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农时事农谚精辟149条

清明农事谚语

1、清明农谚谚语

(1)、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外出回家后,更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2)、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3)、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所以是清明节俗的重中之重。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墓祭为普遍,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有团聚族人的作用

(4)、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谚语都不陌生吧,谚语是老百姓的智慧结晶。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谚语,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清明的谚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5)、一二九不山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何开冻,八九燕归来,数九尽耕牛遍地走。

(6)、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7)、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8)、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9)、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据说这个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10)、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11)、做法:将香椿头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再捞出放入冷水变凉,捞出过凉切末。将鸡蛋磕入碗内,加入香椿、盐、料酒,搅成蛋糊。炒锅注油烧至七成热,将鸡蛋糊倒入锅内,翻炒至鸡蛋嫩熟,淋上少许熟油,装盘即可。

(12)、做法:将春笋切成5厘米长的条,把油锅烧至七成热,将春笋倒入拉油至春笋水分基本收干后倒出。锅留底油烧热倒入春笋,再加老抽、糖、味精和适量水,用小火焖烧至水分基本收干后,淋些明油装盘即可。

(13)、蒌蒿以鲜嫩茎杆供食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与笋同拌肉食之,为美味,碧如玉针,嫩不须嚼。

(14)、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15)、作为祭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祭祀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重在表达孝思亲情。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16)、跐(ci)着麦穰垛看荒花儿。注:麦收以后,将麦穰垛起来的时候,棉花就要开花儿了。

(17)、关于“清明”节气的谚语有好多,除题目当中所说的,我再给大家例举一些清明节气常用的农谚:

(18)、油是精神盐是劲,粮食增产要靠粪。要得庄稼好,须在粪上找。

(19)、说起了吃,这里高级的美味还是荠菜汤,水煮开后,加点油,没有油就留一点肉汤,把洗净的荠菜放下去,有虾米时加一点虾米,开了,加味精和盐。清香适口。

(20)、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2、清明农时事农谚

(1)、  清明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2)、从喜剧到悲剧,影片用十分之九的内容来让你笑,却用一句话突然击中你,后十分钟让你泪流满面。爱你的人舍不得离开你,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你不再孤单,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3)、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中国唱诗班》是一部系列原创公益动画片,以古诗为背景,展现奇闻轶事、才子佳人的故事,把古诗“放到”该放的地方,把古诗唱成该有的曲调。

(5)、南山北山上有很多墓地,清明到了人们纷纷去扫祭,纸灰到处飞扬就像白色的蝴蝶。

(6)、清明节一过,万物生长,一些作物也到了疯长的一个阶段,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8)、这时候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小麦也已经进入到了拔苗期,在施肥灌溉上面要重视,除此之外还需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9)、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0)、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11)、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1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13)、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4)、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15)、分享一些我国古代流传至今关于清明的农事谚语:

(16)、清明,二十四节气之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17)、赏春意,食春光。这个清明假期,一日三餐能品尝到哪些春味?让人口水直流的春天,这么吃才鲜美~

(18)、科学佩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常通风,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遵循咳嗽打喷嚏捂口鼻等社交礼仪。

(19)、清明节是中国的祭祀节日。“祭祀”即是悼念先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清明节的祭祖习俗,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郊外踏青时举行“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扫墓祭祖。唐人沿袭前代祭墓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从《礼经》的记载看,古代北方中原并没有清明上墓祭扫的例规,但唐时已成风气。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20)、“清明后,好种豆”,这时候,全国大部分的地区,气温都已经到12摄氏度了。到处都是春耕播种繁忙的景象,一般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种植的豆子主要是黄豆,除此之外还有豌豆、炒菜用的应季豇豆等等,也伴随点瓜种瓜,那就是西瓜、黄瓜、冬瓜、南瓜等等。

3、清明农事谚语或节日谚语

(1)、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2)、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3)、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青团的做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趁清明假期和孩子在家接受劳动教育,一起做一锅青团吧。下面,我们跟着视频看一看具体的做法步骤:

(4)、时至清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就不冷了,进入到春季。此间的天气,南方与北方好似两重天,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湿润多雨。

(5)、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6)、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7)、六月看谷秀。注:农历六月初六前后谷子就要秀穗。

(8)、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9)、我们通常都是希望我们希望3月份下雨,但不希望4月份下雨。因为,3月份是小麦、大蒜等作物返青的阶段,下雨有利于促进生长。而到了4月份就需要阳光了,高温低湿的环境容易引发小麦病害。比如,每年4月份小麦赤霉病就会来势汹汹,农民朋友要提前喷一遍药,做好预防,避免造成减产!

(10)、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11)、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2)、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祭祖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13)、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谚语: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清明有霜梅雨少(苏)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清明响雷头个梅(浙)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14)、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榆:指榆钱)

(15)、所以,清明节气在农历上是不固定的,是由节气所处在太阳黄经度数决定的。有的时候处在农历二月份里,有的时候处在农历三月份里。

(16)、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17)、配合开展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向医生告知活动史、接触史及身体异常情况,不自行购药、服药。

(18)、“清明前,好种棉”,这是对于咱们祖国的华中地区而言,而在华北种棉恰当的节气是在“谷雨”当中,而谷雨节气是清明的下一个节气,所以清明前好种棉说的是华中以南地区的种棉时节点。中国越往南天气当然也就越暖和。

(19)、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0)、清明期间是市民群众的集中祭扫期。为避免现场祭扫引发聚集性疫情,近期全国多地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

4、清明农事谚语怎么说

(1)、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2)、远在春秋时期,人们便学会了用圭表测量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到了秦汉时期,又确立为二十四个节气,其中便包含了清明节。

(3)、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4)、有钱难卖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注:农历五月麦收,需要旱天晾晒,夏季作物需要蹲苗也不需要过量雨水;六月夏季作物需要雨水生长。

(5)、避免在密闭空间中聚会,活动尽可能简短并注意开窗通风。做好科学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

(6)、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7)、雷打谷雨前,涝(洼)地种瓜甜,雷打谷雨后涝地种黄豆。(辽宁)

(8)、 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9)、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0)、正常的年份清明节在农历三月,也有在农历二月的,这是因为农历十九年七闰的缘故。当地老人的说法是,如果清明节在二月的话,不要急着种地,避免碰到倒春寒;如果是在三月的话,那就要抓紧种地了。

(11)、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12)、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13)、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14)、清明节期间,市属公园还将为游客准备“多重好礼”,让大家在公园踏青游园时享受北京园林文化。

(15)、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16)、几分钟的时间把一件文物的结构,它所出产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特点生动又明了地做了说明,让你连走神的机会都没有。看完这些再去博物馆,孩子们看到的就不是安静的文物了,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17)、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18)、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19)、八分钟,八分钟贯穿而来的永恒与生命,如一条细绳。在《父与女》里,爱,死亡,生命是相互相等的,他们的意义总和等于:生生不息。这种悲情,是一种力量,挖掘这悲情,就是在挖掘生命的力量。2001年奥斯卡佳动画短片。

(20)、如发热、干咳、咳痰、咽痛、乏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等症状。不带病上班,不参加社会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打网约车等。戴好口罩,及早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按规定就医。

5、清明农事谚语大全

(1)、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2)、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3)、这句农谚大意是说,如果清明节气在农历二月里,那么农民就不要在清明之前播种春种农作物;如果清明节在农历三月里,那么农作物的播种可以尽量赶在清明之前。

(4)、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5)、正常情况下,清明之后就不再下雪,谷雨之后就不再下霜。但是气候异常,出现倒春寒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清明之后还下雪,谷雨之后还下霜的情形。

(6)、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7)、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8)、谷花养在泥洞里,麦花养在裂缝里。麦怕三月寒,棉怕八月连阴天。

(9)、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缓缓打开《西园雅集图》长卷,看文人骚客抚琴听曲、吟诗赋歌;看山川自然独成一派,古雅明净。用宋代文人精神为笔,以中华古典文学作墨,在2022清明奇妙游里感受文化回归。4月4日19:河南卫视大屏端,18:30优酷 、大象新闻客户端全网首播。

(10)、 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姥爷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记录了小女孩的成长,体现中国人的爱,含蓄,细腻,不动声色,表达了生命的传承和代代延伸。

(1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12)、清明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五个节气,是卯月与辰月的交界点,是仲春与暮春的分界点。这个时候我们观察北斗七星,你会发现它的斗柄指向乙位,处于太阳黄经15度。

(13)、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就要到了,接下来跟小编一起来听听清明有趣的农事谚语,看看农事预警该怎么做?

(14)、 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15)、“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在逐渐消逝,又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之际,“雨纷纷”,人的情绪也在“纷纷”。“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16)、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17)、清明到谷雨这段时间,如果天气比较暖和的话,那么要尽快春耕春种,以免误了农时。

(1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20)、关于清明的诗句《清明呈馆中诸公》元代·高启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1)、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注:初一下雨不要紧,初二阴天可能半月内要有阴雨天。

(2)、对于身体出现不适,特别是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不建议参加祭扫活动。

(3)、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4)、俗语称: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另有:春争日(春天争取早一天就尽量争取早一天播种),夏争时(夏天能争取早一个时辰就争取早一个时辰),五黄六月争回耧(收完麦子要抢种做到分秒必争)。

(5)、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6)、这其实是古人长时间劳作总结出来的经验,老话“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清明雨星星,一亩高粱打一升古人认为,清明下雨是不好的,粮食可能会减产。老话说“清明雨打坟头钱,庄稼汉子愁种田”,意思是说,清明这天如果下雨的话,把压坟头的钱都打透了话,这一年的年景就不是很好。由于持续下雨,田间土壤比较湿,玉米等作物为没法播种,庄稼人就比较犯愁。所以,这句农谚大概意思是说,如果,清明节气下雨的话,一亩地的高粱才能打一升的粮食,也就是粮食减产了!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这句话农谚是对小麦来说的,大意是说,如果清明节前后下雨降温,对小麦的生长是十分不利的,也就是说发生“倒春寒”了。这个时候小麦已经过了返青期,开始拔节了,对于光照的需求是远大于水份的。所以,清明节气前后天气晴朗还是比较有利的。

(7)、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2020年度“首都教育融媒体建设先锋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具影响力”大奖!

(8)、此时,气温转暖,草木萌动,草长莺飞,山花烂漫,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出现清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游玩和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9)、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产量和品质。

(10)、古人将清明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看到桐花就知道清明节到了,每年的清明前后,桐花作为暮春时节的花,四地盛开。此后,各种各样的花也开始慢慢凋谢,从百花争艳的春天,开始转向绿荫初现的夏天。这个时候喜阴的田鼠回到了洞中,喜阳的鸟儿出来活动了。这个时候的山野林间,田间地头,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下过雨之后,也能看到彩虹了。古人就是通过这些细微的观察,用准确的表达,来体现清明节气的物候特征。

(11)、《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12)、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好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13)、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14)、荠菜为野菜中味鲜美者,是因为它富含氨基酸达11种之多。它的钙含量超过豆腐,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相仿。

(15)、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16)、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17)、1)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18)、春季气温多变,应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19)、材料:嫩香椿芽150克,鸡蛋6个,盐、料酒、植物油各适量。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杜牧写的诗,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写的是关于清明节气的。

(1)、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2)、那么为什么清明节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是因为,清明节是以清明节气为准的。换句话说就是,清明节气在哪一天,哪一天就是清明节。

(3)、春笋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

(4)、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5)、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节的祭祖习俗,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虽然清明的节日禁火寒食习俗在宋代才揉合定型普及成为全国民间习俗,但清明节扫墓祭祖、礼敬祖先习俗早已有之。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踏青、扫墓之外,在历史发展中还吸收了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扫墓祭祖的节俗传统自古持续不断,就是到了当今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墓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等,又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祖先的追念。

(6)、庚桃、伏桃收白花,秋桃好坐常秕拉(指棉花桃)

(7)、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8)、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芒。

(9)、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0)、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1)、清明时节,雨声响成一片。江水涨了,潮头淹没了渡口的沙滩。路旁,雪白的梨花冷淡地看着我走过,仿佛责怪我这个时候还在异乡游荡。

(12)、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13)、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14)、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15)、而对于马上的清明节,相信农民朋友都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而春耕往往都在清明前后。而清明时节的天气变化就可以预测今年农作物的收成情况,下面我就和大家介绍有关清明节气的谚语。

(16)、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收成抵一年。三道犁头三道耙,穗子长成狼尾巴。今年不翻冬,明年粮仓空。

(17)、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18)、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19)、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注:五月十三是雨节。传说关公磨刀杀曹操。

(20)、如果今年的清明节气刮的是西北风的话,那就证明着庄稼受西北干旱气候的影响,那农作物在没有雨水的及时补充下长势较弱。

(1)、鉴于国内外疫情现状,坚持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京。

(2)、香椿不仅风味独特,诱人食欲,而且营养价值高,富含钾、钙、镁元素,维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

(3)、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喜斗鸡。

(4)、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5)、清明时节一般都下雨,谷雨一般都不下雨。一旦清明晴天,谷雨下雨,那么这一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6)、棉花土肥雨水多,正枝打杈好收获。棉花不打顶,桃少枝叶盛。

(7)、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8)、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的郊外杨柳一片青翠。

(9)、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清明农时事农谚精辟1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