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戏曲精辟76条

牡丹亭戏曲

1、牡丹亭戏曲图片

(1)、在明清时代的封建婚姻,不谈爱情,讲求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根本没有婚姻恋爱的自由。单从《牡丹亭》游园惊梦这折戏中,就可以看出闺阁女子被禁锢得有多厉害:杜丽娘竟不知生活了十多年的南安府家中,还有这么大个美丽后花园!

(2)、剧中的曲文,表现了作者在艺术语言上的成就。特别在抒情方面,在描绘人物性格、刻画杜丽娘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方面细致真实。

(3)、文字格式不限,简体繁体,行书草书隶书任大家自由发挥

(4)、杜丽娘的父亲这时升任淮扬安抚使,临行前就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观”一座,嘱一老道姑看守。而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便准许放她回返人间。

(5)、活动时间:2016年7月7日-2016年7月14日

(6)、巧合的是,浙江越剧团以演出现代戏为主,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杭州越剧院以女子越剧为主,演出历史剧和古装戏的创作模式不同,属于浙江省一家男女合演的越剧团体。其曾因创排《小刀会》《半篮花生》《金凤与银燕》等剧目,声名闻达全国,对推进浙江现代戏乃至全国现代戏的发展发挥过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优势随着新时期小百花越剧的兴盛在逐渐减弱,观众对古装戏和女子越剧的认可,使剧团的发展陷入踟蹰不前的状态。如何重树“男女合演”这面旗帜,重建剧团特色,成为浙越人思考的问题。移植改编经典剧目,追求创作的戏曲化方向,是他们在强化剧团特色过程中释放出的新信号。

(7)、   上海昆剧团是国家重点保护和扶持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成立于1978年,首任团长为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现任团长青年昆剧表演艺术家谷好好。

(8)、主人公杜丽娘的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是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杜丽娘是大家闺秀,从小在封建家长的严格管教下长大。但礼教锁不住人的自然天性。丽娘由《诗经·关雎》而伤春寻春,她感叹自己颜色如花,却不得早成佳配。梦中,她与书生柳梦梅相爱,由于梦中的爱情难以寻觅,感伤而死。后来,柳梦梅游学到此,她又为情而复生。执著地追求爱情,要求个性自由发展是这个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9)、封建礼教对杜丽娘精神上的压抑,是显而易见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许读书深造,只需略学会孝经女德,做做针线女工便是了。当时的那些青年男女读者,因同病相怜,不免为《牡丹亭》中的故事情节唏嘘不已。

(10)、作为优秀的历史剧,《桃花扇》地寓事于情。它绝不仅是寻常眼光里的爱情剧,以男女情事来写国家兴亡,以乱世中侯方域李香君一对的有情人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的社会现实。

(11)、——中国昆曲艺术在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12)、杜丽娘和柳梦梅作为闺门旦和小生的标配角色,对以演绎生旦角色见长的昆剧团来说,《牡丹亭》是他们常演的保留剧目。

(13)、《牡丹亭》爱情至上,倾向于抒情缱意,有小女儿的细腻之态,有情人终成眷属;《桃花扇》家国至上,更倾向于大气叙事,恢弘悲壮,有情人双双出家了。

(14)、   三年后,岭南秀才柳梦梅游学至南安,投宿观中,偶游后园,拾得画像一轴,画中美女似曾相识,仿佛就是梦中幽会的那位小姐。他以一片痴情,连声呼唤。后丽娘回生,二人成就了美满姻缘。

(15)、一代年轻人已经接过了优秀剧目《牡丹亭》的传承,成就经典并不断地发扬光大。感谢浙江昆剧团的坚守与支持。其中《牡丹亭·寻梦》一折由老艺术家沈世华女士扮演杜丽娘。

(16)、“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此时,杜丽娘还在妆楼上。她的妆台紧靠着窗子,窗外是小庭院。在这春日之晨,明媚的阳光洒满院落,徐徐的春风吹得蛛丝来回飘荡,是那样的恬静。丽娘此时的心儿也像那摇荡的晴丝一样在随风飘荡,似乎已飞到了那早已向往的花园。作者融情入景,恰当映衬了丽娘此时此地的心情。接着四句,写丽娘梳妆打扮时的神态。她沉思片刻,也许意识到该走了吧,于是走到妆台前细细地整理着头上的花钿,没在意眼波一转,镜子里现出个如花似玉的美女,顿时羞得她低头掩面,镜子里彩云似的发卷也随着偏歪了。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让镜子来偷看丽娘的面容,从而从侧面进一步衬托了丽娘的美丽,把一个含情脉脉的美貌少女顾影自怜的娇羞之态,活灵活现地托了出来。她欣赏自己的美貌,又怕被人欣赏,她渴望游赏春天的美景,又怕封建礼教伤人。“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一句唱词,细腻地表现了她此时的心理。然而春光是那样的明媚,花园的美景是那样地吸引人,她终于轻移莲步,步出香闺,迈动了游园赏春的步子,也迈出了追求自由幸福理想的第一步。

(17)、叹孤坟何处是俺望夫台?柳郎呵,俺和你死里淘生情似海。

(18)、〔末〕单则是混阳蒸变,看他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一般儿娇凝翠绽魂儿颠。这是景上缘,想内成,因中见。呀,淫邪展污了花台殿。咱待拈片落花儿惊醒他。〔向鬼门丢花介〕他梦酣春透了怎留连?拈花闪碎的红如片。秀才才到的半梦儿;梦毕之时,好送杜小姐仍归香阁。吾神去也。〔下〕

(19)、“牡丹”恁好,浙越为继。经过浙越的改编和传播,承载着古典文学和艺术精华的《牡丹亭》将会被当代更多的观众所熟悉和接受,传统经典文化将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展示和弘扬,从这个角度来说,浙越《牡丹亭》戏曲化的追求与探索,对于其他地方剧团的创作与生产,具有启示作用。

(20)、《牡丹亭》取材于唐代传奇,揭露黑暗,以情反理,故事深切动人,具浪漫主义特色,不拘于声律,曲调优美。人物栩栩如生,描写细腻;语言则在深浅、浓淡、雅俗之间。

2、牡丹亭戏曲

(1)、〔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2)、剧本的抒情色彩很浓,作者以抒情诗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抒情气息。

(3)、《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4)、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传?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身子困乏了,且自隐几而眠。

(5)、由于人物少剧情浅显通俗易懂,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还传播到海外多个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6)、掌握了上述论点,再去读《牡丹亭》,就可以加深我们对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的理解,收获也会更多。当然,《牡丹亭》也不是没有局限,其局限就在剧本的后半段,爱情成功了,戏就完成了一半,礼教与个性解放的矛盾就不再那么尖锐了。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舞台上的《牡丹亭》就只是前半段,后半部只有“硬拷”这一出还保留着,就是老丈人打女婿的那出戏,至于什么“金殿团圆”之类就没人再演了。

(7)、〔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8)、清代的刘中柱有《桃花扇题辞》:“一部传奇,描写五十年前遗事,君臣将相,儿女友朋,无不人人活现,遂成天地间有关系文章。往昔之汤临川,近今之李笠翁,皆非敌手。"

(9)、其作者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     一月的京城舞台上,又见《牡丹亭》,这次是浙江越剧团带来的音乐诗画剧,由陶铁斧改编、导演,廖琪瑛、谢莉莉主演,属于浙越近两年盛大推出的新戏。

(11)、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尚有据可考的有275个剧种。

(12)、主演剧目有《楼会》、《小宴》、《写状》、《刺虎》、《断桥》、《痴梦》、《盗草》、《千里送京娘》、《战金山》等。主演大戏有《1699•桃花扇》、《牡丹亭》、《玉簪记》、《奇双会》、《烟锁宫楼》、《墙头马上》等。

(13)、在程朱礼学兴盛的晚明时期,《牡丹亭》作为罕见大胆歌颂浪漫爱情的戏曲,打动了无数追求爱情,渴望婚姻自由的青年男女的心。

(14)、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咱花神专掌惜玉怜香,竟来保护他,要他云雨十分欢幸也。

(15)、   南宋初年,南安太守杜宝,有个聪明美丽的女儿,名唤丽娘。杜家家教甚严,又请了个老儒生陈良教授丽娘诵习诗书,不许擅出闺门一步。一日,杜丽娘背地和春香去后花园玩耍,对着明媚的春光,不禁感慨万端。她春慵欲眠,梦见一个书生和她在牡丹亭畔的梅花树下幽会。此后,便念念不忘梦中情人,几番寻梦,伤感更增,抑郁成疾,不久去世。临死前,她命春香将一幅自画像藏在太湖石下,并要死后葬在牡丹亭畔。这时杜宝奉旨升迁,离开南安,遂将后花园改作道观,命陈良及石道姑代为看守。

(16)、(步步娇)是杜丽娘欲去游园、将出闺门时唱的一支曲子。被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的桎梏长期禁锢在“小庭深院”的杜丽娘,内心充满了苦闷和怨恨,她渴望冲破礼教的藩篱,走出这牢笼似的闺房,去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明媚的春光、缭乱的春景,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她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情思,她决心瞒着父母,走出深闺,到花园里去游园赏春。这时的杜丽娘,心情是很不平静的。她一方面为将到花园里去游春而感到喜悦,另一方面又怕父母知道了而受责备,她的心情是矛盾的。然而春天的美景是那样吸引人,终于使她下决心步出香闺,向花园走去。在这支曲子里,作者以极其细腻的手法,把丽娘此时所处的具体环境、气氛和她的心理状态作了恰如其分的、栩栩如生的描绘。

(17)、〔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

(18)、《牡丹亭》至情至真,演绎出了情与理之争,重要的仍然是辞彩唯美。尤其《牡丹亭》它所表达的少女情愫,特别适合昆曲的演绎形式,作为昆曲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开创了昆曲的热潮。至今仍是昆剧舞台上,搬演多的传统剧目。

(19)、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20)、汤显祖的《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讲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3、牡丹亭戏曲作者

(1)、受寻幽爱静的道家理念的影响,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大量涉及神鬼异境。剧中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压迫。

(2)、女主人公杜丽娘天生丽质而又多愁善感,豆蔻年华的她,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家中的封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一日,杜丽娘当太守的父亲杜宝聘请一位老儒陈良来给她教学授课,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讲解《诗经》的“关关雎鸠”,就触动了杜丽娘心中的情丝。

(3)、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云霞翠轩,雨丝风片:对应上句‘朝飞暮卷’,‘朝飞’者云也,刚好和‘云霞翠轩’对应,也暗合“画栋朝飞南浦云”的描写;雨丝风片与上句相同,‘暮卷’者雨也,和‘雨丝风片’对应,和“朱帘暮卷西山雨”对应。而后的烟波画船则是点明了地点所在。确实写得好。

(5)、(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萃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6)、在昆曲艺术到达鼎盛之时产生的《牡丹亭》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戏剧的不朽之作。作者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剧作家,他的《牡丹亭》不仅是他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杰出代表。而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让当今的观众为四百年前的梦境感动,剧中的至情超越了不同政见,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时代。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感时伤春时,仍然喜欢轻叹一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说的是戏中词,道的却是人间情。

(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8)、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9)、有人说京剧的节奏太慢,干脆将其压缩——出来就抢、就跑。这不行,节奏快慢应该是相对的。通过上面的介绍,同学们知道中国戏曲的大概特点,它是从说唱文学中派生出来的。下面,我们就要从中国戏曲的发展的角度来谈爱情戏,看《牡丹亭》在中国戏曲史,特别是爱情戏曲发展中的地位、价值和影响,这是我们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10)、(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得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11)、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12)、径曲梦回人杳,闺深佩冷魂销。似雾濛花,如云漏月,一点幽情动早。

(13)、如何“振兴京剧”?有一句话讲得好——“木必生腐然后重生,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挖自己墙脚的往往是自己人。前面提到的“人海战术”、“关公战秦琼”、“杂技表演”都是对传统京剧的践踏。真要为“振兴京剧”着想,就当戒除上述弊端。

(14)、爱情可以超越生死,可以冲破礼教,可以感动冥府朝廷。

(15)、朝飞暮卷:这里指早上和傍晚景色优美。出自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描写了滕王阁地理位置优越,观景位置极好。这里借用了两句词来表达景色优美。

(16)、几百年前,昆曲的产生与流行得益于明朝中后期的经济繁荣,在清朝的康乾盛世达到巅峰。因此它也被称为“盛世元音”。不幸的是曾经的“盛世元音”在近代逐渐衰落,一度从舞台上绝迹。但在2001年,昆曲成为全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本《长生殿》、青春版《牡丹亭》和《1699桃花扇》的上演,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

(17)、下面谈一谈怎么看中国的传统戏曲的问题。仍旧拿《牡丹亭》作例子。《牡丹亭》精彩的一出是“游园惊梦”,此后还有一个独角戏,就是杜丽娘的“寻梦”,她一个人在台上通过唱词表达心理思想;再有就是柳梦梅的独角戏《拾画》、《叫画》。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中国戏曲(无论是昆曲还是京戏)的特点是在于突出主要人物。我认为,观众看戏,演员演戏,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作为演员,必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作为观众,的目的就是盯准台上的表演,不得分散精力。所谓如何欣赏戏曲,简单来讲就是要达到上述的目的。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条,需要条件。首先,戏剧中的独角戏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果在《寻梦》一出里给杜丽娘配上十来个伴舞的,那观众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了,在这一点上,传统戏曲跟流行歌曲不一样。当然,独角戏对演员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一种戏,叫做“对儿戏”,就是两个演员。中国戏的特点就是这样,重点的角色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其实不只是中国,西方的芭蕾舞也是突出重点,主要人物至多不会超过三个。但是现在的舞台表演搞的是“人海战术”,这决不是艺术。其次,观众看戏是希望了解戏剧的情节、人物,而不是看热闹的。现在有人提“振兴京剧”,但追求的是让观众看热闹,是“关公战秦琼”式的舞台串演。我认为,这是“振兴京剧”的误区!应该避免。第现在的戏曲演员也不是在演戏,而是在搞杂技,一出来就翻跟头,显示的是“高难度”的杂技,绝不是戏曲表演。

(18)、中国与欧洲的情况不一样,虽然正式的戏出现得较晚,可是戏曲当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很早就有了。早在《左传》里就有演出的记载,歌舞在周朝就有了。所以,我强调中国戏曲以唱为主,如评戏,河南、河北梆子,是靠声腔的差别来辨别的。中国戏曲有三要素:第一个是歌舞、音乐。第二个因素就是滑稽、讽刺,对时局、统治者有所讥讽,以说笑话形式对统治者或规劝,或讽刺。中国戏曲总伴有滑稽的场面。第三个因素是武打杂技。这三个东西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戏曲。我们到戏场看戏,有文戏、武戏,当然,也有个别的是玩笑戏。可这只是因素。我认为中国的戏曲是跟中国的小说同一源头,戏曲又跟诗词、中国的通俗文学有关系。

(19)、   国家二级演员,工闺门旦。师承昆剧表演艺术家胡锦芳,以及龚隐雷、孔爱萍、徐云秀等名师。2012年拜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

(20)、艺术特色:《牡丹亭还魂记》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作者热情奔放地赋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幻与幽冥三个境界,这显然是作者幻想的产物。

4、牡丹亭戏曲台词

(1)、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

(2)、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3)、三年后,岭南秀才柳梦梅游学至南安,偶游后园,拾得画像一轴,画中美女似曾相识。他以一片痴情,连声呼唤。后丽娘回生,二人成就了美满姻缘。

(4)、陶铁斧对越剧戏曲化的探索,肇始于曾经为越剧、昆曲演员的双重身份。他的艺术生涯始于越剧,曾在安吉县越剧团工作多年,后师从昆曲巾生魁首汪世瑜学习昆曲表演艺术,巾生、冠生皆能在行,主演过《牡丹亭》《长生殿》《断桥》等剧目,唱念兼擅,表演清新优雅,尤善饰演《拾画叫画》中的柳梦梅,洒脱俊雅,独具风采,赢得行家的肯定和赞许。有意思的是,2009年他被调到浙江越剧团工作,又回到越剧圈内。对越剧和昆曲发展历史和艺术特性的了解和熟稔,令他重新考量浙越的定位。他意识到,既然男女合演是剧团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那么,丰富剧团创作能力,提高剧团竞争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越剧戏曲化,可以助推剧团特色的凸显和提高。这就是陶铁斧创演越剧《牡丹亭》的出发点,也是触发他创作冲动的灵感来源。

(5)、看罢给我一种享受的感觉,唱腔优美且韵味十足,身段造型高贵典雅,并在载歌载舞的表演中塑造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在“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的”抒情演绎中感动了观众。

(6)、没错,我们今天说的就是(皂罗袍)选段,原词如下: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7)、在《牡丹亭》之后,出现了两个剧本:《桃花扇》和《长生殿》。这是两个长篇的大剧本,其特点表现为:发展了《牡丹亭》的爱情故事,将爱情与政治结合起来。《桃花扇》写秦淮名妓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故事。他们爱情是产生在反对明末黑暗政治这一基础之上的。他们都有一种爱国的思想,这种志同道合的爱情在《牡丹亭》里是没有的,《牡丹亭》是同情反对礼教者的,而《桃花扇》就有了政治观点的志同道合了,比起《牡丹亭》来又前进了一步。《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讲的是政治与爱情发生了矛盾。《桃花扇》里是政治与爱情的统一。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爱情,建立在老百姓的剥削之上,老百姓不堪忍受剥削,起来反抗,他们的爱情也就产生了危机,后杨贵妃自缢,唐明皇逃亡。可是,洪吸取了《牡丹亭》的特点,让李、杨二人在天上团圆了,这也就摆脱了政治的影响。可以说,《长生殿》既受了《牡丹亭》的影响,但又不同于《牡丹亭》。真正意义上比上述三个剧本更加进一步的作品,不是剧本,而是《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小说。《红楼梦》继承汤显祖作品中要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思想,同时,也达到了政治与爱情相结合的高度。《红楼梦》在这方面,确实是集大成者。它继承了前人思想、艺术上的精华,算得上一部石破天惊的作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牡丹亭》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它不但影响了戏剧本身的发展,还影响了其他体裁文学,如小说,的发展了。

(8)、刘中柱认为此剧艺术水准高于汤显祖堪称第一的。不过论戏曲史上的成就影响,还是《牡丹亭》胜出。《桃花扇》剧照

(9)、据说有的女子因读《牡丹亭》寝食难安,郁闷伤心而死;也有的女演员在演杜丽娘时,入戏太深悲情而亡。

(10)、《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11)、 售票热线:0756-2198888/2558888 

(12)、〔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13)、所谓戏曲化追求,指浙江越剧团遵从越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弘扬越剧古典精神,保持越剧剧种的传统和江南地域文化特色而进行创作。“戏曲化”一词,早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当时剧坛流行的观点是,淡化戏曲创作的程式性、虚拟性和假定性,向话剧学习,强调话剧式的写实性,现代戏创作出现了话剧加唱的倾向。针对这一现象,一些专家指出现代戏创作“要在批判继承传统戏曲艺术的原则、技巧、手法的基础上去创新,一定要反对‘话剧加唱’的做法,一定要按照戏曲的规律去写现代戏”(张庚《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戏曲剧目工作》)。30多年过去了,戏曲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戏曲创作形式更加丰富多元,但地方戏创作问题重重,仍存在非戏曲化的倾向,地方剧种个性越来越模糊,剧团特色逐渐在丢失。当下重提戏曲化,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14)、"场上歌舞,局下指点,知三百年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人,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15)、对于昆曲里我喜欢的却是流行于一时的折子戏。折子戏不过是全剧的几分之 把璀璨的部分留在别人生命里,通常不会上演开始和结局,但或许正是多了一种残缺不全的魅力, 才没有那么多含恨不如意。康熙年间,“折子戏”的演出成为一时的风气。而到了乾隆年间,“折子戏”已经成为昆曲演出的主要形式。璀璨辉煌的“折子戏”,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为坚实的基础。

(16)、关汉卿的《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讲的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发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牡丹亭戏曲精辟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