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简介生平
1、马尔克斯个人经历
(1)、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纯粹的现实生活”,因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2)、命运是既定的,也是流动的。从来都是众多必然的巧合构成了我们在劫难逃的一生而已。命运不是网,是一棵树,它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你依靠,也无处可逃。
(3)、短篇小说集4本:《枯枝败叶》、《恶时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4)、当他们事先张扬着“替妹妹出气”这个明面上的理由,心尖儿释放的是一种无法对人言说的,对命运不公和富贵人家的深的仇视。
(5)、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马尔克斯的作品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了一幅他自己的世界图景。所以如果觉得《百年孤独》的故事过于复杂的朋友,不如先看看《恶时辰》和《枯枝败叶》找找感觉。两者早于《百年孤独》出版,空间、时间格局更小,大概可以被看作是《百年孤独》的子时间线。
(6)、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7)、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流行于拉美地区。
(8)、《百年孤独》在一经出版,在市面上的销量一路飙升。到目前为止,还真的没有哪一部纯文学小说,能够如此的畅销。这本书俨然已经成为了超级畅销书,各大书店,那都是把这本书摆在显眼的位置,可见这本书的影响力。
(9)、另外,马尔克斯认为给他的作品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名号并不恰切,他更愿人们叫“简单的现实主义”。因为他深以为,自己的作品即使俏姑娘能随床单升天,120岁的老妪身体越来越缩小装进一个鞋盒里,但他的每部小说都是根植于现实而非玄幻,他的每个故事形象都是他曾经亲身所见所闻,诗意地处理,只是读者误以为那不可能是现实,他认为正是拉美的现实遭世界忽视,才使这片大陆深陷于它无人援救的孤独之中——它从未得到国际上的正确认识。
(10)、马尔克斯固然一直不喜欢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标签,但始终认为魔幻是拉丁美洲的本质特征。他之所以会以这种方式开启《百年孤独》的写作,跟他的成长环境也有很大关系。马尔克斯自述:在他的成长环境中,很多祖辈都将神话、传说当成生活中真实的一部分,这是极富拉丁美洲特色的世界。而在他潜意识里也受到小时候外祖母讲故事的启发。
(11)、看完之后其实很容易明白,本书大致是在隐喻南美洲的历史。理解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可以把它想象成与现实平行的另一个世界,就叫它世界2好了。世界2和我们所在的真实世界之间就像是隔了一个哈哈镜,真实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会被投射到世界2中,只不过是以一种变形了的形式。马尔克斯的一个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所作的变形总是恰到好处,并且随着时间向后推移,变形的程度也大致越来越小。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安排。人类历史的源头总是与神话纠缠在一起,似乎时间拉的越近,我们就越有祛魅的底气。就好比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告诉你,他已被圣灵附体,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个但丁,即便是信徒,大概都会觉得他精神有问题;但对于信徒而言,基督及其使徒的种种神迹又是真实存在的,这种矛盾的心态大致反应了一种历史认知上的偏差。
(12)、爱情一瞬间就能让一个普通的孩子成为乘风破浪的英雄,我们不要欺骗自己自己很普通。我梦想有一天能坐在马尔克斯的藤摇椅边听他哼小曲,听他讲故事。对于每个人自身在这个世界中不知所措的茫然感的观察和描述,马尔克斯是真诚的。他就是一个永远用全部生命力热爱生活的孩子,我会这么告诉每一个愿意听我说他的人。
(13)、主讲课程: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名著精读、比较文学、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专题、拉美文学选读、西方女性文学、英美戏剧、西方文学名著与电影等。
(14)、霍塞杀死了阿吉拉尔。从此,死者的鬼魂经常出现在他眼前。鬼魂那痛苦而凄凉的眼神,使人日夜不得安宁,他们只好离开村子,外出寻找安身之所。经过两年多的奔波,他们来到一片滩地上。受到梦的启示,二人决定在此定居
(15)、20世纪有影响力的作家之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6)、这让我想起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巜情感教育》时进行的一丝不苟的大量准备工作,没错,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也参考了福楼拜《情感教育》中写作的手法,战争背景若隐若现,始终隐于爱情的帷幕之后。但他认为,福楼拜没有严丝合缝把战争与爱情紧密结合,致使阅读感受有些分离、支离破碎,这是他的失败。为写此书,马尔克斯读了许多19世纪的此类欧洲小说。
(17)、在出版了四本稿酬微薄的书后,我在年过四十时才盼来了能使我真正的靠卖文为生的头几笔版税。此前我的生活中充满了陷阱、推诿、幻想,更要竭力避开无数的诱惑:似乎我干哪行都行,就是当不了作家。
(18)、沉默的大多数:发生之前的沉默、将要发生之时的沉默、发生之后的沉默。
(19)、该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
(20)、有人说,打败你的从来不是生活,而是和你一样陷入困境的人。比起没钱,很多人更怕的是没有希望。
2、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
(1)、1948年,内战,中途辗学。不久,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
(2)、当然,马尔克斯的正义,不是民族主义,不是爱着哥伦比亚的局限之地,而是全世界的普遍正义,他参加过罗素法庭,在他1982年获得诺奖时题为《拉丁美洲的孤独》的演讲里,及在1986年墨西哥伊埃克斯塔帕会议上题为《达摩克利斯剑的灾难》的讲话中,他认为欧洲各国忘了自己为争取独立的奋斗历史,从来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不能理解想革命与独立的真正的拉美国家。为什么认为先进的欧洲人试图在他们的国家实行的社会正义不可以成为拉丁美洲在另一种条件下以另一种方式奋斗的目标呢?他谴责了美国对古巴的封锁。事实上,作为一个响誉世界的作家,他是借他的影响力呼吁尽量公平一点的对话。
(3)、相似的语句总是重复出现,回应着开头那句,让人有点恍惚,又带点警觉,似乎命运早有预兆,而人在流年里浑然不觉,一种时光穿梭抛去又拉回的感觉,延展了故事给人的心理历时空间,契合了书名的“百年孤独”与沦桑之感……
(4)、《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985年。作者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有影响力的作家之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5)、我们在外面的院子里坐了下来,头顶上大群的小虫子飞成了一团雾,我们开始想她的事情。这种事我们先前也做过。也可以说,我们现在做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不过那天晚上的情形不太一样:她说她不会再笑了,以我们对她的了解之深,可以确定的是,噩梦已经变成了事实。我们围成了三角形,想象着她在里面的模样:她出着神,连屋里多得数也数不清的钟表的声音也没有心思去听,而她正是在这些钟表一点一滴、一丝不苟的节奏中慢慢变为尘土的。“哪怕我们有勇气去盼望她死掉也好呀。”我们不约而同地这样想。可我们就想让她保持这样:丑丑的、冷冷的,这算是我们给我们不为人知的缺点再增加点儿自私的成分吧。
(6)、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称号。
(7)、我相信马尔克斯应该不用我放维基简介了,大家都知道。在初二把《百年孤独》当作睡前读物之前,我也一直听信了谣传,觉得这部作品大概很难读,直到自己一口气把它看完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8)、看客的冷漠和质疑,使孪生兄弟手里的杀猪刀逐渐像一点点拉满到的弓箭。一片羽毛落下都能让他们射出。
(9)、我们看看在被害者圣地亚哥家里,在他被杀的那个参加完婚礼酒后的清晨,周围的人本应该有多少个机会可以提前告诉他,让他活下来,但是所有的本应该都未完成。
(10)、看懂马尔克斯,你只要记住一句话,我们来自尘土,仍归于尘土。生命在于过程,与宿命轮回没有什么关系。
(11)、人们说,马尔克斯与政治大咖过往甚密别有用心,但他澄清自己:“作为作家,我对政权感兴趣,因为它集中了人类的全部威严和悲惨。”我想,正是这种纵览历史和世界浩远的眼光,他仍对全人类无限悲悯,才是一个作家成为作家的博大情怀,正是此种悲剧感滋生出力量,推举着他向人类改造和全人类幸福之境迈进。
(12)、不过,在圣地亚哥那天清晨离开家门的时候,地上也已经有人留了一封信,同样是告诉他即将被杀害,但是所有人不希望他死的人,都没有看到。
(13)、在《百年孤独》里,儿子害怕为风流债担责,而追随另一名吉卜赛女郎缓解恐惧,不再回来;母亲乌尔苏拉寻找儿子索性从此走失;父亲千呼万呼寻找妻子无果。这条表面的因果链,一个接一个出走,我们为爱所困所累累所活,每个人寻找的又是什么呢?生命是一团寻找的迷雾,马孔多突然陷入了失散的巨大孤独。面对丈夫何塞的不问生活,沉溺于科学狂想,乌拉苏尔是不想返回原点了吗?看起来,那个肇始的因是吉卜赛人,或许我们就像吉卜赛人,永远在行程中无法安顿自己……
(14)、较之于《霍乱时期的爱情》来说,《族长的秋天》更厚重,它是一部值得大家去回味和重新阅读的作品,这部作品跟我们的《红楼梦》一样,他主张从任何一方都可以开始阅读,而且从任何一方都可以结束阅读,它没有那么多情节等的限制,你可以把它当长篇散文来读,它的文字下工夫远远的胜于《百年孤独》,它是对《百年孤独》的一次具有挑战意义的作品,从风格上超越。
(15)、人的思想是强大的武器。所以小说中说:“给我一个偏见,我将撬动地球。”我们都在等待一个和自己和解的理由,但是那些许久以来对人对己的偏见和执念,让我举步维艰。我杀死了别人,也杀死了自己。
(16)、马尔克斯认为,如果要当一名作家,需知道历史以来的所有文学。他年轻时大量阅读,但喜欢的还是一本西班牙早期的骑士小说,薄伽丘和塞万提斯也受它影响,他还喜欢丹尼尔·狄福的《大疫年纪事》、《俄狄浦斯王》,托尔斯泰的小说他从未买过,尽管他知道《战争与和平》是优秀的长篇小说。由此我们猜想,马尔克斯更喜欢传统的神话、悲剧、冒险小说,这种阅读偏好的影响深深留在了马尔克斯写作的巜百年孤独》的叙事魔幻里。之后,马尔克斯从写作需要出发,他的阅读习惯从文学性偏向文献性的东西。
(17)、其中我感兴趣的地方在于马尔克斯对疾病的描写。大致了解过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就会明白,疾病往往承载着某种特殊的大众共识,比如清朝时往往认为肺结核是一种“文人病”。《族》中总统的疝气似乎也象征着他作为真实的人的那一面的腐败,在其制造自己的替身时,甚至也要把疝气也复制过去;但另一方面,总统却又要制造自身不断复活的假象,这也是他一次次“假死”的原因。这就反应了极端的权力对一个人所造成的异变:一边与死亡共枕,一边又要拥抱不朽。我想不大起来名字了,但是《族》中的总统年轻时曾经在马尔克斯的另一篇短篇里出现过,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根据其描写与《族》中相对照,还是不难判断出来。这两者放在一起可以更好地看出来其一生中的异变。独裁者也曾是普通人。
(18)、马尔克斯要描绘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社会。奥雷连诺之后还是奥雷连诺,阿卡迪奥之后还是阿卡迪奥。家族的浮雕于此显现。
(19)、 (2)在"我"的述中,整体上圣地亚哥处于弱势和无的地位,容易地获得读者的怜悯。
(20)、由此,我们可以料到,即便新闻采写,马尔克斯也更喜欢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他讨厌评论家,因为除了远离故事核心、胡乱吹评自以为是观点的评者外,一些深度评论家的观点破解了甚至连他在写作中也并不知道的秘密,比如他们归纳出他作品中的整体女性的代表形象,这将影响他继续塑造人物,不知道该不该听评论的,我们知道,在写作中是摸索在黑暗行走,这提前的曝光对作家来说或是一件坏事,是打扰。他始终强调他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作家,他不喜欢概念小说哲理小说,他只信服故事的魅力。
3、马尔克斯的生平
(1)、曾有记者问卷调查作家,您对哪些错误宽容?大师答曰:腰部下面犯的错误。又问:如有可能,您想做个什么样的人?答曰:集市上耍魔术的人,并希望具有预卜吉凶的能力。再问:您性格的主要特点?答曰:诚实,包括对我不喜欢的人。又问:您的主要缺点是什么?答:非理性的乐观主义。复问:您喜爱的颜色?答曰:牙买加下午三点时加勒比海的黄色。又问:您愿意在什么地方居住?答:蒙娜丽莎画像背景里那条忧伤的小溪旁。又问:您不屑的历史人物?答:哥伦布。
(2)、从那时算起,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我们都已经习惯看见她坐在那里,辫子总是编了一半,她好像已经溶解在自己的孤独里了。看是能看见她,可她好像失去了天生的现身本领。所以现在我们都知道,她不会再笑了;因为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语气自信而坚定,就像上一次说她不会再走路了一样。我们好像都有把握以后某一天听见她说“我不再看东西了”或是“我不再听东西了”。她的确是个人,却自觉自愿地慢慢放弃了生命的功能,慢慢地把自己的感官逐个丢弃,直到某一天,我们将发现她靠在墙壁上,就像是生平第一次睡着一样。也许这一天的到来还很远,可我们三个人就这样坐在院子里,真希望那天晚上能听见她突然爆发的、如碎玻璃般的尖厉哭声,至少那样我们能有点儿幻觉,觉得家里又有个孩子出生了。当然也是为了相信她获得了重生。
(3)、对内,他也要同胞进行检讨,他认为拉美大陆的男子充满了幻想,女人足可以载入史册,他们那种极端固执的性格常和神话传说混同一起,他们尽疯癫无知,必须尽少地求助于想象,因为对人民来说,大的挑战是缺乏为使他的生活变得可信而必需的常规财富。《百年孤独》里展现的一个个故事绝不只是些奇闻轶事,它想成为谵妄、痛苦、可怕的拉丁美洲的一个文本。
(4)、我们就从被害者和凶手这两条线来展开,看看在这个悲剧和闹剧里,到底是谁的宿命?又是谁的恶意。
(5)、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
(6)、我们早就是成年人了,很久以前就成年了。而她是我们家里大的一个。那天晚上,她本可以和我们坐在一起,身边围坐着一群健健康康的儿女,看看天上的星星是怎样温柔地眨着眼睛。她原本也可以嫁个有钱人或是做某个靠谱男人的情妇,当个体面的主妇。可她却习惯了单维的、直线般的生活,也许是为了不让人们从侧面看出她的缺点或美德吧。我们了解这一切已经有好几年了。就连一天早晨起床后发现她脸朝下趴在院子里,啃着泥土,一动不动,我们也一点儿没感到吃惊。有人告诉我们说,她死了;她是从二楼的窗户摔下来的,摔在了硬硬的黏土上,然后就直挺挺、硬邦邦地趴在那里,趴在潮湿的泥地上。可后来我们才知道,她身上没有摔坏的是对被人疏远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面对虚无的恐惧。我们架着肩膀把她抬了起来。她倒不像我们一开始以为的那样梆硬。相反,她浑身像散了架一样,不听使唤,像个身上还暖暖的死人,还没开始变硬。
(7)、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中娶过七房女人。
(8)、移居国外后他没有荣誉相关的尊贵身份,他可以隐蔽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过普通人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拿空瓶子卖钱换取食费。他曾经誓言当时某不下台就封笔不出版小说,结果5年里说到做到。但在诺奖演说中他透露出对拉美对祖国对人民满满的爱,表现出一个作家的远见和担当。他的品格与他的作品一致。
(9)、对马尔克斯而言,拒绝魔幻的命名,个人认为可以解读为在拒绝成为明信片式异国想象的客体,拒绝成为“蒙昧落后”、“非理性”、“非正常”的象征投射,拒绝沦为西方中心主义用以构建自我的“他者”原材料。
(10)、她两个孪生哥哥为了给妹妹洗清耻辱,在小镇广场人流大的牛奶店呆坐了好久,甚至为了延缓时间还换了几把型号的杀猪刀,大肆宣扬他们要杀死圣地亚哥。
(11)、有一位同学提出,是"通过魔幻讽刺现实",也有同学提出来,"谈论的还是现实,只是魔幻了一点"。
(12)、1961年到1967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妻子梅尔塞德斯、两个儿子罗德里戈和贡泽洛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在那里他担任记者、公关代理人,从事电影脚本写作,并继续创作小说。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后,立即被评论家誉为一部杰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为他赢得各类奖金,并使马尔克斯可以全身心投入写作。
(13)、而在新娘安赫拉家里,是凶手家族的另一条重要主线。
(14)、随着马孔多六畜兴旺,美名远扬,“朝廷”派来了镇长,教会派来了神父。随之,马孔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封建主义”从奴隶制社会脱胎而出。
(15)、1969年-《百年孤独》获意大利基安恰诺奖。
(16)、大师们一直很刻意地在写着现实,他们刻意用“狭隘”的眼光去写荒唐的社会制度,独裁、极权、或是自由。
(17)、但是当他们没有受到真正的、认真的阻止,甚至人们当他们开玩笑一样的调侃和不屑时,孪生兄弟内心这份“不堪其辱”就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同情和重视,甚至被侮辱的感觉会变本加厉。
(18)、生活中很多恶意,初只是一个希望被关注的信号,一个希望和外界连接的意愿。婴儿的哭闹,情侣的吵架,家庭的争执,只是希望我做的事情、我的想法能引起你的重视,继而真正被你看到,让个体的能量球可以在彼此触角的连接中,产生正能量的循环流动,把恶意的萌生弱化消解。
(19)、开篇强调了神奇的力量,不是靠“冰块”这个名词,而是“见识”这个动词;冰块这么一种常见的东西,为什么居然还需要“见识”呢?接下来我们马上就会知道,这是因为,奥雷里亚诺家族是生活在还没有通电的热带国家哥伦比亚,基本没机会看见冰。
(20)、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
4、马尔克斯生平事迹
(1)、其实,世界上本来没有那么多互相伤害,只是因为每个人都太在乎自己了,所以对陌生人的冷漠或者嘲弄,就会把恶意的“血球”越滚越大。
(2)、做这个类比,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和《百年孤独》有相似的地方,一个王朝被推翻,又重建、兴盛。成住坏空,如此循环。
(3)、按照一些人的说法,这种经验式的、家族制的文明是一种所谓的“前喻文明”,前喻文明就是以父辈祖辈为中心,以代代传承的经验为圭臬的宗法社会。
(4)、人或许是这个世界使别人遭受痛苦,而不带其他目的的生物。动物的杀戮因为饥饿或者生存,而人不是,人恶意的萌发,可能仅仅是因为你无意间过得比他更好些,或者我希望你能安抚我的不安,你却总在指责我的不足。
(5)、马尔克斯认为,一种真正的重要影响是在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时,他对你产生深层次的影响,甚至改变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某些观念。因此他更愿意提索福克勒斯、卡夫卡、福克纳、兰波、弗吉尼亚·伍尔芙等。伍尔芙改变了他对时间的概念,使他在一刹那间隐隐约约地看到了马孔多崩溃的全过程和后结局。
(6)、有马尔克斯题词的《百年孤独》第一版,在外国的稀有书籍网站上售价19500美元。
(7)、1969年-《百年孤独》获法国佳外国作品奖。
(8)、只不过你作为被动、无意识地接收文本内容的阅读者的时候,很难体会到马尔克斯用这句话解决了哪些关键问题。只有当你动笔写作,成为时空的创造者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它包含了太多重要的命题。
(9)、照此下去,我的幸福将不属于我自己,只能用来回报父母无尽的溺爱、莫名的担忧和乐观的期望。
(10)、这个句子的基本说法就是,没有叙述的现在时间,你不知道作者是从什么时间点出发来叙述故事。
(11)、加夫列尔·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他的童年时代在外祖父家度过。外祖父是个受人尊敬的退役军官,曾当过上校,性格倔强,为人善良,思想激进。
(12)、九月十三日,我走进风车咖啡馆,进门就听说我的短篇《第三次忍受》被整版刊登在新发布的《观察家报》上。我的第一反应是:坏了,一份报纸五生太伏,我没钱买。
(13)、他认为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文学作品才有份量,因此,他每晚乐此不疲地在床上阅读博尔赫斯又极其讨厌全世界都热爱的博尔赫斯,略萨毫不避讳表示对博尔赫斯的崇敬,而我们的马大师对与他竞逐诺贝尔文学奖的博大师说,我只对你的语言感兴趣。
(14)、正如《百年孤独》中那著名回忆的起始段:“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以及书中途部分的,“数年后面对行刑队时他穿的也是这一双。……”
(15)、当然,马尔克斯的语言是多变的。早期作为记者,受过多年新闻写作训练,这让他也能轻松驾驭简炼简洁的语言风格,他早期的作品节制、严谨,倾向现实主义,如海明威式的,而随文学叙述形式及语气的需要,他同样可变幻出如巜百年孤独》里丰富形象斑澜的语言,如拉美本身那片奇幻的土地,正如他所说,他是随故事的需要形式而安置他的语言风格。而每本小说为它找到一恰当叙述形式是考功夫的,常常决定着小说的成败。
(16)、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其中有《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恶时辰》《格兰德大妈的葬礼》。
(17)、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18)、马尔克斯果然表现的是人的孤独,战争累累后的拉美特异的孤独。
(19)、这句话既指向未来,又能够回溯过去,一下把小说的三个维度都包容在小说第一句话中,也只有这样一个开头,才能显示马孔多镇以及布恩第亚家族的历史沧桑感。
(20)、不幸的是,机智、坚持、关爱都无法战胜贫穷……家里每个人都缺钱,不过这个窟窿太大,我从来没有填满过,而没希望比没钱更令人沮丧。
5、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
(1)、《百年孤独》里的先祖与后辈的人名大量重复,叫阿卡迪奥的都沉溺酒色,叫奥雷连诺的都纵横四方。
(2)、作为读者而言,虽然明白其文字中的现实批判意味,但真正吸引我的还是其他的一些东西。与其说小说的是现实的反射,倒不如说小说比现实更具有生命。所以对于马尔克斯而言,我很少回去查看他小说的现实投射,这样反而影响了阅读体验。
(3)、孪生兄弟对圣地亚哥的偏见,人群对孪生兄弟的偏见,一起让汩汩的恶意沸腾出来。
(4)、马尔克斯早在十八岁时,已确立了构成他全部生活基础的两种信念:“人类当前的命运是社会主义;所有优秀的小说都应是现实的诗意地再现。”后面他的一生,也一直是这两路线路的指引和延续。
(5)、.有些答案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比如谁夺走了安赫拉的贞洁)
(6)、拉美大陆的孤独、沧桑和悲凉,正如《百年孤独》里,曾经并肩作战的朋友奥雷里亚诺上校和马尔克斯在经年战争疲累后的分道扬镳:
(7)、孤独的现实意义:孤独是面对丑恶现实采取的一种不正确的态度
(8)、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当后者将生命的热情献于战争,持久战的㬵着疆局,让人见惯生死,见惯生死无常,也见到能手握的命运的定数,曾经的热血沸腾如烙铁慢慢冷却,只剩坚持下去的钢铁意志,或另觅一丛权力欲望的野心,而冷酷就是必要的盔甲……自然地,他的冷酷和威慑也让人惺惺作态,敬而远之,他感到胜利之后的巨大孤独。曾经为自尊而战、万人效忠和敬仰的奥雷里亚诺上校,后来也因孤独和迷惘,开始变得颓废……
(9)、我问门房,是否允许女友半夜来访,他的回答充满智慧:“不允许,先生。但不该看的,我从来不看。”
(10)、我坚信自己的厄运与生俱来、无可补救,特别是财运和桃花运,命里没有便是无。但我不在乎,因为写好文章不需要好运气。我对荣誉、金钱、衰老一概不感兴趣,我笃信自己会年纪轻轻地死在街头。
(11)、伍迪·艾伦:我想销毁我的大多数电影|新访谈
(12)、马尔克斯20岁时,《观察家报》刊载了他的第二篇小说《夏娃钻进猫肚里》。这篇作品行文流畅,但沿袭了他首部小说的构思和梦境情节,通过讲述转世投胎的故事,将孤独、思乡的情愫与荒宅、冥府的恐怖想象结合在一起,终完成了由恐惧向死亡,进而向现实跨越的过程。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从此浸透在马尔克斯的文学当中,成为其鲜明的个人印记。《百年孤独》更是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元素共冶一炉,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成为魔幻现实主义重要的代表作。后来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之盛,足见马尔克斯地位之崇高。
(13)、———读《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与记者对话》
(14)、1972年-获拉丁美洲文学高奖——加列戈斯文学奖。
(15)、同样,《百年孤独》里面,也许从小与美丽的丽贝卡争宠,见识过家族各成员感情的怪癖动荡,阿玛兰妲于是对爱将信将疑、无法建立安全信任,她嫉恨、尖锐、不乏以死对抗,且误手毒死婶子让她良心备受惩罚,当一段深挚纯真的感情到来,她不知所措的反常,让皮埃特罗难以理解而自杀。皮埃特罗是文明世界一厢情愿的象征,苛守文明国家的规则、秩序,相信人性的美好,他捐赠华丽风琴给教堂,欲收养奥雷里亚诺·何塞为儿子,在马孔多一条街上营造出一个天堂梦幻般的音乐商店,让人们暂忘保守d与自由d内讧战争的恐慌,他以他那一套方式一点一点浸润和感化,他是来自一粒西方的药丸,对原始野性蓬勃的马孔多却不奏效,反而自取灭亡,之后,拉美大陆面对西方世界的入侵与殖民,这后面是不是有一个象征意义呢?
(16)、马尔克斯认为:“好的西班牙语是墨西哥西班牙语:它掺杂了墨西哥土著民族讲的主要方言纳华语、外来的英语、法语,还聪明地创造了一些富有生命力的新词;它要打破一切规律而获得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能慷慨地满足这种生机勃勃的语言的全方位的需要,因此它才让胡安·鲁尔弗的语言如此的美丽而富有震撼力。”在语言表现上,马尔克斯也堪称大师,他从未摒弃民间语言,曾深究尼加拉瓜鲁文·达里奥的诗歌,认为他糅合的民族地方语言无法翻译,也曾据他的十几首诗歌写作过一部小说。
(17)、 分层的效果:“我”在第二层所处的时间居多,使得“我”更多成为一个记录者和证明者,这强化了小说的真实感,读者更容易进入小说的叙事“世界”当中。以此来反观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
(18)、或许正是因为太多现实的残忍和苦痛在这些国家难以言说,才更需要一点超越现实的魔幻精神去解构和延伸。毕竟,苦难的触角伸不到想象的国度。马尔克斯,正是那个国度的国王。
(19)、看似那么多可以让他不死的环节只要稍微改变,那么多恰好的时间只要稍微推延,那么多试图通知他的人只要稍微提前,他活着的概率本该是更大的。但是他却排除万难,逃开了所有生还的可能,无辜茫然又执着必然地,被两兄弟用杀猪刀砍死在了自家紧闭的门口。
(20)、2014年4月18日,据法新社报道,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北京时间18日凌晨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
(1)、先看被害者圣地亚哥的宿命,这是第一条主线。
(2)、圣地亚哥•纳萨尔这个21岁就有丰厚家业的当地帅小伙,在小说第一句话就被杀掉了,绝无起死回生的可能。“圣地亚哥在被杀的那天,清晨五点半就起床了。夜里,他梦见自己冒着蒙蒙细雨,穿过一片榕树林,这短暂的梦境使他沉浸在了幸福之中。但醒来时,仿佛觉得全身盖满了鸟粪。”
(3)、马尔克斯说:“我永远也写不出从概念出发的小说,我从来都是以意象和情感出发,而整本书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从概念出发可以写文学评论或专题论著,但不能写别的东西。”我们或许认为,这是马大师的偏颇,我更相信这是写作者擅长的思维差异,后者仍可构建出一个令人震撼的小说帝国,想想《美丽新世界》的预言魔力,把世界快进了近一个世纪。
(4)、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经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地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
(5)、怀旧总会无视苦难,放大幸福,谁也免不了受它的侵袭。
(6)、下面谈谈我的爱,《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本书的知名度似乎不如《百年孤独》,但文学成就并不比《百》低,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百》更为精致,也是马尔克斯自己爱的作品。
(7)、这里的一草一木,仅仅看着,就在我内心唤起一股无法抗拒的渴望:我要写作,否则我会死掉。过去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但只有那天上午我才认识到这是灵感喷发的紧要关头。“灵感”这个词既可恶又真实,它稍纵即逝,却摧枯拉朽。
(8)、后来花几句谈谈《礼拜二午睡时刻》好了。这大概是马尔克斯精彩的一篇短篇,讲了一位母亲来墓地探望被打死的小偷儿子的故事。本篇的基调就是坚韧而勇敢的母爱,但还是出现了一些暗示其他可能意义的线索,比如不断出现的种植园景象。马尔克斯对于人性的掌握总像是在剑走偏锋的同时牢牢抓住了其本质,这也是他笔下的人物如此震撼的原因之一。看完之后,无论如何都会体会到其中母亲对儿子纯粹而完整的爱意。
(9)、在那个人们早已记不清是鸟语花香还是雾霾阴雨的清晨,嗅觉是不会说谎的,整个小镇都充斥着混杂着杀猪刀遗留在人身上的那种黏糊糊的尸臭和血腥味。
(10)、“行刑队”三个字,透出了故事背景:它发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
(11)、1982年-获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12)、爱情是作者现实遭受的痛苦吗?不,马尔克斯说:人们在书本里描绘爱情,他以为是对感情这东西的认同,感情是人类重要的情愫。而且肯定也是所有动物重要的情愫。
(13)、就个人偏好而言,(我读过的)马尔克斯的小说大概可以做一个如下的排序:
(14)、悲剧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在圣地亚哥被冤死多年以后,当年的新娘安赫拉竟然疯狂地爱上了当初对之没有一点爱意,而且把自己推向死亡之谷的巴亚尔多(前新郎)。为他写了两千多封火辣辣的情信。
(15)、马尔克斯认为后来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并非制度的缺陷,而是苏联人民本身不具备一些素质能力。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作家后的理想主义寄托,信仰让人飘离险岸,也让人沉溺。许多作家都有世界一体的大同思想,这是文学的信仰之光,它或并不代表实际,我们宁愿把它看作某种整体象征罢了。
(16)、飘来荡去的恶意,在事不关己的人身上碰撞、滋生出了一种更可怕的群体冷漠,反过来直接点燃了这份外强中干的恨,导致了这桩凶杀案。在那个清晨之前,他们中没有一个会设想自己将杀猪的手法用到杀人上,也如此技巧娴熟、酣畅淋漓。
(17)、在哈维尔·巴登看来,“爱情和死亡一样永恒,对两者的追求也殊途同归”。
(18)、直到很久以后,沙子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那天上午东山敲开他房门时的情景。
(19)、看似离死亡很远的我们,离四周的恶意却很近。
(20)、他认为人们进入文学作品过于严肃了,以致无形塑造了门槛,如果读者阅读时不是抱着目睹圣物心态,而是能发出像阅读《堂吉诃德》和拉伯雷《巨人传》般惹人捧腹的笑声,那人类的命运将是另外一幅样子。这里,我们猜测,显然不是马尔克斯自我谴责的非理性乐观心态作祟吧。
(1)、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2)、《血色清晨》将《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的故事搬演到了中国乡村。
(3)、在小说第一句就告诉你的结局,却在后暗藏着一个永远无从知晓的谜题。就像马尔克斯故意不揭开《枯枝败叶》中医生的身世之谜、《恶时辰》中的匿名帖之谜一样,而正是这样,圣地亚哥的冤死才更具悲剧色彩。
(4)、秘鲁诗人聂鲁达与马尔克斯互为挚友,不仅他们在文学才华方面惺惺相惜,而且两人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高度一致,这些力量纽带将他们的友谊牢牢绑缚在一起。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精辟1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