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典故
1、有哪些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1)、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2)、(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高,许多人都同版他建立起了权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曾子杀彘)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回来就杀猪给他吃。儿子听了,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君子之约/童叟无欺)孔子东游的时候与一个叫项橐的小儿比试,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孔子输后,果真拜项橐为师。这就是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的典故。
(3)、长大上班后,我们要参加单位及各类机构组织的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无不都是把诚信教育放在第一位置。比如,大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以及军人准则、入d誓言,d章和d纪,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制度等;小到与公司签订的一份劳动合同,职工的入职教育,接受领导一项工作任务,和朋友的一次约会,和同事的一次谈话等;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贸易和人们之间的交往,如果离开了“诚信”就会寸步难行。可以说,诚信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一言一行中,反映着我们的为人品质和德行修养,伴随着我们职场的整个过程及成败。
(4)、曹邱生和季布是同乡,他向来就喜欢攀高官,爱慕权贵。季布刚当上官不久,这个曹邱生就来拜访季布,季布很是不喜欢他。
(5)、示例此事君亲见之,惟季路一言,无他言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
(6)、 有一天夜里,当天经过一片山林时,忽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躺着一只老虎。他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拉弓搭建,对准老虎就射。可是,那只老虎不动也不吼。
(7)、(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8)、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9)、成语“一诺千金”出自《史记》,一个叫季布的官员的故事。季布在楚汉相争时,基本立场站在项羽一边,他多次明帮暗助,使项羽得过胜利,陷刘邦于困难境地。因此在刘邦后夺取天下,击败了楚霸王项寸后,汉王刘邦曾想杀死季布。在夏侯婴的极力劝说之下,刘邦才明白不可心胸狭窄,要以季布的才能为汉朝尽力,于是封官留用。
(10)、后来,曹邱生又接着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便越来越大了,“一诺千金”这个词语也就慢慢出现了。
(11)、在楚汉争霸的这段时期里,季布是项羽手下的得力干将,好几次项羽打败刘邦,都是因为季布出谋划策。后来刘邦战胜了项羽,但每每想到此事,心里都会感到十分气愤,于是他下令捉拿季布。
(12)、10:士为知己者死:〖解释〗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13)、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14)、关于诚信的成语及解释如下:(比而不周):比:勾结;周:忠信,相互忠诚信义内。指小人只是相互容勾结,而不是赤诚地结交。(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忠诚。(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15)、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16)、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17)、27:百约百叛: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
(1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1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20)、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
2、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经典
(1)、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2)、齐王终于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相。管仲整顿内政、开发资源、发展农业,很快就使齐国强盛起来,当上了盟主。
(3)、后来申侯联和缯、西夷犬戎进攻幽王。幽王点燃烽火征调诸侯的军队,诸侯的军队没有一支到来。于是把幽王杀死在骊山下,掳走褒姒,把周的财产抢掠一空而去。)
(4)、毛遂凭着自己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按住剑,顺着台阶走上台去,对平原君说:“赵国和楚国联合起来抵御秦国,两句话就能说明其利害关系,为什么从早上到中午,还没谈出个结果来?'
(5)、“诚信”历来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和黄金法则,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三观”形成和职业追求,在漫长的时代变迁和历史人物成败中逐步形成的金玉良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为我们许多人所尊崇、所践行,成为一生的座右铭。
(6)、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想起了改革,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7)、(10)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
(8)、儿童与太守的亲密友情汉朝郭伋是个有信用的人。他在并州做太守的时候,与当地老百姓广结善德,彼此感情很深厚。后来他去视察部下,到一个叫西河的地方,只见路上有几百个小孩儿站着,各自骑着竹马,迎接郭伋一行人。
(9)、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0)、季布得知来者是曹邱生,不是很高兴,便准备冷嘲热讽一番。这曹邱生却是个厚脸皮,不论季布如何讥讽,他的态度却一直甚是恭敬。并吹捧说:“我听说在楚地流传着‘得千两黄金,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你怎么能有这么好的名声在外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替你宣扬你的好名声,你怎么不愿意见到我呢?”
(11)、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12)、这个不细说了,大家都知道,小学课本都学过商鞅变法前为了取信于民,立木为信的故事。商鞅在以后新法推行上也确实做到了诚信,从不徇私枉法,太傅公子虔和太子的老师公孙贾犯法也不能免罪。商鞅为人残忍刻薄,推行新法,杀人无数,死者尸骨如山,泾河为之断流。
(13)、(曾子杀彘)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回来就杀猪给他吃。儿子听了,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14)、23: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15)、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16)、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修辞立诚 赤诚相待 金口玉言
(1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18)、分析:只有诚信待人者,才能被别人诚信相待。
(19)、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20)、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3、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典故50字
(1)、指买卖公平。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旧时,做买卖的大商家,店内多有这两句话的牌匾,其初衷是本着诚信为本、诚信经营的理念。
(2)、春秋时,晋国有个勇士名叫豫让,投靠在智伯门下,很受重用。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豫让躲了起来,下决心要为智伯报仇。过了几个月,豫让装扮成仆役混进赵府,伺机刺杀赵襄子。结果在茅厕里被发现,赵襄子见豫让为主人报仇就放了他。豫让说:“你虽然放了我,但我还会刺杀你的!”
(3)、(货真价实)huòzhēnjiàshí释义: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
(4)、烽火戏诸侯是一个失信于人的历史成语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西周后一个天子周幽王,周幽王为了让自己的爱妃褒姒一笑,竟然屡屡点燃召集诸侯集合的烽火,久而久之诸侯就不在听周幽王的号令了。这个故事和狼来了的故事相似,寓意失信于人后果是很严重的,弄不好会把自己的性命送掉。
(5)、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
(6)、季札十分惋惜,他来到徐君的墓前,把宝剑挂在墓前的树上。
(7)、(比而不周):比:勾结;周:忠信,相互忠诚信义。指小人只是相互勾结,而不是赤诚地结交。
(8)、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故事其二;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
(9)、管仲和鲍叔牙都是齐国人。齐王有两个儿子,纠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后来两个公子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公子纠被杀,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请大王聘请他做宰相。”
(10)、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11)、事后,齐桓公并没有因为曹沫采取不正当方式要回土地而背约,真的把鲁国割让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其实以齐桓公的力量,曹沫以此卑鄙手段索取的土地,完全可以不给他,鲁国一点办法也没有,可齐桓公讲诚信,如约交还了土地,齐桓公能够成为五霸之首,绝非偶然。
(12)、修证职业素养理念告诉我们:为人的关键要素,人不诚则无可信之处,无信则不可立于世间,故“诚信”如同是车辆之车厢,实为承载事业的“承载系统”。人做到了“诚”就容易获得“信”,人讲究“信”,必然在言行上体现出“诚”。《周易》有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职场,德厚者才能载物,德不厚者寸步难行。俗话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以,德薄者何以谋尊位。
(13)、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14)、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15)、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16)、吴起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郡守。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不除掉小哨亭,则会对魏国的种田人构成很大危害;要除掉小哨亭,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
(17)、季康子说:“武伯该受罚吃肉!因为我国接邻敌国,我们不能陪同君王同行,从而不能参加这次远行,武伯你却觉得在外奔劳的郭重肥胖。”
(18)、魏文侯在与群臣饮酒,兴致盎然,而此时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他便“命驾将适野”。左右大臣惊诧道:“大家喝得正起劲,而又下着大雨,君侯又要去哪里?”
(19)、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德国
(20)、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4、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典故简短
(1)、秦朝的楚地有一个人叫季布,他是一个性情豪爽,仗义讲信用的人,只要他答应了别人的事,无论这件事有多么难办,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去完成,这使他受到了许多人的敬佩。
(2)、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3)、晏殊信誉的树立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4)、私人的信用是财产,公众的荣誉是金朱尼厄斯
(5)、《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6)、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取信于人信誓旦旦言而有信言行信果信守不渝言信行果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抱诚守真诚至金开赤诚相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闲邪存诚修辞立诚金口玉言。
(7)、(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8)、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9)、季布见曹某人是真诚拜见自己,就以礼相待,将他视若上宾,留吃留宿。后人根据“得到黄金千两,不如得到季布一诺”压缩成“一诺千金”,这成语自此流传开了。
(10)、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雹御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11)、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於大行,又谓重也肥。”
(1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3)、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14)、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来!”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
(15)、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16)、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17)、李勉性情坦率简易,素淡清廉,为官四朝,位居将相前后二十余年,一生所得俸禄多半接济了亲朋,尽力供养两位守寡的姐姐及其家人,到他身殁之日,家无余财,连丧葬费都是朝廷特赐的。因此新、旧《唐书》均称赞李勉为宗室大臣的楷模。
(1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9)、后来,管仲当了大官,带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败仗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逃走。人们讥笑管仲胆小如鼠,是个没有勇气的人。这时,叔牙却出来说:“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他奉养,其实,他并不是个怕死的人。”
(20)、一诺千金 赤诚相待 背信弃义 信口开河 威信扫地
5、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5个
(1)、 楚王听说毛遂只是个门客,怒气冲冲地喊道:“你这是干什么?我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快退下去!"
(2)、普通百姓不讲诚信,所影响者不过一家一人,而天下大小百官不诚不信,所危及者乃国家社稷。所以,诚信不仅仅是为官者个人品德修养的小事,而且是事关治国安邦、修齐治平、行政施令的大事。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教学生以“文、行、忠、信”;武则天撰《臣轨》才专辟“诚信”一章;唐人吴兢编《贞观政要》才有“诚信”篇;清顺治帝撰《资政要览》,亦不忘设“昭信”篇。由此可见,古人对诚信于政治、诚信于官德已经有相当清醒的认识。
(3)、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4)、有一个求职者经过层层面试终于熬到了后一关由总裁亲自面试,这个求职者刚走进总裁的办公室,总裁就兴奋的走了过来紧紧握住这个人的手说:“小伙子,去年我在东湖游玩我的女儿不小心掉进了湖里,是你奋不顾身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的女儿,没有想到今天能在看见你”。求职者被这突如其来的欢迎仪式惊呆了,因为他从来没有救过这位总裁的女儿,于是他对总裁说:“总裁你好,我不是救你女儿的人,我想你肯定是认错人了”。可是总裁依旧不依不饶,坚持认为就是这个小伙子救了自己的女儿。可是这位求职者始终否认自己做过这样的事情,并且详细的和总裁解释。
(5)、二是说老实话,说话要算话。就是说到就要做到,言行要一致,把自己说出去的话要不打折地兑现,这是做一个“老实人”的品格。听说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家私营公司的董事长,当他还是个农民时,家徒四壁,更没有办公司的经验。在他决定办厂时,邻里和朋友都愿意帮助他,借给他十几万资金,结果他成功了。有人会问,人们为什么会无条件的借钱给他呢?事情原来很简单:还是在人民公社的时候,他和一位工友打赌,谁输了就要把村中晒谷场上一大堆石头挑走。结果他输了,他二话没说就去谷场上挑那堆石头。和他打赌的人对他说:这只是个玩笑,不要当真。但他却说:既然打了赌,就要说话算数。一大堆石头,断断续续地挑了两个月,露出了一大片空地,他又种了几棵桃树,后来这几棵桃树每年都结满了果实。人们在吃桃子的同时,无不赞美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把钱借给这样的人,有什么不放心呢?说话不骗人,做事不欺心,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这样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受益,一种愉悦。相信说话算数、做事不欺心的老实人,更容易拥有欣赏世界的好心情,更容易品出生活的好滋味,在职场上更容易获得成功的机会。
(6)、2:始终不易:〖解释〗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7)、晋公子重耳因蒙难而流亡他乡,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困难的时候介子推只能从自己大腿上割肉救活重耳。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
(8)、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9)、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10)、而仰慕季布的人有很多,都会偷偷去帮助季布逃过刘邦的捉拿。季布也通过乔装打扮,到了一户姓朱的人家去当佣人。朱家当时知道这位佣人就是季布,但仍然愿意保守秘密,收留了他,甚至后来,朱家还派人到洛阳去找夏侯婴(刘邦的老朋友),想以此劝说刘邦不要再捉拿季布了。
(11)、季布有个同乡叫曹邱生,专爱结交权贵,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名声,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做了太守,这曹邱生便跑来拜见。
(12)、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13)、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终统一了中国。
(14)、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15)、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古代讲诚信的成语故事6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6)、出处: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17)、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心服口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18)、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1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20)、六月,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当时,郭重为哀公驾车,看到他们二人,就对哀公说:“他们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您一定要当面质问他们!”鲁哀公在五梧宴请大夫,孟武伯因为厌恶郭重,就一边敬酒,一边取笑说:“您怎么长得这么肥胖?”
(1)、尾生与一女子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边会面,双双远走高飞。黄昏时分,尾生提前到桥上等候。不料,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顷刻间大雨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发,滚滚江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桥面,没过了尾生的膝盖。“城外桥面,不见不散”尾生想起了与姑娘的约定,他寸步不离,死死抱着桥柱,被活活淹死。
(2)、宋真宗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
(3)、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4)、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5)、26:脩辞立诚:〖解释〗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6)、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7)、言而有信 拾金不昧 路不拾遗 驷马难追 驷不及舌
(8)、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9)、指买卖公平。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旧时,做买卖的大商家,店内多有这两句话的牌匾,其初衷是本着诚信为本、诚信经营的理念。
(10)、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你诚信我诚信人人有威信,讲法治护法治个个能自治。
(11)、秦末争霸,季布效忠项羽,是项羽手下五大将之多次献计战败刘邦。后来楚汉相争项羽战败,刘邦做了皇帝,对季布展开通缉,但由于季布常常帮助人,名声极好,大家便都暗中助他,竟无法捉住。
(12)、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参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参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学会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苦难了。你说这猪该不该杀呀?”
(13)、(举例造句):昔聂政一言而破面自决,季布一诺而千金不移。★明·陆采《明珠记·吐衷》
(14)、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15)、(解释):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16)、——茅盾《无题》(童叟无欺)tóngsǒuwúqī释义: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
(17)、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18)、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
(19)、季札是春秋时吴国有名的公子,德才兼备,誉满天下。
(20)、季布听后甚是高兴,便将其待为上客,留他住了几个月。临走,还送了一大笔厚礼。
(1)、人类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2)、(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3)、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
(4)、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5)、16: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6)、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7)、(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8)、4:弃义倍信: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9)、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10)、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11)、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取信于民 信誓旦旦 信守不渝
(12)、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1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14)、立身须以诚为本,治国必以法为基。诚信以心为上,法治以公为魂。
(15)、分析:真正的画家、艺术家都是些感情真挚而丰富的人。他的不虚伪造作,讲诚信,从不食言,真可谓画品如人品。
(16)、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17)、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
(18)、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19)、(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
(20)、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经典精辟140条