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的故乡
1、木心先生的感情生活
(1)、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曾三次获奥斯卡纪录影片提名的导演FranciscoBello与TimSternberg在2010年12月前往中国数次访问木心,制作了纪录片《木心:来自地下的笔记》(NotesfromtheUnderground),见证了后期的木心。
(3)、我发现很多人的失落,是忘却了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就此变成自己少年时憎恶的那种人。
(4)、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5)、中央公园东面第五大道的80街到84街之间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上图)。该馆建于1870年,是世界上大的、参观人数多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6)、后,期待我的好友青原君评论木心其诗的书早日出版,也热烈盼望着木心生前挚友李春阳女史早日出版一本关于木心的书。
(7)、書院門口兩側是對烏鎮水鄉歷史上的名家進行了簡要介紹,書院內部環境清幽,古樹圍繞,題有「六朝遺勝」、「梁昭明太子同沈尚書讀書處」的明代古牌坊,是昭明書院的標誌建築。如今,書舍主場地裏已成為一座小型圖書館,從童書漫畫,到英文讀物,到文學作品,到古鎮相關資料等,觀者可以在這裏閱讀小憩,感受書院的文化氛圍。
(8)、木心先生是一位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大师,陈丹青曾称木心先生在海外是与福克纳、海明威编在同一教材中的老作家。进入读者的视野,亦是归功于陈丹青先生。1982年木心先生远赴纽约,重续文学生涯,1989年,为旅居纽约的一群画家和文艺爱好者开讲《世界文学史》。陈丹青在纽约游学七年,听了这5年木心先生教授的文学课,并将课堂笔记整理成《文学回忆录》,在国内出版后,木心这个名词才真正开始走入中国读者的视野。
(9)、树高达千丈,叶落终归根。回归,那是每个人心底深处的故乡情结。1994年,在海边漂泊十几年的木心,悄悄回到故乡乌镇。踏上故土,写下《乌镇》一文。1998年12月,这篇文章发表在台湾《中国时报》。
(10)、必是财神湾所遇之叟通报了消息,他不知道我来此地是看「物」不看「人」的。好多年前故乡就谣传着我的死讯,十足是「家破」「人亡」,怎么这位弱不禁风的「少爷」健步如飞地回来了呢。
(11)、付钱时,硬币中混着一枚美国生丁,店主眼尖,挑出来放在掌中端详。
(12)、五十年代后,分别任中学教师与上海工艺美术设计师,私下写作,积著作二十种,文革初抄没。前后三度被囚禁,成狱中手稿66页。1979年获平反,任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1982年移居纽约。重启绘画与写作,分别在海峡两岸先后出版诗集、文集三十余种。同期,作画不辍。2001年,耶鲁大学美术馆为其举办大型个展,并巡回芝加哥美术馆、夏威夷美术馆、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随展出版精装画册。新世纪木心应家乡乌镇竭诚邀请,于2006年回乡定居。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逝世。同年,乌镇为之起建“木心美术馆”。
(13)、1994年元月九日,木心讲毕“文学回忆录”后一课。六月六日,启程造访英国,抵达伦敦当天,即步出旅馆,走向街头。木心的诗,写遍了欧洲各国,但他从未到过那里。居停纽约的二十四年间,这是他一次跨越大西洋的远行。同年十二月,木心回到阔别十二年的中国,1995年元月,独自寻访暌违五十多年的乌镇。2015年11月15日,木心美术馆正式开幕,仪式上放映了这段由陈丹青当年手持家用DV拍摄的短片,取名《1994》。
(14)、就在同年年初,阔别故乡五十二年的木心先生从纽约回上海,独自踏雪寻访老家,这是他少年离家后第一次归返乌镇,但见故园荒败,老人百感交集,日后写成散文《乌镇》并同名古体四言诗一首,发表在台湾《中国时报》。
(15)、2006年,木心先生在陈丹青的陪同下,离开了纽约,坐上飞往祖国的飞机。当时,飞机要在北京停一停,然后再飞上海。木心先生像小孩子一样嫌飞机飞得慢,等着快点降落。终于,乌镇到了!
(16)、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17)、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
(18)、“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
(19)、陈丹青将当年的听课笔记,整理成厚厚的两册《文学回忆录》,严格说,这不是一本著作,是木心先生讲课的记录,或者说讲义,上下两册,50万字。对于阅读者来说,这是木心解读文学的方式。不是对世界的反抗,而是精神的升华。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木心作为文学的布道者,他有自己的追求,有所不为,在时代的喧嚣中逆流而上,寂寞的眼神中,看穿了千年的繁华。就像一部介绍木心的专题片中,他形单影只在雪地里前行的背影,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20)、木心博覽群書,但他寓所的書寥寥可數。他也不收藏畫冊,在遺物中僅發現一本,是其在紐約購得的達·芬奇古董版畫冊。
2、木心先生的故乡是哪里
(1)、木心喜欢玩文字游戏,行走于散文和诗歌之间,与古人对话。也许他的一部分的遗稿也是在这里写的。
(2)、木心先生有几张照片是在曼哈顿的中央公园拍的。
(3)、1986年,《散文一集》由台北洪范书店出版,是木心第一本出版的著作。
(4)、一楼的过道有一些联盟学生捐赠的画,二楼则有一个较大的展厅,里面都是学生的作品。
(5)、读过木心的书,有些见识,才子气、文人气重,文学味淡。文学史讲座特别是日本文学,也有知识的错误。(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梁艳萍评)
(6)、慢到你和小伙伴们在月光下追逐嬉戏,藏猫猫踢毽子,而不会被催着赶紧去写作业。
(7)、“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8)、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9)、80年代初期,该校更是给中国艺术家发放I-20来美国留学,其中包括木心,陈丹青和旅居纽约的诗人艺术家严力。
(10)、下圖:《石版畫系列》 1985-1990年畫於紐約
(11)、2011年,木心于故乡乌镇逝世,享年84岁。
(12)、1946年,19岁的木心在杭州举办自己的第一次个展
(13)、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
(14)、木心先生作品:《云雀叫了一整天》《即兴判断》《素履之往》《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鱼丽之宴》《我纷纷的情欲》《温莎墓园日记》《爱默生家的恶客》《文学回忆录》(木心口述,陈丹青笔录)
(15)、叶炫清、 叶丽仪(视频)、刘胡轶、 谭维维、
(16)、这句诗似乎不可解释,钥匙与锁在爱情中的意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7)、木心先生于文革期间被捕入狱,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文革结束,又于1977年至1979年遭遇软禁,这是他二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木心先生身为画家,是个局外的画家:作为作家,是个局外的作家。不管是文学还是绘画,他始终持一种局外人的态度,几乎没有人可以自觉做到这样。在国外居住二十几年重回故乡乌镇,故乡早已不是原来的故乡,物非人也非。
(18)、车窗外,弥望桑地,树矮干粗,分支处虬结成团,承着肥肥的白雪——浙江的养蚕业还是兴旺不衰。
(19)、晚年他说“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想了想又加上一句,“但不知去原谅谁”。
(20)、在歌剧院左后方,有一个露天的贝壳剧场(上图右二)。
3、木心先生故乡在哪儿
(1)、什么是一个木心绘画风景的新元素?是一种情绪和风格,类似于北欧版画那灯火辉煌的空间,是一种辉煌的文艺复兴式作品。(美国艺术批评家HiltonKramer评)
(2)、不过,就是萧统的读书处,原是一带恢宏的伽蓝群,有七级浮屠名寿胜塔者,而今只见彤云未散的灰色长天,乌鸦盘旋聒噪。
(3)、贝聿铭的弟子去乌镇,与木心商议如何设计他的美术馆。木心笑言:“贝先生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
(4)、因为我素来不敢「拟人化」的末技,所以这是我第一次采用,只此一次,不会再有什么「物象」值得我破格使用「拟人化」的了。
(5)、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6)、木心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
(7)、哈代曾说“多记印象,少发主见”。每隔一段时日我就会想起这句话,凡记印象的,当时和事后都很安逸,发了主见呢,转身便有悔意,追思起来悻悻不已。
(8)、“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9)、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燒毀,三根手指慘遭折斷。在监禁岁月,木心难以获得纸张。他用飞马牌香烟壳背面,写下被抄没的十余册书名,又在静安区张家宅地段医院特约劳保单背面谱曲。
(10)、“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11)、木心先生是一位全方位的艺术家,他的小说很早就碰触西方现代小说常探讨的议题,包括辜负、遗憾、忏悔及追忆,也讨论人如何站在现代荒原中,仍能保持文明人的尊严。
(12)、桃树不说我是创作桃子的,也没参加桃子协会。
(13)、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4)、1927年,在乌镇东栅栏杆桥孙家老宅中诞生了一个男婴,孙家祖父为其取名为孙璞,意为未经雕琢的玉。果然,这个名为孙璞的男孩,经历世事磨难,成为闻名海内外的艺术家,这便是后来的木心。
(15)、他出身在浙江乌镇首富之家,大作家茅盾是他的舅舅。1948年上海美专毕业后任教,同他的老师林风眠一样,喜欢用中国水墨写意山水,视角构图则完全是西画的方式。但林老师画风更浓丽,木心呢更冷淡朴素些,画风介于象和相象之间。△木心画作
(16)、1952年,担任上海私立四维中学音乐课和美术课教师。
(17)、1946年,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继续探讨中西绘画。
(18)、“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19)、2011年12月21日凌晨,木心先生在他的故土安然离去,此后,有100多名从全国各地赶来乌镇的读者跟他告别。
(20)、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4、木心先生诗歌
(1)、20世纪中国画家中,画作第一个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美国耶鲁大学也收藏有他的33幅水墨画。△木心美术馆
(2)、遗憾的是,木心生前未能去过委托自己的学生、著名画家陈丹青出任馆长,并操心打造的“木心美术馆”。
(3)、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4)、不过有一点我可以确认,纽约的大雪有时候真的很过分,一场接一场,二个月雪化不掉的日子也有过,比如1995年年底到1996年初春。
(5)、從西柵景區內部前往昭明書院路上充滿文人氣息的商業街。
(6)、自1982年起,长居美国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常见于《侨报》的文学副刊。
(7)、当年为了参加《中国好歌曲》的比赛,刘胡轶准备了十多首作品,其中就包括录制前两个月才创作出的《从前慢》,没料到这一首直接被导演组一致同意作为他的参赛第一曲,当刘胡轶回忆起当时为何会选择《从前慢》时,他思索半晌:“可能大家都觉得这首歌的气质有些不同吧。”
(8)、在木心先生的“美专记忆”中,有一位神秘的“C教授”——“我们的C教授终年一身黑西装,白衬衫、黑领带,无懈可击;薄型皮鞋和狭边呢帽,一望而知是法国带回来的;右手无名指上白金的钻戒款式古雅,巴黎十年养成的飘逸深沉,先成了我们的楷模。课间休息时,我们拿出画册来请C教授品评讲解,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分别等级毫不假借。他认为胆大:大画家,胆小:小画家,使我们这群男孩女娃气壮神旺、自负日高,而论素描基础之奠定,他又说画桃子要连桃的茸毛也画出来,大家又为之瞠目结舌。”
(9)、“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多少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可遗憾的是,反观现代人的爱情,到后也只演变成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自我安慰。
(10)、緊接著,來到美術館一層展廳。館內共有三層,二層共有5間展廳,目前均有關於木心先生的常設展對外開放,負一層為特展廳,由於正在施工,目前暫不對外開放。
(11)、导读:自然有人非议,有人冷嘲。他笑嘻嘻地要学生替他作证:木心不是妖怪,是个普通的健康的老头子。他对旅美的艺术家圈子保持距离,冷眼旁观,“来美国11年半,我眼睁睁看了许多人跌下去——就是不肯牺牲世俗的虚荣心,和生活的实利心。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艺术、人生双丰收。生活没有这么便宜的。”
(12)、再内入,从前是三间膳堂,两个起居室,楼上六大四小卧房,现在还有人住着,如果我登楼,巡视一过,遇问,只说这是我从前的家宅,所以我来看看。
(13)、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4)、少小离家,中岁去国,暮年回乡,东栅财神湾186号,是这位艺术家传奇一生的起点与终点。2011年七月,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聘请贝律铭弟子设计,在西栅元宝湖畔起建木心美术馆,2015年十一月开馆。2014年五月,晚晴小筑面南三进辟为木心故居纪念馆。
(15)、12月21日,应主办方文化乌镇的邀请,为纪念木心美术馆开馆三周年暨木心先生逝世七周年,刘胡轶与那些曾将《从前慢》精心改编的演唱者们和谱曲木心作品的音乐家们,在木心先生的故乡乌镇-乌镇大剧院里将上演一场“他们都唱从前慢”纪念演唱会。刘胡轶作为此次活动的策划人,在谈到活动的缘起时表示,这就来自于对木心先生以及其作品的敬爱之心:“想法比较单纯,就是想为先生做点事情。”同时他也小小的剧透了一点,在这场音乐会中他将会献上为木心先生诗词全新谱曲的歌曲作品——《春汗》与《大卫》。
(16)、木心,(1914-2021)诗人,画家。本名孙璞,字仰中,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自幼迷恋绘画与写作。1948年毕业于上海美专。
(17)、那个乌镇的翩翩少年,向世界出发,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
(18)、《从前慢》成为一首歌曲作品到现在已过去3年多。从电视节目刚播出之后便被大受听众喜爱,到成为2015年央视春晚歌曲节目之到至今翻唱的版本仍更新不断,《从前慢》这首作品不禁令人很好奇,这首歌吸引人的魔力到底是什么?
(19)、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20)、四个画展展出期间,美国各家媒体评述文论共14篇,其中包括2003年8月13日刊登在纽约杂志(NewYorkMagazine)由MarkStevens撰写的“DungeonMaster”(地牢大师)一文。
5、木心先生的故居
(1)、“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2)、進入美術館前,臨館而開的是一家美術館藝術衍生品商店,在這裏觀者可以看到木心文集、畫冊、照片,以及T恤、鎮紙、抱枕、絲巾、高仿書法作品、明信片等藝術衍生品在出售。
(3)、后来,陈丹青整理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85讲,逾40万字。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文学史,而是木心的个人文学记忆,是木心之所以为木心的渊源。这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也是文学的福音书。
(4)、1993年左右,木心摄于纽约皇后区杰克逊高地82街旧居正门。
(5)、该馆的副馆长邱辛晔先生跟我分享了当时的会议流程。
(6)、丹青还特地用上海话把“一上来就独步世界”重复了一遍。
(7)、纪念会中,木心的朋友诗人和艺术家严力、早年来自台湾的著名诗人王渝和艺术家张宏图一起回忆了他们和木心在一起的往事,有笔会会员朗诵木心的诗歌,或用上海话朗诵木心的作品“少年朝食”,后,邱辛晔朗诵了他自己写的纪念木心的几首诗。
(8)、秋天晴暖的每一天,都感觉爱情随时会突然降临……
(9)、木心(1927-2011),画家、文学家、诗人,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成年后,以“木心”为笔名。乌镇人,自幼酷爱绘画、文学,习练钢琴和谱曲。12岁写诗,16岁在当地报刊发表散文。1946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49年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
(10)、今后我会在他的文字中继续寻找他在纽约的点点滴滴,以我特殊的方法,纪念这位非凡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11)、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憎恶的那种人。”
(12)、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13)、他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木心先生的故乡是哪里精辟9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