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卡夫卡的评价和感悟精辟124条

关于卡夫卡的评价

1、卡夫卡 句子

(1)、卡夫卡在信中的回忆是琐碎而庞杂的,因为父亲那的「正确」与至高的「」,几乎渗透到他人生中的各个阶段的各个方面。

(2)、注:该模块的所有数值均为在干员精二满潜满级满专精的情况下计算。表格中所有数据所呈现的情况均为该干员的满配峰值情况,即满级、满潜、满信赖、满技能等级、满天赋加成。所有非概率触发的天赋不参与数值计算。所有光环类天赋仅对拥有该天赋的干员自身生效。

(3)、之后,卡尔遇到的两个流浪汉用不断的欺骗和奴役使卡尔在磨难中渐渐独立,他们用粗暴、冰冷的方式向卡尔显示着残酷的真理,用他们的出现给卡尔造成的生存困境,刺激他去反抗、去抗争。

(4)、在刁斗看来,卡夫卡是一个不断被现代社会言说的小说家,尽管只活了41岁,生前作品发表得也很少,但随着人类文明在技术、科技、经济、政治上不断前行,他在整个20世纪直到今天的21世纪,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饥饿艺术家爱》虽然仅仅是一则短篇小说,但所表现的内涵极其丰富,能给人巨大的触动和联想。

(5)、父亲的能力范围并未涵盖写作领域,他在这件事情上的反对不仅不令卡夫卡沮丧,反倒使他颇有成就感。于是,卡夫卡将文学创作视为「反击」父亲的第一个阵地。

(6)、《寻找卡夫卡》书封面的一句话点出了全书的主旨:“卡夫卡与世界存在着分歧,而这个世界也对卡夫卡存在着误解。”毫无疑问,人们对卡夫卡是有刻板印象的,许多喜爱文学、稍微阅读过卡夫卡作品的人对卡夫卡的印象有三:其卡夫卡生于捷克布拉格,用德语写作,他的作品不多,在作家创作成熟、好的年纪41岁英年早逝;其在他著名的小说里,主人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与父亲不合,工作不顺,与女人纠缠不清,书中随后幽默地写道,“要是再看他写作的内容和方式,你就会发现,他的麻烦远不止这三个”。

(7)、“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8)、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在大多数评论家看来是一个荒诞的、非理性的故事,但在残雪眼里,它仍是人的灵魂探索:病孩儿要死,他的父母和姐姐要他活,这一矛盾也正是医生本人灵魂的镜子。从内心深处来讲,他认为应该让病人膏育的病人超离痛苦;但作为一名医生,其职责又是治病救人,延缓病人的死亡。因此,医生处在面对死亡、又必须拖延生命的悖论之中。

(9)、终,格里高尔怀着对家人的爱意,坚定了「消失」的决心,悄然死去。

(10)、卡尔周围的人都是为了使他尽快成熟起来而站在不同角度激励他成长的力量。

(11)、将父亲视为至高的卡夫卡,始终与父亲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当然,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迫的),他们无法敞开心扉交流,卡夫卡只能默默地用自己的软弱自卑来一次次反衬父亲的强大与正确。

(12)、“我永远都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弗兰茨·卡夫卡评价卡夫卡的一生,我没见过比卡夫卡本人更深刻有力的。

(13)、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Hermann Kafka)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商人。老卡夫卡依靠自己的劳动,辛苦支撑起这个家,给孩子们带来还算不错的经济条件。但是,对卡夫卡而言,与父亲专制式的以及无时不在的否定、嘲讽相比,所有这些看得见摸得到的物质满足,都不值一提。

(14)、这本书让所有知道卡夫卡的人眼界大开:卡夫卡的作品原来还可以这样读!

(15)、判断一个作家是还是区域级抑或居家级,不在他写了什么而是看他怎么写,看他是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挥洒春秋,还是匍匐在历史的深谷苟延残梦;是君临心灵的制高点笑指芸芸尘烟,还是在自闭的狭谷里孤芳自红。卡夫卡一次《变形记》当仁不让地成就了他前无来者的世界主义绝笔。当我们还在为立不立宪、共不共和争得硝烟遍野粉末遍地之际,卡夫卡竟一梦千百年,一个转身,他的世界被远远地甩在身后;一个喷嚏,所有的主义、活佛和叽叽喳喳的浪漫情怀被推出千里之外万水之遥;一个随手截获的意象风一个临界拐点,人世间万物竞相邂逅,纷纷跌落的文字如千军万马奔腾不息。

(16)、卡夫卡的另一篇代表作《变形记》写的是职业为一名旅行推销员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17)、对于父亲这种「强迫感恩」的行为,卡夫卡不愿接受,更无法理解。但是面对「」的父亲,卡夫卡除了忍受之外,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18)、在《地洞》中,那只鼹鼠过着不见天日的日子。虽然鼹鼠有坚固的地洞和丰富的储粮,但仍然每日生活在巨大的恐惧当中。它说:「即使从墙上掉下来的一粒沙子,不搞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 当面对敌人的时候,它会想:「也许他对我的了解和我对他的了解一样少」。这只鼹鼠一生都在矛盾与自我否定中奔波,耗尽生命。

(19)、“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摧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则刻着: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共同的是:‘一切’。”

(20)、卡夫卡的创作个性和文学世界可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找到背景。

2、关于卡夫卡的评价和感悟

(1)、我过得比他幸福,而他可以因腿上的伤口抬高自己;他可以从一开始就估计并断定,我不会赞赏他当时的辛劳困苦,正由于我没有体尝过同样的艰苦滋味,我就必须对他感恩不尽。

(2)、《审判》是卡夫卡独特的艺术方法形成的标志,它写一个公民无端遭到逮捕和处决,揭露了带有封建专制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的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其中有些情节近于荒诞,但真实地反映了奥匈帝国的社会环境。

(3)、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卡夫卡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的先知。

(4)、作为一名文学大师,卡夫卡写下了自己时代里的生活证词,描绘和捍卫了人类空间中个人、内部的东西。

(5)、卡夫卡的短篇佳作《判决》就是直觉的产物,这个短篇是卡夫卡1912年9月22 日从晚上10点到凌晨6点的杰作。

(6)、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卡夫卡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的先知。

(7)、问题远远不是视觉,随着压力增大,他们在精神上往往变得会受某个数据的困扰,而导致排斥别的一切数据。

(8)、在他的小说《判决》中,格奥本格·本德曼是一位即将订婚的年轻商人,他以为自己有能力接手父亲的生意,进而摆脱父亲的阴影。可当他把病弱的父亲卷在被褥里放到床上时,老父亲却猛地掀起被子,「直挺挺地站在床上」,他「一只手轻巧地撑在天花板上」,大骂格奥本格为「一个没有人性的人」,并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判决:「我现在判你去投河淹死 !」

(9)、卡夫卡是捷克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卡夫卡虽然没有将不确定性当做自己的创作原则,但他作品所表现的不确定性特征却是明显的。卡夫卡的作品缺乏整体的、明确的意涵。

(10)、在残雪看来,解开卡夫卡之谜的首要条件是心的共鸣,任何理性的分析、归纳和判断固然有助于打开卡夫卡的艺术城堡,但很难触摸到其艺术的灵魂,心灵的倾诉需要敏感的心灵去感悟,去捕捉。

(11)、文学史家们一般认为卡夫卡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一种表现主义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技巧,认为他是表现主义在小说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12)、“难道天国没有您的份儿么?”市长皱着眉头问道。

(13)、在残雪看来《美国》描述的是主人公卡尔·罗斯曼如何在挫折中成熟起来的人生历程。她说,一个人要获得自己独立的灵魂,就要被抛到荒野里。

(14)、“表现主义”的概念初运用在绘画评论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八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1911年4月在德国柏林第二十二届画展的前言中,“表现主义”一词又再度出现,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轻画家(其中包括毕加索)的绘画特色。而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则在1911年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15)、卡夫卡特别擅长的是对一个可能的世界的拟想。《在流放地》中行刑的军官后给自己执行死刑就是一种悬想性的境况,是未必发生却可能发生的情境。这个情境与变成甲虫的艺术想象一样,都是通过对一种可能发生的现象的拟想来传达的。卡夫卡小说的表现主义的想象力也正表现为处理拟想性的可能世界的能力,并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

(16)、这无疑给卡夫卡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在尝试失败的失望之余,卡夫卡又寻得了一丝聊以自慰的欣喜。因为他以为,自己与父亲起码是拥有一个「共识」的,那就是他们都视婚姻为「伤风败俗」的事情。

(17)、“我,”猎人回答,“我总是处于通向天国的阶梯上。我在那无限漫长的露天台阶上徘徊,时而在上,时而在下,时而在右,时而在左,一直处于运动之中。我由一个猎人变成了一只蝴蝶。您别笑!”

(18)、他们两个人的作品都像镜子一样,关照着社会,对社会的某些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

(19)、1922年7月,卡夫卡写信给布洛德表示,他开始担心死亡,部分原因是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我的一生都像是死着的一样,但是现在我真的将要死了,我的生活比别人更甜蜜,我的死亡将是更可怕。”卡夫卡对“死亡”的态度,从他的作品就能看出,像是一场极具想象力的万物将终的彩排,而《变形记》无疑是其中生动、悲哀、可怕、令人难忘的结局。

(20)、但卡夫卡也曾对一些作品留有备份,比如《审判》《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卡夫卡表示这些作品的确存在,而且如果有人能将它们保管好的话,这些作品的存在应该不会妨碍到任何人。

3、对卡夫卡的评价

(1)、刁斗进一步解释,自己认为这篇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设置了两种观众,一种是小说中的观众,像吃瓜群众一样看几眼,觉得没意思就走开了。另一种则是针对读者这样的观众,因为内容的层层递进,会让每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深受感动,怜惜饥饿艺术家的追求、生命和死亡,从而去抨击、指责其他吃瓜群众的冷漠。但需要反思的是,一定得从对方的角度或事物本源处想一想,而不要受到冠冕堂皇、煞有介事、高高在上的东西的迷惑。

(2)、                                      

(3)、他一方面用冷峻的语言作“利斧”劈开蒙蔽人们眼睛的生活假象,另一方面在这冷峻的语言下又跳跃着一颗灼热的心,于是形成了这外冷内热悲喜交加的叙事风格。

(4)、活动现场,嘉宾刁斗和丛书责编黄冰围绕各自的创作和编辑感想进行了对话。以下是部分摘录——

(5)、相比之下,卡夫卡的母系洛维家族,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们之中不乏学者和冒险家,大都爱幻想、好猎奇,普遍拥有比较古怪的脾气和「神秘羞怯」的性格。

(6)、卡夫卡的另一篇代表作《变形记》写的是职业为一名旅行推销员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7)、“我读书读三个东西,一是文字的魅惑力,二是建设性的结构,三是故事的认知度。”刁斗表示,自己之所以觉得卡夫卡了不起,就是深感他的作品的多义性、丰富性都让人惊讶。如他一辈子写日记,其中一则1914年的日记写道:“德国对俄国宣战--下午游泳。”在刁斗看来,卡夫卡作为一个讲德语的奥地利人,对影响世界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竟然一笔带过,真是意味无穷。这就像他的小说,那种复杂、多义和层层递进,实在太有意思,太值得品味了。为此,刁斗建议,如果感兴趣,可以把卡夫卡作为一个现代主义小说的入门门径。

(8)、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受欺压,受凌辱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奥匈帝国窒息的政治空气和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导致这些小人物虽勤勤恳恳工作却得不到合理的报偿,以及他们对社会不满,但无力反抗,逐渐变得孤独、烦闷、恐惧、内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更有所发展,因而卡夫卡的作品引起广泛的共鸣,被认为具有时代意义的杰作。

(9)、离家出走后的卡夫卡是悲惨的也是幸运的。悲惨的是他终究难逃诅咒的枷锁。他在路上认识了樱花,他觉得她像他的姐姐,之后在卡夫卡遇到困难的时候,樱花给予他温暖,在梦里他经常她当做性欲的对象和她发生关系;他父亲被别人所杀,但他正好在那段时间晕了过去,T恤上还沾有血,他醒来时完全失去了那段记忆,他怀疑是自己杀了他的父亲;他在图书馆遇到了40岁的佐伯,佐伯的身事让他觉得她就是他母亲,佐伯又把他当做小时候死去的恋人,在一个晚上佐伯梦游去和他交合。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他的大恩人—大岛。大岛不但给予了他生活上的帮助,他恰到好处的回答给卡夫卡许多人生思考。

(10)、K初自认为无罪,在不断的申诉中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罪恶,后心甘情愿地走向死亡。其实这种罪孽在卡夫长看来是人人都有的,它附着在人类灵魂的深处,人生摆脱不了罪孽,应当知罪。

(11)、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写中国无数无辜老百姓,背井离乡去帮统治者建造长城。

(12)、因此,残雪对卡夫卡的接受是基于一种天性的契合,基于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亲和。这种契合与亲和,使残雪与卡夫卡相遇在幽冥深邃的心灵王国。

(13)、卡夫卡正是以自己的深刻体验和思索,洞察着20世纪人类正在塑造的文明,对20世纪的制度与人性的双重异化有着先知般的预见力。写于1914年的小说《在流放地》,描述了一名军官以一种非理性的狂热参与制造了一部构造复杂精妙的处决人的机器,并得意洋洋地向一位旅游探险家展示他的行刑工具。一个勤务兵仅仅因为冒犯了上司,就要被他投入这部机器受死,死前要经受整整十二小时的酷刑。但是在勤务兵身上的表演并不成功,于是读者读到了20世纪现代小说中具反讽意味的一幕:那个制造了这部机器的行刑军官后竟自己躺在处决机器上,轧死了自己。

(14)、舅舅为了让他意识到世界的凶险,当众揭他的丑;为了教会他自立自强,又给他从精神上断奶,把他关进一间铁屋子里学习英语,然后将其推到外面陌生、凶险的世界上,让他在没有退路、无依无靠的情形下学会独立生存。

(15)、(本测评仅对卡夫卡的强度作出分析,不考虑背景、厨力等因素,关于卡夫卡的背景分析敬请期待!)

(16)、而这场注定失败的「逃生」中那些琐碎的细节,借助卡夫卡精湛的叙事技巧,在过去与现实之间自由转换。卡夫卡的文字也在拥有近乎无限丰富叙述资源的同时,具有了强大的张力。

(17)、《变形记》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小市民。在能生存的前提下,他们会去关心别人,爱别人,但别人一旦破坏了自己的生活时,爱就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赤裸的冷酷。

(18)、卡夫卡对布拉格的感情是复杂的,许多故事的发生地并没有写明是哪座城市,但分明又像是布拉格。他笔下的布拉格是座忧郁而压抑的城市,或者说,并不是布拉格,而是城市和社会生活本身让他感到压抑。卡夫卡曾写道:“这里原是我的中学,它后面那栋楼是大学,再往左走一些就是我的办公室。我的整个人生都局限在了这个角落里。”卡夫卡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中开始了写作。

(19)、“在西方社会,自从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后,就一直不断反省,如文艺复兴就是对人性的思考。再往前走,所思考的结果就是:人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认为自己了不起。当卡夫卡把这样的思想一点点落实到小说里,我觉得对现代人的启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活动现场,刁斗如此表达自己对卡夫卡的赞誉。

(20)、残雪的灵魂世界与西方宗教意义上的灵魂有很大的区别,她抽去了西方宗教意义上的彼岸性:“所谓灵魂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它与人的肉体和世俗形成对照的图像。”

4、卡夫卡 名句

(1)、这样一个如此卓越的小说家,其现实生活是怎样的呢?刁斗说,事实上卡夫卡本身不是一个专职作家,而是一个普通的白领。他的一生,几乎都在父亲的强权奴役下进行文学创作,且生前作品发表得极少。对人生,卡夫卡不像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那样说,我能粉碎一切,而是说:一切障碍都能粉碎我。“在很多人心中,这样的形象和自由不羁的艺术家似乎不吻合。他是个敏感的人,要给那种不安、优柔寡断、踟蹰不前找到一个理由,可能就是这些强化了他的艺术。”刁斗说。

(2)、残雪认为,在中国没有人读懂了卡夫卡:“全都是误读,曲解成是反抗、抨击什么官僚机构、法西斯等等。卡夫卡的作品在世界上也误读了很多年,除了几位杰出的作家与学者外,真正能破译(卡夫卡)作品之谜的不多。”

(3)、但在残雪眼里,《美国》描述的是现代人格的形成过程。小说虽然以“美国”作为书名,但写的却并不是美国,或者更确切地说,并不是以反映美国的社会现实为目的,美国只是给小说提供了一个故事背景。

(4)、「这么一来,世界在我眼中就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这个奴隶居住的,我必须服从仅仅为我制定的法律,但我又(我不知原因何在)从来不能完全符合这些法律的要求;然后是第二个世界,它离我的世界极其遥远,那是你居住的世界,你忙于统治,发布命令,对不执行命令的情况大发雷霆;后是第三个世界,其他所有的人全都幸福地、不受命令和服从制约地生活在那里。」

(5)、残雪认为,卡夫卡对表面的、外部的世界无多少兴趣,他关心的是人物的灵魂。

(6)、卡夫卡的挚友马克斯·勃罗德(Max Brod)在为卡夫卡写的传记中,摘取了一段卡夫卡的日记:

(7)、对于文学作品中投射父子关系这件事,卡夫卡并非是无意识的。法国文艺理论批评家罗杰·加洛蒂(Ragaa Garaudy)在其著作《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中》,专辟一章来讲卡夫卡。加洛蒂提到,卡夫卡曾经说过:

(8)、「您的干涉让我们很不愉快,因为我们的需求完全不同。深深吸引我的东西,您总是无动于衷,反之亦然;您认为清白无辜的事情,在我这儿可能就是一种罪过,反之亦然;在您那儿毫无作用的东西,也许就是我棺材上的后一颗钉。」

(9)、卡夫卡的文学创作也濡染了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这突出地表现在卡夫卡同样是个营造幻象的艺术大师。卡夫卡的文学世界充满了这种再造现实的幻象。《变形记》中人变成大甲虫的虚拟现实,《地洞》所描绘的洞穴的生存世界,《骑桶者》结尾所写的一个人骑着空空的煤桶“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的情景……描绘的都是这种幻象世界。正如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所说:“他是一个梦幻者,他起草完成的作品都带着梦的性质,它们模仿梦——生活奇妙的影子戏——的不合逻辑、惴惴不安的愚蠢,叫人好笑。”但是笑过之余,你会惊叹卡夫卡的幻象世界看似不合逻辑,却并非虚妄,它恰恰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更本真的图景,是人的境遇的更深刻反映。

(10)、我暂时找到两个。《时代》记者里普利在遍访了911事件、火灾、飓风、洪水、恐怖袭击、空难、踩踏事件(简直是人类的风险名单)等各种灾难的幸存者后。

(11)、从《变形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卡夫卡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作家,面对人们生活的疾苦,卡夫卡认真地思考,在作品中,卡夫卡对格里高尔悲惨命运的描写深刻地反映出了社会现实的残忍和悲哀。

(12)、01残雪是中国作家中切近西方现代意识的一位,她与卡夫卡可谓相见恨晚,二人在创作观念、思想认识、审美体验上都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13)、在卡夫卡的童年记忆中,父亲很多类似的「教育」行为令他无法理解,其中印象深的,当属那次卡夫卡因喝水而为自己招来的「祸患」。

(14)、这是一种与喧嚣动荡的外部世界生活构成了巨大反差的内在生活,衡量它的尺度不是生活经历的广度,而是内在体验和思索的深度。

(15)、弗兰兹·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16)、这封信也不仅仅是写给父亲的「了断信」,它同样展露了卡夫卡对自身的拷问与追寻。卡夫卡本想通过母亲将此信转交到父亲手中,但软弱顺服的母亲并不希望这封信被丈夫看到,于是这封信又回到了卡夫卡手里,成为他自我审视的镜子。

(17)、徘徊在通向天国的阶梯上的格拉胡斯可以看成卡夫卡本人的化身,卡夫卡也正是一个出入于现实世界和幻象世界的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真实与幻象纠缠在一起,是无法分割的统一世界。单纯从现实的角度或单纯从幻象的角度来评价卡夫卡,都没有捕捉住卡夫卡的精髓。他所擅长的是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写神秘的幻象。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就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有相反相成的两个世界:一是对梦幻世界“自然主义式”的再现(通过精致入微的画面使之可信),二是大胆的向神秘主义的转换。卡夫卡的本领在于他的小说图像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的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荒诞的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然而,他的细节描写又是极其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有着精细入微的描写。小说场景的处理也极其生活化。比如他的《在流放地》,关于杀人的行刑机器以及行刑的军官后给自己执行死刑的构思都具有荒诞色彩,但是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卡夫卡又充分表现出细节描写的逼真性,对行刑机器以及行刑过程的描摹更是淋漓尽致。而另一方面,这种细节描写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描写又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18)、“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19)、他并把这种非理性的瞬间当做一条创作原则看待,说:“写作意味着直至超越限度地敞开自己。”

(20)、“表现主义”的概念初运用在绘画评论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八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1911年4月在德国柏林第二十二届画展的前言中,“表现主义”一词又再度出现,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轻画家(其中包括毕加索)的绘画特色。而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则在1911年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5、对卡夫卡小说的理解

(1)、在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堪称首屈一指的奠基者。

(2)、▲卡夫卡中学就读的德意志阿尔特斯泰特中学,位于金斯基宫内,其父亲在附近买下了一个商店。

(3)、「倘若这个世界仅仅由我和您组成『这是我常有的假想』,那么世界的纯洁便到您而结束,而由于您给予的忠告,污秽便从我开始。」

(4)、卡夫卡出生在战争阴云密布的年代。当时德法战争刚宣布停战,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开展得如火如荼,资本主义危机重重,祖国面临侵略,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卡夫卡个人一直生活在父亲下,遭遇各种失败只能归咎于自身,还几乎是“杞人忧天”般的担心家人的生活状况。卡夫卡的作品中充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卡夫卡对生活、工作、政治事件一直抱旁观态度,所以作品中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加上当时深受尼采、柏格森等人的主流哲学影响,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5)、作者平铺直叙地在讲述一个内容严肃的故事,语调平淡冷峻,很难碰到绘声绘色的描述。而且,故事本身和人物的遭遇往往虚虚实实,飘忽不定。

(6)、卡夫卡在《审判》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乡下人来到法的门前要进去,守门人拦住他说,暂时不能让他进去。看到乡下人不想放弃,守门人反而问他,为什么不试着硬闯进去。同时又告诉他,里面还有无数的门和守门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乡下人于是在门前坐下来,日复一日地请求守门人让他进去。乡下人在法的门前坐了一辈子,临死前,他向守门人问了后一个问题:大家都是向往法的,可是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别人要求进入法之门?守门人回答说:因为这个大门只是为他一人而开的。

(7)、如果大家有自己创作的同人文/漫画,或者攻略杂谈,请不要吝啬地向欧拉攻略组投稿吧!但抄袭,一稿多投行为是NG的哦!

(8)、对于卡夫卡与他的时代的关系而言,他正是这样一个走在前面的,既反映时代又超越时代的艺术的先知。

(9)、有人曾这样描述卡夫卡的矛盾:“作为犹太人,他(卡夫卡)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10)、小说主人公卡尔带着欧洲古典的善良、温情来到现代的美国,却遭到美国社会残酷的生存法则的当头棒喝。他要想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学会粗暴冰冷的原则。

(11)、「亲爱的父亲:近您问起我,我为什么畏惧您。同往常一样,我不知如何回答,一来是我确实畏惧您,二来是要阐明这种畏惧的根源涉及到太多细节,我一时也无法说得清楚。」

(12)、机器的发明者终与杀人机器浑然一体,成为机器的殉葬品,从而揭示了现代机器文明和现代统治制度给人带来的异化。它是关于使人异化与机械化的现代统治的一个寓言。

(13)、卡夫卡的第一部小说集《观察》第一版共印了800册,5年后还有一大半积压在仓库里。卡夫卡自己说,在布拉格一家著名的书店里,几年来共售出了11册书,“其中10册很容易找到买主,因为是他自己买的,不过,他一直想知道究竟是谁买走了那第11册?”

(14)、所有这些特点都是由小说内容的寓意性而来。卡夫卡的小说是寓言小说,不求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多彩,但求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包蕴其中。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世界上的一切都被一种力量巨大的所覆盖。

(15)、「即使我跟您意见一致时,您也习惯反对我。」

(16)、当然,卡夫卡的父亲也不总是如此恐怖,起码在卡夫卡的记忆中,还是有个别温情时刻的。比如当母亲生病,父亲浑身颤抖默默啜泣的时候,当星期天父亲筋疲力尽地赶到山庄与孩子和妻子相聚的时候,以及在卡夫卡写信前不久生病卧床,父亲蹑手蹑脚地去探望他的时候。

(17)、虽然从表格中的直观数据来看,不少博士可能会觉得这两个技能数据都不是十分出彩,但是千万不要忘了这两个技能打出的伤害都是法术伤害,而以往的其他快速复活型特种干员都以物理伤害见长,因此在面对低法抗敌人时卡夫卡的表现将会更加优秀,能够担负起包括定点清除在内的许多复杂任务,更加快速的为各位博士解决威胁。

(18)、米沃什:流亡是一切不幸中不幸的事|人物词典

(19)、《城堡》中,土地测量员想要进入一座「城堡」,见「城堡」主人,却因为没有身份证明被拒绝在外。他只得「站在一座从大路通向村子里的木桥上,对着头上那一片虚无空洞的幻景,凝视了好一会儿。」他历尽周折,费劲心机想要进入那座渴望而不可及的「城堡」,却至死都没能如愿。

(20)、卡夫卡可以说是早感受到时代的复杂和痛苦,并揭示了人类异化的处境和现实的作家,也是早传达出20世纪人类精神的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20世纪文学的先知、时代的先知与人类的先知。

(1)、卡夫卡也渴望得到象征「至高」的父亲的鼓励与肯定,但每每只迎来「一声嘲笑的叹息,一阵摇头,一个敲桌子的动作」,以及一句「这就是你做的?」

(2)、早在卡夫卡专注写作的初期,他就认定了写作是“为魔鬼服务”的生活。卡夫卡很清楚这种浮士德式的协议对他毫无利处,但写作已是一切。白天,卡夫卡是一名专职于处理工人受伤保险的职员,晚上则奋力写作,他削减了自己与他人的所有亲密关系,专注与“魔鬼”的这场战役。

(3)、啊哈,蟹肉汤是什么鬼?齐泽克的解读有点儿意思,在这句话中,蟹肉汤是指我们生活中所有精致的乐趣,一旦失去这些小确幸。

(4)、从这个意义上说,卡夫卡写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宿命。

(5)、卡夫卡考虑过《变形记》是否应该描写这只甲虫的自由的问题,但他后来没有这么做。变形是有关一个人的可怕故事与不幸遭遇,格里高尔遭受了多重打击,而他所爱的家人的对他的态度则更是认定他有罪的判决。在这里,卡夫卡神经质般的痛苦感再次呼之欲出,他个人的疼痛程度终改变的故事的走向。

(6)、事实上,卡夫卡对人性异化的表达,用一部又一部作品,回应、超越甚至预言了政治现实。

(7)、一方面,注视者在诠释被注视者;另一方面,被注视者也传递出注视者的某些信息,即自我在言说他者的同时,也言说了自我。

(8)、卡夫卡的作品贯穿着社会批判的精神,小说《美国》(原名《生死不明的人》),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描写了卡尔·罗斯曼在美国的遭遇,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劳资对立的现象和工人结社、罢工游行与资产阶级d派斗争的场面,以及都市一隅社会渣滓的活动情景。小说指出了资本主义腐朽黑暗的共同本质。

(9)、诸多鲜明而强烈的感情在卡夫卡身上碰撞、交融,在他精确的感受力与强烈的表达欲之下,凝结成了让世人震撼的文学作品。卡夫卡以他自己的方式,描写那些「反常态」境况,呈现出人类普遍存在的困境和悖谬。在文学的陪伴中,他也将自己向内释放的精力,转换成了「卡夫卡式」的孤独与反抗,留给世人无限思考。

(10)、关于这一点,她也说过:“评的是别人的创作,讲的是关于自己的创作观念和体会”。

(11)、《城堡》中的主人公K去城堡(官府)要求批准在附近的村子里落户。城堡虽近在咫尺,由于受到层层阻挠,没法进入。小说没有写完,卡夫卡原定的结局是K将“奋斗至精疲力竭而死”,他临终时,才得到了批准。作者借这个城堡揭示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12)、「我所写的一切都是关于您,我在那里抒发的不过是不能在您面前抒发的感情而已」,并一度想要将自己的全部创作题名为「逃出父亲的范围的愿望」。

(13)、众所周知,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但其实,在他活着的时候,也是受到一些崇拜者所追捧的,比如写出了《没有个性的人》的著名作家罗伯特·穆齐尔(RobertMusil)。

(14)、作家们越来越关注对人性和心理世界的发掘,关注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揭示。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表现主义强调主观想象,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正如表现主义文学运动代表人物埃德施米特所指出的:“存在是一种巨大的幻象……需要对艺术世界进行确确实实的再塑造。这就要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图像。”“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整个用武之地就在幻象之中。他并不看,他观察;他不描写,他经历;他不再现,他塑造;他不拾取,他去探寻。于是不再有工厂、房舍、疾病、妓女、呻吟和饥饿这一连串的事实,有的只是它们的幻象。”

(15)、「你应该仔细体会一下,一个魁梧的男人手里牵着一个小小的、畏怯的骨头架子是什么样子,体会一下比如说我们在小更衣室内怎么在暗中脱衣服,然后他怎么拽我出去,因为我感到害羞,他怎么想要把他所谓的游泳本领教给我,等等。可是在此之后有啤酒喝!」

(16)、他笔下的灵魂世界与经验世界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而残雪却抛开这一切,解读成纯粹灵魂领域里的事情。

(17)、《地洞》的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动物,它造了一个又大又坚固的地洞,但仍时时担心外敌的侵袭。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小人物的恐惧心理,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多数人的心理状态。卡夫卡塑造的人物共同特征是有一种自怨自艾的情绪,对强权统治(社会的、家庭的)有一定的畏惧而又无力反抗,对某种义务不能完成而内疚,《判决》就表现了这一思想。

(18)、卡夫卡的天堂离我们不远,一如米兰·昆德拉,他俩也就《生活在别处》。

(19)、作为一个小公务员的卡夫卡。作为一个小公务员,每天在固定的地方,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件和烦琐的事务,但是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为卡夫卡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依着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原理,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人才能追求更高层面的东西,比如实现自我价值等等。如同一幢大楼,先要有坚固的基石,才能考虑建筑的美感和豪华的内部装饰。同理,没有“小公务员”这个生存的“基石”,卡夫卡一生在文学思想上的抱负都难以伸展。

(20)、鼎卦(7月3日-7月9日),同一卦的有拉·封丹、洛克菲勒、茅盾、东山魁夷等

(1)、《变形记》的故事情节让我感到很震惊,仿佛在梦中一样:格里高尔是位平平常常的小公务员,在某天早上醒来时,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他痛苦、绝望,家人从震惊、恐惧到冷漠、厌烦。惶恐之后,萨姆沙一家只有接受这个现实。在这时,格力高尔在绝望的大山似乎看到了一根希望的绳子,淡淡的爱意出现了:妹妹细心的照顾,母亲温暖的语言,都让他感到一丝温暖,他充满信念、希望,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变回来的。但是,他还是忍受不了别人把他当做一只恶心的爬虫,他再也不相信自己,是绝望把他逼到悬崖的顶端。他想克服,又无法克服,理智已经无法战胜本能,虽然他拥有甲虫的外壳,但他拥有一颗人类的心,只要他在世界上存活一刻,他就仍然是个顶天立地的人。他渴望自己像原来一样,但是,他对曾经生活充满的恐惧,又使他爱上了现在的模样。矛盾,是矛盾让他心力交瘁,是矛盾让他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死在自己房间的地板上。

(2)、徘徊在通向天国的阶梯上的格拉胡斯可以看成卡夫卡本人的化身,卡夫卡也正是一个出入于现实世界和幻象世界的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真实与幻象纠缠在一起,是无法分割的统一世界。单纯从现实的角度或单纯从幻象的角度来评价卡夫卡,都没有捕捉住卡夫卡的精髓。他所擅长的是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写神秘的幻象。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就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有相反相成的两个世界:一是对梦幻世界“自然主义式”的再现(通过精致入微的画面使之可信),二是大胆的向神秘主义的转换。卡夫卡的本领在于他的小说图像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的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荒诞的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然而,他的细节描写又是极其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有着精细入微的描写。小说场景的处理也极其生活化。比如他的《在流放地》,关于杀人的行刑机器以及行刑的军官后给自己执行死刑的构思都具有荒诞色彩,但是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卡夫卡又充分表现出细节描写的逼真性,对行刑机器以及行刑过程的描摹更是淋漓尽致。而另一方面,这种细节描写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描写又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细节的存在是为了更形象逼真地再现社会生活,烘托人物形象,凸现典型环境;而在卡夫卡的表现主义小说中,真实细腻的细节终是为了反衬整体生存处境的荒诞和神秘。终卡夫卡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陌生的世界终隐喻了现代人对自己生存的世界的陌生感,隐喻了现代人流放在自己家园中的宿命。

(3)、从小到大的压抑的环境造就了他内敛、封闭、羞怯甚至懦弱的性格,而且还内心敏感,容易受到伤害,对外部世界总是持有一种戒心。他在去世前的一两年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地洞》,小说的奇特的叙事者“我”是一个为自己精心营造了一个地洞的小动物,但这个小动物却对自己的生存处境充满了隐忧、警惕和恐惧,“即使从墙上掉下的一粒沙子,不弄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然而,“那种突如其来的意外遭遇从来就没有少过”。这个地洞的处境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现代人处境的象征性写照,意味着生存在世界中,每个人都可能在劫难逃,它的寓意是深刻的。这个小动物在地洞中的生活也可以看成作者一种自我确认的形式,借此,卡夫卡也揭示了一种作家生存的特有的方式,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内心的生活,回到一种经验的生活和想象的生活。

(4)、黄冰:您在散文集《虚有》的第一篇《紫荆书话》中说要“随遇而读”,强调“我的阅读我做主”。我觉得不同的身份和目的,当然就有不同的读法。您曾是普通读者,也曾是文学编辑,后来又是作家,你如何看待这三种身份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关于卡夫卡的评价和感悟精辟1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