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有哪些精辟98条

儒家思想的内涵

1、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孟子对梁惠王说的这段话,主要是阐述仁义的重要性和“利”的危害性。梁惠王将“利”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孟子认为,这种指导思想是十分危险的。如果举国都向钱看,都以利为中心,那么欲壑难填,轻则相互争夺,重则犯上作乱,国家就危在旦夕了。如果以仁义为治国的指导思想,那么,讲仁的人从来不会抛弃父母的;讲义的人从来不会犯上作乱的。可见,孟子虽然重义轻利,但他所说的“义”实质上是整体的、长久的、国家的利。只有提倡仁义,才能谋求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社会才能安定。

(2)、当在中国被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及其道德传统被颠覆后,本应尽快构建全新的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新文化及其道德体系以代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及其道德体系,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在这个尚处于初创阶段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及其道德体系本应继续完善、巩固的时候,各种政治批判运动无休止地席卷而来,尤其是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破坏了整个社会的正常秩序,把刚刚搭建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及其道德体系框架彻底推倒了。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根本来不及进行道德重建,整个社会又被卷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市场经济本质上的趋利性,这种观念在客观上也很容易地被引入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尤其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出现了正义缺失、道德滑坡、风气败坏、贪腐成灾等等不良现象,阻碍了中国的快速崛起。

(3)、满足汉武帝将君主权力化、神圣化的内在要求。

(4)、儒家的“修身”是有目的的,《周易·系辞下》中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人们为人行事要益于社会而安身,以达到对道德的推崇。个人通过道德修养,以使其精神境界得以升华,来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事业,实践“立大本行达道”的大事业。这对个人自身说,其人生境界自有一内外和谐的“安身立命”处,也就是宋儒所追求的“孔颜乐处”了。朱熹在其《答张敬夫书》中与敬夫讨论“中和义”时说:“而今而后,乃知浩浩大化之中,自家自有个安宅,正是自家安身立命、主宰知觉处,所以立大本行达道之枢要,所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乃在于此。”儒家认为,找一“安身立命”处,对自己的身心内外之和谐至关重要,所以朱熹说:“但能致中和于一身,则天下虽乱,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而为安泰;其不能者,天下虽治,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而为乖错。一国一家,莫不然。”

(5)、(4)儒家强调为政以德,倡导为官者勤政廉洁。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也可称为德治或仁政。仁政,即爱民、利民。要做到这些,为人君者就必须修德——“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以身作则。具体为:“正”——“政者,正也”;“廉”——“欲而不贪”,“见利思义”;“勤”——“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俭”——“节用而爱人”等等。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为政以德、勤政廉洁及其与此关联的荣辱观、羞耻观等为今天现代社会反腐倡廉从政治伦理、制度伦理等维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6)、从国际层面来看,总书记在2013年3月24日访问俄罗斯时,在莫斯科国家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充分说明在目前全球政治多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要相互承认并尊重对方的个性存在,不能以己度人,不能把自己的观点、价值观强加于人。当今世界的繁荣发展与丰富多彩,正是各个不同国家的文化、制度、价值观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结果。可见“和而不同”思想不仅在处理我们个人关系,而且在国际关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7)、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如此,则于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公孙丑上》)

(8)、很多人认为儒家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有着很多的变异。其实这种变异是把儒家精华的内容进一步地提升和创新,并与其他诸子百家积极的一面溶合在一起,以达到治国平天下,成为封建专制的正统文化。

(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10)、有学者指出,儒学是一种伦理型的人学,儒家文化除了在伦理道德价值方面有其内在的意义之外,显然也是促成今日东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儒家文化倡导人我兼顾、己群诸重的整体主义伦理观,与西方倡导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伦理观迥然不同,而儒家文化倡导个人对组织的忠诚、奉献、责任也不同于早期新教伦理,不仅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组织大有裨益,也是促使东亚地区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伦理基础。事实上,在今天的儒家文化圈里的国家和地区,儒家学说已经展示了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新秩序构建的潜在作用。

(11)、如果自我的身心内外能够做到中正和谐,即使天下大乱,在自己和天地万物之间,对自己的身心安宁康泰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自我的身心内外做不到中正和谐,即使天下治理得很好,自己的身心也将是不安和错乱的。无论治世、乱世,自己都应修德敬业,这样就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尽伦尽职,在离开人世的时候将是很安宁的,所以张载《西铭》的后两句话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

(12)、既然《大学》并非性命之书,它受到宋儒的关注当另有原因。其实如前文所述,《大学》主要反映的是儒家主内派一系成己安人、“为政以德”思想,其特点在于突出、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把修身看作政治的根本,将政治道德化,走上了一条德治也就是人治的道路。《大学》受到关注,恐怕在于它的这一思想特点。从这一点看,刘子健先生的观点可能更有说服力,也更值得重视。刘先生认为,儒学从北宋到南宋经历了一个内在的转向,不再关注制度的变革,而热衷于内在道德的完善。这一转向的起因是王安石变法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而其实质则是对何为儒家正统的不同认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制度改革派”认为,儒家经典中已经提供了制度典范,这种制度之所以没有被实现,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推行真理的途径和方法。而“道德保守主义者”极力抨击各项改革措施毫无价值、不合时宜、不道德,认为王安石将功利置于道德之上,又将国家置于社会之上,本末倒置,犯了根本性的错误,他们坚信道德的方法是的出路,必须旗帜鲜明地弘扬儒家正统道德原则。而这种正统观念就来自《大学》,核心是认为建立秩序的关键在于“正心”“诚意”,这成为朱熹新儒家学派的一个口号。既然变法的大门已经关闭,制度变革成为不可提及的禁区,权力被高度集中在皇帝手里,至高无上的专制君主是的关键。所以政治的根本不在于变制度,而在于正人心。正人心包括“正其心”“正君心”“正天下之心”三个方面,其中正君心是根本、关键,而朱熹的“正君心”正是来自《大学》与《孟子》。对于正君心,朱熹不仅理论上言之,实践上更是行之。

(13)、“修德”、“讲学”、“改过”、“向善”是孔子儒家提倡的做人的道理,是使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有意义的路径。

(14)、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并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即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句话中,其意思是说爱自己家的老人,进而把敬爱之心推广到别家老人身上,从而也去敬爱别家老人;疼爱自己的幼儿,同时把疼爱之心推广到别的幼儿身上,从而也去疼爱别的幼儿。人们如果能在家中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对自己的兄弟顺从,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社会尽忠。我们经常会讲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何以能爱别人?那么,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的人何以能使自己的家庭和谐?一个没有充满爱的社会何以能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可见仁的基本目标就是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把整个国家建成一个尊老爱幼、和谐相爱、秩序井然的社会。

(15)、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匮乏,我们的道德观念越来越下滑。物欲横流,人心险恶,极端事件层出不穷,这些年来,仁义礼智信都去哪儿了?我们真的需要儒家精神来医治世道人心。

(16)、孝儒家的伦理范畴。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中根本的。孝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在家庭关系中的表现,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一直视为高的美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7)、辛亥革命至今一百多年,激进的思想文化运动,举国上下的批林批孔,儒家遭到了批判和攻击,这是一场文化的浩劫。但是儒家并没有被完全抛弃,而是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儒家强大的文化阵容,并不是蚍蜉撼树能所动摇。

(18)、在市场储藏货物不征税,对积压的货物则依法收购;关卡上对来往商人只作嵇查,不征税;农民只要助耕公田,不另征税;对一般居民,不收额外的劳役钱和地税,这都是为减轻百姓的负担。

(19)、“大同”是儒家追求的目标之一。《礼记·礼运》就谈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儒家对“大同”社会的典型描述。为了实现天下“大同”,儒家更重视求“大一统”,即实现“大同”首先要实现天下“大一统”,只有天下“大一统”,才能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求大同”就是求“大一统”。

(20)、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重要的范畴之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2、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有哪些

(1)、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2)、第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个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3)、政治中的诚信是重要的,政府取信于民是政治有序运转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如果失信于民,百姓将会离心离德,势必危及到政权的巩固。那些以权谋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腐败官员,是败坏政府声誉的罪魁祸首。我们看到,d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d中央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老虎苍蝇一起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净化了社会风气,使人民对d和政府信心大增,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4)、治理社会是要靠人来治理,让什么人来治理就要看他自身的道德修养,道德修道是以合不合“道”为标准,这里的“道”是指“天下之达道”,即“和谐”,而做到使社会和谐就要有“仁爱”之心。

(5)、廉是指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

(6)、先秦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到了汉代,统治者为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被确立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大一统”。

(7)、我认为,也许孔子儒家的“仁学”能对造就“人与人”,扩而大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和谐,即造就“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8)、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儒家思想原来是一种学派,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血液,转化为我们的民族性格,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9)、儒家思想十分丰富。就个体讲,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比照元素论,古人开出过三德、五行、六德等德目。孔孟讲的是“圣”端;董仲舒改为“信”端。

(10)、思想方面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董仲舒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一些思想杂糅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更适合于统治的思想。如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进一步神化君权。此时期的新儒学思想得到了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11)、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

(12)、那么,为何《大学》在宋代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并上升为理学的核心经典呢?学界流行的看法是,汉唐儒学主要是章句之学,虽于礼义制度有所建树,但对天道性命的本源问题却了无新意,缺乏形而上的探索,结果在佛老的冲击下败下阵了,出现了“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窘境。所以从北宋开始,儒者开始关注“性与天道”的问题,通过阐发天道性命,以解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与《中庸》作为性命之书,受到儒者的重视,地位由此得到提升。但“性命之书”的说法可能更适合《中庸》,却不一定适合《大学》。从内容上看,《大学》基本没有涉及天道性命的问题,虽然谈到诚意、慎独,但主要是从修身上讲,没有涉及宇宙本体。借用牟宗三先生的说法,《大学》属于“横摄的系统”,而不是“纵贯的系统”。从朱子的论述来看,他重视《大学》也是着眼于为学次第,而不是形而上的内容。在朱子的眼里,《大学》恰恰代表的是“实处”,而不是“无形影处”;是“下面”的根脚,而不是“上面”的功夫。可见,《大学》为“性命之书”的说法,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13)、自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儒学,崇尚圣王倡导德治,儒家文化便开始在中国崭露头角。经汉代,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始立为中国传统社会正统思想。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借鉴和汲取释、道哲学的一些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即所谓“援释入儒”、“援道入儒”,弥补了先秦儒家在天道人性等理论上存在的缺陷,使儒家学说在其理论体系上更加严密和精致。这种完善后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的出现,也更加巩固了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社会牢不可破的正统支配地位,对中国传统社会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意识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14)、儒家四书六经其综旨是如何做人,讲的是仁义二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既是人的修身齐家,又是高道德标准的思想境界。虽说不用以治国平天下,但是能够给社会带来稳定与和谐。儒家的积极入世而务实,儒家的讲善良,讲仁义,讲诚信,讲忠孝,无论处在哪一个历史阶段,都是时代的强音,它将继续千年咏留传。

(15)、孔子曰:道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孟子·离娄上》)

(16)、(5)儒家文化体系具有强烈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愿意接纳和汲取其他优秀文化。这种开放性源于儒家文化中的善性本质。汉代的董仲舒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先秦儒学本身进行了大改造,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将儒学神学化、政治化。到了宋明时期,宋明理学突出的是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来完善儒家学说。在现代社会,这种来自文化传统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中国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主动学习和汲取。

(17)、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领导哲学从阐释世界与人生本源的规律出发,得到了对领导理论精辟的阐述和分析,并且对领导的内涵做出了为本质和精准的界定。“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明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18)、礼是中国古代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春秋时的政治家子产先把“礼”当作人们行为的规范。

(19)、儒家在讨论义时往往和具体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如义和利的关系,孔子认为要“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孟子》首篇就谈到“义利”的问题,其思想很是值得深思。

(20)、“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它要求人们不能把“人”看成是和“天”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就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应“知天”(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且应该“畏天”(对自然界应该敬畏,要把保护“天”作为一种神圣的责任)。

3、简述儒家思想的内涵

(1)、我认为,也许孔子儒家的“仁学”能对造就“人与人”,扩而大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和谐,即造就“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2)、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可以说其起源很早。我们知道,《周易》本来是一部卜筮的书,它是人用来占卜、问吉凶祸福的。向谁问?是向“天问”,“人”向“天”问吉凶祸福,《易经》记述了这些,所以这就成为“天”、“人”关系的书。所以宋儒对“天人合一”思想发挥得更加深刻了,例如程颐说:“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朱熹说得更明白:“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则天又有人矣。”在人产生之初时,虽然得之于天(由天产生的),但是一旦有了人,“天”的道理就要由“人”来彰显,即“人”对“天”就有了一个责任。如果没有“人”,如何能体现“天”的活泼气象,如何体现“天”的“自强不息”,“地”的“厚德载物”呢?所以人应该知道“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能分割为二。所以,《郭店竹简·语丛一》中说:“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知道了“天道”(自然运行的规律)和“人道”(人类社会生活的规律),这样才叫做知道“天”和“人”有一个统一的道理,然后才可以知道“天”(天道)和“人”(“人道”,社会)发展的趋向。我们可以说,“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不同,“外在关系”是说在“天”与“人”二者之间是各自独立的,各不相干的;而“内在关系”是说在“天”、“人”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即不离的关系。因此,“天人合一”虽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很古老的哲学命题,它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石,它同时也是一常新的人类社会需要不断给以新的诠释的命题。我们在考虑人类自身问题时,必须考虑与“天”(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而且应结合“天人合一”的观念来不断深入探讨“天”和“人”存在着的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当前人类社会不正是由于长期严重地忽略了“天”与“人”的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正在受惩罚吗?不是“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吗?

(3)、第儒学的廉政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当代反腐倡廉的借鉴。孔子与历代大儒,都是廉政理论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孔子“政者正也”一语,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其“修己以安百姓”、“礼,与其奢也宁俭”等主张,就包含了丰富的廉政思想。《管子·牧民》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周礼》有考核官员的六计,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都以廉德为核心。可以说,儒家的政治文化,是以廉德为核心的廉政文化。

(4)、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涵盖“中”)、正义(涵盖“正”),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5)、“总的来说,新儒家哲学倾向于强调儒家道德思想中内向的一面,强调内省的训练,强调深植于个体人心当中的内在化的道德观念,而非社会模式的或政治架构当中的道德观念。”“在新儒家学者的头脑中,重要的就是修身和内心的思想。它们倾向于转向内在。”(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刘先生虽然所说的是宋代儒学的整体走向,但同样有助于理解《大学》地位的变化。正是南宋儒学的内在转向,使得《大学》受到人们的关注,并经朱子的诠释,一跃成为儒家的核心经典。

(6)、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学说认为,“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死物,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刚健的大流行。“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而使人不能真正得到天的恩惠。“知天”和“畏天”的统正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表现,从而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责任。“天人合一”这个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该如何认识“天”,同样也包含着“人”应该尊敬“天”,因为“天”有其神圣性。这也许正是由于中国儒家没有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如佛教和基督教等),但是它却具有一定的“宗教性”。也许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儒家思想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这就是它认为“人”依“天”所具有的“内在”品德经过自我德行修养而实现其“超凡入圣”的“超越性”。

(7)、而“诚”的含义较“信”来说有所不同。《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这里,诚更多地表达的是人发自内心之道德本性,能言必能行。所以,朱熹也说“信不足以尽诚”。(《朱子语类》卷六)“诚”一般直指内心,是一种真实、诚恳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而“信”则涉及一个人外在的言行,涉及到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说“信”的重心在人,是关系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而“诚”的重心在我,是关心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多的是关心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正所谓“内诚于己,外信于人”。

(8)、儒家文化及其伦理思想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的规范体系,如何应对新的全球经济整合和文化一体化趋势,而能够使其推陈出新,这是儒家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儒家学说与现代化似乎并不适应。在韦伯看来,尽管代表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文化也得出了功利主义的结论,但较之新教伦理“理性的改造世界”,儒家“理性的适应世界”不仅无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其心态特征反而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阻碍。

(9)、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

(10)、这种情况的存在,应该说和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有关,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笛卡尔的哲学……他完成了或者说极近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精神界和物质界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外一个。”这就是说,西方哲学长期把精神和物质看成是各自独立的,互不相干的,因此其哲学以“外在关系”(“人”和“自然”是互不相关的二元)立论,或者说其思维模式以“心”、“物”为独立的二元,研究一个可以不牵涉另外一个(但西方哲学在现代有一转向,例怀德海的《过程哲学》,对西方原有的二元思维方式进行了批评)。这就是说西方的思维模式从轴心时代的柏拉图起就是以“主—客”(即“心—物”或“天—人”)二分立论。然而中国哲学在思维模式上与之有着根本的不同,也是在轴心时代就以“天人合一”(即“主客相即不离”)立论。

(11)、(1)现代社会注重个人价值的发掘与实现,儒家对人的完善的关怀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儒家强调内修内圣,由立德、立言进而立功,积微成显,生而有益,死而不朽。在儒家看来,这种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基础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可以与圣人同,才可以王天下,即天下敬仰与归服。这一思想与马斯洛所说现代社会人以追求自我实现为其高需求并不矛盾。

(12)、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抒发的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激励了无数追求道义的志士仁人。公平、正义是道义的重要内容,《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蕴含着古代公正意识的“均平”思想。

(13)、历代儒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追求,形成了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如“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

(14)、在答疑环节中,陈寒鸣先生就理论与实践、政治立场与思想事实及平民儒学和官方儒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15)、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16)、(土生书院)国学堂走进临潼行者初级中学《国学中的人生智慧》

(17)、儒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也由于后来儒学大者的有些异化,存在有很多槽粕,这也是事实。但是我们以辨正的以批判性地吸取精华,扬长避短,去伪存真,这才是好的传承。任何一门思想体系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都有他的不足之处,只是需要我们的正确对待。

(18)、儒家思想核心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法治等德道思想‘’。

(19)、梁涛丨儒学的两个面相——孔孟之道和孔荀之制

(20)、中国古代重民思想渊源甚早。《尚书·五子之歌》说:“民唯邦本,本固邦宁。”《尚书·酒诰》说:“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先儒周公更是注重“敬德保民”,可以说,“民本”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要范畴,是“德治”的根本。

4、儒家思想仁的内涵

(1)、悌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

(2)、政治方面汉武帝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学。

(3)、人们常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实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诚信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商家诚实守信,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换句话说,诚信是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石,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和完善的灵魂。有诚信就赢得市场,没有诚信就没有市场,可以说,诚信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4)、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

(5)、从《易传·文言》中的“刚健中正”到《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董仲舒的“不患贫而患不均”,都体现了人们对“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的公平公正理想的追求。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7)、孟子的上述思想涉及到一个重要命题,即义利关系问题。儒家的代表人物一般都把义置于利之上,重义轻利。如《论语》中就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更是至理名言。儒家的义利观,是把义和利看作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其统一性在于义而生利,利中含义,以义统利。孔子说“见利思义”和“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就是说明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说明重仁义、让利于民、让利于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这种美德在民间的影响更为深远。

(8)、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9)、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倡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念,要把“能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d和国家的一项主要任务,既要“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又要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形成“社会主义义利观”,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0)、如果我们以儒家的“合天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来为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思想资源,以“同人我”(人我合一)的观念来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可以用“一内外”来调节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

(11)、(土生书院)国学难懂,校训难懂,没关系,土生书院让你懂!

(12)、儒家不仅重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更重视人文生态的改良与提高。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以及人际关系时,主张摆正心态,仁爱为先,与人为善,这是君子和而不同和“恕”道的真谛所在,也正体现了儒学核心价值的当代意义。

(13)、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14)、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卷一《梁惠王章句上》) 

(15)、(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16)、梁涛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来都是《大学》的提倡者

(17)、王夫之的话,可以说是对“天人合一”思想,也就是“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的很好的解释。“人道”本于“天道”(因“人”是“天”的一部分),讨论“人道”不能离开“天道”,同样讨论“天道”也必须考虑“人道”,这是因为“人道”的“日用事物当然之理”,也是“天道”的阴阳变化的秩序。所以张载说:《周易》这部书“得天而未始遗人”。

(18)、汉初,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的复兴,叔孙通制礼仪,陆贾、贾谊等让刘邦尊儒,融合诸子思想发展改造儒学,适应统治需要,扩大儒学影响力。汉武帝时终成为统治思想同时开始经学化、政治化。汉宣帝、汉成帝时经学统治地位全面确立,经学与政治紧密结合,加强了经学对行政的干预和影响。

(19)、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

5、孔子和孟子儒家思想的内涵

(1)、由“道”的正义性出发,孟子认为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因而孟子反对非正义战争,赞扬正义的征伐。孟子所处的时代,更是诸侯国林立,他们不实行王道,而是用战争杀戮的手段,对内镇压,对外扩张,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针对当时兼并战争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情况,孟子推崇仁义之师,认为仁义之师的征伐是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就像大旱时节人们渴望下雨一样。仁义之师的征伐是“顺乎天而应乎人”,是受人民欢迎的。所以孟子赞扬商汤,认为商汤推翻了暴政,其使用暴力具有正义性,受到了人民的拥护。

(2)、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有影响的学派。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是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 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3)、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提出的新研究成果认为:儒家思想核心,就个体而言,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

(4)、为加强君权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神化皇权,但人君要仿效天道实行仁政;

(5)、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6)、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如今现在各国争先建立的孔子学院,说明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历史上,也深深的融入的社会的各个角落!

(7)、从文字演变史可知,“和”字的产生源于上古的乐器及音乐,并由乐器的合奏及音乐的合鸣,引申出“和谐”、“和合”、“唱和”、“和美”等涵义。另一方面,“和”字的演变与作为酒器的“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由酒器能够调酒的作用,引申出“调和”、“调节”、“调味”等涵义。

(8)、可见“制民之产”包括解决人民的土地、衣食、教育等问题,这同时也是“仁政”的基本目标。

(9)、中华文明为什么延绵不绝?因为从古至今,中华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核心,那就是关于一个伟大民族的认同与梦想。所有的人也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10)、(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11)、思想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

(12)、第儒家生态观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儒家生态观的基本原则是“天人合万物一体、和谐用中、人文化成”。儒家开发自然资源的策略是“和谐用中”,主张爱惜资源、取用有节,禁发以时。在儒家看来,天地万物皆为一体,因此,作为“为天下贵”的人类应当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天地万物,在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时,应当采取“适度开发”的态度,不可开发无度,竭泽而渔,以免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当今时代,人类追求现代化、不断开发自然资源的欲望是合情合理的,但人类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局限性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因此,必须顾及人类生存的整体利益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采取适度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与策略。儒家“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名言及其“万物一体,和谐用中”的生态观完全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应当在实践中长期坚持。

(13)、关于“人和自然矛盾”的问题。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个《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在其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我认为,这话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如果如此发展下去,将会遇到严重的危机。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虽然可以给人们造福,但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大量破坏自然的工具,而且也掌握了毁灭人自身的武器。对自然界的无量开发和破坏,资源的浪费,不仅造成“自然和谐”的破坏,而且严重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

(14)、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

(15)、忠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孔子所说的“忠”,是指和别人的一种关系,尽力帮助别人叫做“忠”。“忠”又特指忠君。对长辈能尽孝道也是“忠”。

(16)、儒家认为,坚守正义是事业成功的。荀子说:“行义以正,事业以成。”(《荀子·赋篇》)贾谊也说:“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新书·威不信》)尤其是在掌握政权后,更要坚守正义,克服一己私欲,因为“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六韬·明传》)

(17)、自从孔子奠定儒学的理论基础、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经过历代儒者的阐明与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儒学价值观的观念体系。历代儒者对儒学价值观的认识与概述代有异同,既有历久弥新的常道,也有与时俱进的变道。

(18)、   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有哪些精辟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