5)、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1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17)、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18)、出处:《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指从锅底抽掉柴火。

(19)、这个方案不可取,它不是釜底抽薪,难免养痈成患。

(20)、这个方案不可取,它不是釜底抽薪,难免养痈成患。

2、什么叫釜底抽薪的意思

(1)、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2)、出处:《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3)、成语例句: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4)、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5)、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在《三十六计》位列第十九计。

(6)、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彻底。

(7)、(示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8)、其他翻译:dasbrennholzunterdemkesselherausiehen,umdassiedendewasserzurruhezubringenprendredesmesuresradicales

(9)、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下去,让我们来个釜底抽薪,澈底解决。

(10)、意思是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11)、釜底抽薪的反义词:火上浇油比喻使人更加恼怒或助长事态发展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如火上浇油。《元曲选·陈州粜米》沸汤沸止

(12)、南北朝的时候,东魏大将军侯景举兵反叛,遭到朝廷军队的攻打。侯景于是投降江南的梁武帝萧衍,请萧衍前来增援,结果又被慕容绍宗指挥的东魏军队打败。

(13)、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14)、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彻底。

(15)、释义:意思是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6)、调节信贷业务走出繁荣到崩溃的怪圈,从房地产泡沫中釜底抽薪,对于实现这些目标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两篇报告都表示,这不是监管的主要目的。

(17)、原文释义:如果用把水扬起的办法制止水的沸腾,不如把下面的柴火去掉。

(18)、与其留着他给自己制造麻烦,倒不如防患未然,釜底抽薪。

(19)、反义词:抱薪救火、抱薪救焚、火上浇油、沸汤沸止、扬汤止沸。

(20)、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意思是如果用把水扬起的办法制止水的沸腾,不如把下面的柴火去掉。

3、三十六计釜底抽薪的意思

(1)、为澈底解决公司的财务问题,精简人事倒是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2)、出处原文: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3)、(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4)、英语翻译:takeoutburningwoodfromunderthepot

(5)、日语翻译:かまの下(した)から薪(まき)を取り去(さ)る。〈喩〉根本的(こんぽんてき)に解决(かいけつ)する

(6)、我们应该想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永绝后患,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7)、白话文:“快要烧开的开水,只要有一个人在下面烧火,就是有一百个人把水舀到空中让它落下锅子的时候稍微变凉,则根本就没有用处,还不如把灶下面的柴火拿走才能解决问题。”

(8)、这个方案不可取,它不是釜底抽薪,难免养痈成患。

(9)、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彻底

(10)、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11)、水凉水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要使锅中的水沸腾,在锅底生火并加柴草即可。若不想让水沸腾,可以加进一些凉水,即扬汤止沸,也可以抽掉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水一时凉了,很快又会再沸。没有从根本上止沸。釜底抽薪,因为水靠火沸,火要薪生,便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沸的基础或依靠物。

(12)、(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13)、世间很多事物的初始与发展,和水凉水沸形式相似,生生变化之理相同。对立势力便是如此,与对立势力较量,道理和制止水沸相同。正面攻击,等于热水止沸,可能劳而无功;消除对立势力的生存根源,便是釜底抽薪。

(14)、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釜底抽薪的办法。

(15)、抱薪救火,汉语成语,拼音bàoxīnjiùhuǒ,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

(16)、“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17)、(示例):如今有个道理,是“~”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18)、①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力,坚强的部位。

(19)、釜底抽薪一般用于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成语其实是《三十六计》的第十九计。这个成语。釜底抽薪用于军事上,一般指军队在面对正面不可直接交战的强敌的时候,让我们应该先稳住对方,避其锋芒,寻找对方的弱点,等待时机,然后准确判断,攻击其弱点,使之不能再战。后来比喻从根本上或源头去解决问题。

(20)、例句:唯有釜底抽薪地消灭脏乱,才能积极改良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意思

(1)、①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力,坚强的部位。

(2)、③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又,兑为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兑在下,从循环关系和规律上说,下必冲上,于是出现“柔克刚”之象。此计正是运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计可胜强敌。

(3)、例子:如果不把根本问题解决就只能是釜底抽薪了。

(4)、释义:意思指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要解决好行车难这个问题,还得釜底抽薪,拆掉周围的房屋,将路拓宽。

(6)、成语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7)、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在《三十六计》位列第十九计。

(8)、以邻为壑的意思: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9)、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釜底抽薪的办法。

(10)、③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又,兑为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兑在下,从循环关系和规律上说,下必冲上,于是出现“柔克刚”之象。此计正是运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计可胜强敌。

(11)、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12)、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釜底抽薪的办法。

(13)、为澈底解决公司的财务问题,精简人事倒是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14)、我们应该想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永绝后患,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5)、译文:伯父如果撕毁了帽子,拔掉树木塞断水源,专断并抛弃谋主,即使是戎狄,他们心里哪里会有我这天子?

(16)、(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彻底

(17)、扬汤止沸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以汤止沸。

(18)、釜底抽薪的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抽,动词,从中抽出。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19)、世间很多事物的初始与发展,和水凉水沸形式相似,生生变化之理相同。对立势力便是如此,与对立势力较量,道理和制止水沸相同。正面攻击,等于热水止沸,可能劳而无功;消除对立势力的生存根源,便是釜底抽薪。

(20)、译文:我听说如果用扬起开水的办法去制止水的沸腾,倒不如从灶里抽去柴火。

5、釜底抽薪的意思和典故

(1)、(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2)、《釜底抽薪》选自《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3)、上游厂商这一招釜底抽薪的办法,真把下游急需原料的客户搞惨了。

(4)、调节信贷业务走出繁荣到崩溃的怪圈,从房地产泡沫中釜底抽薪,对于实现这些目标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两篇报告都表示,这不是监管的主要目的。

(5)、《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6)、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7)、我们应该想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永绝后患,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8)、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彻底。

(9)、(译文):我听说如果用扬起开水的办法去制止水的沸腾,倒不如从灶里抽去柴火。

(10)、出处原文: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11)、释义: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12)、(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彻底。

(13)、指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使其无法加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4)、饮鸩止渴,汉语成语,拼音为yǐnzhènzhǐkě,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15)、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什么叫釜底抽薪的意思精辟9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