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经典片段精辟114条

昆曲牡丹亭赏析

1、昆曲牡丹亭片段欣赏

(1)、地铁:乘地铁2号线至袁家岭站下车,步行约600米至湖南大剧院。

(2)、闪的俺心悠步躭,意软鬟偏。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欠,则待去眠(尾声)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熏绣被眠。

(3)、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4)、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5)、旦:(剪剪花)我俩似并头燕,休惊春风折损。生:(双飞蝴蝶)花底鸟惊喧,声声带悲酸,触景但觉愁怀历乱。

(6)、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7)、(题解)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早有才名,二十一岁中举人,三十四岁进士及第。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因上奏《论辅臣科臣疏》,激烈抨击朝政,谪广东徐闻县典史。两年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抑制豪强,关心民生疾苦,颇多善政。49岁弃官还乡,致力戏曲创作。汤显祖深受“左派王学”影响,反对程朱理学,批判拟古主义的文学,追求个性解放。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戏曲上,代表作有《牡丹亭》(一名《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诗文有《玉茗堂全集》等。 

(8)、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9)、只怕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陈:潘相公出言太狂,莫非有意轻薄于我?潘:巫峡恨云深,桃源羞自寻。

(10)、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

(11)、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

(12)、『 这段唱词鲜明地点出了“牡丹亭”这个名字。众所周知,《牡丹亭》故事蓝本来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汤显祖对不足四千字的故事素材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独具慧眼地提炼出“牡丹亭”这个字眼。

(13)、业余时间从事古典诗词、昆曲演唱推广普及工作,辅导昆曲曲友学习昆曲演唱艺术。

(14)、(11)没揣:不料,不在意。 菱花:镜子。

(15)、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16)、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理学的批判力量。作品呈现着光怪陆离的色彩,花神、土地、地府判官、鬼卒,与现实中的人物结构成了现实和精神的两重世界,深刻描绘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17)、“弦里传情”(即“琴挑”)讲潘必正秋夜闲庭信步,听到陈妙常孤凄幽怨的琴声,使他顿起爱慕之情,遂借交流琴艺之机,以言语挑逗陈妙常。潘陈相见后,陈向潘“请教一曲”。

(18)、云掩柴门,钟儿磬儿在枕上听。柏子座中焚,梅花帐绝尘。

(19)、生:(白)唉!(仙花调)艳梦正感温暖,又被那风吹断,怕怕怕蝶侣空相眷,梦随风飘远。

(20)、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溟莫中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与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2、昆曲牡丹亭经典片段

(1)、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砧声又报一年秋。

(2)、    接着周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昆曲在传承中遭遇的起起落落,如今的传承是不容易的。我们了解到昆曲艺术的三个关键词"文化价值"、"古老"、"成就"。周老师讲述了自己能坚持学习昆曲的亲身经历,以及习主席对于文化传统的推崇:“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一个根本,如果丢掉,就等于割断了精神命脉”,将昆曲推到了一个高度。周主任说,她在与老师们分享这段历史的时候,自己感恩,自己出生在昆曲世家,能够传承昆曲文化,能够与大家分享昆曲文化,是一种幸福感。

(3)、1583年,张居正死后一年,34岁的汤显祖终于考取进士,却是一甲不录,二甲不进,他排在三甲210名之后,看着这长长名单,大多都是朋友,而才能,没有一个在他之上。

(4)、(4) 梅关:今江西大庾岭,宋代起在此设梅关。 

(5)、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6)、杜府后花园,是区别于小庭深院而别样的世界,是杜丽娘脱离了现实束缚的“大观园”、伊甸园。而实写后花园中的“牡丹亭”,虽仅见于《标目》《寻梦》和《魂游》三出,在全剧却具有关键性意义。《惊梦》中隐隐写“牡丹亭”:“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杜丽娘借牡丹自比,觉醒花容月貌而无人欣赏的落寞,是整个故事的起点。“牡丹亭畔”是杜丽娘欲望、情感被唤醒和爆发的所在。正是“牡丹亭”欢梦,促使丽娘第二日重游花园“寻梦”,然而寻梦不得,竟然为未曾谋面的梦中情人香消玉殒、华年烟逝,才有了《冥判》《魂游》《幽媾》《回生》等生而死、死而生的一系列情节。所以“牡丹亭”是整个故事发生的源事件,是故事得以铺展和行进的推力。“牡丹亭”凝聚了杜丽娘全部欲望、爱情和梦想,是她和柳梦梅的三生石,生死情缘从这里拉开序幕,“牡丹亭”三字就成为全剧警策、注定要唱绝千古的名字。

(7)、    5月28日,清音社组织的“吴江昆曲溯源之旅”暨昆曲导赏活动和江南雨一样如约而至。来自清音社、吴江作家协会、吴江诗词协会、垂虹文学社、分湖文学社及亨通集团的昆曲和文学爱好者们参加了本次活动。雨潇洒地下着,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致。“昆曲溯源之旅”由沈昌华老师带领,他是吴江的地方文史专家,却谦虚地说自己是松陵镇志的编辑。冒着雨,他带领大家分别走访了吴江明代“词坛盟主”沈璟的寓所“小潇湘”故址、曲家顾大典的寓所“谐赏园“的故址,虽然世事沧桑,这两个私家花园已了无痕迹,但是对两个园子的具体位置、花园结构、规模大小,沈昌华老师均认真考证过,甚至能准确地指出“谐赏园”中“清音阁”的位置,学理工的他认为写进地方志的内容必须认真考证,这是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

(8)、特别在抒情方面,在描绘人物性格、刻画杜丽娘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方面细致真实。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牡丹亭还魂记。

(9)、旦:(接唱)我低头暗借池中镜,几回偷看眼前人,风度翩翩神俊朗,好个倜傥美少年。

(10)、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11)、几百年前,昆曲的产生与流行得益于明朝中后期的经济繁荣,在清朝的康乾盛世达到巅峰。因此它也被称为“盛世元音”。不幸的是曾经的“盛世元音”在近代逐渐衰落,一度从舞台上绝迹。但在2001年,昆曲成为全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本《长生殿》、青春版《牡丹亭》和《1699桃花扇》的上演,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

(12)、“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一句唱出杜丽娘自身“青春之美”的觉醒。自己正值青春妙龄,却无人欣赏。唱到“无人见”时,二人同把扇子在面部左右晃三晃,做遮面的身段,表示无人看见。这种身段在昆曲里叫“三羞”。』

(13)、    和沈老师分别时,这江南雨依然陪伴着我们,他幽默地说“雨,也在表达我们的诚意”。

(14)、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15)、生:(接唱)春风吹醒美梦断,人别矣他朝再共恋。

(16)、(陈)岂无春意恋凡尘?潘:今朝两下轻离别,一夜相思枕上看。陈:花荫深处,仔细行走。

(17)、*本音频、视频及文字培训内容版权归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8)、(滚花)唉!又怕幽闺寂静难寻梦,一任楼上花枝笑独眠。

(19)、潘:此乃广寒游也,正是出家人所弹之曲,只是长宵孤冷,多有难消遣处啊!陈:公子言重了!长清短清,那管甚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

(20)、我欲去还留恋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3、昆曲牡丹亭视频欣赏

(1)、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扩展资料:牡丹亭的艺术特色:《牡丹亭》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作者热情奔放地赋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

(2)、旦:(接唱)深喜名花能有主,生:(接唱)不在梅边在柳边。旦:(滚花)缘来合梦梦尤香,生:(接唱)人到深情情自暖。

(3)、我见了他假惺惺,别了他常挂心。我看这些花阴月影,凄凄冷冷,照他孤另,照奴孤另。

(4)、世间只有情难诉|明·汤显祖《蝶恋花·牡丹亭标目》

(5)、(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

(6)、(白)夜深人静,不免抱琴进去吧。此情空满怀,未许人知道。

(7)、旦:(双飞蝴蝶)携手到花前,共赏风花雪月天。生:(接唱)效蝴蝶舞翩然,相依相偎笑并肩。

(8)、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9)、云掩柴门,钟儿磬儿在枕上听。柏子座中焚,梅花帐绝尘。

(10)、旦:(白)啊~!(接唱)看他十分面善,骤逢未免心惊惴。

(11)、毕竟,故作风雅的小资阶层,不念几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不发几张剧照发朋友圈,靠什么制造自己虚无的人格呢?

(12)、旦:(接唱)我俩爱根深深风吹不断,不必伤感暗自怨。

(13)、旦:(接唱)穿过了湖山石洞,踏遍绿荫花阡。(白)此景此情真是神仙不羡呀!

(14)、三年后复生,杜丽娘与柳梦梅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汤显祖用浪漫主义手法,积极地表现了当时处在封建桎梏下人们渴望自由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戏剧情节跌宕起伏,唱词简洁凝练,寄托着作者深深的意味与情感。

(15)、杜丽娘的梦境是那么温柔缠绵、五彩缤纷。醒过来面对的是母亲的唠叨和凄凉枯燥。

(16)、江水去悠悠。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17)、生:(接唱)绕过这十二栏杆,转过那银塘水殿。(白)春色无边正好把臂同游啊。

(18)、旦:(白)耶……唔……寂寞垂杨柳,迎风曳岸边,忽逢君采折,唯盼永相怜。

(19)、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理学的批判力量。作品呈现着光怪陆离的色彩,花神、土地、地府判官、鬼卒,与现实中的人物结构成了现实和精神的两重世界,深刻描绘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20)、生:(双飞蝴蝶)花底鸟惊喧,声声带悲酸,触景但觉愁怀历乱。

4、昆曲牡丹亭鉴赏2000

(1)、旦:(剪剪花)我俩似并头燕,休惊春风折损。

(2)、督春工珍护芳菲免被那晓风吹颤,使佳人才子少系念梦儿中也十分欢忭(滴溜子)湖山畔,湖山畔,云蒸霞焕。雕栏外,雕栏外,红翻翠骈。

(3)、《牡丹亭》的唱词有诗词之美,念白通俗幽默,故事离奇而动人。自问世以来,《牡丹亭》在舞台上常演不衰。上世纪30年代,京剧大师梅兰芳、昆曲泰斗俞振飞曾联袂出演《牡丹亭·游园惊梦》。而前些年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更是将它推向了更多年轻的观众。

(4)、对于昆曲里我喜欢的却是流行于一时的折子戏。折子戏不过是全剧的几分之 把璀璨的部分留在别人生命里,通常不会上演开始和结局,但或许正是多了一种残缺不全的魅力, 才没有那么多含恨不如意。康熙年间,“折子戏”的演出成为一时的风气。而到了乾隆年间,“折子戏”已经成为昆曲演出的主要形式。璀璨辉煌的“折子戏”,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为坚实的基础。

(5)、在青春版《牡丹亭》中,《标目》中的(蝶恋花)曲子,作为上、中、下三本的开场曲,借鉴了歌剧主题曲形式,“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的合唱贯穿全剧。』

(6)、(白)小姐我黎左叻!旦:(白)哎呀!你系……生:(白)小姐有礼!旦:(白)啊~!(接唱)看他十分面善,骤逢未免心惊惴。生:(白)小姐!(接唱)不必以香扇遮面,实在你丰姿秀色早已名传,今天得相见令人意倒颠。

(7)、    下午2点半,《牡丹亭》下半场的导赏在过云楼艺术馆开始,继续由苏州大学顾闻钟老师开讲:《寻梦》、《离魂》、《拾画》,从唱词解义讲到剧情推进,再到剧本思想。《牡丹亭》告诉我们,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还要寻求生命的意义,追求心灵的自由,这也是它走向今天的一种价值。

(8)、旦:(白)这书生,虽则似曾相识,何故他竟作不速客来呢?

(9)、『这支曲子虽是柳梦梅所唱,但仍是杜丽娘梦中所生,因此,仍是杜丽娘自己的感情和语言。“如花美眷”是用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赞叹自己的美丽,“似水流年”一变而为对生命之花绚丽而短暂的花期和时光流转的慨叹,既有“不思而至”的灵动,又妙合杜丽娘梦中的情思跳跃、超越常情的思维特点。』

(10)、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清人沈德符也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有趣的是,和他同一时代并且同年逝世的英国莎士比亚,也创作了四大悲剧巅峰之作。)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对人的思想起到一定的启蒙,先进的知识分子敏锐的感受到人性的本源

(1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12)、旦:(接唱)休得满口粗俗言,我是名门淑女,千金之躯,岂可任意存妄念。

(13)、真珠不放在掌中擎,因此娇花不奈这心头病。

(14)、欢迎在评论区发表其他意见,若他人和我说的不一样,以我说的为准。

(15)、夫婿坐黄堂娇娃立绣窗怪她裙钗上花鸟绣双双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娘。

(16)、听众朋友,踏着这优雅旋律铺成的林间小径,撩起这委婉音符织成的彩雾轻纱,您是否似乎走进了如茵绿野、如镜湖泊、如烟细雨、如锦繁花所组成的江南园林呢?当您身处这如涓涓细流和窃窃入语般的丝竹之声中,您是否看到俏丽的春姑娘婀娜多姿的倩影?您是否仿佛听到了秀美的大自然金喉那青春的歌唱?真个是:“此曲只缘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朋友,这沁人心脾,怡人精神的“仙乐”,便是享有“君子兰”美誉的昆曲音乐,这段是昆剧《牡丹亭》的唱腔音乐,昆剧以其高雅深奥,一度成为宫廷贵族欣赏的专利。其唱词不像其它剧种那样通俗易懂,而使普通百姓逐渐敬而远之,直到建国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才使昆剧重现光华。  千古佳作《牡丹亭》流传至今已整整四百年了,但是它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的花环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四百年前的封建中国在保守的程朱理学的压制下,人们的身心都受到沉重的禁锢,特别是对妇女的束缚,使他们成为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而《牡丹亭》通过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犹如阴霾压空时的一声惊雷,给予封建礼教血的控诉,也引起无数妇女的共鸣,洒下同情的泪水。本是大家闺秀的杜丽娘背父游园,看到“姹紫嫣红开遍”的美景,发出“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感叹,激发了自身人性意识的觉醒。南柯一梦,与柳梦梅相爱,梦醒后苦苦思念情人,抑郁而亡。三年后复生,杜丽娘与柳梦梅这对有情人终面眷属。汤显祖用浪漫主义手法,积极地表现了当时处在封建桎梏下人们渴望自由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情节跌宕起伏,唱词简洁凝练,寄托着作者深深的意味与情感。而四百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部作品,其中运用了很多现代文学的写作手法,如心理分析、意识流等,这也是它魅力不衰的原因之一。好,下面我就试着为您介绍《牡丹亭·游园》一折里的三段唱腔。    第一段唱腔的词牌《绕地游》,唱词是:“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乡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大意是:清晨,黄莺的啼叫把我从梦中唤醒,即使被深锁闺中,缭乱的春光仍然到处可见。刚刚燃尽的薰香,余烟袅袅,象抛出的绣线,今年的大好春光会不会象去年一样又被虚度呢?  这段唱腔一开始就把我们引入到大好春光与妙龄少女的烦闷的两相对比之中。虽然主要是写景,但对景致的描写也渗透着杜丽娘烦闷无聊的心境。“乱煞年光遍”的“乱”和“遍”形象地描写了春光无限。而这也正是大自然的规律。正值青春的“我”深锁闺中,与一年又一年的春光错过,也把一年又一年的大好年华空耗掉,今年又如何呢?既有达了惋惜,烦怨的心情,又隐隐有一种种破束缚的渴望。这就为游园作了心理上的铺垫。  (放《绕地游》演唱:华文漪)  我们再听第二段唱腔:词牌是《步步娇》和《醉扶归》,我先念一下原词:“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响,整花钿。没揣菱花,偷入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悉颤。”  前一段有了游园的想法,这段主要写杜丽娘游园前梳妆打扮的准备工作。“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采云偏”是说菱花镜偷偷地照见了我,惹得我羞答答把发卷都弄歪了。这几句看似平常,其实蕴寓着深层的含义。作者没有直接说小姐在照镜子,而是把镜中的“我”当第二人,既有“对影成三人”的意趣,又与一些现代女性诗作中以镜子作载体表达心绪的笔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自恋、自怜的意味。而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则显得更健康,更明朗。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既写出了少女的俏皮天性,也表现了少女含情脉脉的微妙心理。杜丽娘渴望有人欣赏,明明想走出向众人展现自己的美,却又羞羞答答“怎便把全身现”,这也正是中国妇女几千年来在封建礼教熏陶下客观形成的传统的含蓄美所在,与西方人的大胆、直白形成鲜明对比。“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是杜丽娘真实的内心信念的告白,也贯穿在全剧的始终。“天然”是指自然,不事雕琢,不被约束,既是对外在美的追求。也表白内心对冲破束缚,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可看作是一个叛逆者的宣言。(混唱腔前奏)“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是说自己青春美貌无人欣赏,就象这深宅大院的春天一样。“不提防沉鱼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自己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却虚度年华。  (放《步步桥》《醉扶归》,演唱:张继青)  第三段是杜丽娘游园之后的感叹,词牌是《皂罗袍》和《好姐姐》,唱腔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疑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声溜的圆。”杜丽娘在婢女春香怂恿下,背父游园,才第一次看到大自然这美不胜收的春天,“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可是如此美景,却没有一个优雅的环境相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杜丽娘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美貌只是面对古板的教书先生和令人窒息的书斋,青春正在悄然逝去,自然的天性受到禁锢,此时是大好春将她内心深藏的活力唤醒,自己身心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由生出惜春的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而在这里也表达了杜丽娘的无奈,成为了千古绝句。(混唱腔前奏)后几句看似写景:云霞雨丝,烟波画船,莺歌燕语,青山杜鹃,好一幅秀丽清新的江南风光图。“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又表达自我心声。“锦屏人”指自己,感到春光太随意地流逝,毫不怜惜,我这深闺女子也过份辜负了美好的春光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是句双关语,借牡丹自比,抒发迟迟不被人知的感慨。  (放《皂罗袍》《好姐姐》,演唱:张继青)

(17)、旦:(游园曲)春光满眼万花妍,三春景致何曾见。玉燕双双绕翠轩,蝶儿飞舞乐绵绵,乐绵绵,万花争吐艳。绿柳娇嫩,倚池畔随风曳展,心忧岁月变迁,一朝美艳化烟,叹春光易逝愁深牵。看牡丹亭畔有花阡,且待我荡上东墙,唤取春回转。(白)春色撩人心欲醉,牡丹亭畔抱花眠。

(18)、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19)、旦:(接唱)吹得碧水潋潋,独怜绿莺吹得扑翼喧。

(20)、(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5、昆曲牡丹亭名段精选

(1)、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是《牡丹亭》在艺术上的大特色;

(2)、旦:(白)呀~公子~生:(白)小姐珍重,小生去也!旦(白)公子~!公子,公子。唉!(柳青娘)我寂寂倚翠轩,半醒半睡眠,梦中仿佛见蝶仙,互相热恋似蜜甜共缠绵,瞬息间,风吹散梦化烟,使我心惹恨缠,有情人难复见,叹倩谁伴镜边,顾影暗自怜,剩将春心托杜鹃。

(3)、生:(接唱)与你悄声儿,细诉平生愿。(白)一任海枯石烂,永结同心。

(4)、徐渭曾盛赞他说:“汤显祖真奇才也,生平不多见。”

(5)、长艺名家讲坛是我馆自2006年创设的公益讲座品牌,疫情前,每周日上午均免费向市民开放。现在,我们推出线上版的“长艺名家讲坛”,继《西厢记》之后,《牡丹亭》赏析系列讲座也上线啦!除了现场录制的视频讲座外,我们还特意准备了音频版,省流量,更方便,随时随地都能听,无论在开车or做家务,还是临睡前,都可以轻松打开听上一段,享受专属于你的文艺时空。

(6)、(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20)!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22)!

(7)、放榜,沈懋学状元及第,张嗣修榜眼及第,汤显祖名落孙山。

(8)、旦:(接唱)一双一对乐似双飞燕。生:(接唱)今生今世热爱心不变。

(9)、只怕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陈:潘相公出言太狂,莫非有意轻薄于我?潘:巫峡恨云深,桃源羞自寻。

(10)、生:(白)小姐,小生何敢心存妄念呢?不过,适才在花园之内,折得垂扬半枝,素仰小姐掩通文翰,还请题诗一首,以赏此柳枝呀!

(11)、说到《牡丹亭》,一定绕不开昆曲。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古老的剧种之而汤显祖是昆曲发展史上伟大的剧作家。由明至今,汤翁的《牡丹亭》几乎成为昆曲的代名词。后一节课,钮老师就来与大家分享如何欣赏昆曲《牡丹亭》。

(12)、陈:此乃雉朝飞也,君方盛年,何故弹此无妻之曲?潘:书生尚未娶妻。潘向陈再请教一曲。

(13)、惹下蜂愁蝶恋,三生锦绣般非因梦幻。一阵香风,送到林园。

(14)、(五般宜)一边儿燕喃喃软又甜一边儿莺呖呖脆又圆。一边蝶飞舞,往来在花丛间。

(15)、明月照孤馆,泪落知多少。潘:听她一声两声,句句含愁闷。

(16)、钮君怡,上海古籍出版社一编室副主任,“国风讲团”讲师。文学硕士,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编著有《若问生涯原是梦——纳兰词注评》《总持风雅有春工——蔡正仁》。

(17)、生:(接唱)绕过这十二栏杆,转过那银塘水殿。(白)春色无边正好把臂同游啊。

(18)、(白)小姐我黎左叻!旦:(白)哎呀!你系……生:(白)小姐有礼!旦:(白)啊~!(接唱)看他十分面善,骤逢未免心惊惴。生:(白)小姐!(接唱)不必以香扇遮面,实在你丰姿秀色早已名传,今天得相见令人意倒颠。

(19)、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20)、(滚花)唉!又怕幽闺寂静难寻梦,一任楼上花枝笑独眠。

(1)、旦:(双飞蝴蝶)携手到花前,共赏风花雪月天。

(2)、(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3)?

(3)、生:(接唱)效蝴蝶舞翩然,相依相偎笑并肩。

(4)、《牡丹亭》以唱词华美典雅、意境深远著称,明朝戏曲评论家吕天成称赞:“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5)、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

(6)、旦:(白)啊~!(接唱)看他十分面善,骤逢未免心惊惴。

(7)、    园林、昆曲是江南的标志,雨似乎也是,她增添了江南的灵动婉约和诗情画意。

(8)、(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

(9)、看他春归何处归,春睡何曾睡?气丝儿怎度的长天日?把心儿捧凑眉,病西施。

(10)、“牡丹亭之游园惊梦”曲词版本原唱:文千岁李宝莹角色:(旦)杜丽娘(生)柳梦梅旦:(游园曲)春光满眼万花妍,三春景致何曾见。

(11)、潘:此乃广寒游也,正是出家人所弹之曲,只是长宵孤冷,多有难消遣处啊!陈:公子言重了!长清短清,那管甚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

(12)、春吓!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玉簪记》曰:你是个天生后生,曾占风流性。无情有情,只看你笑脸儿来相问。

(13)、在江南苏杭一带,昆曲是当年颇为流行的一种戏曲,而《牡丹亭》则一直是昆曲的保留剧目。《牡丹亭》中,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

(14)、适度凝练的故事结构,依托有形空间与无形光影的对话,凭藉雅丽的美学外观,传神表达昆曲韵味和剧作精髓。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昆曲牡丹亭经典片段精辟1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