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关于孝道的名言精辟79条

儒家关于孝的名言

1、了解儒家关于孝的思想的五本古典

(1)、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周,战国哲学家庄子

(2)、原文: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译文:从前的贤明君主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感化民众,所以他首先表现为博爱,人民因此没敢遗弃父母双亲的;向人民陈述道德、礼义,人民就起来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谦让垂范于人民,于是人民就不争斗,用礼仪和音乐引导他们,人民就和睦相处;告诉人民对值得喜好的美的东西和今人厌恶的丑的东西的区别,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

(6)、父母患病须要尽那忧虑的心。求医诊治,以祈早日痊愈,如果还没见效的话,必要继续就医,不可放任才好。

(7)、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增广贤文》

(8)、原文: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9)、释义: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

(10)、解语:任贤有贰心则如无任,去邪有犹豫则如不去,结果,贤者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奸邪反而更为猖獗。

(11)、这是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当一个人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无须多言,其他人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一个人自身不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信服他的。

(12)、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13)、日常在家里的时候,要尽恭敬的孝心,早晚要问候请安,一日三餐,还有以外的饮食,都要敬意,不可有些怠慢。养亲的时候,须要和乐的心情,时常现出和颜悦色,言笑承欢,使父母没有感到不安。

(14)、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类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尽孝是为人子女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判断一个人本性善恶的基本一个品行。

(1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先秦〕孔子:《论语·里仁》

(17)、儒家宗教根源于对生命创造者的感恩之情与敬畏之心,“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论语》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孝道的言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儒家强调“博学于文”,以重视教育著称。孔子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若要成为“君子”,“文”(后天的文化教育)与“质”(质朴的善良本性)缺一不可,因而,“学文”是儒者不可或缺的人生内容。不过,勤奋好学、自学成才的儒宗孔子认为,就做人的根本而言,比“学文”更加重要的是“孝”与“弟”,即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

(18)、接下来跟着儒易风水馆我们来探究一下“五常”与每个个体人的关系:

(19)、原文: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2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儒家关于孝道的名言

(1)、解语: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情人眼里的“人”未必是个美人,但在有情者眼里就像西施一样地美丽。俗话也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个仇人眼中的“仇人”未必是个坏人,但在仇人看来就特别感到憎恶和可恨。

(2)、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3)、解语:人是复杂的,所以能够知人,识别出哪些是善人,哪些是恶人,哪些是有才能的人,哪些是平庸的人,就是聪明。在古代,识人之学即是帝王之术,能识人才能成就一个帝国。而今企业用人、生活交友、商务合作,甚至婚姻爱情都逃不过识人这一过程,所以能看人、看得准人,的确是一个人取得自身发展、获取良性朋友圈的关键之处。

(4)、孔子说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更加普遍了。很多人给父母一点钱,供给父母吃喝用住,就觉得已经尽孝了,父母要是唠叨两句,他就不耐烦,甚至还会顶撞父母,给父母脸色看。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还不如那些犬马了,那些犬马,有的都知道恭敬主人,不会顶撞主人。

(5)、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格言集锦》

(6)、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清代文人王中书《劝孝歌》

(7)、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孝经·谏诤》

(8)、赏析:不符合礼法的事情,就不去说,不符合道德的事情就不去做。不符合礼法的言语,不轻易说,自身的行为不特意考虑也不会越轨。

(9)、译文: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目标。所谓孝,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10)、如果服从命令,就会表现得像禽兽一样野蛮;不服从命令,则显得文明而富有修养;那就不应该服从命令,而应该“犯上”。

(1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X年底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子钜惠我,我对曰:‘无违’。”

(12)、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孝经》《孝经·庶人》

(13)、释义: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14)、孔子出来后对子贡说:“刚才,国君问我:‘儿子服从父亲就是孝,对吗?臣子服从君主就是忠贞,是吗?’一连问了三次,我都没有回答,你怎么看?”

(1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16)、◎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

(17)、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代官员何铸

(18)、释义:堆造九仞之高的高山,因只欠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19)、翻译: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20)、儒家的伦理范畴。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中根本的。孝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在家庭关系中的表现,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一直视为高的美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始终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又《三才》:“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儒家关于孝的五部典籍

(1)、解语:一件事情谋划好了,就要有信心去办,切莫在办的过程中猜疑犹豫,否则就可能无所成就。为政,就要勤勉谨慎,切莫怠慢疏忽,漫不经心,否则就会使之荒废或产生混乱。这两句多用来告诫人们办事要有信心和勇气,从政要勤劳经心。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赏析:爱护自己父母的人,是不会憎恶别人父母的;敬重自己父母的人,是不会怠慢别人父母的。

(4)、释义:积德作好事的人,心地坦然,无忧无虑。事情一天比一天顺心。

(5)、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6)、意思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这就是仁的根本。孝:对父母孝顺;悌:对兄弟友爱。

(7)、译文: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上级,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

(8)、19) 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9)、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清代文人王中书《劝孝歌》

(10)、释义:把人作为玩物会丧失礼义廉耻;沉溺于身外之物会丧失抱负志向。 

(11)、译文: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将双亲侍奉,而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12)、顺父母,本来是做人的当然之理,假如遇到老者,即使是陌生的人,也应该殷勤致敬,何况对于自己的父母,岂能不尽其情?

(13)、10)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14)、释义:自然界发生的灾祸,还可以设法防范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就无法逃避了。

(15)、《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16)、出自《论语·学而》。对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句谈的是“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从字义上来看,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生前和死后,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

(17)、孔子话锋一转,又说道:即使是家里养的犬和马,也能以其体力服侍主人,犬能帮主人看门,马可以帮主人代劳。都属于养人。如果没有恭敬的态度,那做子女的又和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18)、解读: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目标。

(19)、解语古人也有不耻下问的训诫,就是说不好以向别人请教问题为耻辱,哪怕是职位比自己低的人。

(20)、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4、儒家关于孝的名言警句英文

(1)、出自《孝经·纪孝行章第十》,作为一个孝子,想要很好地恭敬侍奉自己的亲人,他要做到五件事情,我们先来看第一件事情“居则致其敬”。在日常家庭生活、饮食起居中,对于父母长辈要用恭敬的心来侍奉。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高贵的感情。——孟轲

(3)、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7)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7)、13)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9)、释义:任用贤才不能三心二意,废除奸邪不可举棋不定。

(10)、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同情,宽恕,主张推己及人,仁人爱物,“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又肯定“爱有差等”。“爱”之所以有差等,是由血缘的远近所决定的。该爱的.是父母(自身生命的来源),其次是兄弟(自身的同胞手足),因而,“孝”与“弟”就是重要的家庭道德,是一个人能否仁人爱物的根基,也是做人的根本。儒家也弘扬博爱道德,致力于培养“民胞物与”的境界与情怀,不过,儒家认为,要求一个人“爱无差等”,即爱别人跟爱他的父母兄弟一样,是不自然、不合理、不近人情的,因为血缘关系才是根本的人际关系,“我”的爱是从跟“我”有血缘关系的人依次扩展出去的。

(11)、原文: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12)、《孝经》,以孝为中心,为历代儒客尊崇,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1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4)、正因为个体生命来源于父母,在儒家传统中,父母对儿女行使体罚就具有正当合理性。“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棍子底下出好人”,父母既然生养了儿女,当然有权对之实行责罚。对于父母的责罚,儿女应该痛悔己过,顺受无怨。《圣经·旧约》记载了亚伯拉罕对上帝的无条件服从。亚伯拉罕毫不怀疑上帝的和其要求的合理性,遵照上帝之命,用独子献燔祭。同样,在中国传统孝子们的心目中,生身父母就是自己的上帝,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与,父母的任何要求责罚都有其合理性,都应该和婉顺应。

(15)、介绍:福沢谕吉(ふくざわゆきち,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大阪人。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

(16)、5)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1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增广贤文》

(18)、12)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19)、2)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儒家关于孝道的名言精辟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